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国云
高安采茶戏是高安农耕文化、宗教文化等多元文化综合发展的艺术载体。汉唐时期文艺繁荣的文化积淀和宋元时期外来戏剧的渗透影响,为高安采茶戏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独特地方风味的高安地方剧种,其艺术形成深受瑞河戏、瑞河锣鼓戏、丝弦戏的影响。
高安素有“江右上县”之誉,自古以盛产粮、棉、油、果、桑、茶等农作物著称。两宋时期高安的茶叶生产非常发达,到清朝乾隆年间高安茶叶更是出口欧美许多国家,高安的茶文化也成为高安地域文化的一道秀美风景。
采茶品茶和茶叶茶花历来都是高安诗人吟咏的极佳意象,北宋散文家苏辙贬谪筠州(今高安)时就留有咏茶的组诗,其《茶花诗二首》详细描绘了宋代高安采茶的盛况和茶花的美景:“黄檗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余。只疑残枿阳和尽,尚有幽花霰雪初。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岭梅如。经冬结子犹堪种,一亩荒园试为锄。”诗中述及的黄檗春芽即高安历史上著名的黄檗茶,该茶在元、明两代被列为朝廷贡品。
高安是茶的故乡,除了盛产茶叶之外,油茶栽种从古至今更是遍及高安各个乡村。高安先民上山采茶唱茶歌,一曲曲茶歌、土调在先民劳动过程中很自然地产生了,一支支灯彩舞蹈在先民自娱自乐中不经意地完成了。高安境内存有大量的民间茶歌灯歌,《高安民间歌曲集》[1]收录“开茶园”“挖茶兜”“十二个月花”“怀胎”等10首灯歌,有“采桑”“补碗”“花鼓歌”等33首采茶调。《瑞河采茶戏音乐》[2]收有“老本调”“毛洪调”“下南京”30首,小调“开茶园”“川调”“游湖”等30首。古老的瑞河戏曲牌《仙女采茶》唱云:“空中领了王母令,今日王母寿诞日,八宝都已齐,缺少了新青细茶,命我姊妹来采茶。”道出人间青茶胜过天上珍宝。
高安境内发现最古老的亭台和戏台分别为汉、唐所建,印证了高安汉唐时期的文艺兴盛。汉武帝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建成侯刘拾于县城东侧建有一座“金沙台”,专供宴集歌舞之所;唐代留下的忠济庙有古戏台,唐武德年间为纪念华林农民起义抗叛归唐的应智顼而修建的州城隍庙亦有古戏台,“清末民初时京剧班、锣鼓班和丝弦班均在此起过戏院,抗日战争时被毁”[3]。始建于唐朝坐落于县南城朝天坊的关帝庙也有一座古戏台,每年旧历五月十三日关帝诞辰日和春秋二仲上戊日(二月初五和八月初五)都会隆重祭祀,香火旺盛,庙内用100只碗点灯摆成一个特大的“寿”字为关帝庆寿。每次关帝庙会都会演戏,期间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这种风俗一直延至抗日战争时期古庙和戏台被毁才罢。
两宋时期,歌舞盛行,百戏繁衍。据明正德《瑞州府志·艺文》记载:“宋三刘先生故居祠堂记:范太史四世孙择能邑斯甫命灵山、净慈两寺立祠,落以乡饮,酒礼邑人,歌舞盛事,刘氏子孙有荣幸焉。”“宋三刘”指北宋钧山祖孙三人:祖刘涣,天圣八年(1030)进士,精通史学;儿刘恕,读书过目成诵,皇祐元年(1049)进士,著名史学家,协助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孙刘羲仲,与祖父风节文学并著。这一时期巫祀盛行,社稷坛祭祀隆重,“每岁春秋仲月上戊日府官率僚属致祭,规模甚宏”[4]。宋进士姚云重建社坛记云:“秦汉以来,所谓县社者,春祈秋报也,娄戎鼓蚀必集于社,……龙鬼大厉,舆服昼游,巫觋伽讹,诡汰踰僣,吏不敢问。”[5]祭祀时伴有大型乐舞,“乐器,乐舞生红衣八十件,琴六张,连桌瑟二张,连架楹鼓二个,连架铜钟十六口,玉磬十六口,大皮鼓一面”[5]。祭祀毕,要扮演神仙鬼怪,穿着华丽的衣服出游。此时,巫师冲傩,装神弄鬼,表演踩高跷、抡钢叉、跳丸弄剑等百戏之艺。这种庄重的宗教祭祀游街活动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在娱神娱人的过程中衍生出许多特色鲜明的民间文艺。
