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李游美 罗佳瑶
“小鲜肉”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小鲜肉”的出现符合了现今娱乐圈中主流大众的审美,人们认为长相精致,年龄偏小,身材挺拔的男演员满足了对某类形象的幻想,继而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社会主流审美心态的转变。“小”这一概念是审美变化的具体表现。“鲜肉”的指称义出现在电影《阿凡达》台词中的“fresh meat”,后来经过直接翻译而来。两者的有机结合巧妙地将“小”的稚嫩和外表的精美展现在文字中,甚至直接成为了娱乐圈中年轻、长相英俊柔美的男性演员的代名词。
在不断变化的审美环境和品味志趣的当代,“小鲜肉”一词,应该说是对“男色”进行深度加工后的现代化产物。“男色”从古代发展到现在,大众审美心态的转变也在潜移默化地受着影响。“男色”一词出自“柔曼之倾意,非独女德,盖亦有男色焉。”[1,P238]“男”指性别中的自然属性,“色”指容资卓越,在中国古代就对“男色”有着带有女性化感情色彩的描写——“乘鹤吹笙想俊游,丑闻宫掖擅风流。身膏斧踬终尘土,若比莲花花亦羞。”[2]将绝色男子与花作比,使其具有象征女性审美特质的一面。人们将被欣赏的“男色”赋予了充满吸引力的异性(女性)象征,古代对美好外表的向往和追求不乏对男性优秀精神内涵、风姿品质的肯定。
当前的主流审美倾向于对一种标签化形象的倾慕,大众痴迷于外貌、身体所带来的表象的愉悦。新媒体更是刺激并放大了现代女性对男色消费的欲望。大众迷恋“小鲜肉”青春俊美的外表,沉醉在表象所带来的愉悦中,其实跟大众对“男色”的渴求有着不可消解的关系,“小鲜肉”所带来的主体感官的快适感让大众感觉到一种占有之欲,忽略了主体中一种内在的自我精神活动。“男色”背后是一个个在后现代女权消费思潮影响下“觉醒”的个性。惯有的男性形象在传统文化语境下,其外在身躯以力量、权力、势力的绝对优势压制了女性,使其处于一种被占有的状态,当下的“小鲜肉”则颠覆男女自然定位(男女)、社会地位、自我定位等固有顺序,让女性主体获得由“占有”而来的快感。
从女性形象的象征消费到男性对象的欲望消费,不仅折射出社会发展趋势,更体现了女性社会地位与身份的变调。究其原因,更是经济与科技的双重作用下,文化品味转变的风向标。那些以长相俊美、年龄偏小在外貌和身高上有着绝对优势的“小鲜肉”首先引起大众满足的是感官的愉悦,精致的外表作为首要的视觉点也是引起感官刺激的重点。审美心态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是媒体主流文化的导向宣传的影响,而大众的审美心态也在影响着“小鲜肉”对自身形象的塑造,是消费社会运作的产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信息化时代,消费文化中的“男色消费”被认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女性地位达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产生的社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反映出女性地位的提高。正因为女性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提升,伴随自我意识觉醒的非理性消费等特点,对“小鲜肉”的潜在需求不仅在现实层面成为可能,更在视觉审美方面呈现出新的变化,这样一群隐藏性的消费人群由于自身的能力和地位上升,其审美需求在这样一个特殊男性群体对象上应运而生。
随着现代大众传媒技术进步和观念的不断更新,以往对女性的“凝视”,逐渐转向男性身上。以“男色”为形象安排了凝视,施加的限制,消费不再是指向具体对象,而成为一种“奇观”,即符号的消费。这时提及的女性主义在“男色消费”中也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社会的开放度和女性独立思想的解放,女性表达权利的增强,女性自身不断发展中渐渐掌握了一部分话语权。随着工业社会中崇尚的男性力量在信息社会被弱化,女性在经济上的独立对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空间。这样一群拥有独立思考的女性同样拥有隐藏的巨大消费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助长“小鲜肉”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
“消费甚至取代了曾经认为是最重要的工作,成为生活的核心内容。也正因如此,消费文化的影响不可低估,它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3,P305]而女性在消费领域中拥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商人看中了这一块女性市场需求,为了消费利益,利用广告,商品制造以“男色”为宣传点建构女性消费心理层面的幻想与幸福感,通过模范化、拟象化的商品特点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消费。消费文化创造欲望的目的是制造“强势需求”,女性对“男色”的幻想扩张开,从购买消费来满足心理上的需要,以象征物的拥有体验象征幸福的快感。
“人类社会在走向市场经济社会的时候,存在着一个普遍的规律,这就是,社会从实体化走向媒介化。而社会向媒介化的转型,又必须导致人的空心化。结果,被人类创造出来的但偏偏又反过来控制了人类的媒介,加上曾经创造了媒介但最终却被媒介所控制的人,毫无疑问就必须导致文化的形象化。”[4]人们消费的从物质上的商品过渡到消费形象的商品不过是一场被媒介控制的,大众还来不及在形象引起的愉悦感中挣脱出来体味深层的含义,自然就陷入了有关身体的欲望与表达的消费世界中,导致大众忽略了文化的本质内涵,只注重形象的消费。这场关于审美的趋向性改变造就着“小鲜肉”大行其道的局面,但是“男色消费”并非独属女权进步,它更倾向于成为消费社会的一个产物,所以不能把“小鲜肉”快速发展的原因全归于女性自由思想的解放,只能说在其中它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的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5,P147]人们享受着物质充足所带来的短暂性快感,而“男色”在适当的时机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成为了“物的消费”,进而引起了空前的经济效应。当下微博粉丝、场外粉丝、后援粉丝,包括诸如迷妹这样的群体,就是疯狂地执迷于自家明星的电影事业、电视事业、广告事业、网络事业,愿意为偶像消费一些自己承受不了的“消费”,既满足了理想形象的现实投射,认同其价值观,又加速推动了消费社会的符号生产和粉丝经济的壮大,使娱乐产业的后续产品趋于同质化。
