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原王朝治理东疆述评

2018-01-23 09:21徐德源
地域文化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东疆高句丽辽东

徐德源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北方学术界在东北地方史和东北边疆史地这两方面研究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进展,有相当多的学术成果问世。众所周知,国史、通史研究与地方史研究是相辅相成和互相推动的,深化国史、通史的研究必以加强地方史研究作为一个重要基础;地方史和边疆史地研究的进展必然要对国史、通史的研究提出一系列新的探索和思考。笔者就是在东北地方史和东北边疆史地研究新进展和新成果的基础上,对国史、通史中较少涉及的历朝治理东疆部分提出一些初步思考,以就教于博雅。笔者所述古代中原王朝治理东疆的八位皇帝是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所述之东疆指今中国辽东地方和朝鲜半岛北部,历史上泛称为辽海。下面列为五个问题,分别述之。

一、先秦时期开拓东疆

最初开拓东疆的是周武王。史载周武王封箕子为朝鲜侯,史称“箕氏朝鲜”①《尚书大传》:“武王胜殷,继公子禄父,释箕子之囚。箕子不忍周之释,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箕子受周之封,不得无臣礼,故于十三祀来朝。武王因其朝而问‘洪范’。”;“武王既克殷,访问箕子(箕子答武王问而述‘洪范’——略),于是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其后箕子朝周。”见(汉)司马迁《史记》卷34《宋微子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20页;“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鲜,教其民以礼仪、田、蚕、织,作‘乐浪朝鲜’民犯禁八条……”见(汉)班固《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58页。。跟周武王封召公包括从今辽河到鸭绿江之间的广阔地域,还包括“列阳”地方。但是古籍上没有提到燕国在“真番朝鲜”设置行政机构,只是说在那里设置了官吏。燕国还在“真番朝鲜”的南北各修筑了一道障塞①“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障塞”。见(汉)司马迁《史记》卷115《朝鲜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85页。,北面一道称“上障”,是跟箕氏朝鲜之间的分界;南面一道称“下障”,是跟朝鲜半岛南部的韩人之间的分界,“下障”就是“满潘汗”,应该在南汉江北岸一线,今韩国京畿道西海岸的安山是高句丽时期的獐项口县,在其西面有一座早于高句丽时期的古城遗址,可能是古燕国在“真番朝鲜”留下的一处“障塞”遗址,所以高句丽设治时在此置獐(通障)项口县②[朝]李荇等:《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9“安山郡条”“古迹”,京城:朝鲜史学会刊印,1930年,第29页。,这是“满潘汗”可能在今南汉江北岸一线的一个证据。南汉江北岸是先秦时期中国东疆最南面的边界。

二、秦朝和西汉三帝治东疆

(一)秦始皇治东疆

从西周以来地处朝鲜半岛大同江流域的诸侯国箕氏朝鲜,在秦朝消灭了原来割据的战国群雄后,由于鞭长莫及,一时没有将统一的兵锋加诸箕氏朝鲜,使这个古诸侯国得以保存下来,孤悬海东,在箕氏朝鲜保存了“封侯建国制”或诸侯制的残余。由此可见,秦朝在东部疆域上的地方行政建置是普遍的郡县制与个别残留的封国制并行。从这个意义上说,秦始皇并没有彻底完成中国的政治统一。秦始皇东巡和在今山海关附近发现的规模巨大的秦朝行宫遗址,或许是历史文献和考古文化留下的秦始皇的“东巡”是准备剪除箕氏朝鲜这个诸侯国残余的蛛丝马迹也未可知,而箕氏朝鲜的“畏秦袭之”③(晋)陈寿:《三国志》卷30《高句丽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50页。则是秦始皇将要进攻这个前朝残存的诸侯国的证据,因此而不得不“略服属秦”④(晋)陈寿:《三国志》卷30《高句丽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50页。。秦灭燕后,继承了燕国原有的东部疆域。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统一的地方行政建置——郡县制,在新统一的东部疆域保持了古燕国设置的几个郡,但有所变化,即其中的辽东郡除继续辖属列阳地方外,还将原来燕国略属的真番朝鲜也划归辽东郡,作为它的“外界”,称为“辽东外徼”,是一个不设置行政机构和官吏的“空地”⑤(汉)司马迁:《史记》卷115《朝鲜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85页。,这一举措显然是治理东疆的弱化。

