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武娜 胡荣
平遥古城东大街东段路北的清虚观是平遥县现存最大的道观,占地面积达5890.9平方米,为唐代弘道三年(685)高宗遗制所建。由于其建筑宏伟,历史悠久且观内藏品丰富多样,1997年开辟为“平遥县历史博物馆”,成为古城内重要的景点之一。博物馆陈列室里摆放着一组国家一级文物“平遥纱阁戏人”。它诞生于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当时经营有纸扎店铺“六合斋”的老板许立廷首创。平遥县坐落于黄河中游,隶属山西省晋中市,建县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晋中一带流传“六合斋,余庆堂,纱阁戏人美名扬”的佳话,当时纱阁戏人在民间是颇具影响力的。
平遥纱阁戏人的产生离不开制作者的精心构思与创造.制作纱阁戏人的许立廷不仅仅是经营纸扎店铺的普通商人,更是光绪年间一位艺术造诣颇高的民间匠人。纱阁戏人是集泥塑、绘画、剪纸、纸扎、戏剧等艺术为一体的民间手工艺品。制作一件纱阁戏人需要制作者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文化修养和娴熟的技艺。旧时代平遥县城里的纸扎艺人,差不多都上过几年私塾,读过天文、地理和《幼学琼林》等书,会彩画、油漆、雕塑等。而许立廷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据说他能边观人边塑像,绝妙之处是手在袖中,捏谁像谁。他还是个戏迷,比一般人更加关注戏中的故事、人物和场景,善于将舞台上的戏曲人物转化为自己心中所想,对人物间微妙情感变化的把握也颇具心得。
此外,光绪年间山西各路梆子进入了空前的大发展时期,老百姓痴戏爱戏,商家创办戏班也成为一种流行风尚。平遥作为当时的商业金融中心,商贾林立且富甲一方,自然不甘落后。一些商家或为消遣娱乐,或为扬名立万,开始承办戏剧班社,如协同班、春和园、祝丰园、小祝丰园、天梨园等。其中尤以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的财东李箴视资助创办的祝丰园最负盛名。其财力之雄厚、阵容之强大、演技之上乘堪称晋剧班社之最。一时间,平遥县成为班社林立、艺人荟萃的晋剧大县。这样的文化背景无疑为纱阁戏人的创作者许立廷熟悉戏曲艺术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纱阁戏人的构造主要包括木阁、隔断、戏人和切末四部分。每个木阁高77厘米,宽83厘米,深44厘米,整齐划一且统一规范,木阁外部均涂以黑漆色。[1]木阁前额下方雕刻有卷草纹样的雀替,以木阁为一面观的戏台。这是纱阁戏人表演的空间与场地。隔断是戏曲演出前后台的分界,也是作为一个演出团体所有剧目衬景的门帘幔帐。它紧贴在纱阁后壁,上面裱有对联与绘画,绘画内容丰富多彩,有山石、花鸟、树木等。隔断中间挂有题写剧名的横匾,如“祥麟镜”“大进宫”“佘塘关”“八义图”等。戏人是整件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人物形态由红胶泥、高粱秆、铁丝、稻草、棉花等材料塑造而成,服饰装扮主要由洒金宣纸、银箔纸、生丝、绸缎、颜料等制作而成,脸谱绘制独具一格,生旦净末丑,异彩纷呈。每个纱阁内展示三到四个戏人,这主要是由于木阁空间大小有限,作者会有意选择某场次中三四个戏曲艺人的表演瞬间来定格制作。这些戏人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或动或静,或卧或走,举手投足间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戏剧舞台展现得淋漓尽致。切末是戏曲舞台上用来衬托表演用的装置道具,纱阁戏人的道具有兵器如鞭、锤、刀、剑,有室内陈设如桌、椅、床,凳,也有纸扇、雨伞、拂尘、船桨等用具,还有一襁褓婴孩,均是纸扎制作而成。此外,木阁内壁左右都有题记,如“有退步时需退步,得饶人处且饶人”“是非情理以行何忧,何惟贫瘠随遇而安”,这些句子的内容多是人生感悟和做人的格言,起到了一定的道德教化作用。[2]
