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强盛的时代正在姗姗走来,这一事实不以任何价值立场为转移。
在前路莫测的时期,我们一直坚持以史为镜,不断思索着两个问题。一是中国何以落后,这是经典的“李约瑟之问”;二是中国如何造就盛世,在盛世里生活的人们有怎样的精神风貌,这代表着一种追忆和渴求。过去人们可能对第一个问题更感兴趣,因为身上的伤痕尚未愈合,而今天,用秦朔先生的话说,中华民族的复兴已经是一个大概率事件,那么第二个问题的重要性就愈发凸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國自1840年至1949年,百余年时间里备受蹂躏,精英奋起,各族同心,重塑一个巍然挺拔的国家,为的是不再任人宰割。
行有余力,则抚熨世间不平,重塑国家间相处的规则。
今天,当我们以一个平等的,而且有实力确保这种平等实现的角色出现时,内在于我们文明中的那些雍容、优雅的魅力,势必被呼唤,被寻回,被赋予新的定位,以确立自身独特的价值。
于是我们望向了过去,未央宫的灯火在眼前闪烁,大明宫的帷帐在风中隐约。
我们深信,那个以“弱肉强食”为主要特点的国际社会秩序,终归会在历史里变成泛黄的回忆。
忆彼盛世,往往以黄老之法为铺垫,而成就泱泱大国。邓小平先生嘱咐我们“韬光养晦”,辅以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黄老之法。老人所憧憬的华夏形状,轮廓闪现。
2018,岁在戊戌,两个甲子的风雨轮回,吹不灭、浇不熄维新的希望。“周虽旧邦,其命维新。”3000年金风浩荡,依旧熏熏化民。
3000年后,古印度人、古巴比伦人、古埃及人今何在?而我们,还是中国人。从传统中国人到今天的中国人,无论在生理上还是精神上,百余年的经验可谓惨烈,幸而当下这个时代的中国人,还记得中国为什么而出发。
倘使忘怀了那个文明意义上的中国,让“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诚不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