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坤
2017年,上海市委农办系统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韩正同志在市委农办、市农委调研时的指示要求,紧紧围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多功能都市现代农业,农业农村经济呈现新局面,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三农”各项目标任务,得到韩正同志的批示肯定。对2017年全市“三农”工作取得的进步,概括为三句话:
一是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建设取得新成效。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对全国农业现代化的评价结果显示,上海名列全国第一,为76.61分(江苏76.43分,山东72.11分,天津71.64分,浙江69.45分,北京69.44分,全国平均64.02分)。另据全国首次发布的《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2017)》显示,从都市农业发展指数看,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南京、大连、天津、成都、青岛、重庆、西安和杭州。在众多评价指标中,上海农业在四个方面走在前列:第一,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大,高标准农田比重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不断增强。第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程度高,全市农村承包地流转率达到75.1%,土地规模经营比重达到80%。第三,地产农产品抽检合格率持续保持高位,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控。第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农业科技支撑作用逐步显现。
二是农业农村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总结家庭农场10年发展经验,松江区粮食生产家庭农场经验在全市乃至全国得到有效推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成效明显,全市97%的村和50%的镇完成了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完成99.6%,提前一年完成国家部署的任务,并已向党中央作出报告。闵行区农村集体资产六项股份权能试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得到中农办、农业部的充分肯定。
三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新进展。以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逐步完善镇村规划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旧改和“城中村”改造。以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和综合环境整治为着力点,不断加快郊区轨道交通和道路建设,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切实强化农村综合环境整治。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为落脚点,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以持续提高农村综合帮扶和保障救助水平为出发点,加大农村综合帮扶力度,统一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扩大了农民就业服务受益面。2017年,本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27800元,比上年增长8.9%。
2018年的上海“三农”工作迎来了一个好时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去年年底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规格之高前所未有。这充分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表明党中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也为全党全国、为各级党委和政府作出了表率。2018年上海推进“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上海大都市“三农”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以质量效益为目标,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广大市民需求,加快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稳步提高农民收入,为全市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以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增加绿色农产品供应放在突出位置,努力走产品绿色、产出高效、产业融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建设8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50万亩蔬菜生产保护区和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稳定绿叶菜生产,落实畜禽水产养殖业布局规划。二是调优农业结构。根据市民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积极选育和示范推广符合产业化发展特点的水稻新品种,增加市民喜食的绿叶菜品种。三是扩大农业开放。充分发挥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优势,有效利用外资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企业集团,树立上海现代农业品牌。
一是转变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和化学农药使用,做好耕地地力和肥效监测,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形成绿色高效池塘养殖新模式。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绿色农业建设,启动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基地二期建设工程。二是强化质量监管。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建设,积极发挥光明、上实、地产等集团在质量兴农中的带动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保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控。重点培育20个农产品知名品牌。三是加强生态保育。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耕地基础设施和地力保护建设。加强对纯农地区和生态保护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四是一、二、三产融合。健全上海地产优质绿色农产品品评推介与宣传机制,增强本地农产品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落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土地、规划政策。促进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健康发展,重点提升和发展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对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养老等项目,研究出台消防、特种行业经营等领域便利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管理办法。
提升科研能力,改善科研条件,推进浦东孙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展学科领域能力提升计划、卓越团队计划、攻坚计划,全面提升市农科院功能性平台水平和能级。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本市“育繁推一体化”后备种业企业等单位,建立产学研结合的育种新机制,形成若干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优势的种源产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新品种。
一是发挥新型经营主体作用。继续推进粮食生产家庭农场发展,粮食家庭农场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的50%以上。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健全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二是加强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农业公共信息化平台。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三是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监管。建立健全租赁农地风险保障制度,实行区、镇两级备案,防止土地流转价格过高过快增长。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对事关“三农”重点工作要加强市级统筹力度,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继续组织实施村庄改造,以规划为先导,农林水联动,宅田路统筹,整区域推进,完成涉及5万户农户的村庄改造。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经验,谋划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选择重点地区进行示范试点,强化乡村建设风貌引导。理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突出区政府责任主体地位,加大市级培训、指导、督查、考核力度,继续实施目标管理。落实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制度。完善农村宅基地和村民住宅更新管理制度,引导村民依据规划和建设导则实施旧房更新和改造,提升农房质量安全、建筑功能和风貌水平,打造自然、人文相协调的特色村居。继续推进本市绿地、林地、湿地和郊野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为广大市民提供广阔的绿色休憩空间和生态宜居环境,并为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相关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依托已初步建成的“环、契、廊、园、林”生态环境格局,开发乡村特色生态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积极打造绿色生态环保旅游产业链。
