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裕中
我国当前社会正处于还将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结构,城镇经济发展主要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生产效率高,人均收入水平高;乡村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生产效率低,人均收入水平低。据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2季度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当年累计值为1832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当年累计值为6561.8元,城乡收入差距达到了2.8倍。城乡收入的巨大差距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公平,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中国有42.6%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但随着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上网。据统计,2016年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人,其中手机网民为6.95亿人,农村网民规模2.01亿人,在农村网民中大部分都是手机上网。基于农村网络设施的改善和移动电商的大力发展,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了可能。
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16年中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8945亿元,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村庄超过了1300万个。农村电商在中国发展速度快,但当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城市电子商务相比,农村电商因其发展的环境远远落后于城镇,天然具有“普惠”的特征,有必要对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普惠”价值展开系统研究。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沈玲、李利军(2017)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农村电商处于"成长期-发展期"的转型阶段,在该阶段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趋势,包括线上线下互动趋势、双向物流趋势、员工返乡及扶贫趋势、企业多元化发展及合作趋势。在此趋势的带动下,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檀学文(2016)研究发现,在中央和地方一系列支持性政策的推动下,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活力明显增强,其创业类型主要包括发展家庭农场、发展农村电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发展休闲农业等。2016年1月,郁南县举行全国首个县级“互联网+”综合合作项目发布会,旨在通过“互联网+”综合合作项目,发展普惠金融,建设完善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促进农村电商水平和乡村旅游的全面提升,帮助农企、农民发展增收。吕丹(2015)以农村电商的发展为突破口,从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遇到的发展瓶颈,以及在新时期农村电商发展出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未来农村电商将成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路径之一。董坤祥、侯文华等(2016)研究认为,农村电商集群是农村信息化与产业化深度融合的产物,其强劲的创新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推进了农村城镇化,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钟燕琼(2016)提出,农村电商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工业品下行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选择,提高了居民的消费意愿;另一方面通过农产品上行和增加就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提升了居民消费能力。杨永超(2017)认为,农村电商发展与创新已经成为农村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实现手段。
综合已有研究文献发现,认为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这些已有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从某一个细小的方面展开的,关于我国农村电商“普惠”价值的研究基本找不到相应文献。本文将首先分析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发展农村电商的“普惠”价值展开深入分析和提炼。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特征之一是电商数量快速增加。2014年10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在首届浙江县域电子商务峰会上宣布,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突破物流和信息的瓶颈,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截至2016年12月,农村淘宝与合作伙伴建立的农村电商服务站覆盖约500个县(市)、近28000个村庄,在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个新的概念“淘宝村”应运而生,根据阿里巴巴的定义,淘宝村是指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村庄。
