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高兵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在各种移动场景下使用数字图书馆。实时交互功能是数字图书馆用户服务的一大特点与优势。数字图书馆服务交互功能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及其黏度,影响数字图书馆用户的使用满意度。在移动社交情境下,用户信息需求往往更加复杂和瞬时多变。这就需要数字图书馆努力探索如何在移动社交情境下加强与用户的互动与沟通,提升数字图书馆服务交互功能[1]。本文探讨移动社交情境下数字图书馆服务交互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的方法与策略,旨在为学术界深入研究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交互提供理论参考。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不同,对于用户来说,它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可移动性,可以在移动社交情境下为用户服务。
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我们将任何可能妨碍或者影响用户正常使用互联网的人为因素或者环境因素,统称为移动社交情境。根据这一定义,数字图书馆服务移动社交情境是指能对数字图书馆用户获取服务时产生影响的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总称,包括其他用户、应用、资源间交互以及相关的设备和地方等各种要素[2]。
根据情境的属性来分,数字图书馆服务移动社交情境可以分为用户情境和环境情境两种类型。用户情境是指用户在使用数字图书馆服务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行为特征以及使用经验等。环境情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时空情境和设备情境。时空情境是指用户在获取数字图书馆服务时的时间信息和地理空间信息。也就是说,数字图书馆用户获取服务会受到时间、地理空间等因素的影响。设备情境是指数字图书馆用户获取服务时所用到的信息技术以及终端设备等,包括微博、微信公众平台、APP以及各种移动终端设备[3]。这两种情境紧密相关。在移动场景下,用户情境受到各种环境情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用户在进入一些网络信号较差的地区或者环境时,可能会无法获得数字图书馆实时交互服务功能。用户设备终端的改变可能导致服务交互可用性的降低。这些都可能导致用户使用情绪的改变,进而影响用户的心理状况和使用的满意度。
移动场景下用户的时空情境、设备情境的改变会影响用户情境,进而影响用户体验和改变用户的使用满意度。因此,移动社交情境下数字图书馆服务交互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用户的时空情境可用性与用户设备情境可用性。
用户的时空情境可用性可以从时间、地点的灵活性、任意性等方面评价。也就是说,在为用户服务交互的过程中,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能否确保24小时让用户获取服务,能否保证用户在任意地点和不同场景中获取服务,影响到用户时空情境的可用性。
用户设备情境的可用性是指移动终端设备、网络服务商以及网络链接状态的可用性。因此,在判断用户设备情境的可用性时,要基于多角度来综合评估,包括设备对移动社交情境的适应性、设备的位置感知性以及不同设备的用户体验感受等。设备对移动社交情境的适应性是指数字图书馆平台能否支持多系统、多终端的访问,移动终端设备能否稳定地让用户登陆数字图书馆平台并获取交互服务,能否提供较高的网络连接速度、下载速度等。设备的位置感知性是指设备对用户当前状态下空间位置感知的及时性。不同设备的用户体验感受是指数字图书馆平台能否根据不同移动终端设备来进行调试,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满意度。例如,数字图书馆平台可以根据用户使用的移动终端设备来自动调整图片的缩放比例、文字的大小等[4]。
通过对移动社交情境下数字图书馆服务交互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可知,为了提升数字图书馆在移动社交情境下的交互服务功能,必须努力提升移动社交情境下用户时空情境可用性与用户设备情境可用性。
为了提升用户时空情境的可用性功能,需要数字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增强用户使用时间的灵活度,提升用户位置感知度,即对用户所处的时空情境进行优化。从技术上来看,数字图书馆需要着力提升服务交互系统的网络覆盖范围,降低数字图书馆使用时间的限制,提升服务的响应速度,增强系统对用户所处的时区、位置的判断,准确地获取用户时空信息,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同样地,为了提升用户设备情境可用性功能,数字图书馆仍然需要以用户为中心,提升数字图书馆平台对不同型号、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开放权限,优化不同移动设备终端上的显示内容,使文字、图片、控件以及视频等能够在不同的移动设备终端环境中流畅、清晰地显示出来,使用户能够在不同的移动终端设备上使用数字图书馆平台的各项交互功能,增强数字图书馆服务交互平台在各个终端的易用性[5]。
