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亚平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
刘琼,在20世纪40年代被称为“电影皇帝”,是影迷心目中的偶像。一生拍片很多,曾主演过20余部话剧、73部电影。回顾他60余年的从影经历,可谓成绩斐然。从整体上来看,刘琼在电影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一方面归功于他出色的表演艺术,另一方面又与他的情怀和信仰紧密关联;就近现代以降的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而言,刘琼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刘琼的从影之旅开始于1934年的一个秋天。电影人每拍一部影片,就等于经历了一段五光十色的人生,这让刘琼为之心动,于是在好友的帮助之下,他走上了电影之路。对此,刘琼于日后的文字中回忆道:
当时在没有踏进影界之前,还在持志附中求学的时候,我非常爱好戏剧。恰巧有许多同学也是很爱好戏剧艺术的,在志同道合的条件下,组织了一个春秋剧社。一面是攻读,空余的时候,便互相研究戏剧,经过很久的研究,方始正式演出于舞台上。虽然在舞台上演出了不少的次数,但因为是娱乐性质,故而是不售门票的。在很早的时候,我已与金焰相识。我们时相往还。他常常谈起拍电影的事情,无形中提高了我对于拍影戏的兴趣。我常常私自想着,假使有一天我能在银幕上看到我自己在银幕上映出的动作,那是多么高兴的一件事。”(汪俊:《后起之秀刘琼》,《大众影讯》1941年4月5日第39期)
刘琼原名刘伯瑶,湖南湘阴人,出生于北京。大学就读于上海法学院,读书期间,刘琼因为对艺术的热爱而积极投身学生戏剧活动,从中受到左翼文化的影响。据当时在上海美专读书、也是进步知识青年的王为一回忆,他们曾经排了一出名为《月亮上升》的舞台剧,到上海法学院演出,引起特务人员的注意,但刘琼仍旧照常登台,并未因畏惧而停演。刘琼不仅喜欢表演艺术,而且酷爱打篮球。“他在篮球场上表现出来的敏锐的感应力,在他别的生活领域中也是表现得很敏锐的。”他和当时已经走红的电影演员金焰就是在球场上认识的。在金焰以及同乡影人胡萍与聂耳的大力推荐下,刘琼有机会先后客串了艺华公司的《人间仙子》、联华公司的《母性之光》和《体育皇后》三部影片,即使是跑龙套,当配角,刘琼也不放过任何学习表演技巧的机会,由此成为一名职业电影演员。
刘琼从影,与其自身形象条件及其男性气质不无关系。刘琼形象较佳,“当他十六七岁时,已长到一米八六的身高,下半身与上半身的长度是三与二之比,这是男性青年最漂亮的身材比例了,宽肩,阔胸,长臂,细腰,体型上修长、挺拔、匀称,五官端正,眉俊目秀,这些形体上的天赋使他在同学们中间给人们鹤立鸡群之感。誉称他:‘美哉少年!’”他跟着金焰、郑君里在孙瑜导演、聂耳作曲的影片《大路》中饰演筑路工人。当时出版的《联华画报》第4卷第4期里,曾这样介绍参演《大路》的新人刘琼:“孙瑜,每一部作品无不尽量提挈新人才,其新作《大路》,又将有一新人物刘琼出现。刘具男性美,表情甚佳,《大路》一出,当能予人以良好印象也。”电影演员白穆则回忆说:“(刘琼)第一次在《大路》中演个小角色,戏不多,但给我印象很深。为什么?不要说得太玄,说穿了,就是我觉得这个小伙子长得挺‘帅’的,这就叫魅力。”刘琼英俊、活泼、隽逸,在电影《大路》中,他饰演的筑路工人具有炽热的情感与永不气馁的精神,这给观众带来新鲜的能量和美感,也给自己的电影生涯一个成功的开端。
做电影演员在当时是非常时髦的事情,很多人梦想做演员。对此,黄佐临曾谈及他身为导演时的见闻:“我是一个导演,职业注定,每天要收到近百封信,内容都是自荐当演员的。对一些条件不合适的人,我总是善意地劝告他们,不要凭一时冲动想要演戏,免得误了终生。可是,年青人不愿意听从我的劝告,三天两头找上门来厮磨,搞得我难以应付。一天,我照例收到一叠来信,其中有一封这样写道:‘……佐临导演,你若是再不同意我当演员,我马上跳进黄浦江……’我啼笑皆非’。”刘琼十分珍惜自己的从影机会,并为之放弃了大学学习生活,走上职业演员的道路后,他凭着一腔热血,在电影艺术领域内不断探索学习。
《大路》剧照
刘琼进联华公司后参演了影片《狼山喋血记》,这是他首次参加费穆导演的电影。他在片中出演刘三,刘三妻则由蓝苹扮演。不同于所谓“戏剧性”丰富的作品,这部电影呈现出散文化的叙事风格,影片表现的内容虽然是刚劲的,但费穆的导演手法却如王尘无所说,是“清丽”的。白沉则评论说,费穆的艺术风格和刘琼很接近,他的戏由费穆导演,可谓珠联璧合,“他们都不是搞夸张、高腔、快节奏的,而是在平静中富有内含地展示人物内心活动”。在中国电影史上,《狼山喋血记》是一部重要的影片,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
