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形象构建视域下中央文献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研究

2018-01-23 13:36朵宸颉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阿拉伯受众国家

朵宸颉



国家形象构建视域下中央文献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研究

朵宸颉

(天津外国语大学 亚非语学院/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天津 300204)

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助于国家在国际交往和竞争中占据主动,有效地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实现国家利益。作为对外宣传我国的政治制度、方针政策和思想理论的重要文献资料,中央文献的对外翻译传播是中国在国际社会构建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译本出版物在语言对象国的发行量、国外媒体的关注与相关报道等受众接受情况体现了中央文献的对外宣传效果,也影响着我国的国家形象构建。做好中央文献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可以增强中国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强化中国在阿拉伯民众心中积极良好的国家形象,进而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国家形象构建;中央文献;阿拉伯;传播

一、引言

国家形象指的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印象、总体评价及舆论反映。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管文虎,1999:23)。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助于国家在国际交往和竞争中占据主动,实现国家利益。其构建过程主要是通过信息传播有效接触目标受众群,在目标受众心目中确立一个正面的、明确的国家形象的过程(刘继南、何辉,2006:257-260)。

中央文献主要包括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著作、全国党代会和代表会议主要文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会议主要文件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重要政治文献。其对外翻译与传播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在构建我国的国家形象。中央文献译本在语言对象国的发行量、国外媒体对中央文献相关主题的关注与报道等受众接受情况不仅体现了中央文献的对外宣传效果,也反映了我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效果。

二、中央文献外宣文本与阿拉伯受众需求的亲近性

所谓文本与受众需求的亲近性,主要指的是文本的内容为受众所需要、理解与接受。作为对外宣传我国的政治制度、方针政策和思想理论的重要文献资料,中央文献文本具有很深的中国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烙印,但这却并未影响中央文献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效果。在面向阿拉伯世界的中央文献外宣文本中,毛泽东著作曾在20世纪中后期行销中东,与阿拉伯受众需求的亲近性尤为突出。

20 世纪 40 年代后期到 60 年代这段时间,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主要采取以军事手段为主的冷战政策,通过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从而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西方国家的遏制战略导致中国的消息无法向外界传播,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无法真正了解中国。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等机构开始组织翻译出版《毛泽东选集》外文版的工作,毛泽东著作中的很多著名篇目陆续出版了阿拉伯文版。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①以外文出版社的名义出版了由中国现代伊斯兰学者、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马坚先生翻译的毛泽东著作《论人民民主专政》,这成为中央文献阿拉伯语翻译的开始。经过阿拉伯文翻译组专家们的共同努力,《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阿拉伯文版于1968年出版,第二卷于1969年出版,第三卷于1970年出版,第四卷于1973年出版。随着中央外事小组对外宣传的开展,毛泽东著作的阿拉伯语译本陆续在中东地区发行。当时的阿拉伯各国正积极谋求摆脱西方控制,进行民族独立运动,重视学习中国取得独立胜利的经验。据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屠琳芳、景连如的回忆文章记载,毛泽东著作在阿拉伯世界的发行传播经过1952-1954年的初创期,从1955-1961开始起步,到1962-1966年有了大步发展。可以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最辉煌期(何明星,2009:89)。

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都积极发行以毛泽东著作为代表的中国图书,毛泽东著作在阿拉伯国家的发行量逐年递增。毛泽东著作在伊拉克1958年的发行量为9万册,到1959年达到33万册,1955-1961年累计发行超过50多万册。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民族独立斗争的支持也带动了以毛泽东著作为代表的中国图书在这一地区的发行与传播。中国出版物在埃及的发行量1955年不足1 000册,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中国站在埃及一边,支持埃及收回运河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以毛泽东著作为代表的中国图书在埃及的发行,1957年中国出版物在埃及的发行量猛增到21万册(同上)。在经销中方翻译的毛泽东著作的同时,一些阿拉伯国家还根据自身需要组织学者进行翻译和选译工作。例如,作为当时中国图书在阿拉伯地区的转运中心,叙利亚大马士革出版社就曾组织学者翻译阿拉伯文版《毛泽东选集》一至三卷及多种毛泽东著作单行本。

随着毛泽东著作在阿拉伯地区的广泛发行,毛泽东思想在阿拉伯世界得到了传播,最为突出的是埃塞俄比亚。当时的埃塞俄比亚政府将一切向中国学习作为基本策略,领导人发出号召向中国人民学习,学习中国取得革命胜利的经验,毛泽东著作大受欢迎。1962-1966年订购中国图书累计97万册,其中大量是毛泽东著作 (同上)。

毛泽东著作面向阿拉伯世界的翻译宣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当时正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广大阿拉伯受众之间形成了亲近性,在时间、空间,特别是利益上为阿拉伯受众所需要,在心理上与文本解读者达成契合,为中国在阿拉伯国家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实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三、阿拉伯媒体对中央文献传播效果的影响

