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亭,栾庆浩
“重症医学”、“信息化”,两个字面上看来毫无关联的概念正通过独特的结合给我们的生活乃至生命健康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重症医学的发展难以避开信息化的发展洪流,信息化的进步也必然要为重症医学和生命健康服务。因此,认识两者的关系无论对于重症医学还是信息化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要认识重症医学与信息化的关系,我们需要先将二者分开看,再放在一起,才能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重症医学是研究任何损伤或疾病导致机体向死亡发展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性,并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性对重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学科。重症医学的发展主要体现为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发展,ICU的雏形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哥本哈根,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重症医学的理念,我国第一个ICU实践基地于1982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诞生,之后我国的ICU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开始出现,重症医学的学科建设也逐渐完善。完善的重症医学是由患者、病房、医生、护士组成四维的体系。患者是重症医学的核心,重症医学科的患者以生命体征不稳定,一个或多个器官功能受累,已经或潜在危及生命为特征,正是为了救治重症患者才有了重症医学,重症患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他三个维度的特殊性。病房是重症医学的根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重症病房集合了当前最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治疗手段,决定了重症患者能够接受到的治疗的上限,医生和护士能够越大程度利用重症病房的资源,重症患者得到的治疗就越好。医生是重症医学的主体,决定了重症医学治疗工作具体该如何进行,重症医生由先进的重症理论武装,他们对患者病情的准确评估,对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及实施,是患者生命的保障。护士是重症医学的重要组成,是连接医生和患者的桥梁,重症护士对患者24 h的观察和治疗,一方面为医生评估患者病情提供了更准确的信息,另一方面更是让医生的治疗方案能得到切实执行的保障。
信息化作为名词指的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作为形容词则指对象或领域因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所达成的新形态或状态。自人类诞生伊始我们就在获取信息,利用信息,但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获取信息的形式以“人工”为主,从1946年冯诺依曼发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开始,以“机器”为主的信息技术获得了极为迅速的发展,从电子计算机到互联网,再到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在不断变革的同时也一步一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的信息功能包括:感觉器官承担的信息获取功能,神经网络承担的信息传递功能,思维器官承担的信息认知功能和信息再生功能,效应器官承担的信息执行功能。信息化的意义在于依托于不同时代的科学技术,使信息获取更加准确,信息传递更加迅速,信息认知更加合理,信息执行更加精确。从“人工”到“机器”,从电子计算机到互联网,再到物联网、人工智能,信息化不断完成着自己的这一使命,不断革新着重症医学,给患者更加舒适有效的治疗。
重症医学与信息化的结合分3个阶段,分别为重症医学、信息化;重症医学与信息化;信息化重症医学。
3.1 重症医学、信息化 第1个阶段重症医学、信息化各自刚刚起步,两者交集甚少。
重症医学刚开始的时候,信息技术还停留在计算机阶段,医疗设备还比较低端,这个时候ICU仅能提供基本的生命监测,重症医生对病情的认识往往是“雾里看花”,当病情反映到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时,其实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进展,然后我们再进行心电图、血气分析等检查得到患者某一时刻的指标,参照这些指标制定治疗方案,再进行某些时刻的复测,以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为例,“衰竭”是一个“点”的概念,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受限于监测手段的限制,我们无法确定体内器官损伤的真实情况,研究者们只能给我们所能得到的指标制定标准,比如体温>38℃或<36℃、心率>90次/min等,同样因为监测手段的限制,我们无法明确同样的药物对不同患者的不同效果,只能制定相对统一的治疗标准。这个时候患者得到的治疗是“点”的治疗,护理的工作也是“全”或“无”的,这是一个寻求更准确患者时刻信息的阶段,重症医学与信息化的结合甚少。
3.2 重症医学与信息化 第2个阶段重症医学与信息化都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二者开始互相冲击,互相结合。
随着科学的发展,超声技术、即时检验(POCT)、各种智能电子泵等先进设备进入ICU,信息技术也由电子计算机过渡到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以及初步的人工智能。先进的ICU让重症医生可以更直观地认识患者的情况,不再是等待病情进展反映到体温、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而是超声下我们直观看到器官的情况,POCT让我们可以动态监测患者相关器官的指标变化,当器官有异常时第一时间知晓,及时处理,这个时候MOF的概念进化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概念,MODS指器官功能发生改变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过程,突出变化的过程,是一个“线”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具体到患者个体,处于休克、复苏、高分解代谢、器官功能衰竭哪个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初期、中期、晚期哪个时期,决定了是先外科处理还是内科支持,是补液还是控制液体量,而各种先进治疗设施的使用,比如智能电子泵等可以及时反馈患者的治疗效果,让治疗开始走入“滴定式”和个体化。这个时候患者得到的治疗是更精确的治疗,是“线”的治疗,护理的工作也是“线”的工作,从患者进入重症医学科开始,患者处于哪个状态,病情如何进展,都需要护理动态监测,动态评估。
这是一个寻求更准确患者动态信息的阶段,信息化技术不断促进重症医学的发展,重症医学的发展反过来再对信息化提出新的要求,二者形成循环,不断进步。