费穆
对于刘琼而言,费穆导演的这部《狼山喋血记》在表演上极具挑战性,首先来自于拍摄的条件与时间的限制,据黎莉莉回忆:影片拍摄时条件非常艰苦,而且需要按公司规定的三个月的时间交出片子。其次,电影所要讲述的是两句话就可以说完的故事,而这对于演员的表演艺术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刘琼在片中话不多,动作简单,全靠表情和肢体来诠释人物性格和形象特征,不过他的表演并没有矫揉造作的僵硬感,观众甚至感受不到他是在演戏。整部电影中,刘琼的戏份虽然不多,却是主线人物,费穆说:“《狼山喋血记》倾向着一些集团的描写,许多主线系的角色都不能如在寻常剧本中一样获得充分的发展(例如黎莉莉女士、张翼先生等之戏),特别刘三夫妻两个根本不曾为他们安排下一场单独发展的戏。这在分幕形式,是一种行险的架构;而在演员,则是惨酷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演员们仍然不减表演的热情,尽职完成拍摄任务,也得到了费穆的称赞:“我感谢每一位同伴的合作。像黎莉莉女士、张翼先生、洪警铃先生以及其他诸位的成功,都使人非常满意;尤其是刘琼先生和蓝苹女士,他们同样地处在‘第二主角’的地位,而同样地获得极好的成绩。”
从影初期的刘琼
在《狼山喋血记》中,每位参演的演员各自只有短短的几个镜头,以及不连续的几个出场,但却生动地表现了崛起的底层,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是不容置疑的。
参演费穆导演的《狼山喋血记》,以及这部电影上映后获得的好口碑让刘琼对未来更有信心。此后,他全身心投入电影艺术中,严肃认真地对待表演事业,逐渐形成了独具个性特征的表演风格。刘琼在电影上所取得的成就,包括他后来的导演活动,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发展。
刘琼在联华公司(1934-1937)期间一共拍了14部电影,“联华”1937年停业后,刘琼应震华电影社之邀,随费穆去河南新乡拍摄纪录性故事片《北战场精忠录》。
1938年,刘琼曾在香港作短暂逗留,后回沪加入新华公司。这时的刘琼,告别“演的都是龙套”的时期,开始主演《岳飞尽忠报国》等古装大片。限于时局的恶劣,爱国的从影人员不可能拍摄抗日影片,要么通过“古装片”借古喻今,要么通过“时装片”揭露一点黑暗现实。刘琼说,他在“孤岛”时期拍的电影,虽说不上有什么“里程碑之作”,但也没有一部是卖国的或者黄色的。在上海“孤岛”时期,刘琼拍了20多部影片,这让他成为上海影坛的当红人物。
刘琼平时说话不多,但一参与到表演中他就“活”了起来,他所塑造的舞台人物形象“都具有自己的风度、气质和相应的魅力,而又能使观众相信着不同的每个人物‘也可以是’或‘恰恰就是’或‘应该正是’这样的人物形象。这对当时上海影坛光凭美男子的功架演戏的小生明星来说是怎么也达不到的”。刘琼在表演上的努力和认真,加上其英俊姿态,使“他在观众的注意下,而受到欢迎,爱戴,而更受到大量的青年影迷所拥护了”。
1939年初,刘琼和光明公司合作拍摄了《茶花女》,影片由李萍倩导演,袁美云扮演茶花女一角,刘琼扮演男主角亚蒙。在这部电影中,刘琼因出色的表演获得较多肯定,有评论说:“最感到满意的,是刘琼的亚蒙。他的体格很强壮,他的姿态显示出是一个趣味很高尚的人,这种形象是很接近亚蒙的。就以他的演技来说,也很稳重,这是刘琼演戏以来成绩最好的一次。”随着这部影片的上映,刘琼在影坛开始走红,一时声誉雀起。
随后,刘琼又主演了吴永刚导演的《离恨天》和顾仲彝编剧、李倩萍导演的《金银世界》,接连获得好评。尤其是在《金银世界》中,刘琼把一个投入黑暗社会熔炉的青年个性上的转变,“从诚挚忠厚,到狡猾卑鄙”,十分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虽然当时有影评对刘琼在《金银世界》中的扮相以及演技较为客观地指出了仍有需提高之处,如“刘琼对于化妆尚欠注意,如小学教员时代,他的头发应该短一些,乱一些;初做经理时,领带打得不整齐一点;至于情绪转变的过程,首先,还得朴实一些;初做经理,对于西装有不惯的动作,如指示安放家具时,双手撑腰,嫌太老练”等,但给予的肯定更多,“在这个戏里,顶重要的角色,当然是张伯南,这一角色的扮演者是刘琼,我听说,这是刘琼加入电影界后成绩最好的一个戏。自然,因为这是剧作者写得最成功的人物。”
《茶花女》剧照
