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明 周婷 赵倩倩
摘 要: 大学生犯罪,尤其是大学生故意杀人案件震撼国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拉响警报。大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犯罪行为已经影响了社会和谐和稳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刻不容缓。了解认知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特征,并针对特征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大学生保持心理的健康状态,是这些案件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最大的警示。作为评定心理健康的关键指标,开展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调查,分析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变量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大学生;人际信任;心理健康;变量关系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1-7836(2018)11-0094-04
引言
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实状况引起公众重视,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由于没有予以足够重视而引发的大学生杀人犯罪案件也逐年增多。即便是心理健康状况较为良好的大学生也因为受到择业、工作、成家等因素困扰而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它不仅影响自身的工作学习,更在于大学生走入社会后对社会、企业等有更广泛辐射范围的影响。
人际信任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不仅能够及时地反映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更能够折射出大学生心理状况是否置于健康红线之上。
国际心理学家一致认为:人际信任是评定心理健康的关键所在[1],人际交往中的相互信任是形成良好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如何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充分认知自我人际信任水平和心理健康状态是非常重要的,然后还要通过合理的方法改善并保持心理健康的良好状态,这是我们从诸多案例中得到的重要启示。本文通过实证调查研究,综述大学生人际信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的提高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和心理健康的意见和建议,旨在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并积极建设大学生的健康心理。
一、概念厘定
(一)人际信任
多伊奇认为,信任是指个体预感到某件事会发生,及时做出相应的个体行动[2]。Rotter认为,人际信任是一种趋于共同目的预期[3]。张建新认为,一方在某些不确定竞争或合作的前提之下,坚持期待另一方对己方能做出合作的行为,即人际信任[4]。郑也夫认为,信任是一种态度,具有强烈的主观倾向[5]。
根据这些定义,可以得出下以结论:第一,信任是心理情感的预期和倾注,个体需要通过行动的选择来反映这种预期和倾注;第二,信任的目的包含了规避某种可能存在的风险;第三,信任属于有限理性行为,是经过一系列思考之后产生的判断。
(二)心理健康
罗品超认为,性格特征、自我意识、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心理动力和人际管理等构成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黄希庭指出,心理健康应该具备:积极的自我观念;对现实的正确感知;热爱生活和工作;人际关系良好;吸取经验,直面未来[6]。从时间发展上来看,无论是普林斯顿大学把心理健康问题列入大学法案,还是国际学生心理卫生会议的召开,大学生心理健康已引起了世界的高度重视已然是现实常态。
狭义上说,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意志行为,认知情感和人格相互协调,能良好地适应社会并与社会同步。广义上说,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是持续满意并且高效的。
二、研究对象和实施
(一)对象
抽取合肥市三所高校(两所本科院校,一所高职院校)大学生600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77份,问卷效度为96.2%。其中男生292人,女生308人;大一155人,大二177人,大三134人,大四134人。
(二)测试工具与方法
1.人际信任量表(ITS)人际信任量表是1976年由Rotter编制的[7]。它测试内容的范围较广,涉及到较为广泛的社会角色,并且包括各种不同处境下的人际信任。评测方法采用五分對称评定法。1分代表完全同意,依次递增,5分为完全不同意。量表分值的下限为25,中间值是75,上限为125。本文中的问卷为了节省问卷调查的时间,主要以人际信任量表为依据,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部分题目组成问卷。
2.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
2005年,由郑日昌、邓丽芳编制。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是教育部组织研发的专门用于评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量表。该量表有80个评定项目,各项目均采用五级评分制,程度逐渐增加。题中有80个评定项目归为10个因子,即抑郁、偏执、躯体化、敌对、适应性差、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心理承受力差、心里不平衡、焦虑、情绪失调[8]。评测方法采用5点计分,1分代表没有,5分代表总是,从最全面的角度测量大学生心理健康。本文中的问卷为了节省问卷调查的时间,主要以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为依据,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部分题目组成问卷。
(三)测试与统计方法
测试之前对被试对象讲解测试目的和问卷填写的方法,对收集数据的统计分析等工作采用SPSS17.0完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人际信任情况
1.大学生人际信任总体情况
人际信任量表(ITS)的最高分为125,最低分为25,中间值为75。高于60%的学生的得分在75—100分。大部分同学的人际信任水平良好,但也有约30%的学生人际信任水平较低,如下图所示。
2.不同性别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差异性分析
对不同性别的学生得分进行平均值的比较,把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分组,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
