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佳(南京艺术学院 舞蹈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安徽花鼓灯是集歌、舞、戏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具有悠久历史和强大生命力。淮河是淮河两岸人民的母亲河,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沿淮儿女。正是对这片淮水的依恋,两淮地区很早就孕育了花鼓灯这一民间艺术奇葩。安徽花格灯的特性可概括为:“溜得起来刹得住”——它具有浓郁的两淮乡土气息,在表演风格上既刚健洒脱、欢快热烈,又以多变节奏、音乐刚柔相济形成自身独特魅力。花鼓灯表演艺术家冯国佩先生“冯派”、陈敬芝先生“陈派”、郑九如先生“郑派”是当今花鼓灯“兰花”一角中最具影响力的三大流派。他们对“兰花”的诠释各具独特个性和鲜明风格。
据有关资料来看,安徽花鼓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原农耕文化的产物。它起源于安徽境内的淮河两岸,分布在蚌埠、怀远、颖上、凤台等沿淮一带。其起源时间众说纷芸,目前较受认可的有“传说中的夏代、三国、唐代”说、“宋代说”和“明清说”。归根结底,花鼓灯源于民间,是沿淮劳动人民思想精神外化的形式,也是汉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元素长期积淀的结果。
众所周知,在艺术起源过程中,有很多艺术门类产生的初期都与先民祭祀先祖、祈福平安、恳请神灵保护为目的的祭祀活动有关。花鼓灯起源也与这类仪式活动密切相关。安徽怀远“禹王庙”相传是为了欢庆大禹治水胜利而建造的祭祀场所,每逢阴历的3月28日,当地的艺人们就会打起锣鼓、跳起舞蹈、唱起灯歌、祭祀大禹,歌颂其治水功劳、驱赶鬼怪并沟通神灵、祈求神灵保护而载歌载舞。久而久之,在这种祭祷仪式过程透射出了显著的民俗娱神性质。有学者认为,这种仪式舞蹈可能是花鼓灯的雏形。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花鼓灯的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前进获得萌芽。在唐朝盛世,宫廷歌舞达到鼎盛,而宫廷外民间歌舞形式也获得发展。到宋代,城市生活中的音乐、舞蹈、诗歌艺术交融发展和营业性演出,也给花鼓灯艺术的兴起带来契机。说花鼓灯是起源于宋代,是目前较为可靠的说法。经历元朝的“走下坡路”后,花鼓灯在明清时期越来越繁荣。在江淮地方,民间习俗具有极生命力,每到重大节日,欢快的锣鼓、热烈的舞蹈、动听的灯歌随处可见。当然,前期所有形态的出现,都只是它的准备阶段,明清时期的华丽变身,则是它趋于成熟的表现。[1]
花鼓灯的表演者多数来自城乡农业从业者,他们随性而舞,完全凭着身体的感觉——通过观看模仿其他艺人们的表演,然后照葫芦画瓢,在土地里一次又一次地靠着自己的翻扑跌打磨练出来。他们没有固定的班社,常在农闲的时候互约一帮人到各个村或者庙会上进行花鼓灯表演。这种随聚随散的流动式“串门”表演,也使得他们的艺术技艺有了较快的提高。生活没有一帆风顺,很多民间艺术形式的发展进程同样多灾多难、跌宕起伏。在艰苦的抗战时期,人们不仅过不上太平日子,而且淮河年年洪水泛滥,恶劣的生存环境,许多贫苦百姓失去宝贵生命,活下来的人多数背井离乡,花鼓灯几乎绝迹。但可喜的是,还有一小部分艺人坚持在解放区进行艺术创作,其中著名的艺人就包括“三大流派”创始人。在舞蹈创作上也先后出现了具有标志性的花鼓灯舞蹈《抢板凳》《抢手绢》等优秀作品,舞蹈的素材与语汇迅速增加,花鼓灯艺术得到了一定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花鼓灯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地方政府重视和专业文艺工作者介入,花鼓灯引起了舞蹈工作者的重视。安徽花鼓灯参加20世纪50年代全国性文艺汇演,是其真正走向全国大舞台的标志性事件。次后,全国不少文艺团体都派专人到安徽蚌埠、怀远、凤台、颖上等地学习花鼓灯舞蹈、搜集花鼓灯资料。通过各种活动中的频繁亮相,使得花鼓灯艺术名声大噪,全国舞蹈工作者争相学习。
