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在取得襄阳大捷后,并没有立刻回到许都,而是屯兵于宛城,都督荆、豫两州军事,使东吴不敢妄动。而此时,曹真正在西线与诸葛亮打得不可开交。
孟达原是刘璋手下的大将,后来投降了刘备。当初,关羽被围,刘备要时在上庸的他发兵去救,但却被他拒绝了,终致关羽兵败被杀。孟达惧怕刘备报复,于是又投降了魏国。可司马懿却始终觉得他是一个阴险狡诈、反复无常的小人,曾多次向文帝进言,不要重用此人。但文帝还是让他做了散骑常侍、建武将军、新城太守,并封他为平阳亭侯。
此时,司马懿已成为了孟达的顶头上司,他的日子当然也就不好过了。于是,他又想归蜀,同时又暗中勾结吴国,给自己留了一个后手。诸葛亮也非常不喜欢孟达这个人,同时也担心孟达与吴国勾结后,会对蜀国不利。而此时,他正全力伐魏,根本无暇对付他,于是便把他的阴谋透露给了司马懿。
孟达听说自己的计划已经泄露了,就想马上起兵。司马懿则先写信给他,说:“将军昔日抛弃刘备,托身于我国,我主对将军也一向信任有加,还把伐蜀的事也托付给了将军。蜀人不论愚智,都对将军莫不痛恨。我知道诸葛亮一直想破坏将军和魏国的关系,所以他说的话,我是不会相信的。”孟达得信大喜,果然又在谋魏之事上犹豫了起来。而司马懿则立即于暗中起兵,杀向孟达所在的上庸。
开始孟达还给诸葛亮写信说:“宛城距离洛阳有八百里,离我这儿有一千二百里,听到我要起事的消息,司马懿想要杀我,当上表给天子,再赶到我这里来,至少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那时我的城池已经修整牢固,诸军也都做好了准备。而且我料他不会亲自来,其他人不管谁来,我都不惧。”没想到,在孟达接到司马懿的信后八天,司马懿就亲统大军来到了上庸城下。孟达苦战十六日,城破被擒。
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238年),魏辽东太守公孙渊举兵叛魏,自立为燕王。司马懿奉命讨伐,明帝亲自用天子的车驾将他送出了西明门。
司马懿在赴辽东时,路过河南温县,也就是他的老家。地方官奉旨设宴为司马懿接风。司马懿还临席编了一首歌,他在歌中唱道:
天地自开辟,日月齐放光。
适逢国多事,竭力征远方。
将去扫群丑,顺路回故乡。
万里尽肃清,八荒入我疆。
成功归故里,待罪在舞阳。
当初,公孙渊听说司马懿将征辽东,曾向孙权求救。孙权也的确出兵袭扰魏地,以示声援,同时还给公孙渊写了封信,说:“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敌,望弟谨慎应对。”
不久,司马懿率军来到辽水。燕军在这里筑起了第一道防线,扎下连营六七十里,以拒魏军。司马懿用计,声东击西,先分兵一路多张旗帜,出现在燕军大营的南边。燕军果然中计,将主力都调到了南边。司马懿则指挥魏军主力,乘夜渡过辽水,来到燕军大营的北边,完成了对燕军大营的包围。又围而不打,诸将皆议论说:“既已完合围,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消灭敌人?”司马懿说:“贼坚营高垒,我们要是主动发起进攻,就正中了他们的计。不如我们去进攻他必须援救的目标,引他们出来与我们决战。燕军的主力都在这里,公孙渊的老巢襄平势必空虚。现在我们分兵一路去取襄平,他们就主动出来和我们决战,到那时,他们失去了坚固的营垒,我们就好取胜了。”战争的进程果如司马懿所料,见魏军要取襄平,燕军只好出营寻找与魏军决战的机会。三次接战,魏军都打胜了。燕军退守襄平以后,魏军又包围了襄平。不料,遭遇连日大雨,平地水深数尺,魏军恐慌,不少人都想转移营地。
