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解
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总会引发外界热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独特之处在于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给予了全面阐释,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乡村振兴作为一个大战略,实施起来当然不能操之过急,既要稳扎稳打,又要防微杜渐。因此,一号文件中的一系列“禁止性规定”,备受关注。
所谓“禁止性规定”,说白了就是一系列清单和台账,也就是提前说清楚哪些事情不能干,哪些事情是会被严厉打击的。
1个“严禁”: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1个“严格禁止”: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
这两点明确了乡村振兴就是以乡村为主体,而不是把乡村变成城市的附庸。
2个“不得”: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不得借乡村振兴之名违法违规变相举债。
前段时间,中央明确了政府不再作为住房用地的唯一提供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包括宅基地)可以入市,修建租赁住房,但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入市必须在“权属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买卖需要一定的前提和程序。
1个“一律不准”:除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外,各部门一律不准再组织其他检查考评。
这一点很重要,最近媒体频繁曝出,在扶贫攻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表格、数据满天飞,但最后恰恰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把检查考评的权力上收,就是针对地方形式主义下刀子。
3个“不搞”:乡村振兴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
这句话是说乡村振兴一定要从我国的发展实际出发,制订符合现阶段发展标准的方案,不能好高骛远,否则最后实现不了,损害的还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其实也是有明确的现实导向。现实中,不少地方出于政绩和抢头功的冲动,落实中央政策时囫囵吞枣,不考虑地方实际,最后导致脱离实际,成了形式主义。
2个“防止”:防止内部少数人控制和外部资本侵占集体资产;防止脱实向虚倾向,严格管控风险,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
第一点说的是维护集体资产的集体属性,不能被少数人或者村集体之外的资本变相侵吞。第二点是要严控金融风险,要把乡村金融用在刀刃上。这些年,一些资本下乡,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下乡资本“跑路”,涉农项目烂尾,土地流转出现纠纷,流转土地出现“非粮化”“非农化”现象。资本下乡不能变成“圈地运动”,所以,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既要引入社会资本,又要给社会资本定规矩、明底线,真正让资本服务农村。
以上几条,可以看出此次中央一号文件关心的重点所在。比如土地流转,1月中旬国土部出台首批13个试点城市后,宅基地可以“三权分置”,但同时要经过确权,“城里人”不能买宅基地,尤其不能买来建别墅和会所。又如乡村振兴中必须解决的“钱从哪儿来”的问题,地方政府不能违规变相举债,集体资产不许非法侵占。
一号文件里唯一的“一律不准”,出现在扶贫领域,聚焦目前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考评多、负担重的问题。
有“禁止、不得、不准、不搞”的,也有需要“严惩、整治、打击”的。对这些问题,中央一号文件措辞强烈。
1个“严惩”: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对挪用和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严惩不贷;1个“加大惩处力度”: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
其实这样的行动早已开始,已经有不少扶贫领域的腐败分子受到严惩。怎样用好扶贫资金,让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需要的人和产业上很关键,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的精准扶贫问题。另外,“小贪巨腐”一直让老百姓深恶痛绝,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意指出,惩处人民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是今年纪委工作的重点。
1个“查处”:科学确定脱贫摘帽时间,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严肃查处。
这个还是量力而行的问题,脱贫摘帽有时间表,但并不是说罔顾客观规律。有些地方基础好,脱贫可能快,有些地方基础差,需要再加把劲。这是很正常的,中央也允许有一个脱贫摘帽的时间先后差。
3个“打击”: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
近期,在全国范围内已经陆续开展了扫黑除恶行动。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对农村宗教问题的表述,既点出了农村的非法宗教蔓延现象,也点出了其背后境外势力的渗透。
2个“整治”:继续整治农村乱建庙宇、滥塑宗教造像;严厉整治在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存在的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个“整顿”: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第一点说出了现在农村文化建设的弱势,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原先的自然村落遭到肢解,空心化、老龄化成为不少农村的现实,宗教势力的渗入主要就是针对农村精神文化空虚的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不得不说,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缘于基层党组织的涣散,基层组织阵地的后撤,自然给了宗教势力乘虚而入的机会。所以,要持续整顿基层党组织,让基层组织建设强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