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记,自1888年诞生,已超过129年。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过程中,李锦记家族企业经历了三个世纪、五代人。现在李锦记家族中,第四代兄弟姐妹五人集体领导,第三代扮演着总教练的角色,而第五代15个孩子中,已有4人走进家族委员会,正在参与家族委员会的各种会议,身历其境地学习如何传承接班。
世事无常,风云斗转,是什么让李锦记家族企业能够穿越百年,跨过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李锦记家族都做了些什么?效果如何?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又会带出怎样的启示?我们先从李锦记家族企业的发展轨迹开始。
“业是守不住的”
李锦记的创始人叫李锦裳,大清同治七年(即公元1868年)11月8日出生。1888年发明耗油,成立了“李锦记”。
李锦裳共有3个儿子:李兆荣、李兆登和李兆南。他们是李锦记家族的第二代。在传统的做法中,第一代创业,第二代守业。创业不易,守业更难。李锦记的家族第二代经历了四十余年的守业,最后发现了一个道理:业是守不住的。第二代的经历深深地影响了家族的第三代和第四代,形成了家族精神中最重要的一个观念:永远创业。
因为在守业的这四十余年,香港社会经济环境一波三折,先是在1940年代被日本人占领,接着又经历了1950年代的种种社会变动,加上1960年代,香港社会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最终发生了香港历史上的第一次移民潮。
移民潮影响到了李锦记家族,家族第二代出现了裂变。李锦裳有三个儿子,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诸子均分家产”,三个儿子各自拥有三分之一的家族财产。三个兄弟在家族事业发展愿景上秉持不同的态度,三房子弟在管理公司的能力和努力方面也各有不同,在第二代李兆南的心目中,只要能够把祖业做大,什么艰难险阻他都愿意克服。于是,李兆南被迫举债收购其他两房后人的财产,以使家族事业得以延续。
李兆南这一房有两个儿子,长子李文達早已长大成人。过去,李兆南考虑到家族各房之间的利益平衡,并没有让李文达及早投身家族事业,而是鼓励他出外闯荡,把李锦记的日常销售工作给了两个侄子掌管。当侄子们开始想移民之后,他们就没有继续发展业务的动力了,家族生意因此停步不前。
在李文达看来,香港社会经济从总体看不会坏到哪里,物极必反,未来还会以成长为主要趋势。这对于李锦记家族事业来说,应该是个好机会。李锦记的酱料在社会上小有名气,完全有机会再上一层楼。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不应躺在祖业上吃老本,而要增加投入,扩大产品线,在蚝油和虾酱等产品上多下功夫,同时,加快改善落后的制作方法。李兆南下定决心,在长子李文达的支持下,最后历经各种艰难险阻,总算万事顺遂。
在李锦记家族,至今他们仍然把那一次的股权收购叫做“家变”。之所以叫“家变”,是因为中间伴随着种种不愉快。两房买一房容易,一房买两房困难。另外,关于股权的估值,以及支付条件的约定,都是伤和气的事情。
“第一次家变”,完成了李锦记家族企业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传承。
第三代人的“长征”
在第三代接班开始的时期,队伍不到30个人。围绕在李文达身边的,大多是亲戚、同乡、朋友。李文达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班底上,带领李锦记开始了从家庭作坊到真正企业的“长征”。
1980年,李文达的1个女儿和4个儿子陆续大学毕业,正式成为家族事业的一分子。这使李文达结束了在家族孤军奋战的状态,李锦记家族由此建立起一支包括第三代和第四代的父子联军,再加上前面提及的那些亲戚和老员工的帮忙,家族的战斗力大增。
第四代回归家族,为家族企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与家族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李文达夫人曾经说,从她的父亲那里知道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读书。她很早就决定把孩子送到加拿大和美国读中学,然后读大学,接受最好的教育。李夫人很早就把孩子们送离身边,看起来相处的时间少了,但可以从很小起就锻炼和培养孩子们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对下一代的成长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安排。
李惠民是李文达的长子,1980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主修食品科学及食品科技。他在1956年3月于香港出生,从小就目睹前辈为了家业辛苦打拼的过程。在读书期间,他就在假期等业余时间里为家族事业效力,也经常为家里的事情出谋献策。
一张单程机票
1980年临近毕业的时候,李惠民接到父亲的电话,希望他毕业以后回到李锦记工作。当他还有点犹豫的时候,他收到了父亲寄来的一张机票,这是一张回香港的单程机票。李惠民当然知道父亲的意思,也明白了自己回家族工作的迫切性。从此他正式加入了李锦记,一直为家族事业服务至今。他也是第四代中第一个加入家族事业的人。