司马懿则传令军中,有敢言转移者,斩!燕军倚仗大水的阻隔,照常采樵放牧。诸将皆欲出击,司马懿又不准。有人问他:“昔日攻上庸,八路并进,昼夜不停,故能在一旬之间,攻下坚城。如今的情况和那次差不多,却为何行动如此缓慢。”司马懿说:“当时,孟达军少而粮多,我军则是军多而粮少,所以,必须速战速决。那时候,我们是四个打一个,即令有一半伤亡,也还是能打。现在情况正好相反,是贼军多而我军少;贼军粮少而我军粮多,叉有这样的大水,这是人力所不能改变的。自出兵以来,我所忧虑的始终不是贼来进攻,而是他们逃跑。今贼军粮食将尽,而我们对他们的包围圈尚未完全合拢,如果我们现在去抢掠他们的牛马,抄袭他们的采樵者,无异于故意驱使他们逃走。兵者,诡道也。将兵者应善于因事而变化。”
不久,雨止水退,魏军对襄平的包围圈也完全合拢了,司马懿这才下令,起土山、挖地道,准备好盾牌、钩刀、冲车,开始攻城。公孙渊眼见襄平不保,于是让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出城,希望司马懿能退兵,并表示燕国愿臣服于魏。司马懿不许,还把他们都杀了,然后传檄公孙渊:“昔日楚和郑是并列的国家,郑伯尚且肉袒牵羊而迎楚军。孤家为王者大臣,位在上公,而王建、柳甫要我解围退兵,如楚郑一样同等对待。我看他们二人是老糊涂了。必是传话有误,我已将他们斩首。若还有话要说,可再派年少明智果决的人来。”公孙渊只得又派侍中卫演乞求限期,并送来人质。司马懿又对卫演说:“作战的事大概有几种选择,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守,不能守则走,剩下的就只有投降与死两条路走了。今公孙渊,战不能战,守不能守,走不能走,他又不肯自缚前来请罪,这是下了要寻死的心了,你回去告诉他,也不须送什么人质来,就等着死吧。”公孙渊破釜沉舟想从南面突围,最终被斩于粱水。
是役,充分显示了司马懿的军事指挥才能。司马懿班师回朝时,魏明帝不仅派使者到蓟地慰劳了军队,还将昆阳和连原、封共二县都赐了他作为食邑。
当初,司马懿在襄平时,曾做过一个梦,梦见魏明帝曹睿枕在自己的膝上说:“看我面。”司马懿俯视明帝,面目異于平常,不免心中有些厌恶。在平定了公孙渊后,魏明帝又派司马懿去关中镇守。但司马懿雕走到白屋,又接诏书,要他立即回京。开始,司马懿还在犹豫,要不要这么快回去。不料,三日之内,诏书五次下达。而且最后来的一道诏书,是魏明帝的亲笔,说:“近时,朕一直是寝卧不安,望君早到,你到京以后,便直接撞开宫门而入,看我面。”司马懿大惊,乘追锋车日夜蒹行,白屋至京四百余里,一夜便到。
司马懿入宫后,发现魏明帝已处于弥留之际,不由得泪流满面。魏明帝见司马懿来了,便握住他的手看着年仅八岁的齐王曹芳说:“死是可以忍耐延缓的,我忍住不死,就是为了等你,现在见到你了,我也就死而无憾了……”
魏明帝驾崩之后,齐王即位。依照明帝的遗诏,司马懿被任命为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可乘轿入殿。与大将军曹爽各统兵三千,共执朝政,也就是轮流在殿中值勤,辅助少主。
不久,曹爽欲使尚书奏事先通过自己,于是,就向天子提议,迁司马懿为大司马。时,朝臣纷纷议论,谓前后两任大司马都死在了任上,于是,改任司马懿为太傅,上殿可带剑、穿履、不趋走。参拜天子时,可不提自己的名字,就如汉萧何一样。且司马家的嫁娶丧葬皆由朝廷供给,以世子司马师为散骑常侍,子弟中三人为列侯,四人为骑都尉。
(未完待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