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风景

2018-01-23 18:41李芸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月儿炊烟麻雀

李芸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对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故乡永远是一幅珍贵的水墨画,永远是心灵依靠的温馨港湾。走过山山水水,跨过流年岁月,游子的跫音无论落在何处,萦绕在心头的那缕乡思却从未有过半分的消减……

在我心底,总是悬挂着一轮明月,那是儿时故乡的月。

那时,月夜如昼。

我的故乡,在苏北平原上,是个不知名的小村庄。我记得,村子里只有一两家有电视机,我几乎每晚都带着三个妹妹,到村西头一户人家家里看电视。乡里人毕竟厚道,供我们看电视的这户人家,原本电视是在堂屋里的,后来看的人越来越多,主家只好把电视搬到院子里,并把家中的凳椅搬到院子里,以便人来了好坐。不大的院子里挤满了人,还是挺安静的。这时候,我倒有些走神,会不自觉地抬头,望望悬挂在空中的月亮,亮晃晃的,直逼我的眼。

每当电视剧散场时,我和妹妹们都会披着如水的月光,奔跑在村上唯一的砖巷上。杂沓的脚步声,“噼噼啪啪”地响在巷头,带着童年的欢娱。那天空中的月儿,亮亮地照着,便成了一盏照亮我们归途的灯。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候少有阴黑的夜晚,月儿总是那么亮亮地照着。

月儿高悬的夜晚,对我们这些农家孩子来说,玩得最多的是打仗。一个村子的孩子,平日里总是有亲疏之分的,上学下学在一块儿多一些的,到了晚上自然成了一队,这当中岁数大些的多半为队长,带领同伙和另一队“干仗”。一方躲藏,一方寻找,满庄子闹腾,弄得楝树果子满天飞,很有点“枪林弹雨”的意趣。

任何一种游戏都有玩腻的时候,于是便来点“实惠”的,捉麻雀子。冬季,麻雀子多借人家山墙檐下做窝藏身。只要看到檐口有新的草絮挂出,且隐有洞穴,内里肯定有麻雀子。这时,可由几个小朋友打高肩(接人梯的办法),让手脚麻利者踩肩而上,伸手入洞,雀便可逮。自然也有例外,有时会逮到“油老鼠”(蝙蝠的俗称),那家伙摸在手里软软的,还会“吱吱吱”地叫,不吓你个半死才怪呢。

有了这样的遭遇后,再捉麻雀子,小伙伴们多半选择用网兜扑。即用稍硬一点的铁丝作网口,串上一只网兜,固定在一根长杆顶头。实施捕捉时,只要将网口对准麻雀藏身的洞口,略施敲打,使洞内雀儿受惊而外逃,自会落入网中,此时只要将网兜贴墙往下慢移,雀唾手可得。一夜下来,捉十来只麻雀子,不在话下。无论烧烤,还是配细咸菜红烧,均味美得很。在那个农家餐桌上难见荤腥的年月,这可是解馋虫的妙招呢。

细细想来,离开生我养我的那个村庄已久矣。那砖巷是否依旧?那村庄又有怎样的变迁?那村里该有些人已走了吧,活着的人呢,生活得可好?那悬挂在村子上空的月儿呢?还是那般亮晶晶的么?!

(作者刘仁前,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11年第6期,有删改)

阅读手札

无论是在无人的路上,还是在美好的四季,月亮的芬芳早已洒满了这个来去的路口,朦胧的温情也早已在这醉人的月色中弥散开来。

那离乡的人儿,仿佛只要看见这故乡的月亮,沧桑的心儿就会立刻温润起来……

读后涟漪

1.文章以“那时,月夜如昼”为题,有何妙处?

