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琰
(阿里巴巴大文娱事业部,北京 100020)
伫立于开放的国际化原野,经历文明更迭、文化交锋,怀揣着英雄主义入世野心的亚洲影人,终于在好莱坞长期的强势压制下觉醒,于“后殖民”的生存境遇中脱身,在经历漫长的韬光养晦后陆续发力,掀起“亚洲电影新浪潮”的壮阔波澜。他们手握烙印着鲜明“作者印记”的“影像兵刃”,由不被关注的旁支边缘异军突起,自成一派,强势吹响独立号角;他们打破欧美电影中心的铜墙铁壁,一骑绝尘,在世界影史的环球巨幕上,创造出独具亚细亚文化质感与时代气质的个性影像言说。
在全球电影地图上,亚洲新电影作为被冷落多年的边缘化版块,终于成长、质变为不容忽视的新大陆,带着无数影像大师与经典作品资源,在多极化格局的版块碰撞中,爆发出振聋发聩的鸣响。它是对世界影像大陆弱势乃至空白品类的强有力补充,亦是对传统版图及旧有规则的冲击与挑战。其“新”,在于破局好莱坞既定秩序与霸主地位,建立出新的影像联盟与美学特征;它展示着迥异于欧美标准的亚洲文化特色与个性特质,留给观众极富哲思、情感张力与情境代入感的特殊审美体验。毫无疑问,作为崛起的年轻版图,亚洲新电影是一座有料可垦的富矿,延伸出文化、艺术、社会、经济等多维度命题,亟待嗅觉敏锐的研究者从不同维度勘探发掘。
《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以现代性进程为轴线,清晰勾勒出亚洲新电影的崛起与发展脉络,以美学表达、社会性批判等多维度切口,深入探讨其现代性内涵、探索及建构,生动描绘出亚洲新电影的精致内在和影人群像。本书作者站在全球化视阈下,读解亚洲新电影的叙事、影像符码,对其多元、异质及作者性特质进行深挖与思考,描摹出全新的独具地域特质的亚洲镜像,更深度着眼于中国电影本土语境,探索中国电影影像造型特征、质感及张力;同时本书通过双向审视亚洲新电影的现代化进程,反观亚洲影人对现代性的叩问、解构与重塑,对该进程中的得与失进行深入思考,体现出审慎辩证的态度,用“现代性”这一独特的解码方式,触达亚洲新电影版图的核心。
在文化全球化浪潮中,亚洲新电影被裹挟卷入各民族文化碰撞的漩涡中,在冲击中磨蚀,又在反击中重塑,几经涤荡,呈现出一种既被动又主动的复式姿态,破而解构,立后重生。
《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撰著者敏锐地意识到,必须找到一条通行之法,对亚洲新电影所包含的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主体性与他者性关系、进步性与反思性特质等进行贯穿性研究,才能参透此类暧昧、矛盾、复杂的文化现象,透视其文化表征、社会功能。通过对亚洲新电影的原生属性与发展路径抽丝剥茧式的系统梳理和研究,作者关注到“现代性”这一其与生俱来并贯之始终的命题。诚如撰著者所言,现代性“符合历史情境对亚洲新电影现代性的意义建构”,其“理论资源所包含的深度和广度、持久度与反思力度,为研究亚洲新电影提供了一个极富活力与历史积淀的理论视野”。以“现代性”为突破口,符合亚洲新电影的实际,对“一个游移于人文、艺术、社会、商品、文化之中的现代性载体来说”,可以“从不同纬度去思考电影现代性的内在意涵”[1](P5-6)。作为读解电影的秘钥,撰著者以“现代性”解码,从主体性、民族性、思辨性多维度展开阐述,以时间为脉络,以地域为轴线,选取在“亚洲新电影”版图中强势凸显而文化传统、社会背景迥异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起的中国,人文理想、审美价值重塑,民族意识觉醒,开创了电影新纪元;90年代起,伊朗以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为代表,成为注入世界影坛的清流;日本北野武、是枝裕和等人开启了独立制片、独特叙事,将日本电影推向第三次“黄金时代”;韩国“光头运动”,凭借多元而富于韩式标识的风格类型,横扫国际银幕等等。在一系列迥异的现代化进程中,该书不仅对其现代性展开的路径进行梳理,更对亚洲社会裂变时期的电影镜像投入大量精力,通过对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作者及作品进行深入读解,关注其各自的成长路径,尤其关切国族群体面临的现代性困境,对其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撕裂、阵痛与表达,进行细致全面的观察、探讨与反思。