南宋南戏和元代杂剧为高安采茶戏的形成提供了清晰的艺术样板。随着南宋经济中心的南移,高安文化艺术随之昌盛,文艺人才迭出。协律郎彭攀龙“工于乐,尝献乐书”[6];进士姚云“尤工词调,风韵不减秦少游,一时艺苑推重”[7]。温州人沈持正,因为谈论北伐恢复中原被贬筠州七年,时人献诗云:“昔年单骑赴筠州,觅得歌姬共远游……”[8]宋室南渡,定都临安,宗室勋戚、文武百官纷纷南迁,宋高宗为避金兵曾浮海逃至温州,以州治为行宫,北方士绅平民也纷纷随之来到温州。至此,诸色文艺纷至沓来,民间技艺云集于此,并相互渗透影响,一种新的艺术样式——南戏就在这片烜赫一时的热土上孕育、萌发,并以此四散流传,也很快流传到了高安。
蒙古王朝统一中国称元后,宋代戏曲和金院本有机揉杂而产生一种新的戏剧——元代杂剧。高安民间戏曲艺人周德清(1277—1365)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在家乡从事戏曲活动和音律研究,以致后来成为元代著名的散曲家、音韵学家。《全元小令》存其小令31首,套曲3套。他的散曲音节流畅,词采俊茂,在真挚情感中回荡着巍然浩气。如表达热爱山河的小令《塞鸿秋·浔阳即景》:“万里长江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他的曲韵著作《中原音韵》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北曲体裁、技巧和韵律的著作,规范了戏曲的作曲和唱曲,促进了戏曲用韵的统一,也为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话音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杂剧很快风行于南方并传到了高安。
高安是江西道教发祥最早的县域之一,境内有道观20多处,解放后以道观命名的乡镇有两个即至德乡(原东方红乡)和祥符乡。早在西汉时期,道教兴盛,高安村前肖坊人士张廉夫弃官从道,在青岛崂山兴建“太清宫”“三情殿”和“三宫庵”等道教庙宇,潜心传道,尊称“开山始祖”,曾对高安道教的兴起产生过积极影响。西晋时代,华林丁坊的丁义就在华林山崇元观修道而成为一代成名道士,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参观崇元观留下《题丁仙父子》一诗:“高风肖山巅,义重笔笔镌。范挹秋河水,道连晚霞天。凛矣犹蔚矣,苍然且昂然。问君诚几度,世得此真荃。”后来唐宣宗李忱曾携仆僧胡恂来到崇元观慕道,胡恂著有《翠岩道人诗评》一文盛赞丁义的人品和诗品。丁义授秘于吴猛,猛又传道于许逊,逊在南昌万寿宫修行成为千古闻名的道士。到东晋太宁年间,高安已有知名道士12人。
明太祖建立明王朝后继续尊崇道教,并以道教来证明君权神授以加强中央集权,历世在京师设置道箓司,在各府设置道正司,在各县设置道会司,将道教事务列入朝廷行政管理的范围。高安民间自古就有“信奉神灵,祈福免灾”的宗教习俗,符合民间崇拜神灵的道教到了明代更是文化空间广阔,祭祀道场大行其道。每逢水旱灾害或者病疫猖獗,人们总要请来巫觋祀奉天地、祈求鬼神以保一方平安。据明正德十年(1516)《瑞州府志》记载:“猖祭,召巫师着五色衣,鸣锣吹角,跳舞猖狂,祈福免灾……。逐疫,正月初三深夜,束芻像人,剪彩纸为衣,巫觋咒禳,送河边焚化,投水中,其家小执杖鸣锣鼓欢噪,击逐鬼出门,即古傩遗意也。”此种表现形式,已具有民间艺术色彩,为高安地方戏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艺术基础。尤其到了秋冬之际,高安境内大兴庙会,大搞朝拜祭祀,凡有祝寿、殡葬、修谱、修庙或者受灾受疫都要大摆道场,请来道士设坛打醮祈求天地鬼神。据老道士周儒妹描述:做道场需要七天,祭天地祈鬼神之后的最后一天,要扮演目连戏,由施主扮罗卜游十殿,由一道士扮法师主持,其他道士操各种乐器。此时法师头戴道巾,身穿道袍,脚穿云头鞋,手执长剑在乐队的伴奏之下边唱边舞,其他道士帮腔和唱。道教做道场的舞蹈主要有《碗灯舞》《三焦》《王子归根》《拜斗》《跳斛》《丢钹》《破五猖》等。其唱腔以高腔为主。道教高腔常用曲牌有【大四景】、【十二召】,伴奏吹打乐主要有【急三枪】、【大开门】、【合头】、【上宵楼】、【普天乐】等,打击乐牌则有【滚钟】、【乱钟】、【长钟】等。高安县文化馆于20世纪90年代以民间舞蹈的名义将上述道教舞蹈的表演形式和音乐唱词编印成书,近年来高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又将仅存于世的道教舞蹈《碗灯舞》申报为宜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碗灯舞由八个男子表演,八人均头裹黑巾,身穿青襟短衣,腰系箍带,脚穿薄底快靴,双手各端一只镶有红绿鳞形图纹的瓷碗,碗内点亮油灯,边舞边唱,最终摆成“天下太平”四个大字。