在移动社交情境下提升数字图书馆服务交互功能,必须有各方面的配合,并使用一定的策略。
目前我国大部分数字图书馆还无法做到7*24小时的开放。通常来说,许多数字图书馆会在一周内有定期的系统升级、备份的时间,在这些时段用户是无法访问系统的。有些数字图书馆甚至无法做到24小时开放,会在夜间或其它时段进行闭馆。还有些数字图书馆为了防止同一时间内访问量过大而导致系统崩溃,对用户进行了分级。用户必须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访问,且不同级别用户的访问和下载权限也不同。虽然,这些做法都有客观原因,但都使用户无法真正地在任意时间访问和使用数字图书馆,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用户使用时间的灵活性会影响数字图书馆服务交互的时空情境的可用性。另外,从建设的初衷来看,建设数字图书馆是为了让用户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因此,笔者认为,数字图书馆管理者应尽可能地延长服务交互系统的开放时间,提高用户的访问权限。从具体技术上来说,有条件的数字图书馆可以通过两台服务器来互为备份,当一台进行系统升级、备份时,由另一台为用户提供交互服务。同时,数字图书馆也要加强对系统平台的投入,提高服务器的稳定性,防止系统的崩溃,使其能够在同一时段内接受尽可能多的访问。在合理的范围内,数字图书馆也要尽可能地提高用户的访问权限,使他们能够便捷地访问、下载资料,确保他们能够无缝隙、全时空地享受交互服务。
扩大数字图书馆服务交互系统的空间覆盖范围是提升用户空间情景可用性的关键。扩大系统服务的空间覆盖范围可以让用户能够在更广泛的区域获取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因此,在建设数字图书馆过程中,国家应投入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使网络运营商能够为数字图书馆提供良好的网络信号覆盖范围,增加各地区的网络基站,增强基站发射的信号强度,解决网络信号延迟等问题,为数字图书馆建设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对于数字图书馆来说,也要持续优化和提升服务交互平台对于用户状态信息的捕捉和响应速度,在具体建设中,数字图书馆可以通过适当配置中继装置、延长网线铺设长度,尽可能地增加网络传输距离,提升网络传输速度,增强用户使用体验[6]。
提升用户设备情境的可用性也是提升数字图书馆服务交互功能的主要方法。因此,在构建数字图书馆服务交互平台时,应着力完善各个操作系统的兼容性,提升平板、手机等终端的适配性,确保文字、图片以及控件等能够完美地展现在各类设备中,使用户能够更加流畅和便捷地操作。在具体的平台构建中,为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操作体验和视觉感受,交互平台可以选择文字、声音、图片、动画、影像等来推动用户与交互平台之间的全媒体化。对于部分资源的存储,数字图书馆可以运用云存储等技术将资源存于云端,当用户需要时可以即时调用,满足用户的线上阅读,防止由于用户移动设备的存储不足而影响使用体验。
除了提升时空情境、设备情境的可用性之外,数字图书馆平台还应保护好交互服务中的用户隐私。在服务交互的过程中,系统要将各类用户的数据进行加密,确保用户隐私不被泄漏和侵犯,同时平台也要引入各种新技术来保障安全。数字图书馆可以运用最新的防火墙和木马检测技术来防止黑客非法侵入系统并在平台上挂木马程序,从而保障用户隐私[7]。
当前,我国大部分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服务交互系统仍处于探索阶段。它们选择的用户服务交互渠道一般是微信公众号、微博、QQ等,服务交互内容也较为单一,复杂的交互内容仍处于测试阶段。从用户实际交互需求来看,当前数字图书馆服务交互平台的功能还远远不够,服务交互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仍有待加强。笔者认为,今后数字图书馆要增加与用户服务交互的渠道,增加服务交互的内容。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在服务交互平台的构建中,可以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行为进行实时的分析和反馈,同时借助二次关联和动态存储技术来实现平台的实时动态反馈,提升服务灵敏度。
综上所述,移动社交情境下数字图书馆服务交互功能主要受到用户时空情境可用性和设备情境可用性的影响。因此,数字图书馆应延长服务交互系统的开放时间,提高用户的访问权限,扩大服务交互系统的空间覆盖范围,增强对各类移动设备终端的支持力度,保护服务交互过程中用户的隐私,并增加用户服务交互的渠道与内容,以提升服务交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