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可
所谓意象,是指凝结着作家主观情思的外部事物。换句话说,它是指作家在世间万物中找到的最适合自己的情感对应物,然后以此为载体,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助于一个个意象,作家可以将所要表达的情感物化,在加深审美愉悦的同时,又给人留下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迟子建是当今中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也是一位对意象高度重视的作家,自创作之初就在意象的选择和刻画方面不遗余力,最善于选择精准而典型的意象,然后以温柔的情感与温和的态度对其进行描绘,至今已经形成一个系统和稳定的意象系列,集中展示着其特有的创作风格以及对生存、生活和生命的思考。星星和月亮,正是意象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两个意象的解读,可以获得对其人其作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迟子建小说中“星月”意象的成因
对于一个成熟的作家来说,意象的选择绝不是随意的,或是根据创作需要精挑细选,或是生活、情感经历的真实写照与自然流露,成为了解作品和作家的一扇窗口。所以,迟子建小说中的星月意象绝不是随意和凭空出现的,其成因有二。
(一)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
迟子建出生于白山黑水之间,苍茫辽远的北国风光给她的生活和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促成了她浓重的大自然情节。在成名作《北极光童话》中,她详细描绘了自己被“流放”到北极村的几年经历。地处高纬度的北极村,星月景象是气象万千的,这给了寄人篱下的迟子建以极大的震撼。皎洁的月光和漫天的繁星,既是其童年最佳的玩伴,也承载着其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以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她的成长。
(二)审美追求和生命意识的影响
迟子建出生和成长的漠河小镇,受到萨满文化的影响较深。在萨满文化中,万物都是有灵和泛神的。在迟子建看来,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风霜雨雪、日月星辰都是大自然的精灵,是人类的好朋友。所以,迟子建对星月是带有敬畏意识的,书写星月也就成为一种自觉。
二、迟子建小说中“星月”意象的描绘
(一)星月之温情与感动
星星和月亮闪耀而皎洁,从人们惯有的审美体验出发,经常会给人以温情之感。迟子建的小说也是如此。例如,《山上到山下的回忆》中,星光始终不断地出现,告诉读者它是一个永远都不会离去的老朋友,始终会默默注视着大家,发出引路的光芒。在它的帮助下,人们始终不曾迷路。《沉睡的大固其固》中,星星是楠楠成长的引路人,在经历一系列变故后,楠楠长大了,这种成长的体验在她仰望夜空中得到了确立和深化。书中写道:“她仰望着天上的星星,望着那鼓着腮帮子不停地唱歌的星星。她第一次听懂了她们的歌声,听懂了这首古老、深沉、隽永的歌。”
不仅是星星,迟子建的笔下,月光也是温润如水,让人感动的。《断肢太阳下的蜻蜓》,描写的是一个双腿残疾的男孩的内心世界。童年时代,他的双腿是坚定有力的,常常和父亲一起,从海滩上踩着柔软的月光归去。但是一次意外让他失去了双腿,只能与轮椅为伴,感到迷茫的时候,他最喜欢来到乡村里“一片月下的白桦林”。在他看来,那一棵棵挺拔的树木就是自己的双腿,而月光正沐浴着它们,赋予其一種美丽而神秘的力量,从而让他对今后充满了信心。《无歌的憩园》,讲述的是主人公小山子在月光下精神漫游的故事。这个贫苦且失去父母的男孩只有在月光下的梦游中才能感到片刻的安稳和幸福,才能让自己孤寂的灵魂得到一丝慰藉。可以看出,迟子建笔下的星月是温情的,总是可以给漂泊和无助的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安慰,带给人们久违的感动。看到夜空中的星月,人们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成熟,生活和生命也有了新的希望。
