潘 浩
(辽宁省铁岭县林业局,辽宁 铁岭 112608)
榛子,又名山板栗、尖栗或棰子,为桦木科(Betulaceae)榛属(CorylusL.)落叶的灌木或小乔木,高约1~7m,是世界上四大干果(核桃、扁桃、榛子、腰果)之一,并有“坚果之王”的美誉。铁岭榛子栽培已有悠久历史,因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近十几年来,其声誉已驰名省内外。早在2004年铁岭县已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榛子之乡,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的原产地保护标识认证。随着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2007年铁岭县已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百家“经济林(榛子)产业示范县”,经过近几年的连续开发,铁岭市的榛子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了龙头产业,目前全市集中连片榛林2.33万hm2,收入2.89亿元。榛子产业已成为铁岭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有效途径。
1.1 资源优势。铁岭县地处辽宁省北部,松辽平原中段,区域内气候条件和土地条件都很好,十分适合榛子生长。全市榛林资源已达35万多亩,其中野生榛林总面积已达17万亩,约占全市榛林总面积的1/2。其榛子林主要分布在县内九个乡镇(场),其中有3个乡镇的榛子林实现了集中连片生产,其面积达6万多亩。已成为铁岭县重要的榛子生产基地。
1.2 生态优势。铁岭县榛子的生长不受污染源的影响,主要是榛子林远离工业和生活污染源,从环境上看,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生态优势,本身就已经达到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的标准。2002年,全县山林、耕地及水面都在环境评价中达标。2004年李千户乡的1万亩榛林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铁岭县不但具备了榛子发展的环境基础,而且还在农产品方面,还先后被评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多个省级模范城号。
1.3 品牌优势。铁岭县十分注重榛子品牌开发,因为品牌的效应影响巨大,因此铁岭县先后注册了多个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如“铁珍”、“春园”、等榛果品牌不但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榛子之乡”,还通过国家原产地标识认证,这在通关条件和关税上创造了方便条件和优势,从而为铁岭榛子取得了优惠待遇。品牌效应拉动了榛子价格翻番上涨,青榛子收购价格目前已经达到24元/kg,成品榛子已飙升到60元。铁岭县榛子产业发展的品牌可谓是铁岭县的名片,已成为是巨大的无形资产。
1.4 市场优势。铁岭县榛子市场销路广阔,经营规模初具。全县从事榛子产业人员迅速扩大,到目前为止,从业人数已达2万多人,榛果榛子行销售网点近千家,且遍布铁岭市内和外阜市县,不仅牢牢占据铁岭和附近的沈阳市场,而且还远销到广东、北京及东南亚等地。
2.1 政府支持力度大 榛农发展热情高
2005年,由于生产管理粗放,铁岭市野生榛子产量低、品质差,全市不到2.33万hm2,2006年,铁岭市委、市政府出台了10项榛子产业扶持政策,其中主要关于榛子产业信贷、财政、科技、品牌创优等方面的政策,对于在榛子产业开发中贡献突出的县、乡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以奖代补用于奖励。由于各级政府的支持,榛农工作热情高,截至目前,全市榛子面积发展到了5.53万hm2,去年榛林产果总量1400万kg,产值5.6亿元,户均收入2.4万元。
2.2 科技兴榛支撑强 生产能力创新高
榛子产业和其他农作物一样,产量和质量是发展的关键,也可以说是基础和生命。经过多方面的努力,铁岭榛子产业获得喜人成果,已成为全国一流、优质、高产的榛子基地。在此基础上,铁岭市十分重视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建立了实验基地,开展技术研究和技术攻关,在其努力下,使野生榛子的品质有了明显提升,产量也大幅度提高,亩产量最高达到150kg。
新形势下,铁岭市榛子产业队伍迅速扩大,目前,榛子加工、营销企业已经发展到106家。繁荣的榛子市场不仅在铁岭扎下了根,形成了规模,而且还吸引了外省市榛子向铁岭集聚,铁岭已成为东北榛子集散地,营销产值突破5亿元。
一是管理粗放。野生榛林实现标准化管理的面积较少,多数还是靠自然条件生长或简单的人为管理,目前全县实现标准化管理的野生林只有6万亩,仅是全县榛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在野生榛林采收、管理方面,大多数仍处于无序、粗放状态。有的只负责采收而不负责管理,致使产量急剧下降,个别老化榛林甚至颗粒无收。另外,即使入园管理的榛子也仅仅是简单管理,人为干预的因素有限,可以说榛子生产基本上还是靠天做主,这种粗放的管理不利于产业发展,造成榛子产量很不稳定,亩产一度达到15kg左右,而且品质也不理想。由此经济效益也受到严重影响。
二是品牌杂乱。由于受个人经济利益的驱动,全县榛子品牌虽然做得较早、较多,但是仍处于各自为战、杂乱无章的状态,没有规范的管理,没有形成明显的优势,因此,对外埠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由于多个品牌的无序竞争,致使榛子销售大部分局限在周边地区,而且做大做强的品牌很少。
三是精深加工不够。榛子的综合利用价值很高,其果实营养丰富,不但可以生食也可以炒食,而且美味可口,并且还有药用效果,即止咳作用。果仁可制作糕点食品,也可以制成多种高级营养品,此外,榛子果实还可以榨油,并有较高的出油率。可见,榛子利用价值十分广阔。但目前铁岭县榛子产业品种单一,工艺简单,且精深加工不够,产品附加值低,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4.1 加快发展,扩大基地规模。从目前市场来看,榛子的需求巨大,仅铁岭本地的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榛子,除了本地产的,而且还有外地的,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吉林、黑龙江外运而来,但是从质量上看,外购的榛子质量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本地榛子销售构成压力,同时也影响了铁岭县榛子在市场上的信誉度。因此需要扩大产业规模,加大野生榛林垦复,退荒还榛,扩大榛林面积,争取到2010年全县榛林总面积达到20万亩。
4.2 集约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要想提高榛子的单产,必须实现从野生自然生长到果园化管理。要在园化管理上下功夫,转变过去那种粗放型管理,实现榛子生产集约化、规模化。进一步加强榛林的看护管理,采取有效的的技术措施,如垦复倒茬、适量施肥、定期灌溉、生物防治等,提高榛子产量和质量。
4.3 整合品牌,积极开拓外埠市场。打造全国知名品牌,开拓外埠市场,借助优势,挖掘潜力,努力拓宽榛子产业的发展空间。利用"铁岭榛子"的品牌集聚效应,开拓交易市场,扩大辐射范围,努力打造成全国的榛子集散地。
4.4 搞好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努力挖掘潜力,发展终端产品。在优质、特色上下功夫。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研究榛子精深加工技术,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榛子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榛子生产已成为铁岭县林业经济发展的链条,是政府支持,群众践行的富民之路,通过调查可知,铁岭县榛子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同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政府继续加大扶持力度,相关部门加强管理,不断探究,推进榛子产业向精深发展,振兴山区经济,促进强县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