审美转向的实现固然带给了观众视觉上的享受,从相对层面看,对那些被冠以“小鲜肉”称呼的年轻男性演员而言,则在自身认同上出现了一种审美错觉:大众喜欢的就是这样的“我”,过于重视外表的存在,忽略了职业道德、专业操守,甚至个人品质。这种看似正确实则错位的身份认同,并未在“自我”与整个社会环境之间产生一种良性互动。新闻报道中关于部分年轻演员不及资深演员“敬业”:打斗戏中手指划了个小口子就喊着外场人员;台词要靠数数字来进行对戏;对老演员不尊重、耍大牌……此中案例不胜枚举。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多了,自然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小鲜肉”这个词的定义就渐渐改变了最初的期待,退变成仅仅是依靠着大众审美的热捧所形成的短暂爆红,不足以成为一场持久的狂欢。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虽不乏有关“身体”维度的审美发生,但在整个传统中,“身体”一直是缺席的。不管是西方的“审美无利害”,还是中国的“澄怀观道”“卧游”等,都是以纯粹精神作审美主体。当下的影视文化,包含着大量满足人们生理快感、超真实的图像符号和信息,一方面使观众的情感得到对象化发泄,另一方面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欲求,并不断激发出更多的欲望。今天的“小鲜肉”背后是一场资本的逐利,追求资本享受的快感,并带来短暂的精神麻痹。青少年对于娱乐像可乐般牛饮,摇晃着脑袋看着有些未醒的“小鲜肉”在银幕上表情麻木、表演拙劣,昏昏欲睡。这样的大众娱乐消解着蓬勃的励志精神,消耗着青少年的审美思维,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人类身体的肉体性一面,着重在它的欲望。当下影视文化中普遍存在着的娱乐性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官能的快感召回到审美的快感之中。身体性突出的娱乐快感,也就成了影视艺术中较为突出的审美经验。资本需求振兴着整个市场的活力,资本需要“消费社会”这样的温床来滋养一些有益的“细菌”来创造活力,但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有害“细菌”的培养皿。在影视行业这个集体中,商人“拔苗助长”的迫切追寻着资本,挖掘着资本,对金钱利益的渴求无可避免地在人性中渐渐显露出自己的本意,以“小鲜肉”为指向的消费文化被资本过度加工传输给具备大量利润的年轻人。
流量资本确实存在着弊端,对青少年塑造文化精神和形成文化行为造成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青少年作为辨别影视作品价值取向能力有限的人群,他们认知世界的能力日益靠越来越发达的大数据信息,采取的方式不仅是电视,更多的是通过网络。而影视剧对青少年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判断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强势媒介能够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重新定义现实世界,甚至塑造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人们实际上是生存在媒介所制造的巨大隐喻世界中而毫不自知。”[6]各种各样的影视剧出现在网络平台中,悄无声息地引导青少年怎样去看、怎样去想、怎样去做,隐蔽地塑造其思维方式,甚至歪曲文化精神的真正含义。商业导向严重的影视剧,其价值观的介入隐蔽且强大,它渐渐地侵蚀着青少年成长中认知能力的判断。思想麻痹、难以分辨本质与表象的青少年不自知地继续着自己人生的走向。这其中存在着的隐患,不得不引起学者重视。
在平衡两者之间难以倚重的关系时,不得不考虑去改变一些俗成的规矩。要想在社会的不良风气中开辟出一条新路径,从文化主管部门来看,应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来管理和规范影视产业本身。渴求流量资本的商人缺少自觉性来限制自己过分争抢资源、压制成本、制造利润的行为。而监督机制的重中之重就是从文化教育入手,从大众的思想植根培养,提高大众的审美和鉴别能力。从核心的教育观念出发,对青少年审美进行正确的引导,提升青少年自身的精神格调和文化品味,树立对优秀文化作品的认同,建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从媒体自身来看,应该起到正面且积极向上的宣传作用,即使带着商业性也绝不能毫无底线的“消费”信息。在整个影视产业中,媒体的引导作用也是相当关键的一部分,给我们的信息经过自身的“加工”在其中“加料”的时候也就被赋予了“他者”价值取向。宋丹丹在两会期间政协文艺界小组的讨论中也说道:“那么多年轻人都想做网红,那谁来引领我们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媒体平台作为宣传的重要媒介之一,在正确引导大众尤其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判断上应责无旁贷。
“小鲜肉”是国内影视剧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文化浮于表面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所隐藏的核心是视觉审美转变所带来的文化消费,是当代文化因其娱乐化、庸俗化、碎片化正渐失其原本审美形态的体现。而生存在这样巨大隐喻中的青少年,深深受着消费社会中的巨大影响,科技带来的快感模糊了大时代背景下文化精神的深厚形象。在新媒体蒸蒸日上,并伴随影视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小鲜肉”这一社会符号不仅关乎以审美的心理如何正确塑造价值观,更折射出大众自我审视对美的倾向的思考日益多元且含混。不是一味抑制感官上的愉悦与表面的美,但青少年的审美趣味,甚至大众审美判断力,更需在追求个性的审美体验时更多地回归到审美的本质上——毕竟在一片喧哗的消费社会,良好的文化氛围、文化精神与自我反思,不失为热浪滔天之中的一股清流。
[1](汉)班固.汉书·佞幸传赞[M].上海:中华书局,2007.
[2]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徐钧·张昌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沈奕斐.被解构的女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潘知常、林玮.广告形象的美学阐释[J].文艺研究,1994(6).
[5]波德里亚著. 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序言)[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