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高度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推进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全省坚持高位推动,出台政策文件,培育服务组织,完善服务网络,发展服务带动型适度规模经营,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基础。一是健全政策支持体系。2016年,湖南省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湖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和《湖南省“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通过完善公益性服务体系,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完善农村服务网络,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为解决小农户“种不了地”和“种不好地”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湖南省提出了“到2020年,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面达到70%左右”的目标任务,制定了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全过程社会化服务、培育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农业社会服务基础建设的具体举措,明确了相关扶持措施。双峰、桃源等县成立了党委或政府一把手任组长或顾问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导机构。衡南县、桃江县出台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指导文件。衡阳县将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工作纳入对乡镇目标管理范畴,量化考核。二是加强服务网络建设。强化县乡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农业公共服务向乡村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延伸。整合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服务资源,建设一批功能多元、设施配套、服务优质、运行规范的“一站式”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以及村集体为载体,建立村级服务站点,打造覆盖县、乡镇、村三级的农业公共服务网络。三是推进农业服务发展。依托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采取试点示范、购买服务、农业生产托管等方式,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先后在桃源、祁阳、湘乡等12个县市区开展全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加强服务组织培育,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近年来,湖南省结合现代农业两个“百千万”工程建设,通过开展示范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组织创建,实施农机项目补贴和农业企业项目补助,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等措施,积极扶持兴办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上的各类服务型经营主体,培育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有效提高了服务主体专业服务能力和组织带动农户能力。同时,大力鼓励规模化的农业服务主体,或引导分散的农业服务主体采取各种联合的方式,组建农业产业化或服务联合体,整合农资供应、农机服务、技术咨询、农产品购销等服务资源,采取规模化集中供给服务的方式,提高服务的专业化程度,打造了一批服务强、技术硬、品牌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扩大了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到去年底,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4989个,其中,参与服务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3629个、农民合作社18866个、农业企业3161个、其他9531个,服务对象299.67万个,其中接受服务的农户252.98万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988.98万亩。今年,湖南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农业“百千万”工程促进产业兴旺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家有实力、有品牌、运行规范、与社员利益联结紧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发展10000户产业特色明显、经营管理规范、综合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家庭农(林)场示范场”“培育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目标。这些政策措施持续发力,提升了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服务规模,推动了湖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蓬勃发展。
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一是发挥农业公共服务优势。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优势和公益性服务机构的人才技术优势,在农业服务主体的合作与跨区域作业中,加强组织引导与技术支持,通过实行部门联动制度、建立为农服务协同机制、推进信息共享、分类制定服务组织方案等措施,为农业服务主体规模化服务提供全方位支持。组织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业服务主体,在粮油等领域利用不同区域气候条件下作物生长成熟的时间差异和现有农业现代技术装备,开展跨县域、市域甚至省域农机作业。在服务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方面,积极探索“超市”式服务,引导农业服务主体组建跨区域的农事服务超市,发布农资价格、农情、植保以及农产品市场供需等信息,提供农业生产全程“一站式”服务。二是抓好农业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农业服务公共平台,创新政府服务模式,以信息技术运用为手段,鼓励各地探索构建区域性农业规模化服务综合平台,更大范围整合优质服务资源,实现农业服务供需双方有效对接。目前,湖南省在省农委建立了为农服务信息综合平台,开通了12316热线电话,通过手机下载APP软件实现了农信通即时服务。同时,引导各地以农技部门、科研机构为依托,打造农业服务科技支撑平台,为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服务提供技术保障,如益阳的智慧农业服务“益村”平台。出台《湖南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促进办法》等政策,鼓励发展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农业服务行业协会和农业服务区域联合协会,以各地涉农中介组织为基础,积极打造农业中介服务平台,促进农业服务的平等竞争、公平交易。目前,在湖南省民政厅登记成立的涉农行业协会商会有54个,这些行业协会商会积极发挥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市场供需、技术标准、品牌营销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三是构建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包括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中心、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所)等在内的农村土地流转公开市场,积极培育土地流转服务组织,支持从事农业生产托管等社会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土地流转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及传递方式,推进“互联网+县乡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建设,保障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97个县市区建立了土地流转交易有形市场,建立了包含乡镇村在内的土地流转交易中心1841个。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按照“五个一”要求,加强仲裁机构和能力建设,妥善调处土地承包和流转纠纷。去年,农村累计发生土地承包经营纠纷19671件,调解处理纠纷19598件,其中乡村调解18671件,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纠纷案件1000件,其中已调解927起、仲裁73起,案件结案率100%。
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一是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发挥新型经营主体与服务主体的品牌、市场、生产组织、专业服务、人才技术与服务带动等优势,引导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通过合同、合作、合股、合并等多种形式进行联合,采取托管服务、订单服务、平台服务、站点服务、股份合作、代耕代种等方式,帮助小农户选准产业机会、对接市场需求、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发展能力,形成了“合作社(大户、家庭农场)+农户”“合作社+服务站+农户”“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直接服务农户和农业生产的有效服务模式。二是促进小农户融合发展。大力引导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小农户构建合理分工、合作经营、共享收益、共进共赢的利益共同体,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的整合,推进小农户与各类服务主体之间的协调融合,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农业生产资源、信息资源、服务资源共享,扶持小农户以现代理念经营农业、以现代生产技术从事农业、以构建利益共同体获利农业,促进小农户深度融合发展。三是创新惠农利益分享机制。在试点中,突出强调要完善小农户分享现代农业发展红利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各类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生产托管、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带动普通农户参与规模化与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品牌创建,让小农户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让小农户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更强的竞争能力,激发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