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芳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证研究,是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有的放矢地采用多种方式获取实证,进行印证的学习过程。这种“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实证研究
实证,即实际的证据,或者说是确凿的验证。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证是指学生所获取的实际证据性材料,是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相对科学、丰富的材料,如生活场景、数据、事例、故事等。因为“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是道德学习的主要方式,实证是学生的学材。现实、有用、确实、正确、相对、积极或建设,则是道德与法治实证的特点。
基于实证研究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是指基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明确取证目的,采用丰富的取证方式,从真实的生活中获取实证,以印证假设或者结论,促进有效课堂学习,从而指导学生生活,为未来更好地生活做好准备。
一、明确取证目的,走向学生真实生活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证研究,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取证的目的。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具象的,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在学习内容中提供了相应的问题。这些简洁明了、针对性强的问题,也就成为取证目的一般的表述形式。学生可以一目了然,依据这些问题展开取证。
教材中提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取证目的。如果问题表达得很明确,学生就可以直接根据问题开展取证活动。如果有些问题的表达指向性不明或者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就需要教师加以调整(见表1)。
学生明确了取证的目的,了解、获取现实生活经验中的实证就有了方向,在此基础上,学生进一步参与、感悟、体验,从而提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灵活地处理日常生活。学生只有经过调查取得实证,才有真正的发言权。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二、丰富取证方式,在生活中了解生活
获取实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丰富、真实的取证方式,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活中了解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进行印证的基础,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一)感官体验式
感官体验,是指学生运用眼、耳、口、鼻、手等多种感官,通过看、听、尝、闻、摸等协调活动进行观察,获得体验。这种具有系统性、关联性的认知方法,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就是实证的来源。这种取证方式,类似于科学探究活动。以一年级下册第5课《风儿轻轻吹》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风儿在哪里”的问题开展“寻找自然界中的风”的体验活动,综合运用感官观察自然,探究自然。如:用眼睛看到湖水泛起波纹;用耳朵听到风儿吹动风铃的响声;用鼻子闻到风儿带来的气味;用身体触碰到被风儿吹动的枝条……感官体验是学生最直接的取证方式,它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也符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活动化的特点。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亲近自然,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与自然有共在感,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
(二)现场勘查式
现场勘查,原指侦查机关对犯罪处所及其遗留痕迹和其他物证所进行的勘验和调查,从而发现、收取犯罪痕迹和其他物证,为侦查和审判案件提供线索和证据。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取证目的,有针对性地在现场进行勘查,收集相应的实证。如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是从“与自然相处的好习惯”这个维度,落实“培养儿童的生活情趣、生活技能、社会责任”的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在大自然中进行现场勘查,如拍摄爬山虎的脚,记录风儿帮人们做的好事,录制一段与动物朋友相处的视频,收集大自然献出的各种果实……通过现场勘查获得的实证,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帮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人类应该对大自然充满感恩之情。也许,这种现场勘查不那么精准,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只有获取的实证是感性的、具体的,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才会是深刻的、有意义的。
(三)走访聊天式
走访聊天,是指学生通过走访一些特定的人群,在谈话中获取一定的实证。如一年级下册第4课《不做“小马虎”》,探究马虎的原因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马虎的危害性,养成做事仔细的好习惯。为获取真实的材料,学生就需要走访身边的同学或者家长,从具体的事例中了解造成马虎的原因。这也为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马虎现象进行分类,为寻找解决共性问题的小技巧、小方法做好准备,从而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
三、著力有效印证,在生活中学习生活
学生得到了一定的数据、案例等实证后,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呈现证据,进行印证,即运用取得的实证进行说明、评价、质疑、对质、辩论等,从而验证假设,或者提出结论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印证过程,既要尊重学生的调查成果,又要发挥调查实证的最大作用,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促进学生发展。
(一)在呈现中证实
对于学生调查所得的实证,教师应予以尊重,有些可以在教学中直接呈现。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时,教师将学生收集的“一起玩”的照片逐一通过投影仪直接展示出来:一起玩沙子,一起讲故事,一起放风筝……形象直观的画面唤醒了学生的记忆,并由此发散,使学生明白大家一起玩的活动很多,“一起玩”还能不断产生新的玩法,获得不一样的快乐。此外,故事分享、实物展示、情景表演等也是直接呈现调查实证的方式,以帮助学生获得、整理生活经验,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二)在比较中发现
学生的调查成果往往以图片、数据或案例的方式呈现。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调查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引出有价值的发现。如教师在执教一年级上册第12课《早睡早起》的前一周,就布置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作息情况调查表”(见表2)。
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调查表了解学生作息时间状况及自觉程度,将不同学生的调查表进行对比,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可以了解班级整体情况,根据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课后,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再次进行调查统计,以检验认知是否外化为良好的行为表现并成为习惯。
(三)在思辨中明晰
思辨,是对未知的问题或模糊的认知,运用调查所获取的实证进行正向或反向的发散性思考,通过反复比较和鉴别,形成新知的思维方式。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辨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有具体形象的实证材料作为支撑,辅助其进行感悟性思辨,即在情感上有沟通和共鸣,产生新的道德认知,与脑海中原有认知进行碰撞,从而建构起“新知”,形成新的生活经验。如一年级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学生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高兴地唱”“认真地读”“响亮地说”都是“有精神”,对“有精神”的认知不再局限于外在的行为标准,而是指向灵动、活泼、富于创新的内在气质。通过思辨,学生进一步明确“有精神”是一种整体面貌,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由此引领学生尝试用“有精神”的样子生活。
(四)在评判中深化
评判,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件进行评价或判断,进一步巩固正向的认知,促进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在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对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现象进行鉴别性评判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即基于已获取的相关实证以及运用实证进行思辨,构建新的道德价值观。如学生用图片或视频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拖拉现象,结合这些现象,针对“拖拉一下没关系”的观点进行评判。在观点的碰撞中,学生认识到拖拉的危害,并从这些生活实证中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拖拉问题,从而下定决心告别拖拉。教学中,这些调查实证使学生的评判有理有据,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对策,更好地应对生活。
(五)在延续中提升
印证不只是局限在课堂中,这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补充、不断丰富的过程。拓展学生调查印证的时空,让学生的学习在实践活动中得以进一步印证,以达到道德教育的“最后一公里”——知行合一。
如一年级下册第6课《花儿草儿真美丽》,教师在课后组织学生进行“学着种些花和草”调查实践,亲手种植花草,记录小草、小花的成长过程,参与养护花草行动,最后将调查成果用多样方式进行展示,这样的活动,既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又是深入生活的调查研究,让儿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将认知与行为链接,达到思想认同、行为跟进、实践强化、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
基于实证研究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是一个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有的放矢地收集实证、印证实证的过程,对培养学生实证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孙杰.循证教学: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再出发”[J].中小学德育,2017(4):35.
[3]徐麗丽.尊重儿童 发展儿童[J].中小学德育,2016(8):43.
[4]杜思思.思辨感悟在品德课上的运用和思考[J].教学研究与管理,2015(4).
(浙江省平湖市新仓中心小学 31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