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2018-01-23 07:43曹润中
农村.农业.农民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生产力三农内涵

曹润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蕴含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乡村建设的重大理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课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和重要抓手。弄清什么叫乡村,乡村的内涵是什么,以及乡村和城市的关系,有助于深刻理解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思想,推进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

什么是乡村?内涵是什么?

乡村是在一定生产力阶段上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的经济水平、社会状况和自然条件相统一的区域综合体。它的内涵包括经济水平、社会状况和自然条件等。乡村的内涵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补充丰富。

早起先民居住的地方,只有主要生态要素和简单社会活动,到了奴隶社会后期和封建社会初期,农业成为主要的要素,工业革命时代融入了一些城市的功能要素,到了现代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近代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乡村分工有了更多更大发展,乡村不仅是农业生产和农民聚居的地方,也是一个经济生活的整体,在多方面具有独立活动的性能;乡村中除农业外,还包括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的经济活动;乡村不仅是一个综合的经济实体,也是一个社会,即不仅包括经济,还包括经济以外的政治、文化、宗教等所有活动;乡村不仅包括经济和各种社会活动,还包括空间、时间因素,即自然环境的立体因素。

生产力的发展使乡村和城市隔离?

从乡村的起源看,乡村是城市的母体,也就是说,城市是从乡村发展而来的,这是社会大分工的结果,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在人们长期居住的乡村,人类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有了耕种土地、管理作物、饲养畜禽等生产活动,从而出现了最早的乡村。后来,在一些交通方便、位置适中的乡村,人们开始进行交换,又出现了集市。由于手工业、商业相继从农业中独立出来,在一些大的乡村中,手工业者集中,商业集中,形成长期固定的市场,在这些地方,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并形成具有城市功能的乡镇,还同时出现了城市。但由于掌握和运用信息不对称,空间的因素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程度的差异,导致乡村和城市在功能作用上存在不同的发展方向,出现相对隔断。

生产力的发展又使乡村和城市融为一体。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农业生产是主导产业,关系到国家存亡和民众生存。工业化的进程,城镇化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信息流、物流在互联网的快速运行,把乡村和城市的空间拉短,有机连为一体,乡村元素、城市元素互补融通。在这一背景下,乡村内涵进一步丰富,融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多种元素功能,乡村和城市在高科技发展的基础上,走上和谐融合发展的道路,城乡差距在缩小。

农村工作的创新发展

乡村和城市的隔离或融合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乡村和城市的融合,为党的农村工作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时代实践基础。我国长期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封建社会结束后,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差异,出现“三农”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和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三农”问题的研究和探索。20世纪二三十年代,基于“农村破产”的现象,梁漱溟主张“文化建设”兴农,费孝通提出“乡村工业化”兴农的主张。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实践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问题,走出了一条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成功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每年出台一号文件,推进农业发展、农村治理、农民富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的问题,从根本上找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和方法。但我们也不能简单地理解农民、农业、农村就等于乡村,现在的乡村已经不只是“三农”的组合体,而是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党建的综合体,乡村不只包括“农”,也包括“工、商、学”等,不仅管农业经济发展,也要管乡村治理等,它是具有多种功能、多重要素的综合体。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实现乡村振兴三步走的战略: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小组会议上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科学回答了如何建设乡村。

猜你喜欢
生产力三农内涵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活出精致内涵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内涵漫画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