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2018-01-23 21:44钟增友江发良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34期
关键词:肝细胞癌CT诊断诊断价值

钟增友+江发良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CT诊断在鉴别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肝细胞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40例肝胆管细胞癌患者作为肝胆管细胞癌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CT扫描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扫描结果。结果 肝胆管细胞癌组患者经增强扫描发现的动脉期、门脉期延迟强化率高于肝细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管细胞癌患者的病灶最大直径明显短于肝胆管细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BsAg阳性、肝硬化、AFP升高、合并结石及淋巴转移等影像学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通过CT增强扫描技术能够对肝细胞癌、肝胆管细胞癌的供血程度和组织来源进行准确地把握,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一种有效鉴别诊断方法。

[关键词]CT诊断;肝细胞癌;肝胆管细胞癌;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12(a)-0142-03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CT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Methods From April 2013 to June 2017,40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were enrolled as the HCC group,and 40 patients with 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treated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group.CT scan were applied in both groups,and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scanning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delayed enhancement rates of arterial and portal venous phases in the 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HCC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he maximum diameter of the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was greatly smaller than that in HCC patients (P<0.05).The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HBsAg positivity,liver cirrhosis,AFP elevation,complicated gallstone,and lymphatic metastasi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display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In clinic,enhanced CT scanning can accurately show the degree of blood supply and tissue-derived of HCC and 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which is an effective differential diagnostic method for the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Key words]CT diagnosis;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Diagnostic value

肝臟原发性细胞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肝胆管细胞癌和两种癌结合性癌,其中肝细胞癌的临床发病率最高,占90%左右,而肝胆管细胞癌则占5%左右[1]。原发性细胞癌患者初期临床症状并不十分明显,临床诊断时也很容易被忽略,待发现时多数已处在中晚期。临床上使用CT诊断对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进行鉴别和诊断,对患者之后的治疗和预后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3]。本研究选取我院的肝细胞癌、肝胆管细胞癌患者,研究分析CT诊断在鉴别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肝细胞癌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32~67岁,平均(39.57±5.83)岁;36例具有肝硬化史,4例无肝硬化史;病灶位置:左肝18例,右肝22例。选取同期收治的40例肝胆管细胞癌患者作为肝胆管细胞癌组,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44~73岁,平均(41.55±5.84)岁;11例具有肝硬化史,29例无肝硬化史;病灶位置:左肝17例,右肝2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以及病灶位置等临床基本资料比较,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右上腹隐痛、乏力、腹胀、黄疸等临床症状;②患者的病灶直径范围在2~10 cm;③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4]。排除标准:①病灶内发生出血、坏死的患者;②对增强对比剂过敏的患者;③具有精神疾病患者[5]。endprint

1.2方法

采用日本TOSHIBA 16排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扫描前4~6 h对患者禁食,前15 min对患者进行剂量为10 mg的654-2药物肌内注射,并让其饮水约1000 ml。扫描范围:自膈顶至患者的肝脏下缘或者盆腔处;平扫、增强扫描:5 mm间隔的准直扫描,层厚设置0.625 mm,层间隔拆薄;使用剂量为350 mg/ml碘伏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027)作为扫描增强对比剂,对比剂注入完成后对患者进行动脉期扫描、门脉期扫描与延迟扫描,然后将扫描图像直接传送至CT影像工作站,进行具体的图像处理和分析。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变位置、动脉和门脉期强化情况。

1.4統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发病部位的比较

肝胆管细胞癌组患者的病灶最大直径短于肝细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管细胞癌组患者的右叶发病率为40.00%,低于肝细胞癌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强化情况的比较

肝胆管细胞癌组患者的动脉期强化率为80.00%,门脉期强化率为72.50%,高于肝细胞癌组患者的20.00%、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与并发症影像学表现的比较

