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猪养殖模式及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8-01-24 11:32朱鹏春
中国饲料 2018年20期
关键词:养猪规模化猪场

朱鹏春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

1 我国生猪养殖模式现状

我国是养猪和猪肉消费大国,生猪饲养量和猪肉消费量占据世界总量的一半左右。然而,我国生猪发展起步晚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程度较低,且地域间发展很不平衡,多种发展模式并存。

1.1 家庭养猪 家庭养猪一直是我国生猪养殖的主要模式,该模式是农村家庭利用自家院子建设简陋猪舍,饲养肥猪头数一般在10头以下。改革开放以前,这种养殖方式主要是满足家庭逢年过节的猪肉消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生猪产业迅猛发展,虽然养殖数量有所增加,但由于其养殖过于分散,粪便不易处理,既污染环境又影响居民生活质量,而且这种养殖方式的疾病防疫是个大问题,稍不留神可能会引发动物疫病。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这种养殖方式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1.2 规模化猪场 一方面我国生猪市场具有不稳定性,另一方面政府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传统家庭养猪已不能满足生猪产业长期发展的需要,规模化猪场已逐渐成为主流。该模式是指拥有标准化生产体系,猪群规模适中,养殖场设备自动化水平、生产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养殖模式(徐会连,2008)。规模化猪场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饲养成本,购进低价饲料产品,在养殖过程中进行自繁自养,猪群结构合理,且极大地保证了猪肉品质。这类养殖场防疫程序严格,严格控制养殖对环境污染,产品质量较好。

1.3 立体生态化养殖模式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尤其是对猪肉质量和口感要求越来越高,绿色食品应运而生。而立体生态化养殖模式是基于市场的需求逐渐兴起的新型养殖模式。一般来说,将在自然生长条件下主要采食青绿饲料或者放牧的,没有注射过抗生素的猪叫作生态猪(刘义彬,2017)。生态猪的养殖与传统养殖方式存在很大差别,其主要结合农场和林场养殖的优点,对养殖中产生的粪便等有机肥料就地利用,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土壤的有机营养成分,降低了传统养殖过程中粪便等对环境的污染。另外,由于生态养殖的猪主要是放养,饲料来源多为青绿饲料,不含抗生素,因此猪肉口感和风味较好,满足了人们对肉品质的高要求。所谓立体生态化养殖模式就是在生态养殖的基础上,利用生物链,如“鸡—猪—蝇蛆—鸡、猪”及“猪—沼—果(林、草、菜、渔)”等模式,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养殖户也减轻了工作量,保证了养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该模式最大的问题是死亡率较高,这主要是由于生产管理不当造成的,容易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生产管理,充分发挥环境作用,除了要对仔猪制定科学的饲养计划,用以降低死亡率外,还应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对养殖场及周围场地进行消毒,严格把控免疫程序,避免疫情发生。

1.4 “公司+家庭农场”养殖模式 由于生猪市场的不稳定,生猪价格波动较大,国际市场政策及重大疫情等都可能对生猪市场造成毁灭性打击,传统散养方式对抗危机的能力较差,而大的养殖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因此“公司+家庭农场”养殖模式应运而生。所谓“公司+家庭农场”模式,即公司给农户提供饲料、生猪、疫苗和技术支持,利用农户的养殖场进行合同养殖。该模式下,公司和农户均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劣势,农户不管行情好坏都能赚到钱,公司不仅省去了建设场地的费用,极大程度节省了人工成本,而且散养方式的生猪品质很好,在市场上非常受消费者欢迎。因此,该模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展潜力巨大。

1.5 “饲料供应商+家庭农场”养殖模式 在饲料生产和生猪饲养之间往往存在许多的饲料供应商,其为了更好销售出经营的饲料,对当地生猪养殖情况非常了解。有一些大的饲料供应商为了发展与养殖户合作,最终形成“饲料供应商+家庭农场”养殖模式。实际上,该模式是“公司+家庭农场”养殖模式的变种,有很多相似之处。饲料供应商和养殖户互相利用各自优势,但这种养殖模式不如“公司+家庭农场”模式稳定,一旦行情不好,退出也更为坚决,因此,该模式并不常见。

1.6 养猪专业合作社 多年来,养殖户的仔猪和饲料购买、防疫及销售大都各自为政,这消耗了养殖户的时间和精力,使其不能全身心投入到生猪养殖过程中。因此,联合广大养殖户,共御风险,共享资源,一同致富,成为养猪专业合作社出现的原因。该合作社是由养殖户自愿参加、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群众性组织,合作社可以针对生猪养殖的全过程来提供专业服务,实现生猪养殖的生产销售一体化发展。实践证明,该模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响应党中央脱贫攻坚的号召,许多农村都采用这种方式实现脱贫,因此,该模式在生猪养殖产业中较为常见。

1.7 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随着现代养猪技术的越发成熟,国家对养殖污染和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现有的抗生素及饲料添加剂产品已不能满足生猪养殖的要求,为了实现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不论是高校还是有研发能力的企业,大都有一套自己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该模式主要是指高校或企业利用实验室研发出新产品或新技术后,利用自己的试验猪场进行试验,进而推广到市场销售的整个流程。该模式的标准化程度很高,免疫程序非常严格,目前在许多高校和大型企业中都有这种模式的养殖场。

