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龙
2017年,有关西夏学研究的论文和专著逐渐增多,在广度与深度上都有所拓展,国际交流大大加强。西夏文献和语言文字依旧是研究重点,西夏社会成为热点问题,在文物考古、历史地理、社会现象等方面出现新的研究视角。下面,对2017年西夏学研究的相关代表性成果进行综述。
(一)著作方面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编的《俄藏黑水城文献 (26)》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12月)为该系列丛书的第26部,主要内容为西夏文佛教文献,包括序跋、发愿文、题款等内容。另外,书中还收录了刻印精美的涉及佛典恢宏场面的《弘法经图》,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崔红芬《西夏佛教文献研究论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17年8月)收录了作者不同时期发表的有关西夏文本的研究论文,包括对《大乘圣无量寿王经》、《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父母恩重经》、 《大宝积经》、《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金光明最胜王经》、《佛说无常经》、《华严忏仪》等各种经典的考略。杨志高《〈慈悲道场忏法〉西夏译文的复原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3月)利用中国、俄罗斯、英国、日本、印度等地收藏的《慈悲道场忏法》西夏文本,实现了从局部到全面的完整研究,深入探讨了《慈悲道场忏法》的源流和翻译过程,具有重要的文物、文献、语言文字和历史研究价值。该书既有利于加深对西夏佛教史乃至中国佛教史的认识,也有助于梳理中原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文化交流特点。
(二)论文方面
论文研究主要集中在黑水城文献研究与西夏文献研究两个方面。
黑水城文献研究 范学辉《俄藏黑水城金代〈西北诸地马步军编册〉新探暨重命名》(《历史研究》2017年第1期)根据孙继民标点录文的《西北诸地马步军编册》,在考证文书形成年代、背景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为其应当重新命名。同时,对文书中所出现的人物的族属进行了辨析,重点考察了文书中与金朝后期兵制相关的万户、部将等职官和自愿军、弓箭手等兵役形态。赵天英《黑水城出土西夏文草书借贷契长卷 (7741号)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17年第2期)将西夏文草书转录为楷书后译成汉文,为研究西夏社会经济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通过研究发现:西夏粮食借贷以家庭为主,契约中必须有担保人;西夏寺院的粮食借贷利率偏高,违约惩罚力度大;契约中出现的人名较多,折射出西夏的民族构成情况和姓名取向。赵天英《新见甘肃省瓜州县博物馆藏西夏文献考述》(《文献》2017年第3期)首次公布了甘肃省瓜州县博物馆收藏的15件西夏文献,包含写本、印本两种形式,涉及西夏文、汉文、藏文三种文字。崔红芬《俄藏黑水城〈佛说大乘圣无量寿王经〉及相关问题考述》(《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对《佛说大乘圣无量寿王经》这件遗存文献进行了分析梳理,探讨了该经其他版本在西夏的流传和翻译情况,反映了西夏佛经的多元化和西夏佛教文化的融合性。孙伯君《裴休〈发菩提心文〉的西夏译本考释》(《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确认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Инв.№ 6172号文献译自裴休所撰《发菩提心文》,并根据汉文本翻译了残存的内容。这是首次在西夏文文献中发现裴休作品,对研究《发菩提心文》文本的流传和兴盛于唐代的华严禅在西夏的传行过程具有参考价值。孙伯君《西夏文献与“丝绸之路”文化传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8期)从宗教学、语文学、文学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存世的西夏文献与河西走廊遗存文献,探究了文物与民间信仰之间的关联,彰显了西夏文献对丝路古代文明建构的重要价值,肯定了对其加以保护的重大意义。