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早期与晚期钢琴奏鸣曲的演奏区分

2018-01-23 15:42秦歌星
北方音乐 2018年19期
关键词:奏鸣曲乐章贝多芬

秦歌星

(江汉大学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一、贝多芬奏鸣曲时代背景及音乐风格

按作品产生年代的先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可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分别为1792-1800年、1800-1815年、1815-1825年。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使作品在演奏上有所不同。

贝多芬早年受法国启蒙运动与德国狂飙运动的影响,对世界充满美好的想象,相信自由和平等并且勇敢追求。在早期,贝多芬共创作了十三首钢琴奏鸣曲。早期的钢琴奏鸣曲简洁、粗犷、质朴、热情,遵循古典主义的创作规范。贝多芬在创作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抒发了自己对于时代和社会的见解及认识,这一切使得他早期的作品别具感染力,富有戏剧性和英雄性。由于贝多芬晚期与早期创作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所以在创造风格上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二、不同时期奏鸣曲的演奏区分

(一)作品曲式结构的区分

在传统钢琴奏鸣结构中,一般会有三至四个乐章。乐章一般采用“快——慢——快”的形式。贝多芬早期的奏鸣曲多是传统的四个乐章的形式,但在贝多芬的晚期钢琴奏鸣曲作品中打破了这一传统。他在作品创作中没有固守陈规,而是将奏鸣曲的结构做了调整,将乐章缩小,作品109、111都是两乐章的形式,作品110是三个乐章,作品101、106依然是四个乐章。乐章的顺序也不按照传统的快慢快形式,使晚期的奏鸣曲更加新颖和独特。

(二)作品演奏速度及节奏的区分

速度及节奏在贝多芬奏鸣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品的速度对风格的表达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贝多芬早期的作品遵循传统的古典音乐风格,节奏严谨、速度准确。尽管贝多芬晚期奏鸣曲的创作有浪漫主义音乐的倾向,但总体上仍旧要遵循古典主义的原则,速度要稳定匀称,保持统一,不能随意自由的去表现。为了表达个性以及复杂的情感,贝多芬晚期奏鸣曲也应用自由速度标记。但要在乐曲基本速度的前提下演奏,切记随心所欲的演奏,要根据情感进行速度的变化。

(三)力度起伏的区分

在贝多芬的奏鸣曲中,力度的起伏及对比是非常普遍的。他的力度起伏明显超过同时期的海顿和莫扎特。要想把钢琴作品情感、氛围和风格良好的表现出来,前提就是要控制演奏力度。同时,力度的存在为钢琴乐曲的情感表现提供了一个广漠的空间。力度的强烈对比使得作品充满矛盾,富有戏剧性,给人带来听觉上和心理上的双重冲击。在演奏强烈部分的音乐时,要协调好身体各部分的力量,使得弹奏出来的音色坚实饱满。而在弹奏较弱部分的音乐时,要控制好自己的手指,太弱就会显得声音很虚,太强则又无法与强烈部分形成对比。我们在贝多芬早期的奏鸣曲中几乎看不到中间级力度的运用,如mf、mp等的运用。而贝多芬晚期创作风格转向深刻,不仅追求极端的力度对比,频繁使用突强突弱,而且爱用中间级的力度,呈现出晚期深沉内敛的风格。

(四)感情抒发和表达的区分

对感情的抒发和表达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旋律的起伏和踏板的运用。在演奏贝多芬奏鸣曲时,旋律的走向我们要十分注意。当旋律往高音方向上行时,要有渐强的处理,我们的情绪也要跟着往上走,一层一层推进。当旋律往低音方向下行时,往往力度要逐渐减弱,这就需要我们的手指有很好的控制能力。贝多芬晚期奏鸣曲的旋律比早期更加连贯优美,并且具有浪漫主义特征,这时期的音乐效果简洁、朴实,音乐语言直接、亲切。同时,贝多芬晚期的奏鸣曲模仿了歌剧中的宣叙调及咏叹调,丰富了音乐效果,表现了贝多芬内心的复杂,思想感情也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在钢琴演奏中,踏板能够加强音乐的总体演奏效果,改变钢琴音乐的音色,使旋律更加丰富。

三、结语

多芬创作晚期的五首奏鸣曲正处于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交替之期。这是一个研究,也是一个提醒,提醒广大学习者和演奏者,同一个作曲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是有区别的,不要因为都是贝多芬奏鸣曲就按照一个模式弹奏。

猜你喜欢
奏鸣曲乐章贝多芬
手机上的奏鸣曲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谱写肌肤新乐章
亦远亦近贝多芬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春天的奏鸣曲
饥饿奏鸣曲
祭献奏鸣曲(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