2.根据文章内容,将括号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 )→月夜“打仗”→ ( )

3.按要求品析下面的句子。(答题纸自备)

A.那天空中的月儿,亮亮地照着,便成了一盏照亮我们归途的灯。(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B.一方躲藏,一方寻找,满庄子闹腾,弄得楝树果子满天飞,很有点“枪林弹雨”的意趣。(品味句中黑体词语的意思)

4.同样是叙事,第三、五段的内容明显多于第四段。想想看,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材料?(答题纸自备)

5.请举例说说文章结尾的妙处。(答题纸自备)

背叛炊烟

“背叛”炊烟,需要勇气。

生活在鄂西南山区的人,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已被命运圈养在了重重大山的怀抱里,整日里和炊烟相依为命。

或许是命运的驯化,温顺的山区人顾家,更恋家。每天,村人执拗地在炊烟上挂满家的味道,倔强地把炊烟定格为家的方向。一天天,一年年,炊烟被雕琢成了人们心灵的归宿,剪不断,理还乱。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走出炊煙画出的半径。

靠山吃山,靠山烧山,这是人类生存的不二法则。

人们要想烧熟一日三餐,烧旺日子,离不开添柴加火。为了孵化出炊烟,在每家每户的日常规划中,砍柴可不是小事。人们清楚,谁懈怠了砍柴,谁就是和日子过不去,必将遭到肚子的报复。

我一直认为,我是炊烟喂养大的。儿时的我,对炊烟的惦念近乎痴迷;甚至刚吃了饭,就挂念起了炊烟,盼它早点站在屋檐上,手搭凉棚,呼唤我的乳名。

在我眼里,炊烟就是宣布吃饭的口令。

在那个饥肠辘辘的年代,对于还是个孩子的我来说,食物散发出的味道,无疑令我无法抗拒。至于下顿将着落在哪儿,我大抵是不会去理会的。我心里只有炊烟。

发展到最后,就算全村的炊烟同时升起,哪一道炊烟是自家的,我也能一眼分辨出。

那时,炊烟不仅滋润了我的肠胃,也滋润了我的梦。然而,父母领着我在日子里摸爬滚打的同时,矢志不渝地送我去读书。他们已领教了日子的苦。他们不想将这种苦留成“财产”,等我去继承。为了孩子长远的计划,父母替我谋划着对炊烟的“背叛”。

背叛,是需要勇气的;勇气,则需要成本。为了抵抗不断膨胀的生活,搀扶起勇气,父母几乎把腰弯得和大地平行,瞪大疲惫的眼睛,在日子里翻拣着能对抗生活的元素。

其间,父母还要顶住村人随手扔来的冷嘲热讽,那大都是些认为读书没用的村人。他们将自己的讽刺和挖苦当作“礼物”,总是不失时机地免费赠送。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向导。站在父母的“背叛”上,我把父母的期望打包,系在肩膀上,在“背叛”的道路上愈走愈远。若干年后,我彻底“背叛”了炊烟,走出了乡村。

在异乡,任凭我踮脚眺望,也看不到一丝炊烟。内心的空虚、惆怅如同滚动着的雪球。

在炊烟的浸泡里长大的人,炊烟就是他的根。一个人,一生里烙印着三条根,那是从国别、地域、家庭三者文化差异中沉淀出来的。“背叛”了炊烟,就斩断了地域和家庭这两条根,我这一生,注定将处于失根后的状态。这时,在记忆里存活的新鲜炊烟,仿佛一封封家书,用眼眸盖上思念的邮戳,不时地呼唤着我回去。

每一年,我都会回故乡,只为亲手摸摸升腾的炊烟。摸着它,我才能暂时找回丢失已久的乡音,才能短暂回收久违的内心的踏实。

没有了炊烟,也就失去了故乡,再也没有远道而来的消息,能把一种叫幸福的感觉催生。

失去了炊烟,我们注定还有别的希望。

(作者胡宗波,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9月24日)

阅读手札

袅袅炊烟,因家而生,因爱而暖;它是乡村的灵魂,是母亲和故乡的象征。它像一根青色的丝带,一头飘在故乡的上空,一头系在走出了故乡的儿女的心上,生根发芽……

读后涟漪

1.第二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如何理解第十段“那时,炊烟不仅滋润了我的肠胃,也滋润了我的梦” ?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十五段的画线句。

4.作者在文中写到:“为了实现父母的期望,我背叛了炊烟”。倒数第二段又说:“没有了炊烟,也就失去了故乡”。结合全文,请说说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答题纸自备)5.本文的题目为“背叛炊烟”,这里的“背叛”包含哪两层含义?(答题纸自备)

(本版参考答案见第31版)

猜你喜欢
月儿炊烟麻雀
月儿船
梦里炊烟
月儿
拯救受伤的小麻雀
睡在炊烟里的等待
出走的炊烟
1958年的麻雀
心静听炊烟
麻雀
月儿弯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