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虹
(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天津 300350)
近年来,有关公众考古学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十分丰富,已成为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的研究热点。作为现代文明成就的公众考古学的出现、传播和发展,体现了人类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深入思考,表明了传统考古学与公众的联系日渐紧密。作为联系公众与考古纽带的高校博物馆,兼具收藏、研究和教育功能,是向师生展示考古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公众考古学发展的主阵地,在公众考古教育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充分利用高校博物馆的优势,向公众普及考古知识,是新形势下考古学发展和博物馆建设的必然要求。
20世纪中叶,世界经济已从战争中恢复并得到发展,社会公众的文化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其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得传统的考古学逐渐进入到公众视野。此时,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生态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日渐严重,这使得文化遗产的保护压力重重。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考古学与社会、新闻媒体、遗产旅游及公众之间的关系日渐受到西方考古学界的重视[1],并由此兴起了公众考古理念。考古学家开始尝试从理论上解决社会发展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并很快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公众考古学是欧美学者探寻文化遗产保护路径的有益尝试。1972年,美国学者查尔斯·麦克基姆西首次提出“公众考古学”[2]概念,推出了一个新的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保存理念、整体意识和公众意识[3]。英国学者尼克·梅里曼认为,公众考古学是探讨考古学研究、文化遗产和公众之间关系的学科,其产生原因在于公众对考古学兴趣的不断增长及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4]。
公众考古学一直注重公众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上顺应了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参与诉求,很快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可以说,迫切的文化遗产保护形势同公众浓厚的参与热情共同推动了公众考古学的传播与实践。经过数十年的传播和发展,公众考古学已逐渐成长为一门新兴学科,作为考古学的分支而继续发展完善,其研究重点在于探寻协调考古、文化遗产和公众三者相互关系的理论与途径。
自从公众考古学诞生以来,考古开始褪去神秘的外衣,并逐渐走出象牙塔,进入到公众的视野,而公众对考古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又进一步促进了公众考古学的传播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考古学与国外考古学逐渐恢复交流,公众考古学理论也传入中国,并逐渐受到重视。
公众考古学由国外引入后,得到了快速传播和发展,学者们逐渐认识到有必要在我国开展公众考古学建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有关中国亟需建构公众考古学的呼声日益强烈[5]。在十余年的时间里,我国公众考古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均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绩。
1.公众考古学的理论传播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接触公众考古学理论[6],但是公众考古学在我国传播得却十分迅速。近年来,学者围绕公众考古学的理论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取得了丰富成果。
根据学者的定义,当前我国的“公众考古学”是指“由政府支持,以考古学家为主导并积极参与的,出于公众利益对考古学进行的管理,向公众宣传考古学为未来而保存过去的意义,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考古活动与文化遗产保护,其内容包括抢救性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知识的普及、考古学的公众教育等”[7]。公众考古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考古学的大众化,使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深入人心[1],做到与公众共享考古成果,最终达到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和传承,满足公众文化的需求[8],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考古学的价值和功能[9]。
我国学界关于公众考古学的理念同欧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异,更为侧重强调考古工作者和科研机构的主导作用,即主张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政府支持下,向公众普及考古知识,提高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这是由我国当前的社会现实决定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愈显突出,而目前中国公众对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还有待提高[10],这一现实决定了我国公众考古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做好古代文化遗址和文物的保护工作基础上,逐步普及文物保护知识,进而将公众纳入到长期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的系统工程中来。
公众考古学传入我国后,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公众考古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11]和现代文明的重要成就[12],强调在我国开展公众考古建设,需要从学术层面推动其发展。公众对文化遗产关注度的提升,也促进了传统考古学理论和发展模式的转变,进而推动了我国公众考古学的迅速发展。
