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舞美泰斗拉尔夫·科尔泰离世 战火 浪漫 大师

2018-01-23 11:49赵妍
北广人物 2018年49期
关键词:舞美科尔舞台

赵妍

2018年还剩下不到半个月就要过去了,今年已注定是悲伤的一年,天堂如此缺艺术界的大师。回顾过去的十二个月里,有太多名人离去,科学家、作家、戏剧家、演员、歌手、评书大师、相声大师、主持人……而最令舞美人震撼触动的消息,莫过于2018年12月16日世界级舞美泰斗拉尔夫·科尔泰的离世,享年94岁。这位伟大的舞台美术家、艺术家对当代舞美设计的发展有何等颠覆性的开拓与推动,对整个世界的戏剧行业有何等传奇般的非凡贡献,对中国舞美家的创作认知有何等深远的启迪与影响,我们不应忘怀。

拉尔夫·科尔泰是最能够代表20世纪英国舞台美术的艺术家,是半个世纪来最有影响的当代舞台设计师之一,与李名觉、约瑟夫·斯沃博达并称当代舞美设计三大巨头。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犹太人从二战的硝烟中逃生到英国,开始了他精彩的艺术生涯。他做过舞台设计、服装设计,当过导演,沉迷装置艺术,爱好摄影,是一位创作欲充沛的艺术家。科尔泰的离去让舞美家的世界少了一分浓重的色彩,更是让我们看到一个时代终将落下帷幕。

“在与导演的合作中,如果希望进行有意义的沟通,设计者就必须像导演一样的思考,而不是强迫导演像设计者一样思考。如果你不是更像那种从事室内装饰的设计者,而是一个戏剧舞台的设计者,那么有一件事情你必须做到:如果要求你做导演,就应当有能力排一个戏,你必须说,是的,我能在那个布景中演出这个戏。”

“在我65年的设计生涯里做了250多部作品,这期间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偶然,我所具备的能力只是恰好发现了这些合适的契机。”

全世界最重要的舞台设计家

科尔泰从上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迈进了创作生涯的新阶段,在随后的三十年中,他的作品不断涌现出新的面貌,他变得更加活跃、设计方式更加大胆,也成为了英国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舞台设计家。

2010年,当科尔泰在英国国家剧院举办他的舞台创作回顾展,这部《代表》的设计模型,仍然被展示在第一眼看到的位置,这是一个民族的伤痛,也是艺术家正视历史并选择乐观面对生活的自信。科尔泰在1982年为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设计的《无事生非》中,绘于透明条屏上蚀刻版画风格的树、太阳等形象与镜面地板相互配合,渲染了剧中角色自恋的特征。

科尔泰在1983年《士兵的故事》中设计了四个层次的表演区域,第一层的基础平台、中层的楼梯支架和第三层、第四层的立体造型平台。他大胆运用了女性身体形象,并将其切割成了3个部分:胸部、嘴唇和下肢。整个舞台就由这三个立体雕塑造型构成,同时可以接收多种不同角度的透射光。这样的设计显示出了超强的立体主义风格,并不是设计师的凭空构造,而是用直观形象隐喻剧中十八世纪军队虐待凌辱妇女行为的批判。

科尔泰在1986年为日内瓦大剧院设计的《唐豪瑟》中,将卢西奥·冯塔那的画面用于维纳斯城堡的场景,使原本以线的极致表现空间的纯粹形式,带有了性的暗示。科尔泰把现代工业设计的一些理念引入到舞台上。他在戏剧方面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视觉优先。拉尔夫做舞台美术的时候不看剧本,也不和导演沟通,先把舞台架构架起来,舞台的布置和装置好看,然后再来由导演根据剧本适应他的舞台空间设计,钢铁、塑料、玻璃等现代化的工业材料都用到舞臺上。他的这种艺术形式深深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的舞台,这种非常干净的极简主义舞台也在影响着舞台的状态。

1989年在为英国伦敦皮卡得利剧院演出的音乐剧《大都市》设计舞台背景时,科尔泰认为所经历过的最值得提起的意外效果发生在音乐剧《大都市》的设计方案中。他需要创造一个机器的空间并制造一组连锁的齿轮装置,有点像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他去了一家废旧汽车场,买回一个变速箱并拆开来。那些齿轮传动装置并不是他想要的舞台装置,但是他拥有了两瓣变速箱的外壳。于是他基于这个意外创造了一个机器的空间,都是得益于这个偶然的外壳。