肝细胞癌组患者的肝硬化、HBsAg阳性及AFP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肝胆管细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组合并结石、淋巴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胆管细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肝脏原发性细胞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以肝胆管细胞癌、肝细胞癌最为常见,近些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肝细胞癌是消化内科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其主要的发病原因为乙肝、丙肝病毒感染所致,无传染性,患者体内癌细胞呈实性团块状、周围分布扩张血窦。肝细胞癌患者的治疗预后效果差,患者身体中的血液供给来源几乎均来自肝动脉,若已到达门静脉瘤栓,则为疾病晚期,患者的主要临床治疗方式为插管化疗、动脉栓塞[6-7];肝胆管细胞癌(ICC)是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的一种原发性恶性肿瘤疾病,发病初期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容易被忽视,从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该疾病主要的发病人群为老年人,临床症状表现为黄疸、恶心呕吐、乏力、盗汗以及腹部不适等,发病机制主要源于二级胆管与其分支的上皮腺癌[8]。由于患者体内缺乏肿瘤血供,所以单纯使用西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不明显,当药物深入患者体内到达病灶处后,其有效浓度已大大减弱,临床上一旦对患者进行确诊便会及时选择手术切除进行治疗[9]。所以,临床上对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进行鉴别和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能够及早对患者的病情加以明确,从而进行最适宜的治疗选择,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近年来的相关临床研究发现,CT检查诊断技术在对肝胆管细胞癌、肝细胞癌的鉴别和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在进行CT检查时可根据两者病理差异性,来鉴别患者CT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影像学表现,从而对其进行观察诊断,提高对患者的临床诊断率[10]。在对肝细胞癌患者进行CT扫描时,CT平扫根据患者瘤灶内坏死与出血、肿瘤组织成分之间的差异,通常情况下会呈现出高密度影、低密度肿块;增强CT扫描多呈“快进快出”,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呈高密度,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持续下降呈低密度[11-13]。CT检查对肝胆管细胞癌的扫描表现显示,患者肝门部胆管癌可见胆管扩张、肿瘤及周围肝实质,肿瘤初始密度低、15 min后升高,胆管壁肥厚,此种动态变换是进行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若患者的肿瘤直径>2 cm,CT扫描初期见肿瘤边缘呈轻度环状增强,晚期中心高密度、边缘呈低密度环;若肿瘤直径<2 cm,轻度增强[14]。除此之外,肝细胞癌患者在发病同时常伴有AFP升高、HBsAg以及肝硬化等合并症,肝胆管细胞癌患者则多为淋巴结转移、结石等并发症,这些合并症在影像学资料中也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是对患者疾病进行综合判断的主要根据之一[15]。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肝细胞癌、肝胆管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CT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扫描,对CT诊断在鉴别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肝胆管细胞癌组的右叶病发率、病灶最大直径、动脉期与门脉期强化率均明显低于肝细胞癌组,但肝细胞癌组HBsAg阳性、肝硬化及AFP升高情等合并症发生率更高,而肝胆管细胞癌组合并结石、淋巴转移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T增强扫描技术能够对肝细胞癌、肝胆管细胞癌的供血程度和组织来源进行准确把握,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一种有效鉴别诊断方法。

综上所述,CT扫描可对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进行准确的临床诊断,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常绪,张成琪,王新怡,等.能谱CT在肝细胞癌与肝内肿块型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2(12):94-98.

[2]徐红梅.探讨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的CT鉴别诊断[J].影像技术,2016,28(3):3-4.

[3]王爱华.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与肝脓肿的CT特征及鉴别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6,32(10):1549-1551,1555.

[4]赵越,谭宏文,蔡德总,等.无周围胆管扩张的肝内肿块型胆管细胞癌CT表现[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6,25(5):571-577.

[5]张志.增强CT瘤内动脉鉴别肝内胆管细胞癌和低分化肝细胞癌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4):74-76.

[6]李妍卓,蔡权宇,贾宁阳,等.能谱CT碘基图对鉴别肝内胆管细胞癌与非典型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5,35(5):413-417.

[7]赵一珺,郑丽荣,杨帆,等.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与低分化肝细胞癌的CT影像学特征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5,22(5):628-632.

[8]谢玉海,余永强,钱银锋,等.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肝细胞肝癌和周围型胆管细胞癌中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6,35(6):887-890.

[9]王娟,张曙光,孙颖,等.免疫组化检测GPC-3与CK-19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14):1398-1401.

[10]王柏平,陈鹤.分析探讨多排螺旋CT 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4):2009-2011.

[11]陈枫,赵大伟,赵晶,等.硬化型肝癌与肝内肿块型胆管癌的影像征象及病理学对比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6,35(3):375-379.

[12]冯少阳.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鉴别诊断肝脏肿瘤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5,27(8):37-40.

[13]农远海.CT在早期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贵州医药,2015,39(10):927-928.

[14]洪环得,刘建成,颜智琛.CT诊断在鉴别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6,35(36):190-192.

[15]张志.增强CT瘤内动脉鉴别肝内胆管细胞癌和低分化肝细胞癌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4):74-76.

(收稿日期:2017-09-25 本文编辑:祁海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肝细胞癌CT诊断诊断价值
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CT及MRI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价值
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临床治疗价值观察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对比分析肝内型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采用CT的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