(二)汉高祖弃守东疆

汉承秦制,君临全国,继承了秦朝的东部疆域和郡县建置。由于汉初经济残破,国力孱弱,对于远在塞外的朝鲜半岛上的“真番朝鲜”即秦朝“辽东外徼”或“秦故空地上下障”以及箕氏朝鲜诸侯国,一时无力管辖,于是汉高祖刘邦做出了一项错误决定,放弃这些地方,把东部边界从真番朝鲜南缘南汉江的“满潘汗”向北收缩到复修的“辽东故塞”至浿水(今朝鲜大同江水系的普通江)为界。⑥(汉)司马迁:《史记》卷115《朝鲜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85页。汉高祖是自从中国成为中央集权统一多民族国家起第一个主动放弃边疆国土的皇帝,这是他统治时期最大的失策和过失。

(三)汉武帝平定卫氏朝鲜、置四郡规复东疆

汉高祖八年(前195),燕王卢绾造反事泄,逃入匈奴,其手下有卫满者也亡命,逃出了辽东故塞,再渡过浿水,到了西汉刚刚放弃而秦朝时隶属于辽东郡的外徼,其不设置官吏。原由古燕国略属并且设置有上下两道障塞的“真番朝鲜”,收拢了“真番朝鲜蛮夷”。①(汉)司马迁:《史记》卷115《朝鲜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85页。随后,卫满投奔箕氏朝鲜末代王准,“说准求居西界,为其守西边”②(晋)陈寿:《三国志》卷30《高句丽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50页。。汉惠帝元年(前194),卫满制造汉军来攻的假情报,趁机进攻并推翻准,做了朝鲜王。③(晋)陈寿:《三国志》卷30《高句丽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50页。卫满最初的疆域是既管辖箕氏朝鲜旧域,也领有真番朝鲜,而真番朝鲜在秦朝时归辽东郡管辖,所以西汉辽东太守召卫满为外臣,此事上报朝廷,西汉政府不仅没有追究这个叛逆和篡权者,反而立即批准。④(汉)司马迁:《史记》卷115《朝鲜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85页。这样,卫满就成了合法继承箕氏朝鲜封疆的一个西汉异姓诸侯王,这就是卫氏朝鲜。卫满之所以同意做宾服西汉的外臣,也是为了获得“兵威、财物”,趁西汉无暇东顾的时机,“侵降其旁小邑”,使“真番旁众国皆来附属”,从而扩大了疆域,“方数千里”。⑤(汉)司马迁:《史记》卷115《朝鲜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85页。

卫满死后传子至孙右渠时终止了对西汉的隶属关系,滋长了独立倾向,甚至发兵进攻辽东,并杀害汉使,汉武帝决定用武力膺惩。汉元封二年(前l09)秋,汉武帝派遣楼船将军杨仆率水师五万从登州(今山东蓬莱)乘船,由海路进军;左将军荀彘出辽东,由陆路进军,水陆两军会攻卫氏朝鲜的都城王险城(今朝鲜平壤市)。⑥(汉)司马迁:《史记》卷115《朝鲜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85页。在汉武帝水陆两军的军事压力下,卫氏朝鲜最后归降,汉武帝废除了卫氏朝鲜这个诸侯国,在其旧域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将在国内普遍实行的郡县制地方行政体制推行于卫氏朝鲜旧域。汉武帝发动的统一战争在军事和政治上都取得了胜利。

汉元封三年(前108),汉武帝在卫氏朝鲜旧域设乐浪、真番、临屯、玄菟四郡,史称“汉四郡”。乐浪郡设于原箕氏朝鲜所在的乐浪朝鲜(含列阳地方);真番郡设于原燕国略属的真番朝鲜,即秦朝的“辽东外徼”,西汉称“秦故空地”;临屯郡设于已经附属于卫氏朝鲜的濊貘朝鲜;玄菟郡设于朝鲜半岛东北部的沃沮地方,其地尝附属于濊貊朝鲜。