在现代西方舞台设计中,舞美设计师们受到现代艺术各风格流派的影响。而立体主义在舞台上的表现形式,往往是将舞台看成各种几何形体的世界。“你必须在自然中看到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这是后期印象派画家塞尚所说的。立体主义的布景,我们看到的往往是设计师们把布景变形为几何形体,用各种立方体、圆锥体、圆简体、四面体等加以组合,构成富有变化的空间。

他参与了纽伦堡审判

1924年7月,拉尔夫·科尔泰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医生,他被送到柏林一所很好的中学念书。然而,随着愈演愈烈的政治风暴,他的父亲敏感地察觉到了岌岌可危的处境。还未等到1939年政治局面恶化,便偷偷将不足14岁的科尔泰送到比利时,随后又辗转到了苏格兰。科尔泰一直保留着那张具有特殊意义的英国入境单,从二战的硝烟中逃生,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道。然而,新生活的开始并不如原本想象的那么容易,他到达苏格兰时已断绝了与家人的联系,失去了亲人陪伴,也失去了生活来源。

他被当作孤儿送进了少年管教所,因无法适应这种生活环境,他趁机逃走。为了养活自己,年少的他只好在一所农场打工。转眼到了1944年,由于军队招募,他抱着试试的心态,由于会说德语,居然在皇家后勤服务部队中找到了一份文职兼翻译的工作。

这就像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一样。他参与了纽伦堡审判——对德国大军火商克虏伯的审讯工作,翻译并整理资料。这段工作经历对他而言有很深的意义,战争留给人的恐慌和记忆,虽然是不能抹去的,但他相信,必须用法律审判这些利用战争得益的人。很多年后,当他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他说,审判并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正义的伸张。

历史造就的这段悲剧虽然已无法抹去,但也许正是因为如此,科尔泰尽量避免在生命中盲目随从。当他得知欧洲大陆发生的惨无人道的种族残害,他的悲痛变作他对生命的满腔热情。英国虽然不是二战的主要战场,但伦敦的大部分剧场遭受空袭受损很严重,例如沙夫茨伯里剧院、女王剧院被彻底摧毁,约克公爵剧院、王宫剧院和老维克剧院受到重创,伦敦的戏剧演出一度被迫中止。政府成立了诸多机构扶持文化团体重建,保障了艺术创作。并于1948年通过《地方政府法案》将百分之六的地方税用于文化事业,更兴建了一批新剧院,重振了英国戏剧文化的发展。

科尔泰踏上戏剧之路,他自己说是因为一件意外的事情改变了他。当他在部队的工作期即将结束,在一间咖啡馆,他偶遇了赛德勒·威尔斯剧院的一位芭蕾舞演员,并与她坠人爱河。因为早些年在柏林读书时有点绘画基础,他于是立志从事舞台设计工作,并顺利考入伦敦中央学校(如今的中央圣马丁设计学院)学习舞台设计专业,并担任戏剧设计部主任(1965-1972)。在读期间,他设计了自己的第一部歌剧作品《安吉里卡》。自此,科尔泰为很多歌剧和舞剧做舞台设计,积累了舞台经验。歌剧和舞剧抒情式的演出方式激发了他的感受力,而他与生俱来的浪漫气质也表现了出来。他的设计风格不同于传统形式,他对戏剧意象的独特感悟和表达方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作品中鲜明的主观处理与形式感,令人印象深刻。当导演比尔-盖思吉看到他的作品后,立刻邀请他合作。这是他职业生涯的转折,也开始了与皇家莎士比亚剧团长达三十多年的合作。作为英国最著名的院团之一,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会集了英国最优秀的导演和演员,拥有雄厚的制作实力,科尔泰在这里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

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为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国家剧院、东京文化宫等世界一流剧院共做过252个舞台设计作品。获得过“舞台设计年度大师奖”、四次获得布拉格舞台美术四年展的“金马车奖”。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把“戏剧性概念”引入英国舞台设计领域,发展了多种全新舞台演出的表现方法,并为现代舞台设计的发展开创了多种道路。直到现在,他的作品仍长期影响着青年舞美设计师。

猜你喜欢
舞美科尔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蔡春山舞台美术作品选
1.2019世界集邮展览开闭幕式舞美效果图 2.武汉天地世界音乐节效果图
论张曼君导演的现代戏曲舞美观念
在空间中寻找戏曲的现代样式——专访上海京剧院舞美设计师徐鸣
科尔摩根伺服在数控钻铆机床中的应用
科尔森·怀特黑德的《地下铁道》
科尔:“走出去”带动纺织业升级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