将自然资源作为生命共同体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加快构建农村生态安全屏障。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多管齐下,积极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继续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推进骨干道路、骨干河道、沿城生态廊道建设和重点环境综合整治区域防护林建设,实施林地抚育,优化林相结构,提升林地质量。加大野生动植物和珍稀种质资源保护力度,防止外来生物入侵,推进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及鸟类自然保护区和中华鲟保护区建设。全面推进河长制,建立市、区、街道乡镇三级河长体系。继续开展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和水生态修复治理。加强农村环境监督能力建设,落实区、乡镇农村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以水环境为重点,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引导各区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资源化利用,实现雨污分流和尿粪收集综合处理、合理利用。加快推进规划不保留畜禽养殖场退养工作。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化肥、农药减施,全面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强化规划保留畜禽养殖场的粪污治理主体责任,实现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确保畜禽粪污治理符合环保要求。
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农村公共文化配置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培养发掘农村文化本土人才,开展农村文化结对帮扶、繁荣“三农”题材文艺创作,整体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综合素质。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弘扬乡土文化,挖掘海派乡村元素和民俗传统,赋予自然资源以人文内涵,提升乡村生态景观品质,展现上海江南水乡特色。
通过深化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在活力,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建立完善区级农村承包土地公开流转市场,强化对流入方的监督管理;加大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力度,保障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宣传和实施《上海市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条例》,巩固和提高改革成果;对村一级,要做到应改尽改,不断健全治理机制,规范内部运行,提高改制质量;对镇一级,要坚持稳妥扎实推进的原则,成熟一个推进一个。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在推进改革过程中,要探索建立农民增收新机制,增强对贫困与低收入农民的托底扶持。
促进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标志。要着力多渠道落实各项措施,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让农民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加快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全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0人。通过创业创新项目比赛、创业孵化扶持等形式,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市场竞争“实战”能力。增加人才储备,继续支持培养“三支一扶”大学生,吸引年纪轻、学历高的大学生从事农业,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促进纯农业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精准帮扶的要求,继续落实农村综合帮扶各项政策,聚焦低收入农户群体,撬动底部、补齐短板,进一步提高低收入农户自主发展能力,探索建立项目与低收入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帮扶项目带动作用,抓好项目推进和措施落实,提高农村“造血”的内生动力,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推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实现扶持产业帮扶一批,促进就业帮扶一批,生态建设帮扶一批,支出补贴帮扶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社会力量帮扶一批。
全面发展农业多种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低收入农户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一是发展农业“四新”经济,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通过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分享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增加经营性收入。二是加强针对性培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吸纳农民就业补贴,鼓励各类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吸纳当地农户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三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改革模式和增收机制,增加财产性收入。四是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支持符合条件的本市户籍人员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合作联社就业期间,参加本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以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三农”能力和水平,促进“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要建立财政保障制度。确保公共财政大力向“三农”工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相适应。加快建立“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金融、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战略的项目建设。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村使用比例,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农田。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按国家相关规定,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的跨省域调剂机制,所得收益应通过预算全部用于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二要明确政策导向。分门别类梳理好现有的财政支农政策,不断调整完善,使财政支农政策目标更加清晰,导向更加明确。在财政支农资金不影响农民感受度的前提下,把扶持重点聚焦到符合都市消费需求的现代农业产业、保护农业生态资源、提升农产品品牌水平上来,逐步调整完善刺激生产产值和低效落后产能支持政策,将扶持对象聚焦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来。三要强化政策绩效。进一步明确农业部门和财政部门在项目监管和资金监管方面的责任,修订完善相关办法,强化条件管理,强化绩效考核。
一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注重吸收高校毕业生、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农村任职,选优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健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入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制度。二要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乡村治理机制,推进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理事会、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三要建设法治乡村。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领域的权威地位。四要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坚持以德为先,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五要建设平安乡村。落实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农村警务、消防、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基层服务和管理精细化、精准化。
重视研究市场、发挥市场作用,善于运用行政引导市场,用市场引导生产。利用信息化手段指导生产、引导市场、改善管理,提供服务。通过总结培育可复制可推广、可观可学的典型,进而上升到政策,指导推动面上工作。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围绕本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开展调查研究。我们对存在的短板和瓶颈问题进行了梳理,重点调研课题有:如何提高本市绿色农产品有效供给,如何实现地产农产品产销对接,如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调整完善支持乡村振兴的财政政策体系,如何加强农村规划,如何加强城乡融合发展要素优化配置,如何建立自治,法治和德治的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如何构建促进各类人才流向农村的政策体系、如何加强农村社会化养老,如何建立农村生态补偿机制等。通过调研,研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发现和总结各种典型,发挥典型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