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华,漆 捷
(太原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周易》语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对人类及人类社会具有重大的影响,俗话说“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不同地域文化也塑造了不同的人,并对人的各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陈万柏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中阐述道:“把地域文化作为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的形式和手段,利用地域文化的亲和力与感召力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扩大教育的影响,并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1]将不同特质且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运用其蕴藏的优良、宝贵的德育思想和育人理念,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对适应及推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新空间,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三晋文化为例,将其丰富的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探讨如何充分发挥三晋文化内在的育人功能,传承三晋文化精髓,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三晋文化渊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古文化总根系的“直根”。关于三晋文化的定义,山西省内外学者们从各自研究的角度做出了不同的专业性研究和论述。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贺麟先生认为“在思想和文化的范围里,现代决不能与古代脱节”,文化具有延续性,不能与历史割裂;同时,文化具有变异性,应顺应时代变化;文化也具有地域性,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因此,探讨三晋文化的定义,既要追寻其渊源,也要研究其本体自身,更为重要的是探讨其对当代和后世的重大影响。对丰富的三晋文化资源的挖掘和研究,特别是对其蕴涵的丰富人文资源和教育资源的研究,于三晋文化而言是一种传承和延续。马志超将三晋文化从狭义和广义两种角度进行了界定:狭义的三晋文化是指从远古到战国这一时间段内晋及三晋的文化现象,在这个意义上,它的考古文化成分即物质文化成分更多一些;广义的三晋文化则是在山西这一特定区域中从古及今文化现象的统称,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2]。这一划分既可以避免过多集中于研究三晋文化渊源,只关注“渊远”而不关注流长,又有利于纵观三晋文化的全貌,展现三晋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作为一种地域文化,三晋文化的特质体现了三晋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变迁过程的特点,同时对其以后的发展也具有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国家文化,三晋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文化的总植根,其特质对中华文化的形成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第一,顺时应变的革新精神。晋国发源地——“河东之地”农耕经济基础深厚,率先开启了由血缘宗亲的奴隶制向土地私有的封建制之转变。在此基础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策略的变革,以及延续到三晋国家的制度变革都体现着三晋文化善变革的特质。
第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特色。变革是包容之因,三晋因变革而增强的适应性使三晋文化融合外来文化的能力大大加强;加之地处中原文化与北方文化交汇处,民族融合更加频繁。三晋地区民族融合的四次高潮就是明证。
第三,黜华重实性特色。实用是变革和包容的目的,在分裂动荡的时代,虚化无实的思想根本难以承受残酷现实的攻击。正因为务实求是,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法家及其思想才兴起于三晋。
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结构这两大因素的反复交流与融合中,两千年来,三晋文化逐渐汇聚成一个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体系,包括法家文化、佛家文化、道家文化、关公文化、帝王文化、民间工艺文化、建筑文化、晋商文化、戏曲文化、红色文化等等。这一文化体系对于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史有着重大的作用,同时对于当代社会和教育也有着巨大的价值意义。
1.三晋文化基本精神蕴藏的教育价值。三晋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更是历史的延续,三晋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不能同其历史相割裂。而三晋文化的基本精神应该是其历史特点的高度浓缩和抽象,是它区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核心,是三晋文化自身独有的,且具魅力的精神内核,也是当代教育重要而宝贵的资源。马志超在《三晋文化:理论的构建》中谈道:“文化精神是该种文化类群特定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基本风貌,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微的内在动力,是指导该种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2]因此,三晋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推动三晋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将三晋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其精神内核,不仅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还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文化发展的不竭源泉是创新,三晋文化的持续性发展不仅仅需要后代的继承,更需要后代创新性的传承,发挥其推动山西发展的强大内驱动力作用。
2.三晋文化的价值体系对当代教育的价值引领。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或价值体系是文化的核心,也是一个文化体系永葆生命力且不断延续发展的“保鲜剂”。学者余英时也曾说过文化是“成套的行为系统,其核心则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系统所构成”[3]。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并延续至今,其根本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价值观。而这一价值体系融合且适应了多样的文化体系和社会发展主流价值观,是能够被人们所接受且能信奉持守的价值体系。三晋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价值体系。它因地制宜的务实精神、融会创新的进取精神、维护稳定的法治精神、举贤任能的人才意识等,对当代山西社会和教育的价值引领有着重要意义。将三晋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平台进行相互交流,增强三晋文化价值体系与当代山西高校教育文化发展的适应性及创新性。
地域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和精神推动。作为传统文化,三晋文化蕴含丰富且深厚的文化和教育资源,应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三晋文化的精神内核,可以充分发挥其在育人方面的精神凝聚功能。