汉武帝是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里第一位以战争手段维护边疆以保持国家统一的封建皇帝。汉武帝在位有许多文治武功,平灭卫氏朝鲜,规复和底定东疆是他的一项重要政绩和武功。

三、东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东疆

汉始元五年(前82年),西汉将玄菟郡向北迁徙到辽东郡地,是为第二玄菟郡,同时撤销真番、临屯两郡,将其属县合并于乐浪郡,分别设南部都尉和东部都尉治理。真番、临屯两郡并入后的乐浪郡,可称之为“大乐浪郡”。在第二玄菟郡高句丽县建立的中国少数民族地方政权高句丽王国,始终不满足于归属高句丽县管辖得比较低下的政治地位,力图增强势力和扩大疆域。于是一面兼并临近各部落、部族,将其南界扩展至以萨水(今朝鲜清川江)与乐浪郡为邻,又于公元初年向南进攻乐浪郡,曾一度占据,但不久被东汉光武帝发兵恢复。①[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卷14《高句丽本纪第二·大武神王》,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185页、第186页。

东汉末年,雄踞辽东的公孙氏为了遏制高句丽的扩张,在加强辽东方面实力的同时,在辽西和辽东两郡之间增置中辽郡,更强化在高句丽南面的抵御力量,将乐浪郡屯有县以南之地辟设一新郡,称为带方郡。公孙氏一时从西、南两面遏制了高句丽势力的扩张。及至曹魏消灭公孙氏之后,幽州刺史毋丘俭出动步骑大军,大举进攻高句丽,并曾占领其军事都城丸都山城。高句丽经受此次重大打击,暂时中止向西扩张,转而侧重向南发展,在朝鲜半岛上伸展势力。

西晋末年,高句丽美川王乘中原发生“八王之乱”,西晋无暇东顾之机,大肆向南扩张疆土。美川王于西晋永嘉七年(313)十月兼并了乐浪郡。西晋建兴二年(314)九月又兼并了带方郡。到好太王时期,更以其强大之兵威,大举南下,甚至攻下百济都城南汉山城,百济王被迫投降。高句丽的疆域越过了南汉江,超越了先秦时期的“满潘汗”边界,其南界西起濒临朝鲜半岛西海岸牙山湾东的忠清南道稷山(高句丽蛇山县),经今韩国忠清北道镇川(高句丽今勿奴郡)、韩国忠清北道清安、道安之间(高句丽道西县)、韩国忠清北道槐山(高句丽仍斤内郡)、到今忠清北道忠州(高句丽未乙省即国原城),再从忠州经韩国庆尚北道丰基附近(高句丽及伐山郡)、韩国庆尚北道荣州(高句丽奈巳郡)、韩国庆尚北道真宝南(高句丽青巳县)、东端到东海岸的今庆尚北道盈德(高句丽也尸忽郡)、再到韩国庆尚北道清河(高句丽阿兮县)。

四、隋朝文、炀二帝治东疆

(一)隋文帝初定经略辽海地区方略

当隋朝立国并统一南北之时,高句丽势力日炽,乃趁中原政权更迭之机,不仅实际上终止了对中原王朝的臣服,甚至“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②(唐)魏徵等:《隋书》卷81《高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815页。,亦即准备用战争来抵制隋朝的统一大业。对此,隋文帝先是以理责问,高句丽不答,甚至寇掠辽西。隋文帝遂确定以武力经略辽海地区的方略。开皇十八年(598),隋文帝派兵30万,从辽西和登莱水路并进,征伐高句丽。但由于陆路遇水潦,粮运不继,军中乏食,又遇疾疫,不利而还。水军则遇大风,船多漂没,死者十之八九。这时,高丽王元迫于形势,遣使谢罪,上表称“辽东粪土臣元”,文帝于是罢兵。隋文帝征高句丽虽遭失败,但他确定的用武力经略辽海地区制服叛藩高句丽以维护国家统一的治边方略,不仅由其子隋炀帝继承,而且得到唐朝两代帝王的延续实行,成为隋唐四帝亘70年一贯坚持的治东疆方略。

