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立女子师范学堂旧址的建筑特征和价值探析

2018-01-23 10:47:3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旧址师范学堂

(开封古都学会,河南 开封 475000)

河南省立女子师范学堂旧址位于开封市鼓楼区中山路北段,现存建筑一座,坐西朝东,呈“工”字型平面布局,建筑面积约860 m2,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具有显著的民国时期开封地区建筑特色,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16年公布为第七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1 学堂的历史沿革

河南省立女子师范学堂旧址的前身是中州女学堂。1907年4月,河南学务公所议长李时灿及员绅郑思贺、张嘉谋、李鸿筹等集议,筹办女子学堂,定名为“公立中州女学”,经费由官绅乐助[1]。1908年正月,租旗纛街民房为校舍,3月招生,4月开学,李鸿筹为该校经理,后改称堂长。“公立中州女学”为私人创办,却是河南省女子教育的正式开端[2]。

1910年河南咨议局成立,中州女学更名为“河南官立女子师范学堂”,经费由政府按需拨付,学生入学全部免费,学校性质也由私立成为官立。1912年,省教育会指定信陵书院旧址为学堂的永久校址。1912年冬,教育部改“官立女子师范学堂”为“河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堂长随之改为校长,李鸿筹继续担任[3]。1924年,河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改称为“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魏允祥任校长,请求拨款建造一座讲楼,学校规模日渐完备。1933年7月,教育厅要求所有学校以所在地命名,故“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又改名为“河南省立开封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为易伯坚,先后修建了二、三号寝楼[4]。1937年12月,女子师范学校迁往豫西南等地。1946年学校迁回到开封老府门原校址。1949年春与开封师范学校进行合并,男女分校的形式被取消。1949年后更名为河南省立开封艺术学校,后为开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河南大学中山路校区。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旧址内原有讲楼、寝楼等完备的建筑,但由于管理使用者的不断变更,每个阶段的管理使用者都会根据自身发展、使用需要,对旧址内建筑进行拆除、重建,原有建筑格局已不复存在。仅存有的一座“工”字型建筑,依据其平面布局、建造形制特征等信息,可推断该建筑为教室。

2 学堂旧址的建筑特征

2.1 建筑形制和结构

河南省立女子师范学堂旧址现存建筑由中间连廊连接南北两侧建筑组合而成,坐西向东,呈“工”字型平面布局,两层硬山式。建筑占地面积430 m2,建筑面积约为860 m2,中间连廊开间16 m,进深2 m,连廊中间施科林斯式柱支撑,连廊东半部分为走廊,西半部分则设计为上下4间房间,房间正中设双分折角楼梯一部;南北两侧建筑形制基本一致,面阔23 m,进深7 m,高11 m。

旧址建筑采用了砖木和砖混相结合的结构形式,下部施整体圈梁,墙体为青砖白灰砌筑而成,豪式木屋架,屋顶为机制灰瓦覆顶,顶棚作了板条吊顶,木质楼板,局部采用拱券式结构,西式门窗设计,墙脚设灰泥砂浆勒脚。整座建筑采取的技术手法不但扩大了室内空间感,利于采光和通风,同时还满足不同的功能使用要求,具备显著的近代建筑特点[5]。

2.2 材料和工艺

(1)材料的应用。河南省立女子师范学堂旧址适应建筑结构的需要,建筑材料的采用既有青砖、白灰、木材等传统材料,还有水泥、钢筋、玻璃等新型建筑材料。水泥、钢筋在开封近代教育建筑中使用较多,旧址现存建筑中即有使用水泥、钢筋制作的圈梁等构件,建筑的窗台以及部分装饰性的图案也使用了水泥砂浆。玻璃在教育类建筑中使用也较多,旧址现存建筑作为教室对采光要求较高,势必选用玻璃以满足其功能要求。开封近代建筑屋面瓦件多使用小青瓦,但为满足新型建筑的需要逐步使用机制瓦,旧址建筑即采用机制灰瓦,且在屋檐部位使用了雨水槽和落水管等。装饰装修材料则使用了内粉刷和板条吊顶,局部使用了水泥饰面。

(2)建筑工艺。旧址内建筑青砖砌墙,红砖砌门券,青砖规格为260 mm×130 mm×50 mm,红砖规格为245 mm×115 mm×55 mm。墙体采用整体卧砖砌筑法,灰缝约8 mm,砖与砖之间铺垫混合砂浆,内墙采用水泥砂浆抹面。屋顶为波形灰瓦铺装,望板厚30 mm,瓦泥厚180 mm,檐出550 mm,有封檐板封护。二层木地板做法为空铺木地板,主木龙骨直径为230 mm,次龙骨直径为1 7 0 m m,二层走廊为砖铺地面,规格为260 mm×130 mm×50 mm,中间加30 mm厚三七灰土找平层,下层垫铺巴砖,规格为190 mm×160 mm×40 mm,室内吊顶方式为木龙骨板条抹灰吊顶[6]。

