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了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

2018-01-23 17:48谭保罗
南风窗 2018年2期
关键词:振华禀赋营商

谭保罗

前段时间,企业家毛振华通过互联网视频痛陈投资黑龙江亚布力被当地管委会“刁难”的事情。之后,黑龙江省政府调查,再然后,管委会道歉,最后,皆大欢喜。毛振华回应调查结果说:对投资黑龙江很有信心!

差不多与毛振华的视频同时,另外一位网友发贴称,自己在黑龙江雪乡被当地老板“痛宰”。其中的离奇经历,让人拍案惊奇。

于是,很多人痛心疾首,经济都这样了,营商环境还如此差强人意。怎么振兴东北?

我不赞同舆论对以上两件事做过度解读。把个别情况夸大为普遍现象,这对人们客观认识东北是一种误导,对解决问题也毫无益处。很多事情,我们必须正本清源来看问题,才能找到答案。

在讨论改善营商环境之前,更应该讨论的是“营商”到底应该“营什么商”,换句话说,必须考虑这个区域的禀赋是什么,到底要发展什么产业?而不是每天都空喊口号。一个地方的禀赋是什么?资源丰富、人力低廉,还是区位绝佳?这些,东北到底有什么?

两年前,我在《南风窗》曾写过一篇文章叫作《世界变平,东北告急》,大概意思有两点:第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崛起不是市场化的产物,也不是全球化自然选择的结果,它只是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中叶,俄国(后来的苏联)、日本和中国以及美国等大国之间地缘政治博弈的一个产品。

也就是说,当苏联解体,中国搞改革开放,以及韩国崛起,经济完全超越朝鲜,这种东北老工业基地兴旺的大环境和土壤就不存在了,所以东北回归了本该拥有的状态。换句话说,东北在全球化的时代,它的产业缺乏竞争力,比如它的机床打不过日本和德国,它的资源开采远成本高于中东(石油)和澳洲(铁矿)。怎么拼?

第二,東北的区域优势并不优良。很多网友已经讨论过这个地方太过寒冷,不适合发展很多种类的轻工业。不过,我认为东北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它接壤的周边都是经济不发达地区,没有办法搞大规模的外贸或者制造业。俄罗斯和朝鲜,目前来看似乎都算不上发达国家。你同意吗?

产业竞争力丧失,区位优势也不复存在,这是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国企体制有问题,但东北最主要的问题绝对不是什么国企体制的问题。北京不是有这么多国企吗?为什么没有同样的问题?其实,你把东北的国企换成民企试试?我相信民企在东北进行实业投资的意愿不会比国企高。

比如,你必须注意,新闻事件中的企业家并没有在东北投资传统意义上的“实业”,他做的服务业,你可以说是旅游业,你还可以说是房地产行业。

因为他知道在这个地方投资什么产业是风险最低的,收益可能最高的。当然是和当地少有的禀赋相关的—和冰雪有关的旅游度假产业,而不是什么产业转移之类的流行话。

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投资投得太准,一下子就投到了正确的行业,最后把当地并不多的“优势产业”给占了。所以,当地才会“眼红”。毕竟,间接的企业税收,显然比不上直接去搞稳赚不赔的业务经营。

在计划经济时代,东北适合发展所有的产业,因为反正不考虑成本和效率,计划说了算。但在市场经济时代,每一种产业,它都必须考虑成本,而且考虑的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东北应该想清楚自己到底适合发展什么产业,而不是盲目搞产业转移。

一些所谓的产业转移,背后是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要政策”要来的,税收优惠、金融倾斜,这些都是资源的非市场化配置,很容易造成浪费。最终,还可能损害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我们不能允许东北塌陷,必须振兴东北,但也应该尊重经济规律,还有自然规律。

猜你喜欢
振华禀赋营商
家住西安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Cole-Hopf Transformation Based Lattice Boltzmann Model for One-dimensional Burgers’Equation∗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基于禀赋压力系统分析的水资源承载与分区管理
温文尔雅禀赋 中和为美书风
政府干预、资源禀赋与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以煤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