根据阿里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仅有3个淘宝村,到2013年发展到了20个,可以说在2003年之前,我国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还属于“试验阶段”,2014年,我国淘宝村的数量扩大到了212个,同时出现了淘宝镇现象,在2014年我国有19个淘宝镇。此后,我国农村电商的数量和规模开始快速增加,2016年我国淘宝镇数量首次超过100个,达到135个,同比前一年增加了64个。从农村电商萌芽到2016年,淘宝村走过约十年发展历程,实现了发展新突破:全国淘宝村突破1000个、淘宝镇突破100个。
农村电商数量的快速增加,也让农村电商的分布范围更加广泛,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30多个省(直辖市)中,已经有一半以上的省(直辖市)至少有一个以上的淘宝村。截至2016年8月底,在全国共发现1311个淘宝村,广泛分布在18个省市区。其中,浙江、广东和江苏的淘宝村数量位居全国前三位。农村电商发展最好的是浙江省,截至2016年8月共有506个淘宝村,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总部所在地正好也在浙江省,这可能与阿里巴巴对浙江当地农村电商的扶持有关;广东的农村电商发展水平仅次于浙江,截至2016年8月共有262个淘宝村,广东省经济发达,经济总量全国第一;江苏省的农村电商发展水平位列第三位,截至2016年8月共有201个淘宝村,江苏民营经济发达,有利于农村网络电商的快速发展;在东北地区共发现5个淘宝村,在中西部共发现25个淘宝村。电商分布范围的扩大有利于农村电商发挥其“普惠”价值。
截至2016年8月底,在全国共发现135个淘宝镇,其中,仍然是浙江、广东和江苏三省的淘宝镇数量位居全国前三位,浙江省共有51个淘宝镇,广东省共有32个淘宝镇,江苏省共有17个淘宝镇。值得一提的是,在江苏的17个淘宝镇中,有3个镇淘宝村全覆盖,分别是江苏省沐阳县新河镇、江苏省雎宁县沙集镇和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据阿里研究院调查,2016年首次在东北和中西部出现了第一个淘宝镇,分别是东北辽宁省海城市中小镇和四川省郫县安靖镇。淘宝村向淘宝镇的升级,可见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正在朝着规模化发展的方向迈进。
农村电商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引致农村电商服务需求的增加。当前我国农村电商服务已呈现出体系化发展的态势,电商服务的体系化发展大约需经过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电商服务体系主要集中在交易服务、营销服务、支付服务和物流服务等。在这一阶段,能提供服务的都是大的公司或平台,个人难以参与服务提供。例如交易服务主要由天猫、淘宝、京东等网商平台提供,支付服务主要由支付宝、银联、第三方支付公司等提供,物流服务主要由邮政、顺风快递、圆通快递等物流公司提供。当前我国农村电商的服务体系正发展到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的服务需求是培训服务、摄影服务、IT服务和电商园区服务等。第二阶段的服务需求更加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个人和中小企业完全有能力参与第二阶段的电商服务。在第三个阶段,电商服务体系更加专业化,这一阶段的服务需求主要集中在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融资服务等。第三阶段的服务需求只能由专业人士和专业公司提供,但前我国农村电商服务体系还未发展到此阶段。农村电商发展促进农村网商服务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样、从分散到聚集的体系化发展,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化发展,是我国农村电商升级发展的重要标志。
伴随着农村电商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农村电商发展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农村电商在发展初期主要以网络零售为主。网络零售模式与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就是通过网络销售生产的农产品,多数网络零售还是自产自销模式,只不过多了一条网络销售渠道。随着农村电商模式多元化,当前我国农村电商以发展出网络零售、网络批发、乡村旅游、跨境电商等多种经营模式。以网络批发模式为例,在该模式下,农民的分工更加细化,批发量的规模远大于零售规模,这就需要有人专职负责收购、有人专门从事仓库管理,有人专门从事网上营销。在网络批发模式下,单个人或单个家庭很难完成全部工作,这就需要企业式的协同运作。乡村旅游和跨境电商模式,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加需要专业化的人才,随着经营规模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往企业化方向发展是一条必然的路径。通过成立企业,注册公司和商标,重视团队、品牌和客户服务,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企业身份注册的淘宝村网店超过5100个,企业网店最多的五个县(市、区)依次为:金华义乌、广州番禺、广州白云、泉州晋江、杭州余杭。
据阿里研究院公布的《2016年返乡电商创业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到2016年,年轻人返乡创业迁出最多的十个城市依次是广州、杭州、上海、深圳、北京、东莞、金华、温州、苏州和厦门。年轻人返乡后的创业方向大多和电子商务有关,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特色产品、帮助乡亲网购生活生产用品、承接本地的电商快递服务等成为返乡创业的主流方向。在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拉力方面,主要有:回去方便照顾家里人,电商投入少能帮我实现创业梦想,上网购物的人越来越多,村里有人做电商很成功。在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推力方面,主要有:城里竞争大挣钱越来越难,城里生活成本高房价涨得太快,城里工作不好找,城市待着不踏实难以融入。