陈玮《黑水城文献所见西夏归义人研究——以〈注华严法界观门〉发愿文题记为中心》(《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认为西夏西安州归义人刘德真受华严信仰影响雕刻印行《注华严法界观门》,反映出西夏归义人的自由流动和该经的研习过程与印施活动。景永时、王荣飞《俄藏黑水城文献未刊〈同音〉37B残叶考释》(《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通过对俄藏黑水城文献未刊的 Nо.4776《同音》进行考证,认为37b残叶是对 X1号《同音》的重要补充,既增进了学界对该件文献的了解,又为西夏学研究提供了新材料。马万梅《〈英藏黑水城文献〉漏刊的两件西夏文献考释》(《西夏研究》2017年第3期)对两件漏刊于《英藏黑水城文献》之外的西夏文献进行了考释,弥补了英藏西夏文献研究的缺漏。梁松涛《黑水城出土西夏文〈明堂灸经〉残叶考》(《文献》2017年第3期)在聂鸿音先生《俄藏4167号西夏文〈明堂灸经〉残叶考》一文的基础上,对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收藏的编号Инв.№ 4167的西夏文残叶前五行进行了补译,理清了残卷的阅读顺序,确定其装帧形式为缝缋装。
西夏文献研究 罗海山《国内西夏契约文书研究评述与展望 (1980—2015)》(《中国史研究动态》2017年第1期)认为目前整理刊布的涉及佛经、药方和人名等内容的西夏契约文书,为学界深入研究西夏经济、社会、法律、民族等问题提供了极大便利,将西夏契约文书研究推向了一个崭新阶段。张九玲《西夏文〈消灾吉祥陀罗尼经〉释读》(《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认为《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为西夏仁宗时期的校译本,并探究了西夏文本的全貌。聂鸿音《西夏文“君臣问对”残叶考》 (《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认为赋敛和颁赏为“君臣问对”的主题,补充了中国文献品种。杨志高、杨露怡《影响·作用:汉文和复原的西夏文〈慈悲道场忏法〉》(《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认为汉、夏文本《慈悲道场忏法》既是加强中土和党项文化联系的重要纽带,又是巩固政权的辅助手段。复原后的西夏文《慈悲道场忏法》为“汉文本形成非元代说”提供了有力佐证,对目前的西夏佛教文献整理与研究有所启示。孙伯君《西夏国师法狮子考》(《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考证出法狮子为祥仁波切(Zhang rin-po-che)和萨钦贡噶宁波 (Kundga’snying-po)的弟子,曾将两位上师所传多种佛教经典传至西夏。早期藏传佛教的纷繁面貌体现在法狮子所传的诸多经典之中,反映了西夏仁宗朝“笃信密乘”的宗教氛围。孙昌盛《俄藏西夏文藏传密续〈胜住仪轨〉题记译考——兼论藏传佛教传播西夏的时间》(《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对《胜住仪轨》的梵文著者、藏文译者和西夏文译者进行了考证,认为藏传佛教早在惠宗秉常和崇宗乾顺时期就已开始在西夏境内传播。彭向前《西夏文草书〈孝经传序〉译释》(《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以专文形式对《孝经传序》作出新的译释,为研究北宋新经学派和破译西夏文草书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材料。彭向前《“夏译汉籍”的文献学价值》(《西夏研究》2017年第2期)认为“夏译汉籍”在西夏文译释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文献学价值,可以反映未经宋人编辑的汉文古本原貌,从而订正汉文今本的讹脱。孙颖新《英国国家图书馆藏〈孝经〉西夏译本考》 (《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通过对英藏与俄藏《孝经》不同版本的比较,推断出英藏本的翻译时间早于俄藏本。麻晓芳《俄藏西夏文〈佛说瞻婆比丘经〉残卷考》(《西夏研究》2017年第4期)对《佛说瞻婆比丘经》残卷进行了译释,为研究西夏佛教史和西夏语提供了一份基础性语料。赵彦龙《西夏档案编纂研究》(《档案学研究》2017年第1期)全面介绍了西夏档案编纂的相关成果,向社会展示了珍贵的西夏档案及其价值。