2 生猪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生猪产业包含了饲料、育种、养殖、屠宰、销售和防疫等多个环节,整个产业的竞争力源自各环节资源的有效整合。2016年农业部发布了《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该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思路、布局和主要任务,凭借这一具体要求,农业部将加强对生猪产业的扶持,通过强化监管、大力发展科技、引导绿色健康发展等措施来推动生猪产业尽快转型升级,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基于生猪养殖模式现状和这一规划要求,笔者认为生猪产业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2.1 良种化程度越来越高 育种是生猪产业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而我国生猪产业发展起步较发达国家晚,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加快生猪的良种化进程是我国生猪产业发展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当前生猪育种工作大都集中在高校,且大多以课题的形式存在,虽然培育出很多优秀品种,但缺乏产业化推广,很多优秀品种随着课题的结束被束之高阁。生猪产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及消费者对猪肉品质需求的提高,必然要求我国加快生猪的品种改良,培育出优秀的本地品种,以促进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越来越重视动物福利 随着养猪技术的逐渐完善,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注重动物福利的观点。动物福利即动物如何适应其所处环境,满足其基本需求。科学证明,如果动物健康、感觉舒适、营养充足、安全,能自由表达天性并且不受痛苦、恐惧或压力的威胁,则满足动物福利的要求。而高水平动物福利则更需要疾病免疫和兽医治疗,适宜的居所、管理、营养、人道对待和人道屠宰。应说动物福利观点的提出是生猪产业进步的表现,随着生猪养殖技术越来越成熟,动物福利必将逐步被重视,这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猪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2.3 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 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又称现代养殖、工厂养殖等。这种养殖模式与工厂车间生产方式类似,主要有饲养数量大、饲养规范、技术水平高、资金投入大、饲料转化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等特点。比如,上文所提及的规模化猪场、养猪专业合作社等都是生猪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具体体现。根据相关调查,现阶段我国规模化猪场数量占总量的64%左右,这些规模化猪场在肉品质、安全性、防疫控制和经营管理方面都比传统散养更具优势(刘小红等,2013)。而养猪专业合作社在农村地区较为常见,主要由传统家庭养猪模式发展而来,目前占猪场总量的20%左右,并且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有形成产业化的趋势。

2.4 地域特色越来越显著 虽然规模化猪场和养猪专业合作社是生猪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却不是唯一的养殖模式。我国地域辽阔、环境复杂,各地区自然气候和经济发展情况不尽相同,一个地区的养殖模式受气候、饲料、市场、运输和屠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各地区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养殖成本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因此,我国生猪养殖模式必然会走向多样化发展的方向,各地区需要充分发挥各自的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地探索出适合当地的养殖模式。如南方森林较多,很多地方推行了立体生态化养殖模式,将粪便用来浇灌农田和森林,或者通过养殖鸡、鸭、鱼等来充分解决粪便污染问题;北方多干燥,平原较多,生猪运输和屠宰较为方便,规模化猪场数量较多。由此可见,未来生猪养殖一定要因地制宜,其所表现出的地域特色会越来越显著。

2.5 生态化和环境友好度越来越高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生产“高效循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关系到猪场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实现猪场的生态化运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做到污染的有效控制,猪场才能长久发展。生态养殖模式也称为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将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养殖技术相结合建立起来的,适度集约化经营管理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和良性循环的养殖模式(张振玲,2018),生态养殖实现了种养结合,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相统一,保证猪肉质量安全。如部分猪场利用林地实现了猪场内部食物链的循环,不仅做到环境友好,污染零排放,还实现猪肉品质的有机化,其产品在市场中具备很强的竞争力。未来,这种立体生态化养殖模式得到大力推广,为我国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2.6 机械化和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 随着规模化猪场数量越来越多,且规模越来越大,人工成本的逐渐提高势必会让许多传统养殖设备遭到淘汰。为了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许多猪场率先实现养殖高度自动化,如自动喂料、自动清粪等一大批智能设备在猪场中投入应用,这也是生猪产业未来发展必将实现的一步。另外,技术的进步还体现在猪场信息处理上,许多猪场传统的信息统计和记录方法已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如何高效采集和分析数据是猪场的一大难题。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途径,如部分猪场利用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已经实现数据的高效采集与应用(付蓉等,2014)。并且在精准饲养观念逐渐流行的当下,有的猪场甚至开始试用“互联网+”和智慧云等养猪技术,通过给猪分配唯一的“身份证”,实现猪的精准饲养,极大程度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环境友好度也大大提升。可以预见的是,机械化和信息化等技术必将应用于生猪养殖的全过程,消费者可以实时对猪的养殖、运输、屠宰、食品加工和销售等环节进行跟踪,让广大消费者真正吃上“放心肉”。

2.7 法制化程度越来越完善 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部不断发布公告,要求降低饲料中威胁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的添加剂含量,另外不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业农村部规范生猪屠宰行为》和《2018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等法律法规,提高对猪场的要求,其不仅体现在对畜禽污染排放方面,而且对食品安全也有具体的规定(单守林和王彦丽,2013)。因此,养殖业相关法律一定会越来越完善,养殖场会越来越正规,猪肉品质会越来越安全。

2.8 专业化服务公司越来越多 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生猪数量的增多势必会带来疫病防疫、动物营养和饲养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与生猪产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为了满足生猪产业的市场化发展需求,目前已经出现了一批专业化服务公司,其主要致力于为养殖企业或猪场制定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以解决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各类问题。随着时代发展,相信这样的专业化技术服务公司肯定会越来越多。

3 总结

从小农经济时代到当下,虽然我国生猪产业总体规模呈现出稳定的发展,但我国不同地区生猪养殖模式不尽相同,在环境保护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我国生猪产业出现了许多新模式和新趋势。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未来,我国生猪产业一定会紧跟时代的发展,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并逐步提高该产业的机械化和信息化程度,以促进我国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养猪规模化猪场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养猪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养猪谨防六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