媒体作为公共舆论形成的渠道和载体,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国民对他国形象的认知。对于一个国家的广大群众而言,想逃避媒体的影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他们不可能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去亲自了解每一个国家,对外国的印象只能来自各类媒体。因此,研究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媒体上的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潘志高,2003:1)。在信息全球化时代,媒体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广的普及面和最持久的影响力将有关国家的信心传递出去,引导或制造舆论美化或丑化受众所形成的他国国家形象,起到催化剂或定型剂的作用。有的学者甚至提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新闻流动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一国在他国新闻媒介的新闻言论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刘小燕,2002:59-61)

对于中央文献的翻译传播而言,阿拉伯媒体兼有双重身份,它既是中央文献翻译的实际接受者,同时也是译文使用者和面向更广泛阿拉伯受众的信息传递者。通过阿拉伯媒体的报道会有更多的阿拉伯受众接收有关中国和中央文献的信息。因此,阿拉伯新闻媒体在阿拉伯民众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飞速发展,中阿贸易也往来日益频繁。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中阿博览会的成立为双方的交往增添了一个新的平台,中阿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升级。随着中阿双方交流的进一步深入,双方民众对彼此的了解进一步加深。阿拉伯世界关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愿意学习和借鉴中国在经济、政治、外交、社会生活等各领域的成功经验。阿拉伯媒体有关中国报道的文章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对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党代会文件以及领导人讲话等内容的评论分析。这是继上世纪中后期毛泽东著作行销中东之后中央文献在阿拉伯世界传播回音的又一体现。本文选取半岛电视台、《中东报》、《金字塔报》三家在阿拉伯世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新闻报道与中央文献对外翻译传播的关联以及如何构建中国国家形象。

半岛电视台是阿拉伯世界第一家用阿拉伯语24小时不间断播送全球消息和报道的新闻电视台,在阿拉伯世界颇具影响力。新世纪以来半岛电视台愈加关注中国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的报道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相关解读并非浮于表面,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是成为半岛电视台关注的焦点。为了观察中国政策走向,近距离审视中国政治文化发展变化,半岛电视台积极参与报道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等盛会,先后发表了《中共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中国领导层的新构建:继往开来》、《中国共产党2012年大会:重要成果解读》等多篇报道,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就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的产生、政府机构改革的大力推进、军事外交政策变化、奥运会等国际大型活动的举办、人口政策、女性政治地位的现状、环境保护、交通拥堵等内容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评论。半岛电视台还将中国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视为观察中国政策走向的机会和近距离审视中国政治文化发展变化的窗口,每年积极参与报道中国的两会动态,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内容。

《中东报》创办于1978年,虽然在英国编辑出版,但在阿拉伯世界也极具影响力。近年来《中东报》对中国高度重视,关于每年一度两会的报道频频,对中国共产党2000年以来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盛会的报道篇幅更是处于递增态势。报道大多深入详实,不囿于基本情况的描述,有的报道通过与美国对比说明中国的发展变化,有的报道则以中沙关系为视角分析中国发展战略与政策。以2012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为例,《中东报》先后发表了《美国大选后聚焦中国》、《中国:第五代》、《中国国家主席召开中共会议:警惕腐败呼吁更多的民主》、《中国召开领导权转移会议提倡消费增长和政治开放》等多篇报道,涉及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交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和政策着力点等内容。近年来中国和沙特两国关系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中东报》不仅曾用整版以“中国和沙特关系”为主题刊登了《沙中关系:从丝绸之路到石油之门》、《王储在中国》等多篇文章,介绍中沙关系发展历程、各领域合作情况,还曾先后全文刊登我国王毅外长、驻沙特大使李成文的署名文章。“中国梦”、“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中国的外交政策、人口国策等中央文献中的重要内容都是《中东报》的关注焦点,先后发表了《习近平与“中国梦”》、《著名的“丝绸之路”重获新生》、《中国通过包括放宽独生子女政策在内的史无前例的改革决定》等多篇报道,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度评述。

