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圆 新疆艺术学院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电视综艺节目以其独有的轻松搞笑的方式,受到观众的追捧,以及市场规律的操纵,电视综艺节目呈现“井喷”式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电视综艺节目出现了“泛娱乐化”等众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无疑是解决问题。“求新”“求奇”的“陌生化”,正是解决当前电视综艺节目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力求通过对“陌生化”理论的阐释,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解决当前电视综艺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陌生化”的概念是由俄国形式主义美学家什可洛夫斯基于1917年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提出的:“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受,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1]。”什可洛夫斯基把“陌生化”运用于文学之中,强调文学不是对生活的模仿,而是一种变形,由此开始了对陌生化的探索历程。
笔者认为“泛娱乐化”主要是指由电视网络等方式制作播出、以大众传媒作为载体的综艺节目,追求最大的娱乐元素来满足受众的表层愉悦,一切都可以被恶搞,用来制造笑料,从而获取高收视率。
当代社会,电视不再是信息传播的唯一途径,受网络媒体冲击严重。综艺节目的制作者在如此的社会环境下,研发一档新的节目可能需要耗费巨大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耗费少量的资源,创作出高收视率的节目,就出现了节目跟风模仿的现象。例如,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火爆之后,紧接着浙江卫视推出了《爸爸回来了》,一系列亲子类节目涌现出来。电视综艺节目不仅在国内存在同质化的现象,甚至很多节目跟国外雷同,综艺节目购买海外版权。例如,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歌手》等节目,都是如此。
近些年来,网络媒体迅速发展,媒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吸引受众,提升收视率,电视综艺节目的明星化现象应运而生。节目的策划、创意都围绕明星展开,把明星打造成亮点,由此获取经济利益,明星因此成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品牌和支柱。
将陌生化的技巧运用在综艺节目创作中,把人们曾经熟悉的事物,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呈现出来,改变电视综艺节目形式的单一化,打破综艺节目缺乏创新性、同质化严重的现象,让观众眼前一亮,形成更深层次的审美效果。
什可洛夫斯基强调陌生化要引起欣赏者注意,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已经很难引起注意,而对于模仿生活的艺术来说,慢慢地也很难引起注意。在综艺节目类型环节等扎堆之时,通过陌生化的方式进行创作,让欣赏者在众多类似的节目中眼前一亮。
《朗读者》就是在这种时候脱颖而出的,而且该节目播出之后,还出现了“朗读亭”,让朗读走到了每个普通人的身边,走入朗读亭,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打破了传统的节目形式,吸引观众参与进来,拉近了观众与节目的距离。
通过陌生化的创作方式,使综艺节目并不是成堆出现的节目中的某一个,而是与众不同的,可以使观众停留较长的时间,不仅实现视觉的停留,甚至可以实现移情和通感。通过想象来忘记生活中的欲望,形成审美的非功利态度。
《国家宝藏》在综艺节目泛滥的时代脱颖而出的关键,就在于陌生化的创新。该节目以前所未有的模式,使文物以非常态化的方式出现在观众面前,将国宝与舞台表演完美地结合起来,让观众获得对国宝的持久关注,让观众在听到文物前世今生故事时引起共鸣,通过对国宝故事的想象与思考,获得高层次的审美。
从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来看,电视综艺节目存在众多问题,要对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进行冷静分析与处理。“陌生化”理论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成功运用,能够给观众构建一种“陌生化”的视觉感受,丰富观众的审美体验。未来的电视综艺节目将会更加多元化,而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意范围也是无限的。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只有通过适度的“陌生化”创意,才能使电视综艺节目具有鲜活的生命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