而由“点”到“线”仅仅是这个阶段的开始,接下来是由“线”到“面”。信息化不仅提高了重症医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增强了重症护理的信息执行功能,更延伸了重症患者的信息认知功能和信息再生功能。从计算机到互联网,远程医疗的产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2],从ICU内到院内,从院内到区域内,再到国内,乃至世界,为了同一个重症患者,同一领域的不同专家,不同领域的不同专家第一时间坐在计算机前一起讨论、评估、制定治疗方案,不再受限于某一方面,而是对患者整体的身体状况做了“CT断面”,重症患者的病情往往不再局限于某一专科的范畴。以往我们获得的患者信息有限,只能总体把握,目前的ICU终于有了足够的信息量支撑我们以远程医疗为依托,各领域专家共同合作将患者病情剖析为各个专业,再整合起来,发现其真正的问题所在。这必将促进患者的治疗,促进重症医学的发展,也将反过来对更准确、更及时、更全面的信息,对更进一步的信息化提出要求。下一步ICU将发展为物联网下的ICU,物联网将ICU所有设备连接起来,一个重症患者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检查,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治疗,这些检查及治疗可以如何更快完成,如何更好地完成,都由物联网来协调,患者信息的获取不再是被动的“人工录入”,而是主动的“机器存储网络上传”[3],从患者进入ICU开始,他就有了自己的一片信息云,医生想了解患者什么时刻的什么信息,都可以在这片云中找到,这就是“云ICU”的狭义概念。有了足够的信息积累,重症医学将进入大数据时代[4-6],无数患者的信息云整合为重症医学的信息云,在这片无垠的信息云中,任何疾病都由足够数量的样本来分析,形成自己的数据模型,从而精确评估新的患者的疾病状态,预测疾病进程[7-8],将新的患者各个方面的数据整合起来,我们就可以预测患者整体的疾病进程,从而实施更有效的干预[9-10],这就是“云ICU”的广义概念。
3.3 信息化重症医学 第3个阶段是重症医学与信息化经过足够时间的磨合,真正整合为信息化重症医学。
大数据下的重症医学在经过足够时间的发展后,我们将可以还原疾病的整体进程,走入信息化重症医学的新时代,这个时代“预防医疗”与“个体化医疗”将成为时代的主流。“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从“点”到“线”,再到“面”,最后到“体”,我们研究疾病是为了预防疾病,当我们可以还原疾病的整个过程,知道它从何处而来,将往何处去,我们就能通过早期干预,告别那些本应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疾病。而这个过程,一方面依托于大数据的数据支持,另一方面依托于对个体信息全面而准确的把握。当今各种可穿戴设备走入人们的生活[11],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从基因信息到实时信息,我们的生理信息都可以被准确收集,医疗将真正个体化[12]。我出生时是怎样的?我这一生中如果不加干预会得哪些病?通过怎样的干预可以规避这些风险?我现在是怎样的状态?我现在如果不加干预身体将如何进展?我该通过怎样的干预来健康地生活?这个时候的ICU不只在医院,更多的是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重症医生和护士的工作会怎样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重新理解特鲁多医生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重症医学不只是一个学科,更是一个平台,信息化汹涌的历史进程不断为这个平台推来新的“泥土”,使这个平台越来越大,越来越强。我们每一位重症人在重症医学的平台上扎根越深,人民群众的健康就越能得到保障。
[1]Davis TM,Barden C,Dean S,et al.American Telemedicine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TeleICU Operations[J].Telemed J E Health,2016,22(12):971-980.doi:10.1089/tmj.2016.0065.
[2]Hawkins HA,Lilly CM,Kaster DA,et al.ICU telemedicine comanagement methods and length of stay[J].Chest,2016,150(2):314-319.doi:10.1016/j.chest.2016.03.030.
[3]Gonya S,Baram M.Do we really know how much we are feeding our patients[J].Hosp Pract(1995),2015,43(5):277-283.doi:10.1080/21548331.2015.1115714.
[4]Khan N,Yaqoob I,Hashem IA,et al.Big data:survey,technologies,opportunities,and challenges[J].Scientific World Journal,2014,2014:712826.doi:10.1155/2014/712826.
[5]Ghassemi M,Celi LA,Stone DJ.State of the art review:the data revolution in critical care[J].Crit Care,2015,19:118.doi:10.1186/s13054-015-0801-4.
[6]Martin-Sanchez F,Verspoor K.Big data in medicine is driving big changes[J].Yearb Med Inform,2014,9:14-20.doi:10.15265/IY-2014-0020.
[7]Naraghi L,Mejaddam AY,Birkhan OA,et al.Sample entropy predicts lifesaving interventions in trauma patients with normal vital signs[J].J Crit Care,2015,30(4):705-710.doi:10.1016/j.jcrc.2015.03.018.
[8]McKown AC,Wang L,Wanderer JP,et al.Predicting major adverse kidney events among critically ill adults using th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J].J Med Syst,2017,41(10):156.doi:10.1007/s10916-017-0806-4.
[9]Liu Y,Li C,Ji L,et al.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endeffector upper limb rehabilitation robot for hemiplegic patients with line and circle tracking training[J].J Healthc Eng,2017,2017:4931217.doi:10.1155/2017/4931217.
[10]Buzaev IV,Plechev VV,Nikolaeva IE,et al.Artificial intelligence:Neural network model as the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ember in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to avoid medical mistakes[J].Chronic Dis Transl Med,2016,2(3):166-172.doi:10.1016/j.cdtm.2016.09.007.
[11]Jeger-Madiot N,Gateau J,Fink M,et al.Non-contact and throughclothing measurement of the heart rate using ultrasound vibrocardiography[J].Med Eng Phys,2017,50:96-102.doi:10.1016/j.medengphy.2017.09.003.
[12]Cotta MO,Roberts JA,Lipman J.Antibiotic dose optimiza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Med Intensiva,2015,39(9):563-572.doi:10.1016/j.medin.2015.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