(二)隋炀帝继续经略辽海三征高句丽

隋炀帝即位以后,秉其父志,继续经略辽海地区。黄门侍郎裴矩对炀帝说:“高丽(即高句丽)之地,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汉世分为三郡,晋氏亦统辽东,今乃不臣,别为外域,故先帝疾焉,欲征之久矣……当陛下之时,安得不事,使此冠带之境,仍为蛮貊之乡乎?”③(唐)魏徵等:《隋书》卷67《裴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581页。裴矩认为辽海地区原是中国的疆域,因此建议炀帝令高元入朝。但“高元不用命”④(唐)魏徵等:《隋书》卷67《裴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581页。,隋炀帝乃对高句丽大举用兵,大业七年(611)、大业九年(613)、大业十年(614)连续三次征讨。隋炀帝三次征高句丽都遭到失败,因为本文不是研讨史事过程,故不分析其失败的诸多原因,仅对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治边方略加以约略评论。到目前为止,在中国通史上对隋炀帝除肯定其开凿大运河的客观作用外,有的学者将包括隋炀帝在内的隋唐诸帝征高句丽的战争都称之为“不义战”,贬之为穷兵黩武,值得商榷。

应该说,隋炀帝及其朝臣们是充分认识到了高句丽“今乃不臣,别为外域”具有分裂国家、破坏统一的严重政治危害性的,而若失去高句丽,则整个东北地区亦将难保,从而造成北方更为严重的边患,所以下大决心、用大气力加以解决,在政治上的劝说已经无效的情况下,诉诸武力是唯一可行之一途。从隋炀帝第一次征高句丽,大军凡113万余人史称近古未有的用兵规模来看,从第三次用兵“征天下兵,百道俱进”来看,乃至从第三次用兵形势不利后还想“更图后举”的心态来看,隋炀帝为了制服高句丽,的确是下了大决心、用了大气力。尽管可以从政治上和军事上对隋炀帝征高句丽进行这样那样的分析,也可以对隋炀帝的政治品格和军事才能做出专断、骄傲轻敌、瞎指挥等这样那样的批评,但是似乎不应该全盘否定隋炀帝继承乃父遗愿,坚持用战争手段制服叛藩高句丽的治边方略。如此岂不是连隋朝那些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国土的有识朝臣们都一概否定了吗?关于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关键的问题是不应该拿决策实施中的不当所产生的后果来完全否定决策。隋炀帝第一次征高句丽,隋军渡过辽河进入高句丽地区的凡305,000人,经过与高句丽军的苦战,惨遭失利,回归者才2,700余人,足见其失败之惨重。可是隋炀帝的决心不改,两年后再次用兵,正在已经给予辽东的高句丽军以沉重打击且军势炽盛的时候,发生了杨玄感叛乱的突发事变,打断了这次军事行动。平定了杨玄感叛乱后,隋炀帝下令“征天下兵,百道俱进”,第三次征高句丽。当来护儿一路大败高句丽军,将趋平壤之际,从遭受第一次打击之后“国亦困弊”的高句丽遣使乞降。此时,国内各地人民纷纷起兵反隋,形势大乱,隋炀帝只好班师,但仍想“更图后举”。①(唐)魏徵等:《隋书》卷81《高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817页。综上所述,像隋炀帝这样一位即使自己的帝位受到威胁,也不放弃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大业的皇帝,似乎不应该因为他的荒淫、专制而全面否定。