赵彦龙《西夏汉文契约档案中的计量单位及其用字研究》(《西夏研究》2017年第1期)通过对西夏汉文契约档案中所出现的贯、亩、斤、石、斗等计量单位的梳理研究,反映出西夏对中原计量单位的借鉴,深化了对汉文契约档案中音近假借、繁体简写、形近而错等用字现象的研究。张永富《西夏文献中的“群牧司”与“州牧”》 (《西夏研究》2017年第1期)认为汉文典籍中的“州牧”在西夏文本《类林》中被译为了“群牧司大人”,现今汉译本释读为“大群牧司”。西夏文“大”字非“大小”之“大”,乃“大人”之“大”。汉文“群牧司”之“牧”与“州牧”之“牧”分属两义,西夏译本似将“州牧”之“牧”理解为“群牧司”之“牧”,这种望文生义的错误翻译为数不少。王龙《西夏写本〈阿毗达磨顺正理论〉考释》(《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认为存世的《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的两个抄件 Инв.№717和 Инв.№357卷尾一折同为卷十内容,这是前人所未发现的新情况。通过对原本的解读和注释,为研究西夏佛教史和西夏语提供了一份基础性语料。王龙《西夏写本〈大乘阿毗达磨集论〉缀考》(《文献》2017年第3期)认为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收藏的西夏文本《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是译自玄奘的同名汉文本,仅存卷三,西夏文本《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存世的两个抄件 Инв.№70和 Инв.№2651可以直接缀合。孔祥辉《英藏西夏文〈金刚经〉残片考辨》(《西夏研究》2017年第1期)通过对照汉文本和西夏文本,对英藏黑水城文献中的《金刚经》残片进行了定名与考释,为黑水城文献整理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有利于西夏语料库的丰富。陈永中《民国时期灵武发现西夏文佛经的几个问题》(《西夏研究》2017年第2期)通过对1917年发现于灵武的西夏文佛经的发现地、流散过程、研究状况的回顾,辨析了相关问题。
史金波《泥金写西夏文〈妙法莲华经〉的流失和考察》(《文献》2017年第3期)通过对西夏文《妙法莲华经》的细致考证,确定该经是800多年前的西夏古籍,为后人的研究工作保存了珍贵资料。史金波《新见西夏文偏旁部首和草书刻本文献考释》(《民族语文》2017年第2期)试图找出西夏文字最为原始的结构,认为西夏文字偏旁的分析与西夏文韵书《文海》对文字构造的分析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差异。孟一飞、杨小花、张晓彪《基于MeanShift算法的西夏文字笔形识别》(《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3期)基于西夏文四角编码规则,在识别文字构件的环节提出采用MeanShift核估计直方图统计方法的理论,通过提取特征值实现智能识别。张永富《西夏文〈大宝积经〉卷三十六勘误》(《西夏研究》2017年第2期)分别指出了认错汉字、脱文、衍文、形近致讹、音近致讹、译经人笔误致讹六种情况并分析其成因,推测《大宝积经》卷三十六出现讹误的原因是初译本或校勘不精。
孙伯君《论西夏对汉语音韵学的继承与创新》(《中华文史论丛》2017年第2期)通过对西夏韵书、字典编排体例与汉语音韵学术语的翻译和运用情况的梳理,认为西夏对汉语音韵学具有继承性,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12世纪河西方音的语音特点。王龙《西夏文〈十轮经〉考论》(《西夏研究》2017年第2期)对《十轮经》残叶进行了录文,借助汉文本对西夏文本进行了解读和注释,最后对《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记明咒总持章句》开展夏、藏、梵、汉对音研究,仔细考察了西夏语与汉语的对应关系,为学界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西夏语音和词语的用法提供了帮助。通过系统梳理存世《十轮经》的西夏译本,帮助学界了解地藏菩萨信仰在西夏的传承情况。崔红芬《西夏文〈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发愿文之西北方音及相关问题》(《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通过对该经发愿文的重读与考证,认为文中一些词具有明显的西北方音特点,对西夏文年号治平和熙宁进行了重新考证。