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迎,宁艳哲,贾竑晓△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精神卫生研究所,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北京市重点室,北京 100088;2.北京市大兴区精神病医院,北京 102600)
《素问·宣明五气》曰:“脾藏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中央生湿……在藏为脾……在志为思。”“脾藏意主思”既是“五神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情志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丰富的现代心理学内涵,为此本文从认知心理、情绪心理、生理心理、病理心理以及临床应用5个方面对脾藏意主思进行阐述,从而加深对“脾藏意主思”的理解。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并认为认知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输入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全过程。“脾藏意”的“意”出自《素问·宣明五气》“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灵枢·本神》中“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宗历代医家之现代研究可知,“脾藏意”之“意”有记忆、思维两方面含义,皆属于认知心理学的内容。
“脾藏意”,王冰对《素问·宣明五气》解释为“记而不忘者也”,即将“意”解释为记忆。记忆的功能正常与否与脾胃功能是否正常有关,如果人的脾胃功能正常,气血生化旺盛,髓海充足,思维敏捷,则记忆能力强;而脾虚运化失健,气血生化不足,或脾胃枢纽失常,影响气血化生精气,精不足髓海不充,记忆能力必然会下降。大量的从脾论治痴呆、郁证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病案报道证实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意义,如李艳艳[1]据王宝亮多年的临床经验,应用《济生方》归脾汤加减治疗多例心脾两虚型痴呆的病例,能改善患者的症状,缩短病程,改善痴呆病人的生活质量,远期疗效较好,说明补益心脾的治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针对痴呆心脾虚证有明显疗效。与此同时,许多的实验研究也从神经递质传递、细胞信号传导等方面揭示脾与记忆关系这一理论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如刘晓岚[2]创新性地提出“脾主智”的观点,认为意与思由脾所藏所主,强脾治疗能通过调节胆碱能神经系统,增加神经营养因子,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活动,从而增强学习记忆能力,改善老年性痴呆的症状,说明“脾藏意”的其中一种功能与记忆过程有关。
同时记忆的过程也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灵枢·本神》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首先接触事物后,通过“心”的感受而产生知觉;感知的事物在“心”中反映而产生记忆;当记忆不在眼前的事物时,在“心”中的现象就产生意象;在意象中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寻求满足需要、确定目标而产生志向;有志向之后会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点和内在联系进行分析综合,如此往返就产生了初步思维;这个过程类似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贾竑晓[3]曾系统整理了“五神藏”认知心理学内涵,认为在认知心理的信息加工过程中,“脾意”将外界剌激的信息进入到“心”,产生感觉登记,后“脾意”将“肺魄”输送作用过来的感觉信息输送到脾,由“脾意”进行信息加工处理;最后“脾意”根据判断标准可以确定将信息贮存在“肾志”中,形成长时贮存,“脾意”也可以根据判断标准、根据信息加工需要从“肾志”提取相关信息以供参考。综上所述,脾居中央,灌四旁,与五脏均有相关性,而“脾意”在认知过程中,起着平衡调节作用,是信息加工的枢纽。
“脾藏意”,张景岳《类经·本神》注:“忆,思忆也,谓一念之生,心有所向而未定者,曰意。[4]”“脾藏意”的“意”除了回忆、记忆含义外,还可解释为心接受外界变化的刺激而有所反应,形成了初步的意向就称为“意”,即认为“意”有思维、辩证、推测、意度之义,此处的“意”是思维的意识活动范畴,指为实现某种意愿而反复研究、思考的思维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德雷弗在《心理学词典》中认为,情绪是人的正常的心理活动,通过人对外界刺激的认知评价而产生,如果不良的情绪能及时得到发泄和疏导,就不容易对健康构成威胁,而当不良情绪过于强烈或持续时间过久,则会对健康构成威胁。而中医学在两千年前就认识到情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发展了情志理论,并归纳为喜、怒、忧、思、恐,称其为“五志”[5]。
“脾主思”的“思”为“五志”之一,是七情病因学中争议比较大的一个概念,根据《黄帝内经》神志理论定位在“脾”[6]。中医心理学一般将“思”解释为思考、思虑,但这种解释往往不够全面。“脾在志为思”,在脾气旺盛、气血生化之源充足的基础上,正常的思虑、思考是不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此处之“思”可解释为通常认为的“思考、思虑”的涵义。而当思虑、思考太过,注意力高度集中,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的时候,往往会导致脾胃气机郁结,即“思则气结”,使之升降不及、运化失常,脾胃气血受损并损及他脏,所以常常会伴有焦虑不安、失眠多梦等症状,此处之“思”则应解释为“忧思、焦虑”,相当于“焦虑、抑郁”的情绪,即“思伤脾”状态。所以思的情绪心理学的涵义不仅包含通常认为的“思虑”的涵义,还包含“忧思、焦虑”的涵义。