从表1可看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人际信任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对其进行平均值比较后没有发现显著差别(t=2.267,p>0.05)。从分析中看出,性别对大学生的人际水平没有显著影响。现代社会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对男女生的培养教育基本一致。男女生的思维方式越来越类似,所以性别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不大。
3.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差异性分析
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得分进行平均值的比较,把不同的年级学生进行分组,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
从表2可看出,各大学生人际信任指标上存在得分差异,在对其进行平均值比较后发现在值得信任的指标上,大一大四年级间呈现出显著性差异(t=-2.360,p<0.05)。
各年级大学生人际信任指标比较的结果显示出,在值得信任方面和奉献主义方面(利他主义)从大一到大三指标值逐年上升,大四指标值突然下降。这一点可能由于由高中进入大学,调查对象本身的心情愉悦,精神状态良好,并且在大学几年的学习中,受到了许多正面的教育,在课余的社团实践中对人性的许多观念都是积极的,更加乐于奉献。而在大四的就业过程中,现实的复杂性和残酷性正在慢慢使得之前的观点发生转变,社会和自己理想中的状态甚有差别,一些失败的寻找工作和工作经历使得大四学生在值得信任和奉献精神的分值上有所降低。在被别人接受程度的指标上,大一最高,大二最低。大一进入新的环境,彼此不熟悉,容易对他人以礼相待,虽然较为拘谨,但是容易给别人留下好印象,而经过一年的相处,彼此熟悉,开始展现自我较为真实的一面,更为随意,各种缺点逐渐暴露,难以被周围人接纳。随着临近毕业和心态的更加成熟,大学生对他人的小缺点毛病持有更宽容理解的态度,所以大三大四的学生被接纳的程度有所提升。
4.不同家庭生活水平的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差异性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家庭生活水平的大学生人际信任各指标的分值存在差异,在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后发现,在值得信任指标上,出自富裕家庭与贫困家庭的学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相信他人的指标上,富裕与贫困的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t=2.052,p<0.05)。
不同家庭生活水平的大學生人际信任指标比较结果显示出,家庭越富裕的学生越容易认为他人值得信任。这一点可能因为家庭富裕的学生天生比较自信,心态较好,并且极容易受到优良环境的熏陶,看到生活和社会中充满正能量的地方,从而更容易对他人对社会产生信任。而家庭困难的学生在这方面没有资源优势,本身自卑的成分也比较高,与人的接触更加小心谨慎。所以相比较更难相信他人;而在相信别人的指标上也存在类似的特征;在被别人接纳程度上,家庭是中产和小康的学生的得分较为突出,而富裕和贫困的学生得分较低。家庭小康的学生占社会中的大多数群体,与他们沟通和相处较为容易,非常富裕的学生和贫困的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群体不为他人熟悉,并且非常富有的学生有骄傲自满的心态,贫困的学生有自卑的心态,所以较难被接纳。
5.非独生与独生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差异性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人际信任各指标的分值存在差异,在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后发现,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体现在奉献主义这一指标上(t=2.142,p<0.05)。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人际信任指标比较结果显示出,在奉献主义和被他人接纳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的奉献程度明显低,非独生子女的奉献程度高。这一点可能因为独生子女从小被长辈关怀,有任何需求长辈都尽量满足,更多的是来自别人的给予,主动付出的想法和行动都很少。而非独生子女,得到特殊关注的机会很少,从小就要学着与他人使用分配共同的资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逐渐成熟懂事,他们都更倾向于奉献他人。在被他人接纳程度上,非独生子女更容易被接纳,这是由于非独生子女从小学习与兄弟姐妹相处,在多年的成长中已经学习掌握了与他人沟通的技巧,更能宽容,而非独生子女在家中比较孤独,在进入群体生活时被接纳难度较大。
6.不同家庭结构的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差异性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家庭结构的大学生人际信任各指标的分值存在差异,在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后发现,四项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t=2.256,p<0.05)。
不同家庭结构大学生人际信任指标结果显示出,来自核心家庭的学生和来自多代家庭的学生在各方面的得分都明显高于来自其他家庭的学生。多代家庭与核心家庭的环境氛围相对美满,来自这种类型家庭的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相对较好。而来自单亲家庭和残缺家庭的学生,由于家庭不完整和关爱的缺失,对个人的心态平衡很可能带来影响,人际信任各方面的得分都比较低。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中发现,其中性别、年级等其他因素差别不大。但是在不同专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理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文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从表6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各指标的分值存在差异,在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后发现,大学生专业不同,其心理健康水平存也存在显著差异(t=2.256,p<0.05)。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就业压力的逐步增大,不同专业的就业压力也有区别。他们的心理程度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目前的就业情况看,理科大学生具备某方面可操作性技能,实用性强,由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技术型人才,他们的技能符合当前就业需要。而文科学生所学的理论性知识比较多,实用性技能较少,适合女生的工作远远不能满足庞大女生群体的需求,供小于求。二是文、理科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处理事务的方式也会不同。理科生思考问题相对直接,自然科学知识接触较多,看事物更具有客观性;而文科生接触社会人文科学知识更多,看事物则更有主观性,思考问题更为间接深层。