1.引导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内容。山西是传统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在近代三晋文化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三晋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三晋大地用血与泪铸就的光辉且艰辛的革命历史文化,具有深厚的内涵底蕴。“人、物、事、魂”这四个方面总括了丰富的三晋红色文化资源,有着多维的教育价值。徐向前、刘胡兰、左权等伟大的革命前辈,红军东征纪念馆、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长治市太行太岳烈士陵园、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等具有革命意义的教育基地,以及太行精神、吕梁精神等伟大的三晋红色革命精神,这些丰富而宝贵的文化资源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而真实的资源素材,极大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高校大学生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中受到教育,并激发他们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真正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内涵,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2.增强学生对三晋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相同的文化价值观能够使该文化类型的成员产生较强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从而产生较强的凝聚力。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文化,其核心价值观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更能增强人们对文化本身的认同感,并形成聚合、凝聚和团结的作用。三晋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探索其丰富的文化资源犹如在历史长河中探索古老而神奇的瑰宝。三晋文化的优秀特质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变革图强、兼容并包、融会创新。其自身优秀的文化特质能够吸引大学生们学习、吸纳并增强对三晋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大学生更主动了解三晋文化更深一层的文化精髓,使得三晋文化的育人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三晋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和人文教育资源,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着很多积极意义。发挥其正面导向功能有利于引导和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引导大学生弘扬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更是当代大学生当下学习和未来从事工作所必需具有的精神品质。三晋文化成为地域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因其有鲜明的文化特质,独具一格的文化品格。能够融会其他文化并善于变革创新是三晋文化最鲜明的文化特质。在晋国的发展历程中,对传统宗法制的改变的“曲沃代翼”,兴起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更是这一典型代表,法家顺应时代变化,提倡变法革新。晋国军制、田制、法制都处于不断改革变化之中。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将三晋文化这一精神内核传达给学生,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对于促进大学生个人发展及推动国家未来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
2.引导大学生培养诚信做人做事的优良品质。作为我国明清时期强大的商业团体,晋商发家立业,几起几落,仍然屹立不倒,商誉震响全国,靠的便是诚信二字。“诚招天下客、信纳万家财”是晋商成功的关键秘诀。山西祁县的巨贾乔致庸,不惜自己利益受损,毅然严惩投机取巧谋取暴利的伙计,保证商品货真价实,使得商号美誉远扬;开中国银行先河的日升昌票号和其他山西票号,在八国联军侵华的乱世中坚守诚信原则,在没有账簿的情况下,依然为民众兑换需要的银两,即使损失惨重,也要保证民众的利益。晋商以义制利的诚信原则也是其闻名于世的制胜法宝,甚至对当代山西经济发展转型有着借鉴意义。正是由于晋商始终如一地坚持诚信第一的原则,才使得晋商在竞争激烈的商海中屹立不倒,称雄商界。我们更需要培养当代大学生这种品质,“诚信”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大学生为人处事之道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
文化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影响。三晋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区域内的人和社会,其独特的文化特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内源性动力,同时,将三晋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促进三晋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交融,有利于激励三晋文化创新及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
1.充分发挥三晋文化的内源性动力。内源性发展是联合国倡导的一种新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在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同时,特别强调发展的内生性,即“每个社会应该根据本身的文化特性,根据本身的思想和行动结构,找到自己的发展类型和方式”[4]。“为了确保真正的发展,就必须恢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性,恢复这种特性最具有代表性、最深刻、最真实的所有组成部分,借以作为价值上求本溯源的手段,作为发挥创造力和活力的催化剂,实现内源的真正人类的发展。”[5]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社会要获得发展,需要在文化特性中寻求发展的动力和依据,这也是内源性发展的核心。文化传统是民族内聚力的源泉,而三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自身特有的文化特质,处于三晋文化影响下的高校可以从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出发,将其优秀资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三晋文化的吸纳与凝聚,继承与创新充分发挥三晋文化的内源性动力,这是寻求其文化自身发展路径,促进高校变革发展的力量源泉,也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