段玉泉、米向军《新发现的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残叶考》(《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通过残叶拼出《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为学界提供了珍贵的研究材料,发现了值得关注的语言点。高仁、王培培《西夏文〈杂字·汉姓〉译考》(《西夏研究》2017年第2期)对《杂字·汉姓》的原始文本展开译释,认为西夏姓氏排序并非按照其尊贵程度,而是依据普遍程度,从而体现出西夏语用语的复杂性。王培培《西夏文〈佛说入胎藏会第十四之二〉考释》(《西夏研究》2017年第3期)对俄藏西夏文《佛说入胎藏会第十四之二》进行了汉译与考释,为西夏佛教史和西夏语研究提供了一份基础性语料。
(一)著作方面
陈广恩《西夏元史研究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11月)精选作者20多年来所发表的19篇西夏史、元史研究论文,其中西夏史7篇,元史12篇。在西夏史论文中,关于西夏的人民起义、伊斯兰教和景教的论述是以往研究中所没有探讨过的论题。多元性是西夏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西夏部分科技成就在同时期中国科技史上占居领先地位。李昌宪《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 (修订本)》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依据《宋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会要辑稿》、 《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元和郡县图志》等史书及大量地方志、文集、笔记等资料,从学术上首次全面深入地论述了宋代地方行政体制、行政区划变迁和西夏地方行政体制,填补了宋代和西夏政区地理研究的空白。李华瑞《西夏学文库论集卷:西夏史探赜》(甘肃文化出版社,2017年8月)对西夏历史、西夏与北宋的关系、西夏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西夏军事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李华瑞《宋辽西夏金史青蓝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5月)收录了作者所指导的几篇博士论文,其中彭向前《试论辽对西夏的遏制政策》从经济、军事等方面对辽夏军事进行了研究。史金波《西夏经济文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3月)叙述了西夏历史和汉文文献所反映的西夏经济资料:一是西夏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有关西夏经济的条款,二是新发现的西夏文经济文书。该书对西夏文经济文书中的户籍文书、租税文书、粮物计账、商贸文书、契约文书进行了分类研究,探究了西夏汉文文书,书末附录了文书图版、西夏文录文以及对译、意译的汉文译文。彭向前《西夏学文库著作集:党项西夏名物汇考》 (甘肃文化出版社,2017年5月)主要包括“词目考订”与“问题研究”两篇,涉及人名、宗族名、地名、职官名等内容。此外,还有介绍西夏历史文化的通俗读物,分别是陈高华、徐吉军的《西夏风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年12月),李强的《西夏王》 (现代出版社,2017年5月),童超的《看得见的中国史·辽西夏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5月)。
(二)论文方面
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四个方面。