舞蹈含有高难动作,如手端灯碗绕向腰间旋转三百六十度后举起头顶。音乐演唱道教高腔【大四景】。四景即为春夏秋冬之景,如春景的唱词是:“春景天气春草照芳菲。只见春光华丽,春日迟迟,春满乾坤内。青山青翠,只见春光明媚,春鸟声喧。春光辉旭,春景堪题。锦绣山河定,茶!万物生光辉。只听见杜宇声声,我道春归去,光阴似箭,人生叹几何!荣华富贵,总不如飘飘荡荡悟入玄机。”全词以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比兴,感叹人生宝贵飘荡不定,最后以参禅悟道作结。夏、秋、冬三景段与春景段成回文咏叹。以娱神为初衷的道教高腔和音乐后来多被高安瑞河戏所吸收。
道士之术,以师传徒,除了画符念咒,招神驱鬼,开醮坛做道堂以外,还要学鼓,练舞蹈,因此而衍生出了道士戏。高安道士设坛打醮做道场时,经常用道教高腔演道士戏以超度亡魂,所演内容都是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有关天上、人间和地府三界的故事,劝说世人要广积阴德以求好的报应和来生。道士戏有两个剧目传承至建国前夕:一是《三皇面圣》,二是《刘全送瓜》。这两台戏的故事均出自《西游记》。《三皇面圣》讲述的是掌管下雨的金角龙因触犯天条要被斩首,便向唐太宗李世民求情,李世民答应与监斩官魏征下棋,企图拖住魏征。结果到了12时整,魏征俯身捡棋,不料躺地睡着,在梦中斩了金角龙。李世民此后一合上眼便见金角龙向他索命,不久死去。李世民在阴曹见到生前是他旧臣的崔判官,崔判官向阎王求情,阎王遂答应送李世民还阳。《刘全送瓜》讲的是刘全为了向被自己冤死的亡妻赎罪而答应唐明皇去阴曹送瓜,阎王为刘真情所动为刘还阳。
明中叶,在本地道教高腔、傩歌、茶歌等民间土调基础上,吸收由瑞河传入高安的木偶戏和弋阳高腔的有益成分,迅速发展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地方剧种——瑞河戏。瑞河戏所流传下来的“《天下乐》《开茶园》《哭皇天》《挡马令》《点绛唇》《江城子》”[9]等20多首曲牌均由后来的瑞河锣鼓戏、丝弦戏所吸收,其中南词、北词和老本调等声腔至今仍是高安采茶戏音乐的灵魂,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高安文化沃土底蕴深厚,民俗活动空间广阔。在高安境内很快产生了一大批地方戏班,其演出活动也在逐渐增多。从这一时期开始,高安境内修建了大量的戏台。据清康熙十二年(1673)《高安县志·坛庙》载:高安有寺、庙、院、庵、观、宫共267座,很多庙堂寺院都有古戏台。20世纪八九十年代高安文化主管部门在戏曲普查中发现了古戏台198座,这些古戏台能够考证的始建年代为明代的有20座,清代修建的86座,无法考证年代的92座。明万历时期为高安地方戏兴盛时期,该时期修建的古戏台典雅古朴,与古祠堂或庙堂建筑风格浑然一体,闻名一方的上寨庙会风雨古戏台即为万历年间所建,戏台所刻戏联清晰而形象地反映了当时戏曲盛况与艺术特色:“仰止遐观象石常与泻清泉爽濑,山鸣谷应荷峰传玉润金声”;“金榜题名空富贵,洞房花烛假姻缘”;“三五步走遍天下,四六人做出乾坤”。到了清朝康乾盛世时期,又大量重修庙宇,兴修戏台,民间演出、官绅蓄戏蔚然成风。明清时期兴建的古戏台均为木结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专供各大戏班演出,除了高安本地的大戏班以外,还有外来剧种徽剧班、汉剧班、湘剧班和京剧班等均在此展露风骚。
总之,瑞河戏作为高安采茶戏的源头剧种在历史的舞台上风靡了五六百年之久,由于外来剧种的竞争和政治环境的压制等原因,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兴衰和衍变过程。清代朝庭和民国政府曾先后以“淫戏”定论打压采茶戏,为了求生存而将两个衍生的剧种均以乐器伴奏特色为剧种取名,这就是清代乾隆年间和民国初期相继衍生出瑞河采茶戏(也称瑞河锣鼓戏)和丝弦戏。新中国成立后,高安县人民政府以后续发展强盛的丝弦戏为班底,汇聚民间瑞河戏、锣鼓戏和丝弦戏等剧种的艺人组建高安县地方剧团,1978年高安地方剧团改名为高安县采茶剧团,2011年高安采茶戏以其独特的地方风味跻身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