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武
广东,地处中国大陆的最南端,陆域面积17.9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85%;海岸线3368千米,岛屿759个,是中国的海洋大省。2017年常住人口11169万人,占全国8.2%。海外华侨和华人2300多万人,占全国三分之二。
20世纪80年代,中央把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赋予“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开启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历程。广东充分利用先行一步的政策优势、比邻港澳的区位优势、聚集全国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成本比较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经历了一个思想大解放、社会大变革、经济大发展、生活大提高的黄金发展时期。1978年以后的39年间,GDP年均增长达到12.6%,2017年实现GDP 89879.23亿元,连续29年稳居全国第一。
1978-2017年,广东经济总量增长101.4倍,财政收入增长270.6倍。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从412元增加到37684元,增长90.5倍(2016年数);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从193元增加到14512元,增长74.2倍。2017年,广东的GDP占全国的九分之一,财税总收入占七分之一,进出口总量占四分之一。在此期间,全国走两步,广东走三步;世界走一步,广东走四步。
经过改革开放以后的持续快速发展,广东珠三角已经成为全国开放程度最高、城市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区域;也是全球闻名的制造业基地、进出口贸易中心和国际采购中心。至2017年,广东已与世界上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广东投资设立企业或采购服务机构。
广东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奇迹般的发展,是党中央英明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各兄弟省区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历届广东省委带领全省人民改革开放、奋力开拓创新的结果。
回顾广东改革开放40年实践的历程,取得成功的基本路径是:
——始终坚持把党中央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广东的实际结合起来,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同志就把广东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综合试验区,并鼓励广东“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广东充分理解小平同志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意图,在开始“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最紧迫的任务是通过改革开放探索发展经济的可行路径。但发展经济的第一步必须是工业化,当时广东的工业基础很薄弱,又没有发展资源,可用的优势就是比邻港澳的地理区位和相对较低的工业化成本。所以,广东努力争取中央的支持,得到中央赋予先走一步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广东把政策优势与比邻港澳、华侨众多和工业化成本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不争论、不刮风,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在解放思想中实事求是推进改革开放。从创办经济特区开始,展开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探索性工作:鼓励兴办个体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向外资企业出租土地并给予“减二免三”的税收优惠、下放投资审批权限、实行分级财政大包干、逐步放开企业定价权等,使地(市)县(区)镇各级政府及企业、外资、民间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极大的调动,各种所有制企业迅速发展。尤其是积极承接港澳的制造业转移,既大大缩短了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的时间,又为本省和全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形成“东西南北中,打工到广东”(约有3000万人)的壮观局面,也给经济社会注入了巨大的发展活力。中共十八大后,广东更是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创新性建设自由贸易区,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大力推进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一体化步伐,努力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主动联手港澳推进大湾区建设,不断开创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局面。
——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
“摸着石头过河”进行改革开放,就是走前人所没有走过的路子。广东按照中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要求,既“低头用力拉车”,又“抬头看准方向”。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邓小平同志亲自圈定深圳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随后珠海、汕头也被列为经济特区,广州、湛江被列为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广东肩负起为全国“杀出一条血路”的历史重任。按照小平同志指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按照“三个有利于”的衡量标准,不断冲破旧观念和旧体制的束缚,义无反顾的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大胆先行先试,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探索成功之路。如冲破“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实行价格双轨制,发挥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突破计划经济藩篱,率先打破外贸“垄断经营”,率先对外商投资进行立法,采用中外合作经营方式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充分发挥毗邻港澳优势,以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打破各种形式的束缚,珠三角地区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制造业基地。改革开放之初,广东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劳动力成本等要素资源优势,粤港之间形成“前店后厂”合作模式,独创“粤—港—远洋”国际营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出口创汇为目标、扩大对外贸易带动经济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模式。1992年以后,广东朝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从贸易到投资,不断扩大开放领域、不断优化开放结构、不断提高开放质量。中共十八大之后,广东争取中央批准设立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及时调整外资企业法等4部法律的有关行政审批规定、外资企业法实施条例等20部行政法规,勇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制度创新。中央批准在广东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之后3年多时间里,以加快构建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智能化通关体系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为核心的金融创新制度和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的政务管理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框架,形成385项制度创新成果,为全省乃至全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探索出大量制度创新经验。截至2017年底,广东已与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350条,与63个国家建立190对国际友城。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启了“用好一国优势、探索两制衔接、整合三地资源、实现共同发展”的新一轮开放合作和创新性改革。如果把改革开放前40年粤港澳“前店后厂”合作称为“黄金40年”的话,接下来的40年就是通过改革创新共建大湾区,实现新阶段合作的“钻石40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建设,将在中央的领导和支持下,合力提升大珠三角的国际竞争力,为三地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为全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始终坚持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抓住每一次的发展机遇,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新的台阶。