20世纪80年代,频繁的舞蹈比赛与舞蹈汇演,为花鼓灯再一次走向全国并享誉世界提供了契机。舞蹈《花鼓灯锣鼓》和《欢腾的鼓乡》不仅参加了各种舞蹈大赛和专场演出并荣获大奖,还出访欧洲多国,受到了国外友人的高度评价。从此,花鼓灯舞蹈艺术蓬勃发展,彰显出较高的艺术价值。由著名花鼓灯传承人娄楼老师编导的舞蹈《俏兰花》和《安徽花鼓灯风格流派精品课堂组合》,就在这种一次又一次的不断修改与磨练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2006年文华艺术院校奖第8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中,上述两个作品一举夺得创作三等奖、园丁奖、保护传统文化贡献奖等国家级奖项。近年来,涌现出不少花鼓灯舞蹈新作品,如群舞《黄山云涌》、独舞《俺姐的盖头》等,均具有一定影响。如今,花鼓灯已是专业舞蹈教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中国民间舞教学内容,在中国民间舞蹈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花鼓灯属于汉族民间舞中具代表性、综合性的民间舞蹈,它反映了沿淮人民的豪爽的性格和审美倾向,而这种性格和习惯是在长期的历史生活和地理环境中逐步形成的。淮河的地理位置处在长江以北,但又已靠近南方,所以人们的风俗、爱好等既有北方的粗犷豪迈、又有南方的细腻含蓄。各地区的艺人由于生活经历、审美倾向、性格特征等不同,使他们各具个性和特点,因此在花鼓灯表演上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2]长期以来,在一代代艺人的涌现和不断继承与创造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不同地区的风格和不同艺人的流派。怀远花鼓灯善于表演,动作轻捷;颖上花鼓灯注重姿态,大方稳重,简练淳朴;凤台花鼓灯表演细腻,动作优美。整体来看,安徽花鼓灯舞蹈动作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扇花丰富,姿态优美。又由于花鼓灯是情节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表演过程中,角色较多并各具特色。其中,令人瞩目、具有典型性的是“兰花”这个角色。从舞蹈表演方面看,无论是扇花的运用还是步伐、姿态等都表现出区域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正是他们在艺术个性上的直接体现。从目前所据资料来看,花鼓灯兰花角色有“冯派”“陈派”“郑派”三种主要风格。
冯派创始人为花鼓灯表演艺术家冯国佩,艺名“小金莲”。1914年8月出生于安徽省怀远县。他家境贫寒,父母给地主家做长工,兄弟姊妹六个。他排行老三,自小就跟着大人们种地、放牛,生活极端艰苦,遇荒年时就和家人一起外出讨饭度日。就在这样颠沛流离的生活背景下,“玩”花鼓灯却是冯姓家族历代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从四代玩灯的历史回顾,个个都是在花鼓灯不同行当里出类拔萃的名手。1930年,16岁的冯国佩弃学,从师学艺。冯国佩身材小巧,长相甜美,擅长男扮女装扮演花鼓灯中的“兰花”角色。