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艺玲
( 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福建 厦门 361000)
歌词可以被视为艺术加工的产物,也是组成音乐的“物质”基础。纵观小学音乐教材,所选用的歌词生动性与鲜活性特征共存,内容也散发“美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抓住作品的主题,反复地思考和体味,融合主观情绪情感去朗诵歌词,深度分析歌词中所呈现的意境,感受作者的心情,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带领下,在想象的海洋中遨游,有助于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以此为基础,学习歌唱曲目,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就会情不自禁的将文字勾勒的图景和自己联想的画面进行整合、比对,进而实现真正的“音乐想象”。
例如《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歌词内容多样且丰富,像娓娓叙述某些故事情节,却又不乏生动性与形象性,并流露出一种真切的情感,具备一定的渲染力。在课程教学期间,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妈妈在家庭中劳动情景,进而结合主观情感诵读歌词,进一步通过别人的“文字表达”感受妈妈为家庭的辛勤付出,以及歌曲中小朋友的懂事和体贴,进而促使小学生在思想上和文章达成共识,实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继而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和学生共同探讨歌词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情绪情感处理每段歌词演唱方法。笔者结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重视并加强歌词教学,有助于开启学生“音乐想象”的天窗。很多学生在唱到“我来摇妈妈,一直摇到太阳照”时,脸上的表情仿佛在说他们仿佛看到了当时的情景。学生越唱越动情。孝敬父母,疼惜父母的道德观念由此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了种子。又如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歌词理解,想象当时中国国难当头,作曲者借助歌曲号召所有热血中国人站起来保卫祖国的情景,同学们激情昂扬,一张张坚定有力的小脸充分说明他们通过想象已深深感受到当时的情景。
课程改革前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此时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被教师占据。课程教学的思路通常是教师首先口述创作者生平、经历,然后介绍本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最后组织学生进行相应欣赏。其实,“在未欣赏音乐之前,先介绍作曲家情况是徒劳的。”该种老旧教学模式,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传输,“单向式”的传输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收情况,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削弱。因为教师在方法上产生的偏差,在欣赏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引导,或者是没有在听音乐前给予学生一个想象的氛围,学生不知所云。于是往往出现教师在讲述知识时乐此不彼,但是学生却听得烂醉如泥,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升。
音乐欣赏课教师少说一些,给孩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去想象,让他们说一说听后感是有利于展示想象力的。
音乐的旋律在儿童心上唤起鲜明的想象,这种旋律是培养创造力的不可比拟的手段。音乐形象最具有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也是最大的。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一首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不会是单一的,而是多姿多采的。
由此可见,对于同一乐曲,不同学生理解的角度、想象的范畴存在差异性,但均是主观情绪情感的表达,最能够真切地呈现出个体的“真性情”。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极度肯定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音乐能够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将现实生活中儿童喜闻乐见的多种事态,以个性化方式呈现出来。音乐具有促进儿童想象空间拓展进程、创造美轮美奂世界等作用,音乐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引领者”。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在不出示课题的情况下,让学生听赏歌曲。然后,要求每个学生都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立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中,学生能够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去发挥想象能力,可结合音乐特征,去勾勒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例如教学《阿细跳月》,欣赏之前,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去听,去感受。带着问题去听,请他们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表现的情景,速度,听完以后告诉老师。学生将作出的答案多样性特征显著,但是深度分析发现一个相同特征,即能够形象化的勾勒出一个欢乐、喜庆的场景。从某种层面上分析,这是小学生感受音乐的外在体现,是和音乐在情感上产生的共鸣。接下来再请同学们细听一遍,感受音乐带给的心灵撞击,说说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听完后和同学们交流。于是孩子都用他们纯真的话语把音乐中载歌载舞的情景描述出来了。这之后我才从容的出示曲子的题目,简单介绍曲子的出处。孩子恍然大悟,在不知不觉中他们认识了跳月节,也感受了云南阿细人跳月的快乐情绪,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欢欣。