政治 王万志《辽夏封贡关系探析》(《史学集刊》2017年第5期)认为,辽夏两国在封贡体系下不但保持着册封、进贡、朝贺、吊祭等政治活动,并在军事、政治方面存在密切互动和紧密联系。该文认为在辽朝的朝贡体系中,西夏属于“外圈”。魏淑霞《西夏功德司考述》(《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认为西夏功德司的承启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西夏功德司在承袭唐朝“功德使”临时差遣制的基础上设置,并使这一中央僧署机构趋于稳定;二是在功德司的职能方面,借鉴了宋朝多个机构共管僧务的经验;三是对元朝中央僧署设置产生影响。元朝承西夏之制,在中央设“功德使司”管理僧务和吐蕃事务,进一步扩展了功德使司的职掌。李温《西夏丧服制度及其立法》(《西夏研究》2017年第1期)认为西夏在充分吸收中原丧礼的基础上进行立法,建立了自己的丧服制度。通过比较《唐律疏议》和《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相关法条,论证了西夏对唐宋丧服制度的传承。张琰玲《元代海道都漕运万户府达鲁花赤买述丁考》(《西夏研究》2017年第4期)通过对涉及买述丁相关文献的研究,认为买述丁或为西夏人,或为回回人。为政期间,买述丁先后采取革新吏治、清除积弊、裁减冗员、轻徭减役、赈济灾荒、救助百姓、整顿海运、重建漕府、抗击海寇等措施,为元代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留下了功绩。刘志月《元代西夏遗民李朵儿赤事迹考论》(《西夏研究》2017年第3期)认为李朵儿赤是元初江南地区西夏遗民官僚的代表人物,自任温州路同知以来,积极施行仁政并推广儒家文化,得到了与其交游的其他江南士人的赞誉。张尚庆《11世纪喀喇汗王朝和西夏、北宋关系的演变》(《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11期)认为以11世纪30年代攻占河西走廊为标志,西夏开始介入北宋与喀喇汗王朝的贸易活动,此后各方关系通过彼此在丝绸之路上的行为得以体现。
经济 骆详译《从〈天盛律令〉看西夏荒地产权制度的流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7年第1期)认为西夏荒地产权制度不仅反映了西夏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状况,更是唐代均田制瓦解以来土地私有化在西北地区的历史继承。骆详译《从黑水城出土西夏手实文书看西夏与唐宋赋役制度的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7年第2期)认为西夏与唐宋赋役制度有所差异,其原因与唐宋赋役制度的历史演变息息相关,特别是均田制崩溃后由以丁身为本转向以资产为宗的赋役制度深刻地影响了西夏赋役制度。徐敏《简析丝绸之路上的西夏》(《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认为西夏经营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在一定时期内控制了丝路河西段经贸,不仅充当了中原与中亚、西亚诸少数民族之间的桥梁和中间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西夏经济的发展,对西夏的国家稳定产生了重要作用。
军事 杨小敏《北宋时期的秦州(天水)经济与陆上丝绸之路》(《中国史研究》2017年第4期)认为北宋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种“被动性的经营”,为北宋国防经略中防御西夏的战略一环。秦州属北宋极边之地,在宋夏对抗中处于重要地位,其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杨富学《敦煌民族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敦煌研究》2017年第1期)认为目前的敦煌民族史研究主要偏重于吐蕃、粟特、回鹘与西夏,对其他民族的研究甚为薄弱,有必要加强敦煌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景永时《西夏地方军政建置体系与特色》(《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认为西夏地方军政事务分为京师和边中两部分,分别由殿前司和经略司管辖。在经略司、监军司体系之外,还有专司赋税征管事务的转运司体系和以刺史为主的地方监察体系,它们都直隶中央而不存在层级关系。张多勇、于光建《西夏进入河西的“啰庞岭道”与啰庞岭监军司考察》(《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在系统梳理历史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在景泰县老虎城,天祝县红石古城、松山新古城、松山旧古城,古浪县干城中进行排查,认定天祝县松山旧古城为西夏啰庞岭监军司治所,为西夏监军司研究提供了准确的地理坐标。同时,该文还发现西夏统治时期存在一条经景泰县向西翻越乌鞘岭的道路,将其命名为“啰庞岭道”。