2.公众考古学的实践成果
我国公众考古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践与理论研究紧密相连。目前,公众考古学已获得了政府的积极支持与社会的广泛认同,这为公众考古学的实践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研讨会的主题是“考古学与公众——考古知识的普及问题”,这说明考古学家已经开始探寻向公众普及考古知识的路径,为我国实践公众考古学迈出了重要一步。2007年,国家文物局明确宣布“将开放有条件的考古发掘工地供公众参观”,从政府层面为公众考古学的发展提供了支持。2016年5月21日至23日,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河南郑州召开,来自全国考古界的学者对我国公众考古学的理论实践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在公众考古学理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和部门相继成立了专门机构或组织,以落实公众考古实践。目前,与公众考古相关的专业性学术机构主要有: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公共考古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中国公众考古网和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等。此外,各地的考古机构也经常组织公众考古活动[13],在我国公众考古的实践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3年创刊的《大众考古》是国内首个面向社会大众推广考古知识的杂志,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考古的平台。随着网络的普及,借用微博来开展公众考古教育也成为了一种必要选择[14]。目前,微博已经成为文博考古行业与公众互动的平台[15],一些新媒体如电子图书、网络电台、视频网站、考古App等也拓展了考古学向公众传播的途径[16]。
公众考古学在我国的发展成果,已在考古学者与政府和公众之间形成了共识,但仍需指出的是,我国公众考古学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公众的考古常识与文物保护意识还亟需提高,因此积极开展和普及公众考古教育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公众考古知识的获得与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离不开公众考古教育工作的开展。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展示文化遗产及其研究成果,是考古大众化的重要载体[17],而隶属于大学的高校博物馆具有辅助教学的作用[18],在展示考古成果和普及考古知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开展公众考古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受众优势和师资优势
高校博物馆隶属于大学,一般位于大学校园内,其受众主要为校内师生。青年学生是高校博物馆的主要受众,这一群体的文化水平较高,思维活跃,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是参与公众考古的主力军[19]。另外,高校博物馆不仅具有专业的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同时还与校内考古学、博物馆学等专业的教师联系紧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利用师资力量。
2.组织优势和宣传优势
大学具有以院系为单位的组织结构,同时还有学生会、志愿者协会及其他各种学生团体,可以通过多重纽带与学生建立联系,实现高效的信息传递与人员组织。高校博物馆在举办展览、讲座或组织考古实践等各项活动时,可以利用各种学生组织将信息快捷地传达到师生中间,并能得到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3.文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设有博物馆的高校多为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知名院校,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科研实力。从某种程度上讲,一所高校的文化积淀本身就是其博物馆的生存土壤和发展保障,而高校博物馆又是大学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重要平台[20]。另外,大学选址多经过综合考察和科学规划,其校园具有十分明显的区位优势,这一区位优势同时也被高校博物馆所享有,为其进行展览和组织公众考古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博物馆是考古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21],高校博物馆具有开展公众考古教育的天然优势,应该成为展示优秀文化遗产的专业平台,直接向校内青年学生普及考古知识,培养出有公众考古素养和文物保护意识的青年群体,为我国公众考古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在众多推行公众考古教育的主体和平台中,高校博物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优势,成为当前高校博物馆亟需思考和落实的问题。发挥公众考古教育的重要作用,高校博物馆要加强自身的展示和教育功能,将校内师生和社会公众纳入到服务范围,最大限度地向受众宣传考古知识,普及文物保护常识。现就高校博物馆开展公众考古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1.打破自我封闭,依托馆藏资源,充分展现考古成果。高校博物馆具有收藏、研究与展示的基本功能,但出于安全、管理和资金等方面的考虑,当前许多大学内的博物馆多只向校内师生开放或是取消了文物展览,无形中形成了自我封闭的不利局面。实际上,陈列展览是一个博物馆的灵魂,是博物馆独特的语言,是与公众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22],如果放弃了展览,也就相当于丧失了高校博物馆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能。
在当前公众考古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打破自我封闭,向社会公众积极展示馆藏资源和考古成果,已经成为高校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实际上,科学规范的展览设计与展览活动,也是对高校博物馆的有益锻炼和自我检验。同时,将一线考古成果以展览的形式呈现在师生与公众面前,也是高校博物馆实现自身突破的重要机遇。在安防、设备及其他各项投入时,可尝试以公众考古项目的形式寻求高校决策层和政府的支持。这既可以解决博物馆自身发展的困境,还能实现一线考古成果与公众间的互动。