五、唐朝前期三帝治东疆

(一)唐高祖曾欲放弃东疆

唐武德年间,高句丽王建武遣使入贡。唐高祖曾对侍臣说:“名实之间,理需相副。高丽称臣于隋,终拒炀帝,此亦何臣之有?朕敬于万物,不欲骄贵,但据有土宇,务共安人,何必令其称臣,以自尊大,即为诏述朕意也。”②(汉)刘咰等《旧唐书》卷199《东夷高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321页。朝臣温大雅对唐高祖说:“辽东之地,因为箕子之国,汉家之玄菟耳。魏晋以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③(汉)刘咰等《旧唐书》卷199《东夷高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321页。,高祖乃封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仍令其为藩王。

(二)唐太宗力征高句丽

唐太宗贞观初年,高句丽王“建武惧伐其国,乃筑长城”①(汉)刘咰等《旧唐书》卷199《东夷高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321页。。贞观十六年(642),高句丽东部大人泉盖苏文杀害国王建武,立建武弟之子藏为王,自任莫离支,专擅国政。次年九月,高丽与百济连兵侵犯新罗,新罗请求援助,太宗使人以诏书告高丽,令其勿攻新罗,泉盖苏文不听。唐太宗于是决定用兵征高句丽。唐太宗一如汉武帝之征卫氏朝鲜,以唐军从陆路向辽东,从莱州泛海向平壤,水陆并进,合击高句丽。贞观十九年(645)、贞观二十一年(647)两次用兵,虽然取得了攻克高句丽重要军镇的胜利,但由于高句丽军猛烈抵抗,陆路始终未能渡过鸭绿江而班师。唐太宗还准备第三次用兵,因不久后去世而止。

唐太宗是经略东疆的皇帝中第一位御驾亲征,在前线亲自指挥作战部队的帝王,而且是事未毕心不已,坚持经略东疆到最后一息。唐军所以未能深入高句丽境内,是由于唐军虽强,但辽东多山,唐军缺乏山地作战的经验,而高句丽军在本境抵抗,以逸待劳,在地理、资储、兵源等方面都比唐军占据明显的优势。在战略形势上,一如隋炀帝时只以一国之力,并无盟国之助,未能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三)唐高宗平定东疆

唐高宗即位后,继承太宗遗志,立志平定高句丽。这时,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朝鲜半岛上三国五方历经数世纪的力量分合,终于形成了唐朝、新罗联盟与高句丽、百济、倭国联盟对垒的局面,发生了以唐朝征伐叛藩高句丽为主线的一场东北亚三国五方之间的战争。这次战争从唐高宗永徽六年(655)高句丽与百济联合进攻新罗开始,到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唐军攻灭高句丽结束,前后持续13年,战争从高句丽、百济联合对新罗的战争,进展为唐朝为继续推进经略辽海地区而发动的平定高句丽的国内统一战争,进而变成有三国五方参加的战争,大体上分为五个阶段:(1)655年高句丽、百济对新罗的战争;(2)655年唐军进攻高句丽的战争;(3)660年唐、罗联合攻灭百济的战争;(4)663年唐、日水军白江口之战;(5)667年—668年唐军攻灭高句丽的战争。

最后结局是百济和高句丽先后在战争中败亡,唐朝实现了经略辽海、制止高句丽分裂国家的统一大业,唐朝设安东都护府于高句丽旧都平壤,管辖高句丽旧域。至此,自秦朝以来为制服地方王国割据的东疆而采取的政治与军事、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经略历经八百余年,宣告完成。然而,东疆之事未熄。由于朝鲜半岛上的新罗、高丽和李朝相继向北扩张,步步蚕食中国东疆领土,乃至演成自唐朝以迄有清一代长期的界务交涉,垂1300年,当另为文,本篇不赘。

猜你喜欢
东疆高句丽辽东
《日本书纪》中遣使高句丽有关记载的政治动机
提升海事政务服务效能 助力地方营商环境优化
——从天津“东疆事东疆办”看海事政务工作“放管服”
长春汽车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东疆口岸试验室
长春汽车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东疆口岸试验室
馆藏高句丽铁器的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明代辽东镇险山参将地方城堡
试论抚顺地区高句丽与女真城址之异同
心向辽东
邻体干扰模型在辽东油松人工林中的应用
大功率激电在东疆浅覆盖地区某矿区的应用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