而最近一些基于“思伤脾”治疗焦虑的研究均说明“脾主思”包含“忧思、焦虑”的涵义。如毛珺等[7]根据中医“思伤脾”理论观察60例考前焦虑性失眠治疗,结论显示观察组、对照组均可改善考前焦虑,说明运用“思伤脾”理论指导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考前焦虑性失眠的症状。李保良等[8]对全国5家大学对应考学生横断面问卷调查研究显示,考试期间大学生“思伤脾”状态发生率较高,且与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相关。以上皆说明情绪之思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所以将“脾主思”中的情绪心理学内涵,解释为“思虑,忧思、焦虑”之意,更加全面,也更能显示“思”的情绪心理学本质。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学科,是以心理的生理机制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它探讨的是心理行为活动的生理学机制。中医脾作为五藏之一,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营阴,而实质上是一个多元性功能单位,包括现代医学的脾脏、胰脏、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9],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精微,经过消化、吸收转化为营卫气血津液输布全身,灌溉脏腑、经络、营养四肢百骸,并与其情志、记忆、思维有着密切关系。
《素问·六节藏象论》:“脾……仓廪之官,营之居也。”《灵枢·本神》曰:“脾藏营”,而脾为仓廪之官,主藏“营”,为营气生成的基础,并将营气输布于全身,脾所藏之“营”,一为营养周身的精微物质,属于精之范畴。二为营气,属于气之范畴。精微物质或营气皆为化生血液的重要来源,故营之内涵中含血。而营阴为“意”所居之处,故脾运有权,精微营气充足,脾气才能正常地将饮食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将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才能正常进行情志、记忆、思维等活动。
《灵枢·本神》曰:“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脾为仓廪之官,主藏“营”,为营气生成的基础,并将营气输布于全身。“脾藏营,营舍意”“脾藏营”即脾的消化食物与吸收营养功能,与“营舍意”即情志、记忆、思维有着密切关系。现代研究亦为此提供了支持,如Pearsa提出的脑肠肽概念,说明大脑和消化道之间在起源和功能上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意味着大脑外的递质能产生大脑内递质的类似功能。这为解释“脾藏意主思”的现代机制提供了一定的证据和线索[10],说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藏营舍意,即脾胃健运则气血充盛,脾藏意的功能正常则“意”方可正常体现。
病理心理学是研究精神病人和脑损伤病人在疾病发生、经过和结局中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主要探讨的是致病的原因和机制。中医学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时代就已经认识到“脾藏意主思”的病理心理学内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脾……在志为思,思伤脾。”《灵枢·本神》:“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素问·逆调论》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举痛论》曰:“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等,均说明“脾藏意主思”与精神心理疾病密切关系。临床焦虑症、强迫症以及记忆力障碍在中医治疗上往往病位在脾,并与“脾藏意主思”的理论有着密切联系。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状态,每个人都会出现,但是当焦虑的严重程度不符合客观事实或者长时间存在,称为病理性焦虑,即为焦虑症。焦虑症属于中医情志病范畴,其临床表现与“惊悸怔忡”“郁病”“不寐”相类似[11]。焦虑症其中的一个核心症状为担忧、忧思,根据《内经》神志理论定位在“脾”。《素问·阳阳应象大论》指出:“脾在志为思”,这些观点都充分说明忧思与以脾营为基础的脾思密切相关[6],所以焦虑症的中医病变部位多在脾。《景岳全书》曰:“心脾血气本虚,而或为怔忡,或为惊恐。[12]” 当脾营不足、脾虚气血化生不足时,脾胃气血受损导致气血失调、心脾失养,进而出现焦虑不安、失眠多梦等过分担忧与忧思的症状,故临床应用归脾汤健脾养心,加强脾胃运化功能,治疗焦虑症往往效果较好。
强迫症主要症状为反复的思虑及对某些事情发生的担忧甚至恐惧。其中医病机之一为肾志虚弱,脾意亢奋,志不御意[13]。《灵枢· 本神》曰:“思虑过多则心虚,心虚则神无所主,胆气虚则思无所制则恐,思不胜恐而反为恐所辱,过多的担忧恐惧则神气不收。”“脾藏意主思”,若思虑过多,脾意亢奋,志不御意,症见反复出现强迫想法,并因此引起不必要的烦恼、焦虑不安、恐惧等。这些强迫想法往往是不随意、不能由自己的意志所控制的,并因为不能克制强迫想法感到烦恼、焦虑、痛苦,从而引起心脾损伤,神意不足。 临床治疗可选用归脾汤合强益安定散为主方加减[14],用药当以形神双养、益气补血养心、强志意益精神、安定魂魄的方法治疗强迫症效果较好。
记忆减退是一种记忆障碍,临床上较多见,可以表现为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中医治疗往往认为与脾有关。《灵枢·本神》云:“脾藏营,营舍意。”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海,纳化水谷精微而生营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清·王清任《医林改错·脑髓说》说:“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髓上行入脑名曰髓海”[15],说明脾思功能正常,水谷精微充足,意能表达充分,记忆力增强,注意力集中,思维功能正常,思路宽广而敏捷;若脾胃受损,气血生化无源,不能奉养脑神,功能活动失常,则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头晕神蒙等症状。临床治疗对于脾虚引起的记忆减退以健运脾胃为治法,往往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精神心理疾病与内科病证在临床辨证治疗上不同,自身有一定的特殊性,往往缺乏客观的疾病诊断指标,更注重精神动作行为状态的异常作为判断疾病的标准,而准确认识不同精神动作行为的异常状态就相当于中医辨证的核心,并据此“论治”遣方用药。贾竑晓也认为,以精神症状为主进行辨证论治,有利于把握精神类疾病的核心病机[16]。脾藏意主思作为脾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代心理学内涵能对精神心理疾病的的辨证治疗在认知心理、情绪心理、生理心理认识方面提供一定的依据和解释,其病理心理学内涵对精神心理疾病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