而其开朗的性格使他在动作的表现特点上是既妩媚又矜持,既恬静又开朗,既羞涩又大方,既秀美又灵巧。流动的步伐,迅速的回旋,瞬间的停顿,绕眼的扇花,使他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他那典型的风格特征,成为花鼓灯舞蹈中最美妙的兰花。他技艺娴熟的表演中折射出的是通过内心情感的挖掘,再外化进行的表达。冯国佩脚下溜得起、刹得住。在动作体态上柔、韧、拧、倾,动律上溜、旋、梗、闪,[2]流动中有造型,造型中蕴涵着流动感。他在“小花场”中的“闪腰”“闪身”是最为精彩的,一招一式都充满着女子的风韵。
他留心观察生活,凡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就会在心里不断地揣摩,消化、提炼后,便将成为了他原创的舞蹈动作。比如他创造的具有代表性的“野鸡溜”这个动作,就是他在观察野鸡受到惊吓时的一种状态而受到启发,并通过很好的运用“回旋”的线路,把这种情景与花鼓灯的步伐、姿态相揉合,惟妙惟肖地把少女灵活的身体形态和躲闪、害羞的心理情感准确的表现了出来。再比如“老鹰展翅”这个动作,也是他观察老鹰在天空中翱翔时的一种形态所创造出来的。
冯国佩是一位有着丰富情感的表演艺术家,以情带动是他表演艺术中擅长的方式。因善于捕捉瞬间即逝的形象,所以在他的舞蹈中,准确的人物形象表达也是其他人所不可企及的。他的“三回头”可谓是花鼓灯中传情达意的经典动作。“三回头”顾名思义就是三次回头,一般用于小花场里与“鼓架子”的对舞中,是“兰花”情感传达的表现方式。在第一次回头时,他很好的运用了向左单拐弯的步伐,在流畅的动作中突然一个转身并瞬间刹住,右手胸前端扇,左手头上搭巾,双腿小踏步,上身稍拧,一双含情脉脉的双眼盯住“鼓架子”,看得人心荡神怡。第二次回头时,他又通过在运用“搭凉棚”这个动作体态的基础上,加上了他最拿手的“闪腰”动作,既体现了少女的羞涩,又表现出了姑娘的娇媚。第三次回头时,又是通过脚下不停的流动,然后轻轻的一个踏步回身拧,把端庄大方的女子形象又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这三次回头有着三种不同的心理状态,诠释出了少女朴实、多情的情怀,这就是“小金莲”媚神态、美身姿、真情感风格特点的真实写照。冯国佩的典型动作还有很多,而他最独有的最具典型性的一个动作就是“斜塔”,他每做一次就有一次的掌声,一般在“急拐”动作之后立即接一个“斜塔”,就像一座要垂直倒下的塔,在一刹那间产生出瞬间的美,给人以一种极强的雕塑感。一种内在的韧性似乎与无形的拉力合并,通过刹那间的停顿,再继续并快速向前冲出,使受众者在期盼中获得了审美的满足。他在细微处体现出的是点滴不漏,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些点点滴滴最终成为他表演风格的特征,业界称赞他为花鼓灯的优秀表演艺术家。
“陈派”的创始人是花鼓灯表演艺术家陈敬芝,艺名“一条线”。他1919年出生于安徽省凤台县王集乡陈巷村。自小生活清苦,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得生活在这片土地的百姓民不聊生。淮河水的泛滥、瘟疫的爆发让老百姓拿起了锣鼓、扇子和手巾花,唱着跳着试图驱赶“鬼神”,消灭“瘟疫”。13岁的陈敬芝就在这种生活背景下进了村里的花鼓灯班子。因长相秀气,领班让他攻女角“兰花”角色。赋予创造性是陈敬芝的特长,他爱好广泛,在花鼓灯班子里既能跳”兰花”,还能跳“鼓架子”,又能唱灯歌。成为当时十里八乡为数不多的全才,婀娜的舞姿、甜润的嗓音很快让他崭露头角,拥有了很多的“粉丝”,因为既能唱,又能跳,故被大家称为“小蜜蜂”。陈敬芝坚韧刻苦的精神使他在花格灯艺术追求上更是精益求精,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他的常态。因为他个子偏高而瘦,脚也比较大,穿“衬子”可是受尽了苦头,为了穿好“衬子”,他的脚总是被磨得血肉模糊,但是他从来都是咬紧牙关,通过练习各种步伐来让自己适应,也正是这种玩命的刻苦练习,使他的花鼓灯兰花角色表演达到了脚下生风、行云流水的境界。