《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采用“抽离、融入、再度抽离的节奏”,站在全球化的广阔视角,将“现代性”置于东西方影像叙事双重维度审视,研究“现代性”由绝对西方叙事到“东方发现”,经历试探、演化、最终质变的历程,而后回归聚焦于“亚洲新电影”自身现代性内涵,细致入微地梳理亚洲新电影现代性的展开路径,提炼出其挣脱西方压制后,独特的“美学现代性表达”与“社会现代性批判”。作者以贾樟柯的系列创作,阐释亚洲新电影包含的“混杂性”的美学特质;以泰国导演阿彼察邦·维拉斯哈古的创作为据,发现神秘美学的作者标识;由中国的侯孝贤导演、印度的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导演等创作的“慢电影”,抽离出迥异于好莱坞热衷于感官刺激的趣味,倾向平缓从容的美学追求、蕴含反抗意味的深层内涵,以及长镜头沉淀出的、直达灵魂的内在潜能;亦从社会学维度,指出亚洲新电影的现代性包含着强烈社会批判与艺术家对现代社会秩序、价值的理性思考。在对“亚洲新电影”的特性探讨中,认识到其在打破旧有现代性范式上呈现出的灵活的普适性,形象地指出“亚洲新电影”从地域概念转而变为“文化概念”,拥有了“若水的文化流动与流通性”,使其更富精神包容和市场竞争力。
不难发现,亚洲影人在打破陈规进行现代性追逐的过程中,对一切蚕食与压迫进行反抗。同时书中也指出,现代性必须与时代大背景相契合,亚洲新电影必须融入世界影像大版图之中,方能在全球化之大势中乘风破浪。正因为“文化全球化是一个正在生成而尚未完成的文化形态,又是一个蕴含着新的矛盾和冲突的全球文化体系”[2],要抓住大势,就必须以更包容、更具适应性的特质,运用国际化眼光与资本技术,进行民族影像言说。回归该书研究的脉络,至此,对“亚洲新电影”的特性探讨,由区域碎片的采摘,再度回归全球大背景的俯瞰,此番“大、小格局”的穿梭、切换与补充,全貌性地勾勒出“亚洲新电影”的整体轮廓,细致雕琢其发展脉络、文化间的影像渗透与关联,经过如此节奏性的层层剥离,其原本混杂、异质、多元的复杂属性即刻变得清晰而明朗。
以“现代性”符码解读亚洲新电影,深入剖析探索其缤纷斑斓的影像言说、朦胧诗意的内涵变奏、现代性拷问下的族群特征,在对其内涵、境遇进行深入剖析后,进而反观亚洲新电影对现代性的叩问、解构与重塑,沉淀出一种极富创造性与亚洲民族特色的全新影像叙事符码。与此相关,《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着眼于中国民族影像,对中国电影的现代化路径,其多元、异质和无穷张力进行深刻的审视、剖析和冷静、客观的批评与反思,就该命题延伸出的意义与现代化启示进行探讨,对未来“新现代性”的发展指明方向与路径,这使得整个研究更具现实指导意义与本土实践价值。
带着明显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异质性,挑战一元论、决定论等,《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在对亚洲新影像群的描摹中,凸显出其明显有别于传统的、强烈不羁的作者性与风格化,使这些作品区别于好莱坞流水线下的“商品”。此种强烈的异质性,成为亚洲新电影最终成功突围,在世界影坛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亚洲影人有着风格独特的艺术坚持与坚实深沉的文化信仰,怀着强烈的身份认同,对民族文化状态、生存境遇的深刻体认,个性化地进行影像表达。他们凝视本土现代化进程,针对转型社会存在的问题,展现出强烈的批判意识与厚重的人文关怀,将思考融入电影这一现代化的媒介表达中。如著者所言,他们“用凝重深沉的电影语言,将淡出历史舞台的本土文化复原到银幕之上,使缺席的历史变成现世的在场,使个人的审美体验缝合进叙事的情感缝隙之中,呈现出亚洲各国与地区的文化品格以及与各国人民的期待视域”[3](P3)。该书同时指出,亚洲新电影的崛起昭示着以好莱坞为主导的银幕单极走向多极的趋势和可能。