2.促进三晋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交融。一般意义上,文化的激励功能是指特定群体的文化得到社会或其他群体的肯定、悦纳时,使该群体成员能够产生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从而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对待和接受异己文化。文化的激励功能表明,当某一亚文化得到肯定、悦纳时,该文化成员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化贡献和文化奉献,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其他文化,从而能够更好地融入主流文化,有利于更高层次的文化交融和文化整合。这一功能在文化互动和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意义[6]。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主要任务之一即向大学生传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社会主义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先进人才。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优秀的三晋文化,有利于三晋文化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流导向下,实现文化自身与时代变化的相融,实现三晋文化的创新发展,增强其文化创造力。赋予时代生命力的三晋文化更能吸引当代大学生,使得高校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去弘扬优秀的三晋文化,同时在三晋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交融中,更加坚定对优秀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文化的信心,努力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接班人。
三晋文化的精神内核需要同时代相契合,从而形成适应时代多变性的具有创造力的文化,并将三晋文化的功能发挥极致。因此我们要将三晋文化充分融入当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新的元素和血液,用三晋文化的优秀精髓去教育、引导、塑造当代大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是教材较偏笼统性及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这往往容易使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兴趣流失,从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实效性。因此,我们应运用三晋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去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编著具有地域特色且充满生动元素的教材,使得教材不再枯燥无味,而是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以此更好地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感。同时,高校还可以在其他课程中引入优秀的地域文化资源。三晋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其悠久的历史,还是其丰富的文化,以及精彩的人物传奇等都可以成为高校教师教学的宝贵资源,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更能弘扬三晋文化的优良精髓。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三晋文化的功能作用,并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关键需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有深厚的三晋文化知识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较强能力且善于将二者巧妙结合起来的师资队伍。教师在文化传承及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是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角色之一,也是专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教师文化素养,特别是增强教师对三晋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挖掘其优秀的文化精髓,才能更好地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各个过程,使得高校学生能在课堂中亲身感受到三晋文化的魅力,提高对课程的兴趣。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组织实地考察和教研讨论等多种形式来提升广大教师对于三晋文化的了解和熟悉程度,引导高校教师走近三晋文化,热爱三晋文化,并将自己的真切感受和实践体验传递给学生,让高校学生能够在第一课堂上直接了解到三晋文化的丰富内涵,这不仅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将优秀的三晋文化资源融入校园的文化建设,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熟悉三晋文化,使得三晋文化的功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发挥。当前,互联网遍及全国,微博、博客、微信等各种网络交流工具形式多样且更新速度快,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将三晋文化嵌入高校网络建设中,建立三晋文化网站,以专版、专栏、专题等方式广泛宣传三晋文化,有利于扩大其在大学生中的影响。目前,关于三晋文化的研究,在山西省内主要是以三晋文化研究会为主,并没有拓展到校园之内,很多大学生对于三晋文化并不了解,对于其历史更是寡闻。因此,我们应在高校举办关于三晋文化历史的讲座和三晋文化精神内核的主题演讲等活动。大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学习之中,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三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山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资源,具有多维的教育价值和功能。当前,我们应理性对待三晋文化,不仅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且还应当着眼于提升三晋文化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构建新时代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又具有创新性的、与时俱进的山西文化新风格。在这个背景下,充分挖掘和发挥三晋文化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认真践行加强三晋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努力实现三晋文化的传承发展及山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的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113.
[2]马志超.三晋文化:理论的构建[C]//李元庆.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21-30.
[3]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M]//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1.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源发展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2-3.
[5]雷吉来,黄金魁.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功能探析——以岭南文化为例[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12-116.
[6]王恩江,邵士庆.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分析——以民族院校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5(5):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