探索这条道路,对于丰富丝路研究、确定西夏监军司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宋士龙《宋军在三川口、平夏城两场战役中的防御战术之比较》 (《西夏研究》2017年第4期)分析研究了宋军在三川口、平夏城两次战役中的防御战术和成败原因,据城坚守、待隙进攻、援军持重、相机攻守、策应牵制的攻防结合战术为北宋有效抵御西夏或其他游牧民族侵略提供了重要借鉴。母雅妮、郝振宇《宋夏三川口之战的历史影响》(《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论述了三川口之战的经过,认为这次战役对宋夏双方的经济、军事等方面产生很大影响。该文对三川口之战的战场选择、双方备战态度、战争结局等问题作了梳理,在总体把握三川口之战的基础上,以其为切入点考察了河西走廊因而出现的转折性发展路径。
法律 周峰《金朝与西夏盗窃法比较研究》(《辽金历史与考古》第7辑)根据《金史》等史料对《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进行了比较研究,涉及金朝与西夏对官私财物的保护、保护统治阶级既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对策及其发展变化等内容。姜歆《论西夏的司法观念》(《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将西夏司法观念总结为以下四个重点:礼法结合,服制入律;宽仁慎刑,考证详审;明察功过,赏罚相当;以法治官,以法断罪。西夏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司法观念。任欢欢《西北堡寨在宋夏战争中的作用——以青涧城为例》(《北方论丛》2017年第4期)认为种世衡主持修建的青涧城是抗击西夏的新屏障,种氏父子对青涧城的经营在宋夏西北交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魏淑霞《西夏僧侣社会活动管窥》(《西夏研究》2017第4期)依据传世文献、出土社会文书等史料,对西夏僧侣的社会活动进行了梳理考察,为学界客观认识西夏政教关系和佛教僧侣在西夏的政治地位提供了一些佐证。郑彦卿《西夏省嵬城历史考略》(《西夏研究》2017年第3期)认为省嵬城在西夏占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既是拱卫京畿的北部门户,也是西夏北部的一个经济中心。史金波《西夏与开封、杭州》 (《浙江学刊》2017年第1期)认为夏州、灵州和兴庆府先后与北宋都城开封存在密切往来,反映了西夏建国前后与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由于西夏灭亡后党项遗民政治地位较高,元朝统治者敕命在杭州雕印西夏文《大藏经》,党项僧人董理其事并在杭州飞来峰雕刻佛教造像,为杭州留下了党项遗民的历史足迹。
论文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两个方面。
社会生活方面 郭明明《〈圣立义海〉孝子故事史源补考》(《西夏研究》2017年第1期)结合传世文献、敦煌遗书《孝子传》和考古资料,对《圣立义海》中的孝子故事进行了补考,力求恢复所有孝子的原型与史料来源。杜建录、邓文韬《安徽歙县贞白里牌坊始建年代考——兼考西夏遗民余阙佥宪浙东道期间的史迹》(《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认为,安徽歙县的贞白里坊是国内现存唯一由西夏遗民题额的牌坊,修建时间为至顺三年 (1332),初为木质牌坊,后由余阙改为石质。余阙在浙东道廉访司任上不但有纠察不法官吏、平均民户差役、嘉奖清官能吏、表彰节妇、举荐人才等政绩,而且教授了戴良等数位弟子,完成了一些经学、诗歌和书法作品创作。郭冰雪《北宋对党项贵族的赗赙之礼》 (《西夏研究》2017年第1期)认为该礼仪是中央政府管理少数民族政权的手段之一,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与党项政权之间的紧张关系。张如青、于业礼《出土西夏汉文涉医文献研究述评》(《中医文献杂志》2017年第1期)对以往出土西夏汉文涉医文献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通过展望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郝振宇《论西夏养子的类型及其社会地位》(《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通过分析论述了西夏养子类型及其社会地位等问题,发现西夏养子以同宗养子和异姓养子两种类型为主,认为西夏养子问题反映了党项自身的社会特色。