2.发挥师资优势,普及考古知识,丰富公众考古教育形式。特别是设有考古及博物馆学专业的高校,在推行公众考古教育方面有着天然优势。高校博物馆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定期开展学术讲座,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向师生、社会公众讲解考古知识和文物保护常识,以文化讲座和文物展览的形式,让受众获得双重教育。
另外,一些博物馆已经引入模拟考古发掘活动,在各种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模拟出考古发掘的现场,并根据需要调整模拟的地层、灰坑、包含物等[13]。这一模式同样可以被高校博物馆利用,以模拟考古的形式帮助观众揭开考古的神秘面纱,体验考古发掘的流程,进而拉近公众与考古之间的距离。
3.发挥专业优势,组织田野调查,以社会实践宣传文物保护。田野调查是重要的考古工作之一,是获取考古信息的重要方法。田野调查也可以作为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等专业学生或公众学习考古知识的重要途径。与考古发掘相比,田野调查具有用时较短、组织方便和选择灵活等优势。高校博物馆可以用“考古夏令营”的形式组织校内师生开展田野调查活动,并且可以有选择性地将部分公众纳入到这一活动中来,让参与者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考古工作的内容与流程。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促使参与者养成人文关怀精神,强化自我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23]。这正是开展公众考古教育的重要目的,也是公众考古学所要实现的最终结果。
4.增强创新意识,研发文创产品,为考古知识提供物质载体。文化的传播需要一定的媒介,而博物馆文创产品则是宣传考古知识和文物保护意识的重要物质载体。高校博物馆拥有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和丰富的馆藏资源,同时也具有开展创新教育的优势[20],是发展博物馆文创产业的生力军。高校博物馆可以利用文化和智力优势,依托馆藏资源,加大文创产品的研发力度,将考古知识与文物保护意识以文创产品的形式呈现给公众。这不仅有利于普及公众考古教育,而且能够提升高校博物馆的经济效益和自身形象。
另外,在当前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高校博物馆还应充分利用这些新媒体及时传递考古资讯,将自身藏品及科研成果及时传递给公众,以深入浅出的宣传为我国的公众考古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着社会公众认知水平和文化需求的提高,公众对考古学的兴趣不断增强,表现出强烈的参与热情,对传统考古学的发展模式形成了触动,促成了公众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公众考古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现和传播,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我国的公众考古学研究与实践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公众考古学在我国的发展成果已在考古学界、政府和公众之间形成了共识,但我国民众的考古知识依然相对欠缺,文物保护意识比较薄弱,我国公众考古学的发展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充分利用高校博物馆的各项优势,积极开展考古实践活动,普及考古知识和文物保护常识,着重加强对青年知识分子的考古教育,将对我国公众考古学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姚伟钧,张国超.中国公众考古基本模式论略[J].浙江学刊,2011(1).
[2]MCGIMSY.Public Archaeology[M].New York:Seminar Press,1972.
[3]顾伊,陈淳.美国“文化资源管理”的镜鉴[J].文物世界,2001(1).
[4]NICK MERRIMAN.Public Archaeology[M].London:Routledge Press,2004.
[5]范佳翎.基于公众考古学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和管理研究[G]//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社会科学专辑Ⅱ:政策法规与综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182.
[6]范佳翎.“公众考古学”和“公众考古理念”辨析[J].南方文物,2013(4).
[7]魏敏.公众考古学与史前遗址信息阐释[D].上海:复旦大学,2009:3.
[8]郑媛.试论在中国建立“公众考古学”的必要性[J].文物世界,2010(4).
[9]陈洪波.考古学和公众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关于公众考古学的思考[N].中国文物报,2005-08-12(7).
[10]李琴,陈淳.公众考古学初探[J].江汉考古,2010(1).
[11]贺云翱.“公共考古”的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进步[J].大众考古,2014(4).
[12]贺云翱.“公众考古”的兴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成就[J].大众考古,2015(8).
[13]张敏.公众考古与博物馆社教工作结合的思考[G].//扬州博物馆.江淮文化论丛:第3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14]李鹏.略论微博公众考古教育:以考古文博单位新浪官微为考察对象[J].文物春秋,2017(1).
[15]陈飞.新媒体时代下的公众考古:以“新浪微博”为例[N].中国文物报,2016-03-25(7).
[16]崔俊俊.新媒体与公众考古传播[J].大众考古,2015(4).
[17]李春华.博物馆与公众考古学[N].中国文物报,2005-08-12(7).
[18]张惠朗.试论高校博物馆的功能[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6).
[19]刘佳月,胡宇煊,褚旭.高校开展公共考古活动的若干思考:以北京联合大学的公共考古活动为例[N].中国文物报,2015-07-17(5).
[20]朱立勇,朱与墨,马红英.高校博物馆在大学创新教育中的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11(1).
[21]李零.何枝可依:待兔轩读书记[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30.
[22]龙天一.博物馆与公众考古学[C]//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未来的博物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书店,2014:201.
[23]暨爱民.走进“历史的田野”:一种高校史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选择[J].教育文化论坛,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