李惠民学的是食品科学。李文达和李惠民一起来商量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这件事。他们在芝加哥的一个经营乳制品生产设备的商店里用几乎就是废铁的价格,选购了一款二手机器,加上一些必要的煮锅和灌装设备,改装成一套生产和灌装蚝油的新设备,开启了以现代化方式加工传统酱料的新时期,使李锦记的技术能力得到了关键性的升级,同时也积累了创新的经验和信心。生产方式的改变,使李锦记的业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李惠民,现任广东省政协委员,曾担任李锦记酱料集团的主席,现在李锦记家族委员会负责家族投资和家族办公室,同时也是李锦记集团执行董事。家族办公室负责为整个家族管治架构提供了行政支持和服务,家族投资负责的是家族现有企业以外的家族成员投资管理。
第四代中唯一的女儿莫李美瑜,在公司中人称“莫太”, 1973年前往美国读中学,1980年大学毕业后回到李锦记工作。她有较长一段时间里负责产品研发和质量检验工作。她在接受访问时说:“我学的是食品学专业,所以在公司负责技术研究发展及质量控制。我们进行质量控制的关键是要找出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然后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采购和生产。”
李惠雄是李文达的次子,1958年出生在香港,早年在加拿大接受教育。1982年,李惠雄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专业是工商管理及市场学。endprint
按照李惠雄的人生计划,毕业后的第一选择是去大型跨国公司做有关市场或销售领域的工作,这样,既与专业对口,又能够在具规模的环境里工作一番。李惠雄选择了著名的雷诺公司,应聘后很快就获聘。但是,就在毕业前夕,他接到了父亲李文达要他回来的电话。
李文达在电话里对李惠雄说,李锦记在美国市场上卖了很多货,但钱收不回来,有些帐拖期不止一年,再不及时追讨,也许就会成为坏账,永远无法回收了。不用过多解释,学商科的李惠雄知道,美国市场的销售占当时李锦记所有业务的份额非常大,如果应收账款过多,用不了多久,家族业务就会出现大麻烦。父亲给他寄来了一张单程机票。家族的召唤让他无法拒绝,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在雷诺公司的发展机会,决定先帮助家族收账,再帮助爸爸整理美国市场的业务。
李惠雄在接受访谈时说:“我是商学院毕业的,我学习了管理知识,知道公司的管理状况,当时家族在使用很多中國店铺管理的老方法,完全不是现代管理的方法。我知道,靠这样的方法,公司是不可能进行有效管理的。企业原来是我父亲的堂兄在管理,而且,有很多客观因素导致不能改变和提高。但是,我父亲凭借企业家精神,想要壮大企业,要有效地领导员工,我认为就必须要建立现代的管理体系。”
据李惠雄回忆,当他刚刚加入公司的时候,公司的现状让他这个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大吃一惊。有一次,他收回了很多现金,当他把现金交给会计的时候,会计却说这笔钱已经销账了,会计反过来问李惠雄,你想怎么处理这些钱?李惠雄被吓了一跳,他想:会计问我怎么处理这笔钱?太不专业了。于是,他向父亲建议,我们必须要改善现有的制度,从建立清晰的会计体系开始。
李文达接受了他的建议,并授权李惠雄从美国市场开始,逐步建立新的市场管理体系,并由此把渐渐成形的销售体系和位于香港的生产制造体系联系起来。然后,再不断完善提高内部控制体系,丰富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率。
李惠雄当时主要负责美国市场,美国市场也是李锦记当时最大的市场。但李惠雄知道香港的生产环节也相当重要,没有香港的支持,李锦记在美国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他不停地往返于美国和香港,努力与父亲和哥哥一道,共同构建起一个适合家族事业实际情况的管理体系。李惠雄回忆说:“我哥哥在员工中有威信,也很想帮助爸爸改善管理,所以,我们就一起联手。我哥哥是学食品科学的,但他很注意学习新的商业理念,管理改善中的很多工作,都是哥哥帮助父亲完成的。”
李惠雄也曾担任过李锦记酱料集团的主席,现在李锦记家族委员会里负责家族学习及发展中心。该中心负责以家族精神培训各代家族成员,确保家族精神代代相传。同时他也在李锦记家族委员会里负责“家族基金”的管理。透过“代代有爱学习平台”,帮助大众学习如何有效地与家人沟通,强化家庭关系,共建一个跨代共荣的社会。
1985年,家族第四代的李惠中从美国南加州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他也按照李文达的要求加入了公司。现在担任李锦记酱料集团主席的李惠中回忆说,他从加入公司开始,就跟随李文达见客户,有点像李文达的超级助理,一直默默地为家族做出重要的贡献。在管道重建的那几年里,他们一直都在销售网络建设方面下功夫。
建厂完成后,李惠中长期负责公司外事联络方面的工作。例如,担任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调味品协会等社会职务,现任四川省、上海市徐汇区政协委员、江门市新会区政协常委。他热心参与公共事务,说明家族建立社会形象,宣传家族理念,推动企业使命的完成。
李惠中作为家族代表,他在新会基地开创时期担任董事长和法人代表职务,主持设计、建设,以及投产的有关工作。
2012年,他接替二哥李惠雄在李锦记家族委员会担任李锦记酱料集团主席。
“思利及人的力量”
