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韩强
【摘 要】 文章剖析了吉林省高校网络思政“微”阵地面临的困境,对“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微思政”模式进行了思考。指出,“微思政”模式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捷径,也是大学生创新思想理念的新引擎。所以,各个高校要形成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建设的合力;健全机制体系;加强自我管理,提供健康向上的高校网络环境。
【关键词】 高校;网络思政“微”阵地;困境;吉林省
一、引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017年,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要在推动改革创新上担当有为,继续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在积极推进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上、在加强“第二课堂”建设上下更大的功夫,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吉林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阵地的耦合共享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是党政所盼、教育所需和学生所向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集成性和实效性,实现吉林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转型和提升。
二、吉林省高校网络思政“微”阵地面临的困境剖析
1、关注度不够,无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网络文化冲击下高校教育话语权的主导地位被削弱。网络信息的发达,大量高校政治教育以外的网络信息,尤其以娱乐信息为重冲击着高校的思政教育,使得学生的注意力从高校的思政教育信息转移,使得高校所传导的主流价值观遭受冲击,使得其思政教育的主导地位下降。此外,各种网络信息的风涌而至,使得网络环境下的亚文化潮流形成,从而对高校网络“微”阵地在思政方面发挥作用造成不小的阻碍。在“微”阵地的建设中,高校通过开设微博、微信等线上公众号来传递教育信息,但实际情况是学生对这些公众号推送的信息并不及时关注,大多只是完成任务式的进行关注,是依托学校和党团组织所强制性要求的关注,学生对此并不上心,积极性不高,据调查,超过半数的同学对于公众号上所推送的文章及时政信息并不了解,使得无法有效的开展教育工作。
(2)西方文化借网络阵地影响主流文化教育。西方发达国家也瞄准这个突破口,企图依靠技术上的优势,散播不良文化,将西方文化中的自私、歧视,包装以“民主”、“人权”,通过虚构、宣扬西方文化的美好愿景,来破坏中国的政治建设。高校网络思政“微”阵地的建设针对的无疑是正处于接触新事物、对新科技有着好奇心的青年们,他们在网络环境中接触的信息鱼龙混杂,里面不乏对中国居心不良的信息,而对于心智正在完善、还未充分接触社会的高校学生来说,他们缺乏准确的辨识度,因此易受网络不法信息的蛊惑,从而对其所进行的主流价值观教育造成冲击。这无疑会使高校网络思政“微”阵地的建设遭到冲击,使得阵地建设中新途徑的建设和传统的主流价值观教育无法有效的耦合。
2、高校思政网络“微”阵地影响力不足
(1)教育者网络知识与技术亟待提升。在高校网络思政“微”阵地的建设中需要大量的教育者提高自身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然而一些高校的思政工作者教育者面对更新如此迅速的网络信息,无法将自己的所学所长与网络信息结合起来,在面对不断从网络浏览到新知识、新信息的学生时就显得无法与时俱进,再者,一些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教育工作者由于本身年龄的限制,在思政“微”阵地的建设中无法充分发挥其能力,依然只能依靠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影响有限。还有高校思政教育者日常工作任务量较大,无法将网络阵地积极地利用起来,在利用过程中也无法准确把握学生动态,从而做出准确分析。
(2)缺乏针对性,使得“微”阵地建设更加复杂。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一名合格教育工作者,应当采取一种妥当、准确的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受教育者也应当为教师反馈积极有效的信息。以往的思政教育以课堂讲授、报纸、杂志、广播进行,根据其可控性的特点,教育执行者可以进行有目的传播,内容多为积极地,正面的,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而网络不受教育者的控制,信息的传播严重脱离国家、学校、家庭的发展,其达到的教育效果,可能和教育者预期的不同,从而造成学生思想混乱,而当大学生思想混乱,教育者也无法及时发现。以前,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学生的言谈举止,来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变化,这样,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及时采取具体措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上的有效疏导,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扰。但在现如今的互联网社会当中,学生一般都自然而然的通过网络来表达思想情感,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疑虑与难度,使教师“摸不到头脑”。网络虚拟的状态,多数人不使用真实的身份,所以思政工作难以主动开展,针对性也就大大降低了。网络的这种难以靠近性的特征,使“微”阵地建设过程变得复杂困难化。
3、网络环境中心无法有效监控,导致“微”阵地建设受阻
(1)没有有效弥补网络“黑洞”。人与人进行的实践活动是以往的思想教育工作的主流,简单的概括也就是现实中人与人的关系。当下,只需要一台电脑一个网线就能实现与世界的联系与交流。网络的出现与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与人之间进行来往的方式。当然,这是一个虚拟的时空,并非现实的世界,学生在网络里会出现不同于现实的性格,态度,行为方式,因此有一些学生变得为所欲为,恶化着网络环境,导致一种畸形的思想态度和行为倾向,久而久之,变得迷失自我,精神不振,以至于出现极端的心理问题等。以我们高校现有的网络科技水平,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黑洞”,无法从网络发现问题,使得高校思政网络“微”阵地缺乏指导作用。