埃及《金字塔报》是阿拉伯国家中创办最早的报纸,也是世界最早出现的报纸之一。该报经常反映埃及官方观点,阐述政府内外政策,被认为是埃及的半官方喉舌,在中东地区乃至世界都有较大影响。近年来《金字塔报》对中国的发展给予了全方位、多层次地解读和报道,对中国的关注度与日俱增。《金字塔报》就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盛会、每年一度召开的两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等中国重要政治会议等会议先后发表了《中国计划扩大国际影响力》、《中国反腐之声震耳欲聋》、《中国政策的变化和延续:解读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等多篇报道和评论,深度剖析中国发展、中国经验,涉及中国领导人讲话、政府工作报告等中央文献内容。十九大期间《金字塔报》副主编萨米·高米哈维亲自前来中国全程报道会议动态,并对会议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解读,让埃及读者对中国的发展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上述三家阿拉伯主流媒体相关报道涵盖中国政治、军事、外交、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报道基本是趋于正面和积极的,对中央文献传递的信息均予以了密切关注。“中国梦”、“一带一路”等中央文献重要术语在相关报道中频频出现且解读充分,这与中央文献的翻译传播具有密切的关联。阿拉伯媒体对中央文献相关信息所进行的重组与解读会传递给阿拉伯民众,引导其认知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也从侧面说明了政府工作报告、党代会文件以及领导人讲话等中央文献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效果。

三、关于中央文献对阿翻译宣传策略的思考

近年来媒体成为中央文献译文的重要传播途径和平台,特别是语言对象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央文献内容的相关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译文受众的分析判断以及翻译目的的最终实现。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发展潜力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但国际社会上依然存在对中国的负面解读,妖魔化、边缘化、神秘化在以欧美为代表的国外主流媒体有关中国报道中仍是隐约的主题,国际社会上也有大批普通民众对中国的认识仍很滞后。在阿拉伯世界,西方一些有关中国的负面报道直接或间接地成为阿拉伯媒体人的报道,在知情和表意上的增权或减权必然会使中央文献译文受众读者接收信息的效果有所折损。中央文献翻译机构与中方媒体加强与阿方媒体之间开展制度化和常态化的交流与合作对于促进中央文献对外宣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事实上,中阿双方在中央文献翻译传播方面的确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与阿拉伯媒体合作能够更好地将中央文献信息以符合阿拉伯民众语言文化习惯的方式进行传播。《金字塔报》就十分注重与中国权威机构和权威人士进行话语对接,集团董事长艾哈迈德·赛义德·纳贾尔在与新华社社长蔡名照会见时曾表示《金字塔报》报业集团与新华社都应为增进中埃两国人民相互了解贡献力量,期待加强与新华社在经济信息服务、智库建设、新媒体业务等领域的合作(刘畅、王雪,2016)。《金字塔报》曾先后多次刊登我国驻埃及大使、中国学者的文章,直接传递中国声音,其中包括我国驻埃及大使宋爱国题为“中国梦,埃及梦”的署名文章、北京外国语大学薛庆国教授撰写的题为“中国梦”的文章等,在回顾与展望中阿友好合作的同时对“中国梦”、中国和平发展的政策理念、“一带一路”倡议等作了详尽的阐释。中阿双方在信息服务、智库建设、新媒体业务等领域行之有效的交流与合作以及阿拉伯媒体对中央文献内容的积极评价将有助于在阿拉伯民众中塑造一个更客观、真实的中国形象。

四、结语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国际社会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外宣传,积极构建自己良好的国际形象,从而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对于中国而言,增强对外表达自己的实力是急需认真对待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作为构建中国良好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中央文献的对外翻译与传播不仅需要高水平的翻译团队和精准出色的译本,也需要行之有效的传播渠道。做好中央文献在阿拉伯世界的翻译传播,在阿拉伯民众心中树立中国积极良好的国家形象,正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所作出的切实努力。

注释:

①国际新闻局就是如今的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简称国家外文局),又称中国国际出版集团。

[1] 管文虎. 1999. 国家形象论[M].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 何明星. 2009. 红色经典的海外遗产[J]. 南风窗, (2): 88-90.

[3] 刘继南, 何辉. 2006. 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家传播现状与对策[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 刘畅, 王雪. 2016. 蔡名照分别会见埃及《金字塔报》报业集团董事长与中东通讯社社长[N]. 人民网, 1-25.

[5] 刘小燕. 2002. 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J]. 国际新闻界, (2): 59-61.

[6] 潘志高. 2003.《纽约时报》上的中国形象:政治、历史及文化成因[M]. 洛阳: 河南大学出版社.

A Study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CPC Literature in the Arab World

DUO Chen-jie

A good national image will help the state to take the initiative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mpetition, and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realize the national interests. As an important document to publicize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policies and theories, the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PC literature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China to build a good national imag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circulation of CPC literature translation in the target country, foreign media attention and reports and other audience accept situation reflect the publicity effect and also influence China’s national image building. The dissemination of CPC literature in the Arab world can enhance the influence and appeal of Chinese culture, strengthen the positive image of China in the hearts of the Arab people, and increase China’s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ower.

national image building; the CPC literature; Arab; dissemination

H315.9

A

1008-665X(2018)3-0021-06

2017-12-11;

2018-03-05

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项目(TD12-5045)

朵宸颉,副教授,中共中央编译局博士后,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阿拉伯受众国家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来自阿拉伯的奇思妙想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