纱阁戏人一阁一戏,是晋剧流行剧目演出实况的漂亮缩影和精彩再现,具有很高的文化品味与观赏价值,所涉及到的题材内容丰富多样、囊括甚广。从现有的28阁戏人的内容来看,它们可大致分为历史剧、侠义公案剧、英雄传奇剧、神怪故事剧、家庭生活剧。这些题材皆寄托着明清百姓希望正义长存、国泰民安、生活幸福的美好希冀。
历史改编剧14种,有《反棠邑》《金台将》《大进宫》《鸿门宴》《春秋笔》《赶龙船》《南阳关》《战洛阳》《双带箭》《满床笏》《飞虎山》《斩黄袍》《百花点将》和《八义图》。《八义图》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昏庸无道的晋灵公听信奸臣屠岸贾的谗言将忠臣赵氏一族灭门,赵氏遗孤在程婴、韩厥、公孙杵臼等“八义”的救助下长大成人最终得以报仇雪恨的故事。该题材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晦暗激烈的权利之争,同时也表达了弘扬正义和铲除奸佞的忠义思想。《满床笏》,又称作《打金枝》,讲述汾阳王郭子仪寿辰之日在家中设宴,府中老小皆依次行礼贺寿,唯不见三儿媳升平公主。席间驸马郭暧受到兄弟奚落,气愤至极,出府回宫向公主问责,公主则认为自己是金枝玉叶无需给人臣行拜寿之礼。郭暧怒火之下责打了公主,被老父汾阳王绑入皇宫请罪,代宗得知事情始末后搀起驸马郭暧,好言相劝,平息了小夫妻间的矛盾。该题材体现了代宗的深明大义、郭子仪的仁义忠信、升平公主的通情达理,是一则喜剧故事。
侠义公案剧有6种,即《祥麟镜》《邓家堡》《溪黄庄》《画春园》《恶虎村》《司马庄》。《司马庄》又名《铡赵王》,演绎包拯智断赵王如意强抢民女一案,映射出封建社会豪强鱼肉百姓的恶行,歌颂了平民百姓的抗争精神和包拯公正执法、为民除害的机智和无畏。传奇英雄剧有《佘塘关》《岳飞北征》《困铜台》3种,《困铜台》属于杨家将故事系列,演绎杨六郎铜台救主、打败辽军的故事,赞扬了杨家忠烈能以国家大事为己任、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忠勇报国的英雄品格。怪力乱神剧有《铁钉床》《狐狸缘》《五岳图》《借伞》4种。《借伞》出自《白蛇传》,是整个故事的序幕,白素贞与许仙同舟游湖,忽逢大雨,借伞而生爱慕之情。家庭生活剧有《三疑记》,又名《拾绣鞋》,讲述的是唐寅误以为妻子与教书先生有染,后经考验真相大白的故事。
平遥纱阁戏人原存于古城的金井市楼内。金井市楼是平遥商业街的标志性建筑,是商贾林立、经济繁荣下的产物。每逢元宵佳节举办社火活动时,由南大街店铺商家轮流出资,将纱阁戏人陈列于市楼通道两旁的台阶上供人们观赏,从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展出三天,每阁子前点一注蜡,同时展出用纸做成的青蛙、鱼灯,传说青蛙灯生儿子、鱼灯生女儿,人们蜂拥购买以祈子还愿,场面十分壮观。此外,平遥人自古讲究丧葬礼仪,富者居丧更是攀比成风,纱阁戏人常被租用作丧葬灵棚前面的摆设来使用,主家可视经济状况决定租赁的天数和阁数,平时则放在市楼内由出资商家轮流保管。
中华一绝的平遥纱阁戏人将活跃在舞台上的戏曲艺术凝结成颇具文化内涵的造型艺术。它制作精湛,生动展示了当年晋剧舞台的表演场景。它作为研究传统戏剧和民间美术的史料,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进入21世纪,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开展的新一轮文化保护运动,民艺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平遥纱阁戏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一组纱阁形式的民间手工艺品,2011年被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