(2)对网络知识的浅显使得思考“冰冻化”。现在大学生的阅读多是来自网络,例如QQ、微信、微博,论坛、网站,这些信息多为浅显阅读,而且信息正确与否无法准确鉴别。大学生社会阅历少,对社会主义实践感悟不深,对思政课理解浅显,因此对思政课失去兴趣,使得大学生思政知识缺乏,不利于大学生正确思想的形成与完善。与此同时,传统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尊师重道受到了威胁,教师的神圣地位相比从前日渐没落。当下,有些思政课堂纪律散漫,学生出于出勤率考察的原因才步入课堂,并无多少人真正关心课堂内容。作为一名思政老师不得已将课堂融入现代元素,与当下热门流行话题相结合,甚至融入音乐、动漫等娱乐形式提高自己的吸引力,提高课堂的吸引力。这些方式纵然会使部分学生重新关注课堂,然而其中很多学生本末倒置,关心其中网络的流行元素多于关心课堂内容。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现代网络每天对思政课堂的积极作用,但其背后隐藏的教育教学权威的下降,网络多样性、丰富性使得多数学生会易受网络影响,扼制大学生的判断力和思考能力不可小觑。endprint
三、对“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微思政”模式的思考
1、“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微思政”模式
(1)网络与思政之间存在枢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因发展趋势的变化而得出新的教育方案。使用互联网的模式让思政工作“动起来”尤为重要。互联网能不受空间限制实时进行老师与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换,增强师生互动性,能满足现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并且将思政上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整合,这就提高了师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思政工作者要积极转变授课途径,探索互联网与思政教育之间的纽带。
(2)“微思政”模式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捷径。互联网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并细微整理总结的现实捷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接地气,才能普及到更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引导更多的人学习具体化的思政理论知识。“微思政”模式的运用符合事实并且切合实际,因而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宽带中国”战略的不斷深刻改造、移动通讯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使网络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密不可分,成为一种融于细致、化于隐形的传递媒介。网络传播的具象化、碎片化特征,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日常化、简洁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着力点。
2、“微思政”模式是大学生创新思想理念的新引擎
(1)由互联网产生“微思政”的新模式。“微思政”是体现互联网阵地作用的结果。从“笔尖”时代到“点击”时代,再到人网一体时代,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的空间轴、时间轴和思想维度,深刻影响思想政治领域向未来发展的新势态。一方面,互联网在对学生生活看法不同的大众的思想角度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而也是这种分歧不断印证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有着非同小可的正面影响力,同时也为思政教育工作增添了机遇性与挑战性;另一方面,不断创新的网络信息技术使大学生的个性得以完善与强化,为大学生能够多样化、全面化的学习创造了新的条件,大学生可更自主的、有选择性的扩充知识学问,这使得“微思政”应运而生,将互联网纳入思政教育之中。
(2)优化互联网,做“微思政”的清洁工。吉林省各个高校在利用网络思政微阵时,要明确高校监管职责,校领导班子和学生干部部门共同合作、分工监管,形成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建设的合力;健全机制体系,学校要建立健全并认真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机制、互联网危害信息的定期清理机制,强力构建和谐的网络教育、学习、娱乐环境;要加强自我管理,努力培养可靠、优秀的大学生干部骨干精英担任互联网思想政治网站的“勘查员”、微博与微信等社交平台的“主页君”。组建互联网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做好网络“微思政”阵地的清洁工,预防有害信息侵入网站,对网上不健康的信息全天防守,提供健康向上的高校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姜晓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06).
[2] 尚亿军,马加名.“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探索与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4).
[3] 王栋梁.大数据视域下以网络载体创新推动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4).
[4] 胡爽,王风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 2017(04).
【作者简介】
李 鑫(1986-)女,吉林四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韩 强(1979-)男,吉林四平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