第四个儿子李惠森,与二哥李惠雄、三哥李惠中都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李惠森的专业是财务管理。在大学期间,他曾被选为南加州大学香港商科同学会的会长。几年的大学生活,让他在组织、沟通、管理和协调能力等方面得到很好的煅炼。大学毕业后,李惠森在香港的花旗银行(Citibank)工作了不到一年,之后加入李锦记。他先是帮助李惠雄在李锦记的美国公司管理财务和销售,之后回到香港负责财务、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到1990年,李惠森跳出李锦记的核心业务,创立了“健一小厨”,”和家庭快餐。“健一小厨”作为李锦记首个多元化业务,成为这个百年家族业务发展的新“拐点”。李惠森在1991年提议成立“李锦记地产有限公司”进入房地产业务,并于1992年,经友人介绍了南方医科大学(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从此开始探索全新的中草药健康产品业务。
李惠森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将中草药业务做到了国内行业领军的位置,从国内走到海外,从一个业务发展到四个业务,新增了物业投资、中药材种植与销售,以及为初创企业提供风险投资。集团旗下品牌包括“无限极”、“天方健”,和“爽资本”,2017年无限极品牌价值就超过658.69亿元人民币。在业务蒸蒸日上的同时,还将李锦记核心价值观思利及人认真实践,总结出实践思利及人三个要素,发展成为成就一生的九大法则,并探索出自动波领导模式。在工作之余,总结家族精神的实践心得,编写出版了《思利及人的力量》和《自动波领导模式》。两本书累计销售超过100万册。后者的英文版本也上市了,为中华文明的发扬光大创造历史,也为家族精神的传承留下了益人的丰碑。李惠森在李锦记家族委员会担任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的主席,现任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政协常委。
从1972年,李锦记第三代掌门人李文达开始执掌公司,家族企业逐渐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从1980年第四代长子李惠民进入家族企业,到李惠森加入家族企业,三十多年过去了,让李文达骄傲的是,第四代已经成功挑起了家族事业的大梁。
第四代加入家族企业,带来了新技术、新思想、新方法。在第三代的言传身教之下成长很快,也给家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和增速。endprint
时间如梭,变化如常。如何让家族传承经得起时代变化的冲刷和岁月风雨的洗礼?如何让家族企业代代相传?李锦记家族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化的安排。
李锦记家族的代际传承制度
在家族第三代和第四代的共同努力之下,2002年成立李锦记家族委员会,作为家族最高的决策单位。成员有李文达夫妇,第四代家族成员。委员会主席由第四代成员轮值担任。委员会的合法性基于家族成員的共识。
委员会的功能包括:制定家族宪法与修改;关注家族价值观的传承与强化;指导全体家族成员的学习与培训;挑选和委任家族企业董事会成员,通过董事会主席的挑选和任命;挑选和委任家族委员会下属各机构的负责人。
在议事决策方面,确定了表决机制:一人一票,重大事项,必须要75%成员通过,一般事项则只要超过50%成员通过即可。
在李锦记家族看来,家和万事兴。家族宏图成为家族的共同愿景,家族精神成为家族的凝聚纽带,家族委员会成为家族议事和决策的平台,家族工作坊和定期的家族聚会、以及家族旅游成为家族成员增加了解、增加信任、加强沟通、共同进步的手段和措施。
现在,李锦记家族把未来的希望放在了第五代。李锦记家族委员会的9个成员有5位第四代、4位第五代、而第三代李文达夫妇则作为顾问。
在这4个人当中,李学礼(Brian Lee)和李学韵(Andrea Lee)是李惠民的儿子和女儿,李学勤(Jason Lee)是李惠雄的儿子,莫礼逊(Charles Mok)是莫李美瑜的儿子。4位都是80后,都在海外读完中学和大学。家族有预算,资助所有第五代共计15位成员的学习费用,可以读自己想读的专业,可以选择读多长时间。如果有兴趣,可以一直读下去。
家族委员会、家族工作坊、家族学习中心等的正常运行,不仅为家族企业的运作提供了保障,也为第五代对家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环境和了解的机会。当2015年和2017年家族委员会分别向第五代的四位成员发出邀请时,李学礼、李学勤、莫礼逊和李学韵欣然接受了邀请,成为了李锦记家族委员会的一员。
“家族委员会是一个让第五代去表达心声的桥梁和平台,并且可以吸引年纪较小的第五代去了解和接触家族企业。如果直接由第三代或第四代去给第五代讲述家族企业的事情,有可能存在代沟。但是,由我们去给他们讲就会更容易接受。” 莫礼逊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这番感受,表达了四位第五代家族委员会成员的心声。
第五代的加入对于李锦记家族而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第五代成员的加入,说明李锦记家族在家族企业代代相传方面所展开的工作是有效的。另一方面,第五代的加入,也有助于引进新思想、架设第三代、第四代与第五代的代际沟通桥梁,为明日领袖的培育做出准备,为家族企业代代相传付诸真正的行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