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梁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邵阳 422000)
课程是教育学生成才的载体,课程可以细化培养目标,从而更好地培养就业型人才,也就是说课程设置和结构决定着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素质水平和素质结构。大量的用人单位所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的学前教师,这对高职高专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部一直实施素质教育方针,对学龄前儿童来说,音乐也是他们学习基本知识之外的一个重要学科,学龄前儿童的认知、情感的发展水平较,合适的音乐欣赏可以让学生学会感悟美,创造美,帮助他们陶冶情操,老师帮助学习鉴赏音乐,让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参与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
课程单一。因为我国的学前教育模式还不是最先进的。高职高专院校对教师的培养的课程一般是简单的音乐欣赏和声乐练习,要求学生会简单的几首歌,会弹奏钢琴即可,对于音乐的具体理论化知识的学习几乎没有,高职高专院校缺少优秀的音乐教师,也没有专业的音乐教材,这样的人才培养就像是“考前培训速成班”,不利于学生的培养。
基础课程多,实践活动少。学前教育最多的就是如何组织学龄前儿童去学习,也即是要求学生具有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但是目前的课程安排多是以“教育学”,”心理学“这些理论化学科的课时较多,学生无法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运用到活动中,各个学科也很难渗透,也违背了以就业为目标的的高职高专的办学原则,高职高专院校不是专业的音乐学院,许多音乐知识都提供留在理论上,没有带学生去进行一定的操作和练习,重视理论知识忽视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前教师职业技能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教育工作。
学前教师的培养在在注重知识、技能教学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方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以达到教学改革目的。
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学前教师的培养是一个传授者的角色,应积极帮助学前教师增强音乐技能和知识,而不是培养全能的艺术家,学前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是儿童知识的启蒙者,也是他们人生的启蒙者,学前教师要以身作则,不仅要具有良好的音乐技能,还要在生活中给儿童正确的引导,树立全局意识,照顾好每一个学前儿童的情绪,而不只是单纯的增强技能,这样才能完成“教学育人”的目标。
重视音乐学科建设,优化课程体系。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没有作为专门的必修学科,而是像选修课程一样的辅助作用,应该重视音乐学科的建设,招收更多的优秀教师让他们帮助高职高专院校培养更多的学前人才,音乐教育应该要搞好乐理课和视唱练耳这些基本的音乐课程,音乐最大的表现因素就是旋律、节奏,学前教师应该具备最基本的音乐素养,拓宽音乐教学课程,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音乐知识。拓宽音乐课程,不仅仅是音乐课程的堆砌组合,要进行合理的优化,让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培养合格的学前教师。
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高职高专的办学理念就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学前教师的培养最终目标就是良好的就业,而目前许多高校为了表现他们的专业性,增加许多教师培养的理论课教学,忽视了音乐教育专业的意义,高职高专院校应该积极的和许多用人单位合作,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学校也可以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能力展示的平台。
学前教师的培养看似只是教师的培养,实际上是为了祖国的未来,优秀的学前教师可以为学龄前儿童创造良好的知识启蒙和人生道路方向的指引,为儿童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也有利于做过的文化软实力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