返乡的人成为了创业者,创业又直接带动了农村的就业,有网商的村庄外出务工人口比重要低于无网商的村庄。全国来说,有网商的村庄的外出务工人员比重为11.1%,无网商的村庄的外出务工人员比重为20.4%,几乎高了一倍;东部地区,有网商的村庄的外出务工人员比重为9.7%,无网商的村庄的外出务工人员比重为17.3%;中部地区,有网商的村庄的外出务工人员比重为18.0%,无网商的村庄的外出务工人员比重为24.4%;西部地区,有网商的村庄的外出务工人员比重为12.5%,无网商的村庄的外出务工人员比重为30.0%。与类似村庄相比,有网商村庄外出务工人数平均比无网商村庄少133人,全国来看农村网商发展减少外出务工人口约1200万人。农村电商能有效留住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本村本土解决就业问题。
中国的农村贫困问题一直被国家高度重视,以习近平为主席的党中央当前正提出“精准扶贫”计划。过去扶贫一直是“输血模式”,即主要以货币及物质帮扶为主,这种形式的扶贫模式只能解决贫困人口的眼前问题,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贫困问题。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以电子商务为抓手,可将原来农村扶贫的“输血模式”改为“造血模式”,电商扶贫的“造血模式”具有可持续性的特征。2016年,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超过280个国家级贫困县全年网络零售额达到1000万元,其中40多个贫困县更是超过1亿元。
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额33616元,其中人均可支配工资性收入20665元,占比为61.5%;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额12363元,其中人均可支配工资性收入5022元,占比为40.6%。对比城乡收入结构,可以发现:城镇居民的工资收入比重要高于农村居民,城乡收入的差距也主要来自于工资收入差距,但是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无论在比重上还是在金额上都高于城镇居民,这与农村居民坐拥土地等自然资源有关。要消除农村贫困,就必须解决农村资源转化和农村就业问题,农村电商正好能够将农村资源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创造巨大的农村就业市场。
农村电商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明显。2014年10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在首届浙江县域电子商务峰会上宣布,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突破物流和信息的瓶颈,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千县万村”计划,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既可以为农民节省开支,还能够给农民增收。“农产品进城”换回来的是“真金白银”,过去农村信息闭塞,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如今农村也可开展电子商务,直接将农产品销售给城市。据调查显示,在家庭特征类的条件下,有网商村庄的家庭与无网商村庄的家庭相比,农村电商能够提高家庭年平均收入2.05万元,提高家庭财富越21.3万元。
网商密度与农民家庭财富和家庭收入表现出正相关性,网商密度为当地网商数量占家庭数量的比重。有网商的村庄,按照网商密度从低到高排序,最低的33%的定义为网商密度低,最高的34%定义为网商密度高,其余为网商密度中。在家庭特征类的条件下无网商的村庄家庭财富为21.9万元,家庭年收入为3.1万元;网商密度低的村庄,家庭财富为89.1万元,家庭年收入为5.9万元,明显高于没有网上的村庄家庭;网商密度中的村庄,家庭财富为94.3万元,家庭年收入为8.8万元;网上密度高的村庄,家庭财富为148万元,家庭年收入为9.3万元。
我国当前社会正处于还将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结构,城镇经济发展主要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生产效率高,人均收入水平高;乡村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生产效率低,人均收入水平低。基于农村网络设施的改善和移动电商的大力发展,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了可能。近10年,农村电商在中国从无到有快速发展,但当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城市电子商务相比,农村电商因其发展的环境远远落后于城镇,因此天然具有“普惠”的特征。本文对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展开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电商数量增长快,覆盖范围广,农村电商服务已呈现出体系化发展的态势,农村电商发展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进一步深入分析农村电商的“普惠”价值发现:农村电商可以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同时促进农村地区就业,减少外出务工人口的比重;农村电商可将原来农村扶贫的“输血模式”改为“造血模式”,电商扶贫的“造血模式”具有可持续性的特征;农村电商能够将农村资源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创造巨大的农村就业市场;农村电商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明显,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