陈敬芝在花鼓灯流派中独树一帜的个人特色则是他的“颤、颠、抖”的夸张表现。这种突出的风格,也成为当今花鼓灯风格特点中公认的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可能是喜善之心根深蒂固地扎根在陈敬芝的心里,他在表演时始终是喜俏的情感流露,欢快、纯净是他内心的独白。其舞蹈动作特别之处在于以跳动不停的、被拎着走的木偶一般的动作规律。陈敬芝的舞蹈语言丰富,在扇子和手巾使用上,既丰富又变化多端。“遮阳扇”“飘扇”“扣扇”“别扇”“揉扇”“打扇”“里外绕扇”“怀中抱月”等让人目不暇接,动作质感轻盈秀丽,身段多变,既夸张又灵活,似婀娜的少女满场飞舞。而“贴翻扇”“颤抖步”“跳前翻身”等是他的绝技,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条线”一走,睡倒九十九;“一条线”回头看,起来一大半。其艺术魅力不言而喻。
陈敬芝在艺术生涯中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舞蹈作品,比较有影响的有在1960年代创作的舞蹈《收棉舞》,其最大的突破就是在道具上进行了革新。一般传统的花鼓灯的扇子和手巾都是重色多彩,而他偏偏把扇子和手巾改为了象征棉花的纯白色,这种大胆突破为作品的成功奠定了主要基础。作品《游春》则是他在舞蹈上最为独具艺术风格和鲜明艺术特色的代表作。《游春》取材于淮河岸边,农村少女在田间玩耍、嬉戏的情景。他以通过少女在春天的田野里赏美景、抒情感、兼感伤、再玩耍为段落划分,表现出了少女的天真烂漫,揭示了少女向往春天的内心世界和情怀。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急、快、飘的花鼓灯步伐如“云步”“追步”“大小颤颠”,以及丰富多变的扇子和手巾花如“翻扇”“飘扇”“扛扇”和弯、变、颤颠的技巧和身段如:“凤凰展翅”“风摆柳”“怀中抱月”进行表现。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传神的真情流露,一起一落一飘一翻的扇花似彩蝶在空中飞舞,形象地刻画了少女扑蝶的情形,而每次演出都稍带即兴的表演更使观众耳目一新。“颤、颠、抖”的夸张表现也奠定了《游春》作为花鼓灯的独舞剧目在历史中的较高地位,被舞蹈界认为是独舞的创举。《游春》是花鼓灯兰花技巧和表演风格上的引领者,代表了陈敬芝的花鼓灯艺术精华。[2]
“郑派”的创始人郑九如,艺名小白鞋。他1920年出生于安徽省怀远县荆芡乡柳沟郑家岗村。虽家境贫寒,但玩花鼓灯是家族里的乐趣。郑九如的父亲是远近闻名的“大鼓架子”,其远房兄弟也喜扮演“兰花”。他在耳染目濡中顺理成章地成长为花鼓灯的接班人。郑九如天资聪慧、能歌善舞,小小年纪时就崭露头角。他的性格果敢自信,永远带着一股“傲气”,他既能跳又能唱,还能打鼓,可谓全才。在他二十多岁时,他母亲过世,为了给母亲守孝,脚下就一直穿着白鞋,跳花鼓灯时也不例外。又因为他扮相俊美,舞姿轻盈,久而久之,人们就送他个诨号“小白鞋”。
“郑派”的风格特点非常的鲜明,“顿挫感”是其典型特征。郑九如身体灵活,控制力强,善于塑造稳重娴淑,热情潇洒的姑娘形象。又因身材高挑,为了表演时能更像年轻姑娘,他就扬长避短,非常注意对四肢的控制。手臂永远不伸得过直,抬步时也比较收敛,一步一步都跟得很紧,动作既收,又不卷不僵,既干净利落,又敏捷洒脱。俏里有脆,动律性强,尤其喜欢在起舞之前先后退一步再开始起舞。其艺术风格的最大特点就是他的端庄大方、自信利落、秀丽洒脱、动静揉合。彰显出他秀外慧中的独特个人气质。
