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引导与教育

2018-01-23 17:53
今传媒 2018年8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受众价值观

袁 玥

(陕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710119)

一、开放式互联网环境中大学生价值观特性

价值观是社会和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类双重属性的体现。外围环境会将自身的价值观念,通过大众媒介、教育内容传达给本体,使得本体逐渐清晰自己需要什么、限制什么、如何选择、怎样取舍,进而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心理需求的价值观。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社会化成熟的关键期,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18岁成人后,初步形成价值观,在大学期间受到所处环境、所受教育、家庭、人际、社会关系的影响,开始形成自己独有的价值观。在大学阶段,一方面需要将社会或政府主导的价值观念内化为自身思想与行为规则;另一方面又需要适应环境,将这些价值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得到社会与群体的认同。

(一)民主意识增强

网络世界把人的主观能动性空前地调动起来了[1]。网络使得交流空前自由、跨文化、跨地域、跨空间、跨时间,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话语权。这种表达通道的畅通使得政治参与度、民主监督力度空前增强。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参与到“网络民主”中去,在揭露“涉腐、渉富、涉权”三类事件中,在匿名网络环境中发散式参与,引起一波又一波舆论热潮和社会热议。在这一过程中,“网络民主”不仅为大学生民主意识的增强提供了众多的机会和渠道,也有利于他们民主意识的极大增强。

(二)个性化趋势显著

新媒体环境让“沉默的螺旋”不再沉默,在传统媒体时代,不具备公众畅通交流的平台和渠道,许多观点得不到有效传播,许多人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新媒体时代,出现大量的大V和舆论领袖发表观点,畅谈想法。大学生们可以通过微信、QQ、微博等即时通讯APP,对自己感兴趣的各种话题发表看法、提出建议。这种模式使得张扬个性成为关注、自我意识不断强化、本位意识不断增强,个体化趋势明显。

(三)全球化观念明显

新媒体使“地球村”变为现实。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开拓了国际视野,形成全球化的价值观。同时,通过新媒体平台,构建了双向交流的渠道,不仅可以通过平台获得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向全球传递信息。在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过程中,形成开放意识。

二、新媒体环境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一)价值取向自由化

价值观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对当下事物以及将来事物是否具有价值、有多大价值、应该具有何种价值的信仰、信念、认知、情感以及意志的总称[2]。”年轻人的好奇心与新鲜感,往往使得他们的选择更加随意、盲目。大学生在价值观还没有稳定的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价值取向紊乱。新媒体的出现,无形中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出现了大学生对于自身价值选择的迷茫和意识形态教育的缺失。

(二)价值观念自我化

新媒体环境对于个性张扬的追捧和个性化表达的诉求,使得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自我价值得以实现,但同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更加自我化:一是导致个体极度膨胀、个人主义凸显、追求绝对自由、自我表现欲增强。二是由于新媒环境的“眼球经济”使得更多的新媒体产物以博眼球为目标,导致物质价值追求与精神价值追求之间的失衡,使得一些大学生心理浮躁,生活理想庸俗、精神世界垮塌。

(三)民族认同感弱化

新媒体使得信息的传播超出了地域的限制,网络“全球化”使得大学生在日益“一体化”的虚拟世界中生存。这种“一体化”表现为民族意识的弱化、民族认同感的削弱、民族、种族的意识逐渐被消解。西方宗教思想的侵入、境外敌对势力的网络渗透无处不在,在价值观尚不稳定的大学生中,不利于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也是对民族文化的消解。这种冲突使得不少大学生出现人生观、价值观倾斜,盲目信任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对于本国文化的不自信,思想上陷入混乱,甚至是错误。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主流价值观传播的基本思路

价值观传播受到传播者、信息本身、传播渠道、受传者和传播效果五大要素影响。新媒体环境下的价值观传播最大的不同在于传播渠道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传播的主体—传播者和受传者需要适时改变。

(一)优化主体条件

1.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校园精神传播队伍建设

新媒体环境下,需结合校园文化、校园精神,培养一支高层次专业化的校园文化传播队伍。精通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具备网络舆情监测、网络危机事件应对、网络平台运营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构建网络文化阵地。及时接受来自网络的舆论导向,于无声处引导舆论,防止网络危机的爆发,将含有主流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广泛传播。

2.培育新型校园精神传播受众

主流价值观传播需要把受众的价值认同、精神思想、行为导向做为目标。新媒体的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最大的差异在于,受传者的地位更加凸显,对于传播的接收效果表现的更为明显。要保证传播效果达到最佳,还需要培育新媒体思维的受众。

第一,增强学生的本位意识,让他们明确自己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培养他们的主导意识,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传播能力、创新能力、选择能力、组织能力、配合能力等,形成并努力塑造受众的主体人格。

第二,提高受众媒介素养。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正能量、传递主流价值观、形成受众良好的媒介素养迫在眉睫。首先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理性思考、合理诉求。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中健康文明上网,抵制黄色新闻及低俗、反动、淫秽的信息,提高网络免疫力;其次,提高大学生的信息判断能力,在获得一个消息的时候,能够思考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能够防止虚假信息,失实信息的误导,公正、客观、真实对事物做出评价。

第三,培养受众文化自信意识。党的十九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出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阐释了我国现行的法制、体制。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对于校园精神传播,要培养受众的校园文化自觉和校园文化自信[3]。对于十九大以来的新思想传播要能够分层次、分阶段,做到及时、有效、全面。通过多样的网络形式,使大学生参与到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中来,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

(二)促进媒介融合

现行传播环境下,媒介融合已然成为大势所趋。校园的文化阵地建设更应该迎头赶上,构建新型线上线下媒介融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矩阵。以“全媒体”的形式整合传播,鼓励倡导“校园记者”利用自媒体,让“全媒体”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有力助推器。

1.开辟主流价值观传播网络新平台

第一,主动探索传播新途径。应广泛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形式传播,开辟抖音账号拍摄短视频、运营微信公众平台、开通官方微博,紧跟大学生的传播喜好,探索大学主流价值观传播新内涵。

第二,打造校园特色网络专栏。“内容为王”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中仍旧大行其道,在做好平台建设的同时更应注重内容的把关,可以通用微视频爆笑漫画、校园短剧的形式,将主流价值观通过生动的包装传播出来。从内容上吸引受众,从形式上获得关注,形成富有校园文化特色的网络专栏。讲好“中国故事”,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

第三,利用微视频、直播打造传播新阵地。目前直播、微视频等在网络环境中大行其道。高校完全可以借助这一手段,通过生动的视频将主流文化展现出来,既可以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又利于内容的生动包装,有效地对校园精神加以传播。

2.倡导“校园公民记者”

所谓“公民记者”,是指在新闻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发挥记者作用,却非专业新闻传播者的普通民众,它是一种“自媒体”的展现。随时拍摄,随时记录,随时传播。校园文化的传播离不开“校园公民记者”,可以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为手段,使学生收集校园新闻,分析、传播校园文化,弘扬校园精神。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表达的平台,使他们在传播和接收的过程中,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受众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