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018-01-24 13:29:05张代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4期
关键词:叶状组织学病理学

张代军

(内蒙古通辽市医院西院病理科,内蒙古 通辽 028000)

乳腺叶状囊肉瘤自1838年Mvller首次报道并命名[1],组织学特征为裂隙状分布的双层上皮细胞被过度生长的富于细胞的间叶成分围绕,形成叶状结构[2-5]。乳腺叶状肿瘤具有基本类似纤维腺瘤、具有双向分化、界限清楚等特点。(2003)分类中将叶状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归入纤维上皮性肿瘤[6]。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2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病理资料。重点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病理变化,加深临床对叶状肿瘤的认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的32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均为女性患者从发现到就诊时间2个月~8年。患者年龄19~52岁,平均42.5岁。其中24例为首发病例,8例为复发病例。32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表现为与皮肤不粘连的乳房肿块,肿物最小直径约3.0 cm,最大直径约12.0 cm,界较清,26例以局部扩大切除为主,6例复发病例行乳腺根治术。

1.2 方法

1.2.1 巨检[7]:肿瘤有明显的包膜,质地韧,界限清楚,大小直径4.0~10.0 cm,为分叶状,切面可见颗粒状或乳头状突起,切开见褐色或淡粉色到灰色,有黏液样改变或出血。

1.2.2 镜检[8]:上皮成分含有肌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腺上皮单层立方或扁平,腺上皮围绕成腺腔,间质细胞排列呈束,长梭形,有大汗腺样化生,部分细胞核略肥胖,无明显异型,淡染,核分裂少见。7例细胞核深染,畸形,大小不一,核分裂多见,伴黏液变性,间质细胞弥散,排列紊乱。

2 结 果

根据瘤细胞异型,核分裂肿瘤生长方式以及肿瘤坏死进行乳腺叶状肿瘤分级,其中良性13例,交界性12例,恶性7例。

3 讨 论

乳腺叶状肿瘤占女性乳腺肿瘤的0.3%~1%[9]。较纤维腺瘤年长15~20岁,平均年龄4o~50岁[10],肿瘤大小不等,小的直径仅2.0 cm,大的肿瘤>10 cm,病史多为1年左右,肿物生长迅速。乳腺叶状肿瘤是由间质和上皮构成的一种典型的混合型肿瘤,上皮成分是包裹在其中的非新生物导管,但真正成分是过度增生的纤维母细胞,这是与巨纤维腺瘤及纤维腺瘤重要的鉴别点。影像学检查常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有时伴粗糙的钙化,含裂隙或囊腔的包块,无论良、恶性叶状肿瘤均可复发,其中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叶状肿瘤分别为7%、25%和27%。因此显示叶状肿瘤手术扩大切除的重要性。

乳腺叶状肿瘤术前临床确诊率低,病理组织学检查是唯一可靠的诊断[11-14]:①肿瘤的生长方式:良性呈膨胀性生长,交界性可有点灶性浸润,恶性表现为浸润特性;②间质过度增生,形成的叶状结构是确定叶状肿瘤的前提条件;③核分裂像:在10个HPF下,细胞密集区连续计数,良性0~4个,交界性5~9个,恶性>10个;出现肿瘤片状坏死;异型性:恶性明显异型,良性轻度异型。良性或恶性肿瘤术后均极易复发,血行转移常见转移部位依次为肺、肝,良性者局部切除应距肿瘤周边2 cm;交界性需单纯乳腺切除;腋窝解剖仅限于可触及淋巴结,若肿瘤局部扩散较宽及瘤块外2 cm无法再次切除者,必须辅助放疗并密切随访。肿瘤复发率随病理组织学等级而升高,辅助放、化疗效果不明显。

[1] 皋岚湘,丁华野.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2003)[J].临床实验与病理学杂志,2004,20(1):3.

[2] 马中骥.乳腺叶状囊肉瘤[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83,10(3):157.

[3] 姜广杰.乳腺囊肉瘤的临床和病理[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7,24(6):346-349.

[4] 史凤毅,叶海军,柴薇.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学研究[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31(3):208-212.

[5] JuanR,主编.回允中主译.阿克曼外科病理学[M].8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l999:l629.

[6] 史凤毅,叶海军,柴薇.乳腺叶肿瘤临床病理研究[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31(3):208-212.

[7] 张廷.乳腺肉瘤的病理学诊断和研究进展[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4,20(1):11

[8] SternbergSS主编,回允中主译.诊断外科病理学[M].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366-367.

[9] 应建明综述,孙耘田审校.乳腺叶状肿瘤[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2,9(6):365-367.

[10] 阚秀,译.TavassolFA,DevileeP.2003WHO肿瘤病理学及遗传学分类: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2003)[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3):204-205.

[11] 刘复生,刘彤华.肿瘤病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654.

[12] 顾新军,黎炎,余我,等.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观察[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5,17(1):30-315

[13] 同济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中山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编外科病理学(上册)[M].2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95-496.

[14] 马淑资,惠锐,刘红,等乳腺叶状囊肉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肿瘤临床,2004,31(10):679.

猜你喜欢
叶状组织学病理学
乳腺叶状肿瘤并完全梗死影像表现1例
张帆: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
肝博士(2021年1期)2021-03-29 02:32:08
(2+1)-维破裂孤子方程的群叶状方法和显式解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彩超诊断乳腺叶状肿瘤16例分析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HBV相关肝癌组织HBsAg和HNF4α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化的关系
乳腺叶状肿瘤48例临床病理分析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