郑九如编创的花鼓灯舞蹈《兰花舞》《五姑娘送粮》等脍炙人口。其中“簸箕步”的运用展现出他的与众不同。这个动作是根据农民们在收获的季节,簸箕里装上麦子并不停地抖麦穗而产生的。郑九如在表现这个动作时让人眼前一亮,他动作进退自如,完美地运用了音乐节奏的空拍,采用“后勾”的步伐,使动作显得干净灵活,给人以一种别具一格,韵味十足,敏捷轻巧的美感享受。“郑派”最突出的动作特点就是整体动作都贯穿一个“哏”字——以花鼓灯中最为代表性的动作“风摆柳”为例,其动作特性通过其他艺人们来表演时都是以柔美见长,而“郑派”的“风摆柳”却是围绕一个“哏”字来诠释的,他腰部的起伏与摆动都较小,扇花有力,动作“脆”而“挺”,平稳中见大方,自信中显秀美。仔细分析他的这种独特风格是与他耿直的性格分不开的。“郑派”的动作精华就是欲放先收、轻柔含蓄。
同其他的文化形态一样,花鼓灯发展至今天,也是在演进的过程中以“优胜劣汰”的规律曲折前进。这种曲折,正是它具有的价值所涵,使得它没有随着历史进化的长河而消失,而是一次又一次在不断地挣扎、变换、创新中以新的姿态接受时间的洗礼与考验。
花鼓灯之所以具有较高艺术价值,是因为它既具有独特性,又具有适应性。其独特性是花鼓灯的“个性”:包含着它形式的多样化、角色的繁多化、分工的明确化、道具运用的独特化。演出程序一般分为上、中、下三路,既可以全部演出,也可以抽出来单个表演、成为独立的节目。而且角色可以互换,既相对完整又相对独立,演出的适应性较强。花鼓灯中“兰花”三大流派的突出特点是花鼓灯舞蹈艺术的集中体现。资华筠先生曾在她的《舞思·资华筠文论集》里引用过傅兆先先生的话:“动作无意失之俗白浅薄,太有意会失去质朴天真,流于雕琢匠气,故舞蹈动作又贵在有意无意之间。”这句话可以精准反映出花鼓灯三大流派的艺术价值。在准确拿捏动作分寸的状态下,艺术个性越典型,其艺术价值就越高。
舞蹈艺术领域里的民族民间舞,通常会默默隐藏内心的伤痛而以一种喜剧性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对美好生活和精神自由的向往。花鼓灯兰花三大流派的创始人都是贫苦出生,年少时过着颠沛流离、食不果腹的清苦生活,内心渴望的一切美好使他们在“两个世界”里变换。这两个世界”是一对矛盾体,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并存。平日里的辛劳和心灵的创伤无疑需要通过花鼓灯的表演和创造去展现自我的内心追求与精神寄托。花鼓灯表演过程也是内心释放的过程。原生态的花鼓灯就在这种释放的状态中形成了狂欢式的乡民文化精神归属。它是多姿多彩的,三大流派创始人不同的生命感受和审美情趣也使他们呈现出绚丽多姿的个人色彩。其中,“冯派”就像“淡淡的蓝色”,因为他的性格温厚恬静,表演风格灵活流畅、娇媚细腻,好似碧绿的海水,如涓涓细流汇入花鼓灯的海洋。“陈派”就像“火火的红色”,他的性格热情奔放,表演风格喜俏夸张,热烈激昂,像提线木偶般“颤、颠、抖”的夸张表演犹如火红的石榴挂在枝头让人垂涎欲滴。“郑派”就像“凝凝的白色”,因为他的性格傲气自信,沉稳含蓄,表演风格温柔内敛、轻柔秀美,如同蒙上一层既神秘又透明的面纱,给人一种朦胧感。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阅历、审美倾向、性格特征,造就了三大流派创始人各具特色的舞蹈花鼓灯舞蹈艺术。
安徽花鼓灯是综合性的民间歌舞表演艺术形式,既有歌又有舞还有戏。从艺术形式整体来看,花鼓灯是包含了音乐、舞蹈、说唱、杂技等各种艺术门类的广场歌舞艺术。从个人的艺术技艺来看,“陈派”陈敬芝除了拥有兰花“一条线”的美名,还能跳男角的“鼓架子”,并且唱功了得,他常常是以边唱边跳的艺术形式来抒发心里的真情实感,是既能跳又能唱的全才。而“郑派”郑九如不仅拥有“小白鞋”的美称,还是优秀的创作歌曲和演唱歌曲的艺人,同时又因为还打得一手好鼓,所以称得上是花鼓灯艺人中非常难得的多面手。他在兰花的表演中,在动作处理中都潜移默化地注入了让人觉得更为鲜明的节奏、震天的锣鼓、满天的彩扇、飞舞的身姿,正是在这种眼花缭乱中显示了花鼓灯的审美标准,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艺人们拥有的这种多种技艺,使他们在个人的艺术风格上呈现出了各具风骚的特征,丰富的角色体验与转换奠定了他们独一无二的舞蹈表演风格。
