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霞 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
步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不断上涨,相对应的在教育领域要重点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而全面发展指的就是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其中,音乐作为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一门重要学科,合理开展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等,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1]。由此可见,音乐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受到科技这一因素的影响,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带来多方面的益处,为此,教师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来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以此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2]。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也给教学活动带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而多媒体作为现代科技与教育有机结合的产物,基于多媒体视域下的音乐课堂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那么,应该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事物的发展在兴趣的驱动下与没有在兴趣的驱动下最终获得的效果都是截然不同的,而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的应用,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要在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图文声像并茂的音乐学习情境,并且创造趣味化的教学氛围,通过采取这一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机,促使学生将良好的思维状态和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音乐教学活动中,从而更好地接受音乐的熏陶[3]。
例如,以《彼得与狼》交响诗为例,教师可以在这一节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播放《彼得与狼》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直接感受到歌曲中描绘的场景,以便于学生在实际欣赏中可以更好地代入自己的情感。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为播放录音加上教师的讲解。这一教学方式的采取,不仅不能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音乐教学,因为让学生接触的教学内容太过单一,而且也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因为学生的视野只能局限于静止的文字教材和单一的听觉感知上。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视听结合的特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突破文字教材的局限,进一步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让学生的音乐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展[4]。
例如,在欣赏歌曲《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整个欣赏过程分为开头、高潮、尾声三个部分,分别在这三个部分配上对应的声音画面。例如,在开头部分,为学生展示夜色朦胧、日出东山的优美景象,从而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现阶段的大多数学生在思想、观念等方面都被束缚,而音乐作为解放天性的一种形式,合理开展音乐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多个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5]。因此,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就需要进行艺术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去感受和体验音乐,进而去创造和表现音乐。与此同时,音乐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促使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教学的整个环节中。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鲜明生动的视频与图片素材,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激情;其次,让学生对设计的教学目标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将多媒体课件设计的主题凸显出来,促使音乐教学更具指向性[6]。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对学生的学习,都能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立足于实际发展情况,采取对应的措施来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从而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