2.3 建筑特征。

一是旧址建筑平面具有典型西方建筑平面布局特征。旧址现存建筑为独栋式,平面自由多变,呈“工”字型平面布局;讲究使用功能,集合了作为教室使用的大部分功能,有别于中国传统建筑布局和功能组合形式,平面特征独具特色。二是旧址建筑采用了砖木和砖混相结合的结构形式。随着西方建筑文化的传入,开封近代建筑开始采用砖木和砖混结构形式,旧址现存建筑以砖墙为围护结构体系,水平荷载全部由砖墙等砌体承担,且建筑底部和楼梯局部使用了圈梁,提高了建筑承重能力。三是旧址建筑屋顶采用豪式木屋架和机制灰瓦。旧址建筑根据使用功能的需要和结构特点采用了三角形豪式木屋架,屋面坡度较大,屋面采用机制灰瓦。屋面荷载作用在望板上,再由望板传递给檩条,檩条以集中荷载的形式传递给桁架,桁架作用在外墙上,通过墙体传至基础。四是旧址建筑风格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较大,既有西方建筑基础、科林斯式柱和豪式木屋架,又在门窗洞口等方面使用了几何形状,具有中西建筑文化交流融合的典型特征,也是开封近代建筑发展期代表性建筑。

3 旧址价值

河南省立女子师范学堂旧址不但在建筑布局、建筑风格和建筑结构等方面体现了开封近代建筑的特征,还反映出当时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

3.1 历史价值

一是河南省立女子师范学堂的前身中州女学堂作为河南第一所女子中等学堂,在河南具有开创意义,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推动了开封乃至河南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对研究开封、河南女子教育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二是近代开封传统建筑文化受到近代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在建筑类型、形式、技术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变化。旧址建筑即是开封乃至河南近代教育建筑的代表,布局严谨、尺度适宜、建筑精美,不仅见证了开封、河南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历史,同时也为认识和研究近代开封建筑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建筑史价值。

3.2 艺术价值

近代开封教育类建筑在中西方建筑文化碰撞与融合的背景下,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反映了当时建筑技术发展的水平。旧址现存建筑既有坡屋顶形式,又采用了拱券门、科林斯柱式以及部分雕饰、线脚等,不但扩大了室内空间感,增加了采光度,同时给人以质朴刚健之美,构成了该建筑独特的造型美学。入口处门廊整体采用的装饰与主体建筑的灰墙灰瓦形成对比,既突出了入口,又增加了建筑的灵动感,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氛围和价值。

3.3 科学价值

一是旧址现存建筑采用“工”字型的平面组合布局,采用豪式木桁架取代抬梁式木结构,扩大了室内空间感和采光度,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的室内外空间,对研究开封近代教育建筑设计理念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是旧址建筑中采用了水泥、钢筋、玻璃等新型材料,门廊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柱,颇有艺术效果,室内墙面作了内粉刷和踢脚线,顶棚作了板条吊顶,营造了较好的室内环境,对研究开封近代建筑发展演变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三是旧址现存建筑充分考虑教育实用目的,房间沿走道沿线布置,设计科学合理,满足不同的功能使用要求,且建筑风格为民国时期开封地区典型近代建筑风格,对研究当时开封地区乃至河南省的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具有非常高的科学价值。

3.4 社会价值

随着社会化的发展,近代女子接受教育的潮流不可阻挡,开封也逐步走出传统的办学模式,女子学堂破土而出。河南省立女子师范学堂诞生后以“铁肩担教育,笑脸看儿童”为校训,组织女子同志会,倡导新文化运动。其作为当时河南仅有的女子学堂,顺应了全国发展潮流,对河南女子接受教育起到了推动和表率作用。同时,学堂追求爱国民主进步,培养了很多进步青年,引导不少学生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新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所以河南省立女子师范学堂具有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

4 结束语

河南省立女子师范学堂旧址建筑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较大,采用了新型建筑材料、工艺技术和结构形式,建筑布局严谨,尺度适宜,风格独特,功能齐备,中西建筑文化交流融合特征显著,是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过渡阶段的典型代表,是研究开封近代建筑的重要资料。同时,作为开封乃至河南留存不多的女子教育类建筑,承载着河南近代女子教育的起步发展和近代建筑的演变,体现着近代开封教育和社会发展状况,是近代开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表现,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参考文献

[1]甄京博.论清末民初的河南女子学校教育[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6):87.

[2]苏萌.河南近代女子中等教育研究:以北仓女中和开封女中为个案[D].开封:河南大学,2011:16-17.

[3]张济民.河南省立开封女子师范简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开封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开封文史资料(第1辑)[Z].开封:政协开封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5:75-76.

[4]王少明.省立开封女子师范学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开封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开封文史资料第12辑(教育专辑)[Z].开封:政协开封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2:63-66.

[5]李建新.河南女子师范学堂旧址[N].开封日报,2013-07-16(10).

[6]河南大学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河南省立女子师范学堂旧址维修加固设计方案[Z].开封:河南大学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2017.

猜你喜欢
旧址师范学堂
古稀之年上学堂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大众文艺(2021年12期)2021-07-19 08:07:12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大众文艺(2021年12期)2021-07-19 08:06:48
东方县旧址修复一期工程已完工
红土地(2018年8期)2018-09-26 03:19:12
走马观花东北边业银行旧址
侨园(2016年5期)2016-12-01 05:23:41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娃娃画报(2015年6期)2015-07-30 04:48:07
宝宝国学堂
娃娃画报(2014年5期)2014-07-31 08: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