来自于民间的花鼓灯经过历史长河的变迁逐渐由广场艺术转向为舞台艺术。当前,在花鼓灯舞台表演群体中,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专业的舞蹈工作者,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就已经在专业艺术院校里接受过了花鼓灯的课堂教学训练。这种课堂教学训练的运用,是传习花鼓灯舞蹈艺术的最佳方式,是继承、发展与创新花鼓灯艺术的有效途径。花鼓灯进入艺术院校舞蹈课堂教学有着实际意义。通过民间舞课堂教学,不断开发和创新花鼓灯的艺术潜质和训练体系,使教学相长,赋予花鼓灯艺术获得学院化、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从教学上来讲,花鼓灯强调的是神态感、动态感、风格特征等的审美要求。所以在步伐、体态、扇花、动律等方面的理论总结和学术研究还有很大空间。通过舞蹈课堂教学传习和研究花鼓灯,使年青一代掌握花鼓灯艺术的精髓并将其运用到中国舞蹈艺术发展中去,是目前迫切的任务。
安徽花鼓灯著名传承人娄楼是花鼓灯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编导,“冯派”传承人,对于花鼓灯中的兰花和鼓架子非常精通,是冯老先生最得意的弟子。近年来,娄楼老师受邀,相继在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安徽职业艺术学院等各大院校教授花鼓灯,通过娄楼老师几十年的花鼓灯舞台表演经验和理论研究,她对“兰花”三大流派进行了梳理,把老艺人随性的动作规范化,并精准地提炼出三大流派的个性化风格动作,通过有步骤的教学程序,使花鼓灯的教学目的明确化,教学方式最优化,教学手段全面化,让花鼓灯的三大流派进入舞蹈课堂。笔者与娄楼老师合作,提炼出了三大流派的独特的、富有代表性的典型性动作,并进行课堂组合的编排,创作出了“冯派”——“溜闪”组合,“陈派”——“颤颠”组合,“郑派”——“哏提”组合和“综合性表演组合”等。从整体上继承了老一辈艺人们原汁原味的风格特色,又发展了花鼓灯的舞台表演,增强了舞蹈的专业性、规范性、风格性、观赏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三大流派的传承组合,被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作为民间舞传习课教材收入。在2006年文华艺术院校奖桃李杯舞蹈比赛中,这三大流派传承组合,参加精品课堂组合的角逐并荣获“保护传统文化贡献奖”。
安徽花鼓灯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正是它深厚的文化积淀、极强的艺术价值使它至今仍广泛流传、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而从舞蹈的表现形式来说,以著名花鼓灯老艺人冯国佩、陈敬之、郑九如为代表的“冯派”“陈派”“郑派”是花鼓灯中最具影响力的三大流派,很好地诠释了“兰花”角色的独特个性和鲜明的风格特征。他们在艺术风格上的不断融会与创新,形成的“轻盈、秀丽、潇洒、娇媚”为特点的花鼓灯典型舞蹈特征,在新时期赋予花格灯舞蹈艺术以新的生命力。这种对花鼓灯舞蹈艺术的继续开掘和理论研究,是进一步发展中国民族舞蹈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