(二)星月之残酷与绝望
虽然多数时候,星月都会给人以温暖和光亮之感,但是有时候,在残酷、粗暴、血腥的现实面前,星月也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变得无情而残忍。例如,《北国一片苍茫》这样描摹芦花娘被丈夫毒打的画面:“芦花感到有大祸临头了。果然,星星撞在一起,砰砰砰砰地乱响,烧成了团大火球……她感到爸的手里攥着一把寒星,星星呲着许许多多的小白牙,咬得她皮开肉绽。”很显然,这里的星星被拟人化了,和这个凶狠的男人一起打女人,星星碰撞、烧成火球、呲着白牙、皮开肉绽等形象描绘,让人不寒而栗。除了星星的残酷之外,月光更让人感到绝望。
《河柳图》中,知识女性程锦蓝却嫁给了一个暴发户,当丈夫深夜醉酒未归时,程锦蓝上街寻找。月光照到路边的栅栏上,在地上形成了竖琴一般的影子,使她的脚步像是踩着琴弦似的,正是其此刻胆战心惊状态的真实写照。当在酒馆外听到丈夫的声音后,她虽然恨不得将酒馆烧了,但还是克制住了,来到河边去看那片月光下的柳树,不禁回忆起和前夫热恋时看到的景象。那时候的河边柳树看上去是朦胧的,稀薄的月光下,像是一片浅灰色的云。但是,此刻看到的是猩红色的月光和紫色的柳树。不仅爱人离去了,就连自己喜爱的景色也变了模样,她联想到自己这有名无实的婚姻,不禁让人感到绝望。在迟子建作品的研究中,很多人将1996年《雾月牛栏》作为一个分水岭,视为其从自然走向成熟的标志。此后,迟子建开始直面人生与社会的苦难,关注底层人的命运。星星和月光也不再是温情和温暖的象征,开始表现出其残酷无情的一面,也是迟子建创作进步和发展的标志之一。
(三)星月意象之美好与希望
从初入文坛开始,迟子建便执着于对小人物的书写。在她看来,这些小人物才是最真实、最动人的。而小人物普遍没有权势,更没有改变自己和他人命运的能力,很多时候只能将希望和美好寄托于其他,所以多部作品中的星月都具有美好和希望的意味。《重温草莓》中,微醉的“我”想起了已经去世的父亲,父亲对自己一点一滴的关爱都浮现在脑海中。尽管已经物是人非,但是唯一让自己感到欣慰的就是星星温暖的陪伴,像是父亲在天上看着自己一般。《北国一片苍茫》中,尽管有过痛苦、折磨甚至死亡,但是星星从未离去,始终陪伴着这些苦难的人们,给人们些许的宽慰。
不仅是星星,月光也同样如此,甚至能够消除仇恨,化解暴力。《月光下的革命》中,李昌有制定出详细的复仇计划,并决定在中秋节动手。但是连续三天,都被月光的温情所耽搁了。每次站在月光下,李昌有身上的复仇欲望都会一点点褪去,直到消失殆尽。当再一次下定决心去复仇时,他甚至祈求月光可以快点出现,阻止自己。最终,月光如期而至,得到消息的仇人也连夜逃走,一场殊死搏斗就此化解,月光也成为“和平使者”,带给了更多人以生命和生活的希望。
三、迟子建小说中“星月”意象的审美意蕴
星月形象的选择,绝不是迟子建的兴之所至和偶尔为之,而是承载着其独特的审美追求。首先,通过星月意象,构建起一个带有神性色彩,并与大自然交融的空灵境界,置身于这个情境中,可以暂时摆脱世俗的纷扰,充分审视和感悟自我。而文本也由此带有了神秘和含蓄的审美风格。其次,通过星月意象,展示出了人性关怀。迟子建始终关注小人物,并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人性光辉,人生之路上是充满坎坷的,而星月就是其给人们最温暖的关怀。最后,通过星月意象,表现出对生存、生活和生命的反思。那些带有凶狠、残酷和无情色彩的星月意象,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作者对现实的深入思考,更是对人的最本质状态
的追寻。
四、结语
从创作之初,迟子建就是一位以温情书写而著称的作家。而这种温情的一个重要表现渠道,就是对一个个典型意象的描绘与刻画,由此达到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的效果。受到个人成长经历和审美追求的影响,迟子建对星星和月亮情有独钟,通过这两个意象,充分表现出作品的人性关怀和生命意识。正所谓星月生辉,光芒永存。愿星星和月亮这两个意象,继续出现于迟子建的作品中,照亮故乡,温暖心房,成为其温情书写最鲜明的标志。
(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