同宗养子的对象主要是族亲,尤其是兄弟之子;异姓养子多为同胞姐妹之子与母舅一方的合适子弟。许生根《论西夏元初黑水城谷物供给途径》(《西夏研究》2017年第4期)认为周边产粮区的谷物输入是黑水城供给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古代社会如何保障荒漠边塞供给提供了有益参考。梁松涛、田晓霈《西夏的粮食窖藏技术》(《西夏研究》2017年第1期)通过探讨西夏建造粮窖的自然条件、技术要求和日常管理,认为西北干旱寒冷的气候条件和竖纹排列的土质是修建粮窖的天然优势,这种贮粮方法既符合地域特点,又具有西夏民族特色,是西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徐婕、胡祥琴《西夏时期的自然灾害及撰述》(《西夏研究》2017年第2期)通过对西夏时期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和自然灾害种类的考察梳理,认为该时期具有干旱少雨、民多疾苦、连续性与并发性显著、来势迅猛、破坏性大等特点。
文化传承方面 史金波《西夏文社会文书对中国史学的贡献》(《民族研究》2017年第5期)填补了11—13世纪中国社会文书的空白,为中国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其中一些文书为中国古代史上独特或稀见的珍品,为中国史学研究作出了新贡献。聂鸿音《中原“儒学”在西夏》(《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认为中原儒家著作和思想观念在西夏并不像学者们所认为的那样普及,西夏人虽然接受了一些儒家最基本的概念,但知识分子对儒家经典著作的整体理解水平不高。政府虽然采取了相关措施以示尊孔,但目前还没有足够资料证明西夏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儒学。胡守静《〈青史演义〉中“唐古特”与“西夏”辨析》(《西夏研究》2017年第1期)通过“文史互证”的方式,认为各自史料来源的不同、成吉思汗死因的重新解释、《青史演义》的历史小说定位等诸多因素共同造就了《青史演义》中“唐古特”与“西夏”两个政权既彼此有别又相互联系的奇特现象。杨富学、胡蓉《从〈述善集〉看宋元理学对濮阳西夏遗民的影响》(《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认为《述善集》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元代西夏遗民接受理学影响并将之付诸实施的过程,可以看作元代晚期理学在社会广泛流行的缩影,在中国理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孔维京《碰撞与融合:西夏社会变革中的“孝文化”》 (《西夏研究》2017年第2期)认为西夏之孝不单是中原儒家孝文化的翻版,更多体现了西夏社会多元色彩的一面,代表着这一特殊历史时期超越民族和国家畛域的文化认同。沈卫荣、安海燕《清〈宫廷瑜伽〉、西夏“道果机轮”及元代“演揲儿法”考证》(《文史》2017年第1辑)在《究竟定:清宫藏密瑜伽修行宝典》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演揲儿法残卷三种》中有关资料,揭示其与被传为蒙古、元代宫廷中所演练的臭名昭著的“演揲儿法”之间的关系,还蒙元时代藏传佛教在中原传播的本来面貌。荒川慎太郎著、王玫译《西夏的“炮”设计图》(《西夏研究》2017年第4期)通过对编号Tang.46 inv.No.156(2006)st.inv.No.5217的西夏文写本的考证研究,认为图中所展示之物为弦乐器这一结论有诸多不合理之处,应为中国古代“炮” (投石器、投石机)的设计图。蔡莉《西夏服饰研究综述》(《西夏研究》2017年第3期)分析了西夏服饰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未来西夏服饰研究的方向,认为必须拓宽研究思路,对已有资料进行多角度、多方法的系统研究,将文献的历史价值发挥到极致。崔红芬《西夏观音绘画考略》(《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对黑水城与敦煌等地出土和遗存的西夏观音绘画、经变画进行了梳理和考证,认为绘画既有汉传特色,也有藏传特色,而且在画布制作工艺上学习、运用了回鹘人的缂丝技术。
(一)著作方面
