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玲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随着各地合唱活动的开展日益增多,对于专业的合唱指挥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合唱指挥人才比较匮乏。作为音乐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等音乐院校需要加强对合唱指挥专业的建设,培养优秀的专业合唱指挥人才,满足社会日益提高的对合唱指挥人才的需要。
合唱指挥专业的教学目标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
1.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合唱指挥基础知识、掌握合唱指挥的相关专业知识、指挥技巧、规范等,并在这个基础上,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对现有的合唱指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进行改革,促进合唱指挥专业的创新、发展与进步,促进合唱艺术的发展。
2.通过合唱指挥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以及不断的实践与练习中,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合唱指挥技巧、经验,使学生将所学的合唱指挥的相关基础知识、理论、技巧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学生合唱指挥的水平。
指挥教学是合唱指挥专业的主要的教学内容。作为合唱表演时的领导者,合唱指挥对整体合唱表演进行控制。合唱指挥者一般不使用指挥棒,在合唱表演中,用左手掌控强弱等,同时,右手掌握音乐节奏,也就是掌握节拍和速度。此外,合唱指挥还要学习掌握音乐的情感,了解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意义、现实价值等,调动合唱团成员的情绪。
随着合唱活动的开展情况的越来越好,合唱艺术事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合唱指挥专业人才的比较缺乏,阻碍了合唱艺术事业的发展。
1.音乐院校缺少专业的合唱指挥教师。目前,除了少数的高等音乐院校拥有相应的合唱指挥教师,多数的音乐院校专业的合唱指挥教师缺乏,缺少专业的合唱指挥教师阻碍了合唱指挥专业建设的普及、发展。因此,合唱指挥教师的匮乏情况亟需得到解决,合唱指挥专业建设十分的必要。
2.社会合唱团缺乏专业、稳定的合唱指挥。目前各地有很多的合唱团,社会上的合唱团多以业余合唱团为主。这些合唱团的合唱指挥缺乏专业的合唱指挥的技巧、知识,指挥的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受到资金等因素的影响,比较不稳定。拥有专业合唱指挥的合唱团比较少。
3.中小学音乐教师缺少合唱指挥专业知识。作为一项深受师生喜欢的文艺活动,中小学中的合唱比赛活动非常多。学校里的音乐教师虽都是音乐专业毕业,但是没有系统学习过专业的合唱指挥知识,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只掌握了简单的指挥动作,姿势、动作达不到合唱指挥的规范化要求。
我国合唱指挥匮乏的主观原因一是对合唱艺术存在认识误区。我国合唱艺术发展的历史相对较短,主要的表现形式是群众歌咏,但群体歌咏不代表全部的合唱艺术,只是表现形式的一种。对合唱艺术存在认识误区,忽视了合唱艺术的专业性。二是,人们误认为合唱指挥很简单,合唱指挥不需要专业性,任何人都可以胜任。大部分的合唱团,没有专业的合唱指挥者,认为合唱指挥很简单,随便跟着节奏比划几下就可以了。而事实上,合唱指挥对合唱表演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合唱指挥者能够指挥出不同的合唱效果,高水平的、专业的合唱指挥者可以正确带动合唱团团员的情绪,并且控制整个合唱表演的节奏。
我国合唱指挥匮乏的客观原因一是合唱指挥专业办学时间短,没有完善、成熟的教育体系。合唱指挥专业与其他音乐专业相比基础薄弱,缺少成熟的教育体系。二是,开设合唱指挥专业的高等音乐院校匮乏,大部分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学习没有对合唱指挥进行一定学习,而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器乐、舞蹈为主要选修课程。
1.合唱指挥专业有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在合唱表演中既要求指挥者与合唱者的配合,合唱者之间的协作。通过合唱指挥专业的学习,学生在此过程中既专业技能又要学习与他人的协作,有利于学生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善于合作的人。
2.合唱指挥专业的建设是缓解合唱指挥人才匮乏的有效方法。随着经济的进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迅速发展。无论是社区、学校甚至是企事业单位等,都有合唱团,我国各地合唱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这也需要更多的合唱指挥专业人才引领合唱艺术的发展。
3.合唱指挥专业的建设,可以满足音乐专业学生就业的需要。面对合唱指挥专业人才的缺口,合唱指挥专业的建设有助于缓解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音乐院校要加强合唱指挥专业的建设。
总之,合唱指挥专业建设十分必要,有助于解决合唱指挥人才匮乏的问题,满足社会日益提高的对合唱指挥人才的需要,更好地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