书中反复提及的阿巴斯、北野武、姜文、李安、陈英雄等快速崛起的亚洲影人代表,无疑都是不断推进当代世界影坛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必须指出,《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辨证反思的双向视角。作者深刻的反思包含两个维度,其一体现在对研究对象发展进程的反思性关注。在分析亚洲新电影现代化进程中,该书精心梳理了亚洲影人对现代性的叩问、结构与重塑,指出中国导演贾樟柯的《三峡好人》(2006)、《东》(2006)和日本导演宫崎骏的《风之谷》(1984)等作品传达出对生态困境的自省;宁浩导演的《绿草地》(2004)、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1999)等,对亚洲普遍性村社衰落状态进行描摹与反思。此外,通过反殖民主义立场的表达,对宗教传统的恢复、对以印度为代表的民族民粹主义特征[4](P164),体现出质疑的姿态,对亚洲新电影的现代性形态予以结构性审视:通过对性别政治的重建、国族认同的强调,分析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的生成与转换。诚如黄式宪所言,“在全球化空间里,渐次构成一个各具人文特征与审美品质,并且互难替代、多边互动、多元共生的竞技场”[5]。《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指出,亚洲电影基于此种良性模式,“在反思现代性、结构现代性之后”,建立了最为自适的现代性特征,“在现代性的基础上整合传统因子与新传统因子,在对抗与包容中完成了对本土影像的现代性重塑”。
真正的学术研究离不开回顾、批判和反思。《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在对亚洲新电影30年现代化进程作整体审视和估价时深刻指出,现代化进程中,亚洲银幕不断出现走偏与迷失。在艺术创作实践中,一些亚洲影人理念认知与内容形式出现断裂、错位、悖论性的自反情形。现代性作为一把双刃剑,既引导先锋性的开拓与自觉,推动创造和尝试,作为动态体系,也带着与生俱来的复杂性,给创作带来极大差异与不协调。这使得现代性进程不知终点、遥遥无期,电影创作者往往陷入集体犹疑、苦闷与彷徨。正因如此,在弯路中总结前车之鉴,是对过往一切坎坷最好的慰藉和补偿,也是前人经历对后来人最大的馈赠。该书针对区域银幕现代性建构,详细探析教训,总结经验,指明“亚洲新电影自我更新之进路”,对电影亚洲之未来进行“战略部署”,更对先锋实践进行深入反观、分析,继往开来,从亚洲新电影的历史,看取其孕育无穷生机和可能性的崭新未来,令人获益多多。
在缤纷的当代电影世界,亚洲新电影堪称鼎立的“三足”之一,而且是最具活力、最风格化的“一足”。亚洲新电影的发展关系到人类电影艺术的明天。《亚洲新电影之现代化研究》从现代性这一全新视角,集中对电影亚洲予以剖析,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亚洲电影品质精神探索的揭秘之旅,凭借翔实的电影史料呈现、笔触细致的描摹刻画、详略有致且观点明晰的内容分析、严谨扎实而不乏趣味的逻辑审视,该书给我们提供、提炼了亚洲新电影现代性追求的全新经验。作为国内唯一一部全面整体透视亚洲新电影的专著,作者凭借对现代性的深刻理解与强大的学术储备,以现代性解码的方式,将读者由独特的路径代入其中,经历抽丝剥茧的层层深入,使混杂、异质、多元的亚洲新电影变得脉络明晰。全书呈现出的反思意识与思辨性,对读者认知格局的提升大有裨益。这是一本好读的书,有理论高度的书,富有新见的书。相信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将被深深带入,由被动接受变为能动参与,能够和著者就亚洲新电影这一带来无数惊喜、个性彰显而又饱受争议质疑的议题,深入对话,酣畅交流。
参考文献:
[1][3][4]周安华等.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7.
[2]鲍宗浩.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
[5]黄式宪.银幕之华:本土创新与电影审美的多极均势——略论全球化语境里新一代电影的美学求索(下)[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