1940年1月,《青青电影》杂志发起“1939年度影迷心爱的影星选举”,所产生的选举结果:陈云裳2769票、顾兰君2695票、刘琼2527票、袁美云2523票、梅熹1904票、路明1588票、周璇1396票、张翠红1327票、王引1154票、周曼华890票。女影星中陈云裳得票最多,男影星得票最多的是刘琼。1940年3月出版的《青青电影》杂志上,刊登了刘琼的大幅照片,标题是《1940年的电影皇帝》,图说为:“1940年的电影皇帝刘琼,在《武松与潘金莲》中,他是西门庆;在《茶花女》中,他是亚蒙;在《金银世界》中,他是张伯南;听说在合众公司的《文素臣》中,他将是银幕上的麒麟童……刘郎一直以金焰为法则,非但桃色新闻绝对没有,即使在跳舞场里也难找到他的影踪,业余常玩篮球,称得起品格良好。”
《金银世界》剧照
作为演员,刘琼认为生活很要紧,他在追叙自己当年的演艺经历时说:
三四十年代那时,我在上海,跳舞厅、咖啡馆、妓院、交易所、什么地方都去。过去叫去看一看,现在叫体验生活。人际关系看得多了,心里有底。看现在描写三四十年代生活的片子,有些地方对,有些地方就不对。我跟他们提出来,有的接受,有的就不接受。不接受就算了。解放后讲要深入生活,其实真正深入下去,反而得不到什么东西。恐怕还得平时注意观察每个人,各阶层的人。”(刘琼语,李洪根整理:《刘琼表演艺术座谈会》,《电影艺术》1989年第8期)
刘琼在电影表演上戏路较宽,除了天赋外,也缘于他平时的努力和勤奋,如他曾在电影《第二春》中饰演一个老头,有记者问他:“你为什么要放弃了小生不演,而改演老头子呢?”他回答道:“因为我觉得一个演员,还是要能演多方面的戏才好”,“并且必须要创造每一个角色的不同的灵魂”。没有人的成功可以得来全不费功夫,对于刘琼而言,他在电影表演上所取得的成绩无外乎是不断学习、一丝不苟并全力投入的结果。
困在“孤岛”的刘琼,随着知名度的增长,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特定环境下的麻烦,如当时日本侵略者出于政治宣传需要,曾以巨额酬金邀请中国演员与日本演员一起拍电影,不过这些都被刘琼很巧妙地一一避开了,他反而接受了阿英的邀请,在阿英编写的话剧《海国英雄》中饰民族英雄郑成功,并以他的出色表演,感染着“孤岛”观众的心。当时有人在比较刘琼和金焰的电影表演后,感慨道:“刘琼虽然不能有金焰一样的魄力、意志,这应该关涉到阶级的限制,但是刘琼的傲骨凛然,与孤高自赏,在今日的电影界已是凤毛麟角,为中国电影界,上海一隅影坛,留一点浩然之气者,刘琼足当功臣无愧。”
1943年,刘琼导演并主演了影片《回春曲》,电影格调明快,题材新颖,拍摄手法独特, 为当时的电影制作开拓了一条新路。张爱玲看了这部影片后,如此评论刘琼在《回春曲》中的表现:
这部片子是由女学生偶像刘琼用现代西式舞台作为背景来编、导、演的。《回》片在年轻知识分子中,有很多支持者。而它更大事宣传,说是被有批评眼光的观众所推荐。在片中刘琼饰一个演员,他有机会演罗密欧和《茶花女》中的亚孟。在另一场戏中戏里,刘的老人扮相也令人信服。他把拇指插在背心口袋里,像Lionel Barrymore一样。……他的大衣陈旧,但裁剪合度,像一个外国的潇洒流浪汉。他在公园里的生活,像永远在吃野餐和花很多时间在火堆旁边沉思。(张爱玲:《〈回春曲〉》,《二十世纪》1943年10月第5卷第4期)
《回春曲》上映后,赞赏不断,有时评道:“对于一部戏,能给予明晰的表现方法,不仅为刘琼庆幸,也将为战后的上海中国电影感到欢忭,久已为人弃置的导演作风,派别等,重被提出,中国电影更大的发展也将由此出发。”这部电影显示那一时期国产影片的面貌与特质的同时,也展现了刘琼优秀的导演能力。
对此,刘琼接受采访时曾说:“自从导演了《回春曲》之后,我便感到电影导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少对于摄制上各部艺术都要有相当熟识,这样才能支配和指导各部门的工作,而最后的剪接工作便是完全表现出导演对该影片的处理,而成功与失败也操在这最后的剪接工作上。”作为当红影星和新进导演,刘琼对于电影工作的执着与认真让人心生敬意,有人称赞他“在近期的影坛,是一个够得上演员资格的演员和导演,虽然仅仅摄制了一部《回春曲》,但是在《回春曲》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秉性的聪慧与过多的机智,与他万分的努力。”电影演员程之说,不需为刘琼树碑立传,这“碑”早就在那儿了。中国电影史上有哪些真正的明星不是昙花一现的所谓“明星”?而称得上真正的“明星”少之又少,刘琼正在这屈指可数之列。
《回春曲》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