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就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定为党的基本路线,并且要“一百年不动摇”。中共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抓住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广东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围绕发展这一主题,抢抓各种发展机遇,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经济发展上新台阶。改革开放之初,广东抓住港澳两地制造业转移的机会,大力引进资金发展“三来一补”和日用消费品产业,创造了“全国喝珠江水、吃广东粮、穿岭南衣”的广货大流行局面;80年代中期以后,广东根据市场需求升级的需要,大力推进转型升级发展家用电器产业,再次使“全国用粤家电”成为潮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广东利用倒逼机制,大力推进“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用5年左右时间,培育出汽车、石化、电子信息等产能全国第一的产业,并使经济增长速度再次回升到14%左右;进入新的世纪后,广东大力推进新一轮的转型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中共十八大以后,按照新发展理念,广东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海洋经济和绿色低碳产业等,使经济每隔几年就上一个大台阶。40年间,广东GDP从1978年的185.85亿元增长到1155.37亿元,用了10年时间;从1988年过一千亿元上升到5940.34亿元,用了七年时间;从1995年过五千亿元上升到10810.21亿元,用了五年时间;从2000年过万亿元上升到22723.29亿元,也只用五年时间;从2005年过两万亿元上升到32053.29亿元,只用两年时间;从2007年过三万亿元上升到53959.20亿元,只用六年时间;再上升到2017年的89879.23亿元,仅用六年时间。目前人均GDP已达81089元(约合12102美元),广东全省可望在今年迈进高收入“国家(地区)”的行列(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人均GDP12476美元即为高收入国家)。
——始终坚持以先富带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中央对广东的定位是“海防前线”,国家重大项目并不布点广东。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的工业化是从承接港澳两地制造业转移开始的。由于天然的地理因素,比邻港澳的地区主要是面积约为4.2万平方公里的珠三角平原;东西两翼地区离港澳较远,北部山区以石灰岩地质为主。所以,按照小平同志提出“先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起来,通过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策略,并从充分考虑港澳投资企业物流成本出发,广东集中资源先建设珠三角的基础设施。因此,粤东西北地区在第一阶段的工业化过程中没能得到外商企业的转移,工业化的起步较晚。随着外向带动战略的实施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珠三角的“虹吸效应”更加明显,与粤东西北的距离开始拉大。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抑制这一势头,2001年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制度设计,包括珠三角“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帮扶欠发达地区,统筹全省财力建设东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发展民生事业,在东西北地区建设珠三角产业转移园区,培训转移东西北地区劳动力就业,统筹全省养老金等,有效地抑制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势头。2017年,虽然珠三角最高人均GDP的深圳(183645元)是最低梅州(25777元)的7.1倍,但从人均可支配收入差看(52938/19635)却只有2.7倍,考虑到两地的生活消费的物价水平,则居民实际生活差异并没有那么大。目前地区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广东正在大力补齐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社会事业的短板,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和各项民生事业,不断提高全省人民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始终坚持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完善、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彰显优势的过程。广东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责任意识,在没有任何可以经验借鉴的情况下,敢为人先、勇闯难关,从大胆冲破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逐步引入市场调节手段;到放开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调节,基本形成市场调节机制;再到搭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进行有效调控和合理引导,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四梁八柱”,既有效的发挥市场的高效率,又保证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40年间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6%,从一个相对落后的省区,一跃成为连续29年总量第一的经济大省。广东各级党委始终定位在引领方向、协调各方上,在一手抓经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同时,另一只手大力抓精神文明建设,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优势、理论优势、制度优势和文化优势在南粤大地充分彰显。改革开放40年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关键的发展节点,都是党中央的及时指导、关心和支持。小平同志对广东改革开放的重大方向和总体思路进行了设计,并几次亲临广东作出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指示,保证广东的改革开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而且使广东成为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之地、开花结果之地。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也是在广东视察时提出的。
中共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改革开放事业极为重视和关心,十八大后首次到地方视察就是广东,强调“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并要求广东要“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试验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13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团审议时,要求广东“要勇于改革、善于改革”。2017年4月4日,在广东省召开十二次党代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广东“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2018年2月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团审议时,再次强调“广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发进取,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这一系列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东的进一步具体化,也为广东推动改革开放、发展稳定,开创新时代新局面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发展稳定任重道远。40年改革开放使广东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广东的短板依然相当明显,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的问题比较突出,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产业转型升级效果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尚未形成,节能降耗、污染防治压力还比较大;营商环境优势相对弱化,对高端经济要素的吸引力在弱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广东必须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瞄准短板和问题,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努力推进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增长新动能,着力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方向,把广东建设成为“既是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以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新成就,与京津冀、长三角一起,共同构成带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改革开放事业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