由此认为学生的这种想象是发自内心的,是真挚的,是心灵与音乐的碰撞迸发出的火花。同学们可以不受约束地发表意见,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活力,并使 每个学生心中蕴涵的向往和渴望得以宣泄。正象捷普洛夫所说:“人从声音里听到的东西越多,则音乐感越丰富。”在《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的教学课堂上,教师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即激发小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参与音乐教学的积极性,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应用了游戏教学方法,将班级同学分为四组,每组每次派一名同学在讲台上示范一个动作,由其他三组的同学去猜动画片名,猜得快又准的小组有一面小红旗的奖励。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学生猜出来了《西游记》《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动画片名。这样教学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与锻炼他们思维创造与想象能力也是必然的,还能够协助他们在小学期间树立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健康人格的建立奠定基础。
由于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不足,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往往也会与音乐的基本情绪和内容有着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与启发,激发积极的想象力。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中,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利用各种形式与手段,加深对音乐乐曲的内涵理解,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音乐是一种感性的语言,需要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心去感受。多媒体使歌曲的形象有静、有动,符合儿童对形象事物乐于接受,容易理解的认识特点。在音与像完美结合的教学氛围中,营造了一个想象的意境。孩子们的情感为之感动,他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犹如身临其境,情不自禁进入美妙的音乐世界。
多媒体在儿童音乐思维形象化中,起到了催化作用,直接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如第四册中的《小小摇篮曲》这一课,在一段旋律优美的音乐中一个小女孩坐在月船上邀游星空,课件充满了幻想的童话色彩,富有儿童情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唱边欣赏课件。随着美妙的旋律,看着那飘呀飘的小船,学生情不自禁插上了“音乐想象”的翅膀,来到了那神秘的太空。学生准确地捕捉到了歌曲的艺术形象,并把自己听觉和视觉的感受,融汇到那柔美和谐的音色中,是啊,这就是意境的艺术,意境为学生创设了想象的空间,由此触动了学生的心弦。虽然情境的创设得花大量的时间,但有目共睹的是,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了解和掌握了歌曲的内涵,,积极地进行音乐创造,主动地投入到美丽动人的音符世界里,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音乐教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音乐实践体验是音乐课程标准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和语数英等学科相比较,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音乐以旋律、节奏等元素为载体,去呈现现实生活,塑造艺术家人物形象特征,委婉的阐述人们的思想情感,只有切身的体会,才能感受到音乐传递出的美感。正所谓“耳濡目染,不学而能”,这就证明音乐教学中不能缺少体验和演绎,美感与形象化特征共存的音乐才能直击心灵最深处。在文明社会发展进程中,舞蹈和音乐两大艺术就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可被视为形体美与音乐美的结合体。《乐记·师乙篇》记载道:“故歌之为言也,……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就是说人体演唱到兴奋点时候,肢体就会不由自主的摆动。从中间接的发现,舞蹈可以被视为唱歌中人体主观情绪情感升华与表达的有效方式。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强烈好奇感、想象空间无穷无尽是小学生的功能共性特征,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真正提升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质量,教育者就应紧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与规律,将少儿的音乐学习和舞蹈元素有机整合。组织学生演唱和表演同步进行,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与理解深度,拓展音乐现象空间。
在教完《猫虎歌》这首歌曲时,我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首歌曲进行改编。为了完成改编的任务,各组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纷纷根据歌曲的主题、内容、情感特色来编排舞蹈动作、创作旁白、制作道具、设计人物造型等。在各组的”汇报演出”中,每位学生在其中担任了不同的角色,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受到美的熏陶。
音乐为一门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体现在能够为人们创设一个广袤的现象n空间、只有富有无穷想象的人生才是丰富多彩的,只有在想象力的支配下,一个民族才有更大的可能实现壮大发展。儿童音乐为儿童想象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优势条件,音乐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合理发挥引导作用。协助小学生顺利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进而切身的感受音乐世界带来的快乐。逐步走进艺术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