(三)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从表7的研究中发现,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总体相关系数p<0.05,而在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各指标中,值得信任与心理健康指标中的自我悦纳度、生活满意程度之间都存在非常显著负相关(r=-0.239,p<0.01);r=-0.245,p<0.01);相信他人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131,p<0.05),生活满意度与自我悦纳度之间呈现出非常显著正相关(r=0.213,p<0.01);被他人接纳程度则与情绪表达力之间呈现出显著正相关(r=0.123,p<0.05)。
大学生在认为他人值得信任时,自己并没有通过外在明显的表现去真正表达出来,对自身的表现不满意,由此而形成的负面情感,直接导致了生活满意程度和自我悦纳性下降。所以,认为他人值得信任,生活满意程度和自我悦纳性就越低,这更加说明:只有真诚并且不求回报地信任他人,奉献于他人,才有真正健康的心理。
四、研究结论
不同专业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高低不同,理科生信任度得分低于文科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人际信任存在显著差异,在值得信任方面,从大一到大三指标值逐年上升,大四指标值突然下降。在相信他人指标上存在同样的现象,总体来说,大四的人际信任水平低于其他年级。非独生子女在人际信任的各指标上的得分均高于独生子女。来自不同家庭结构的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也存在差异,来自核心家庭和多代家庭的学生在人际信任各指标上的得分均高于出自单亲家庭和残缺家庭的学生。
五、研究启示
根据本次调查得出结论:人际信任量表和心理健康量表的测试结果不能直接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唯一衡量标准,应与学生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9],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可以通过提高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着手,针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对策,建议如下:
(一)社会:构建社会信任制度
建设完善的社会信任制度,建立健全的法制体系来约束引导人们,使人们在社会行为中保持诚实守信,把诚信之风内化到自己的言行之中,形成内在稳定的品行。同时,社会应该加强对具有良好诚信行为的人事物的舆论宣传。如今的网络时代,正面信息的传播扩散变得十分迅捷和容易,长期、大量的舆论熏陶,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们的信任水平。
(二)家庭:营造和谐家庭氛围,提倡民主家庭教养
家庭环境对人的人际信任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影响非常大。信任的重要来源,与每个人幼年时期心理发育的环境和经验息息相关。幼年生活在圆满的家庭,受到父母长辈的关怀关爱,有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心智发育,就很容易对人产生信任。反之,如果家庭残缺、父母离异,受到的关爱很有限则难以对他人产生信任。所以每个家庭应该营造出一种温暖充满关爱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子女,完善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同时,积极真诚平等地与孩子沟通交流,尊重对方意愿,采取这种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提升人际信任水平。
(三)学校:重视诚信教育,营造诚信环境
第一,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运用心理学等理论知识,教育引导学生真诚平等地与他人相处。对人际信任水平不高的学生进行团体心理指导,通过讨论交流,分享体验,总结并意识到不信任行为的危害性;让人际信任水平低的学生学习新的态度理念,感受信任与被信任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喜悦和便利,促进提高人际信任水平。第二,要突出思想品德教育,重视正确“三观”的养成;第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诚信的大环境,包括公开招生信息、发展党员和评优透明、教学管理民主等,提升学生对整个校园环境中人的信任感。
(四)个人:完善自身人格,提升交际能力
在大多的人际互动活动中,每个个体间都会因时空分割而产生一定的陌生感,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个人作为信任的主体,他自身的人格特点和信任倾向都会影响到他对别人的信任。影响力高,控制欲低,自尊并善于控制自我,善于接纳他人意见的人更能让他人产生信任。大学生要主动学习运用交往技巧,在交往中完善自我;要提高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相信他人且不失信于他人。
参考文献:
[1] 许燕,工芳,刘嘉,等.SARS突发病害与大学生信任感的变化历程[J].心理学探新,2005(4):66.
[2]吕佳霖.人际信任、风险倾向对大学生风险决策的影响[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15—16.
[3]Rotter J.B.A New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Trust[J].Journal of ersonality, 1967(35):651—665.
[4]温砚雅.大学生人际信任度测试量表修订与提升策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6:24.
[5]罗品超.大学生心理素质构成因素及其测量工具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18—20.
[6]阳文珍.人际关系培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3):186—187.
[7]吴彪.自我和谐、人际信任与婚姻质量的相关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5—11.
[8]罗辉辉.基层公务员工作满意度及其對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基于对湖南省C市的实证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30—33.
[9]王玉娇.贵州省地方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以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例[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3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