李进增《西夏文物·宁夏编》 (中华书局、天津古籍出版社,2017年8月)是一项具有开创性和基础性的重要学术成果,在西夏学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产生了重大的学术影响。现存的西夏文物是西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包含遗址和文物两大部分。该书全面收录了西夏遗址和中国大陆馆藏西夏文物,具有首次创立西夏文物资源平台、首次公布数量巨大的西夏文物、首次集合全国学术力量三大特点,填补了学术研究领域和资源出版领域的空白,为西夏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资源支撑。
(二)论文方面
白玉冬《“可敦墓”考——兼论十一世纪初期契丹与中亚之交通》(《历史研究》2017年第4期)认为,将《突厥语大词典》所述与唐古特族发生战斗之地“可敦墓”视作漠北鞑靼地区的镇州可敦城不悖于理。虽然漠南地区存在连接契丹、西夏、喀喇汗王朝的通路,但《马卫集》记录的由喀喇汗王朝前往契丹的交通线是从沙州经由漠北的于都斤与镇州可敦城,反映的是11世纪初期的情况。杨富学《瓜州塔考辨》(《敦煌研究》2017年第2期)认为学界普遍持有的瓜州塔为西夏之物的说法值得商榷,作者主张“瓜州塔”建于崇教寺,即今莫高窟,与瓜州锁阳城塔尔寺遗址大塔无干。另外,根据各种迹象,可将今天所见藏传佛教风格的塔尔寺塔的修建时代推定在1276年或1289年之后不久。孙昌盛《灵武回民巷西夏摩崖石刻》(《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认为该石刻为西夏天庆八年 (1201)作品,包含线刻碑、佛塔、西夏文石刻、汉文石刻等内容,对西夏佛教、西夏社会生活研究具有一定价值。于光建《武威西夏墓出土太阳、太阴图像考论》(《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认为该图像所反映的墓主人视死如生,具有“引魂生天”的生死观,以木版画为代表的西夏葬俗是在继承汉魏隋唐河陇丧葬文化基础上的一种变革。蒋超年、赵雪野《武威亥母寺遗址01窟覆钵式佛塔年代探讨》 (《西夏研究》2017年第2期)认为学界根据五座佛塔的形制结构和装饰特征将其年代考证为西夏、元代的说法值得商榷,作者通过对五座佛塔建筑材料的观察和考古发掘所获得的层位关系分析,认定01窟五座覆钵式佛塔为20世纪30至80年代的建筑。
书评 聂鸿音《〈英藏黑水城藏文文献〉读后》(《西夏研究》2017年第1期)通过参照存世的藏文《大藏经》,对部分残片进行了性质鉴定。西夏文佛教作品勘同的尝试不大成功,源于西夏学界对佛教文献的研究严重滞后,目前还无法为藏学界提供足够参考。陈朝辉《〈天盛律令〉农业门整理研究评介》(《西夏研究》2017年第2期)以俄藏《天盛律令·农业门》所录图版为底本,从西夏文录文、汉文对译、字词注释、版本校勘入手,在译释的基础上展开专题研究。该文不但改进了研究方法,拓宽了研究思路,而且在西夏乡里组织、横纵区划、赋役制度、仓粮存储等方面有所补充,对西夏农业发展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具有一定价值。孙颖慧《读〈西夏司法制度研究〉有感》(《西夏研究》2017年第4期)认为《西夏司法制度研究》在梳理、借鉴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着深究司法制度每项内容、从点滴入手的治史理念,认真比对西夏法律与唐宋律令的异同,揭示西夏对唐宋法制的借鉴过程,论述西夏司法制度在中华法系中的地位。
会议综述 刘旭滢、张敬奎《首届中日青年学者宋辽西夏金元史研讨会召开》(《中国史研究动态》2017年第4期)指出,该次会议从宋辽西夏金元各时期的政治、制度、思想、军事、经济、社会诸领域及其研究的“新可能性”入手,对来自中日两国的26位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探讨。康金莉《中国金融长期发展的传承与变革——第四届中国金融史国际研讨会综述》(《河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梳理论述了西夏钱币的研究历程,客观指出了既有研究的错误之处,以此为基础,对西夏钱币的种类、版别、不同年代的特点作了详细说明,同时辅以具体的图片介绍,对了解西夏钱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由于学界认为西夏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力,因此2017年的西夏学研究呈现出新的动态。学者们不再局限于文献和语言文字方面的研究,开始将更多目光集中在社会生活方面,西夏社会史研究日益丰满。从语言文献方面来看,不但发现了更多新材料,而且更为重视对其分析和研究。与此同时,现代科技的应用也极大方便了学者们的研究。在这一大好形势下,相信以后会有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