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才,就是正确地认识和识别人才,古人谓之“知人”。识才之所以重要,首先,因为它是正确用人的前提。只有发现人才,才能使用人才;只有了解人才的长处和短处,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晋代学者葛洪对识才的重要性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将美玉看成石头的人,也会将石头看成美玉;将贤才看成蠢才的人,也会将蠢才看成贤才。将石头看成美玉,还没有多大的害处;若将蠢才看成贤才,那将是国家要灭亡的征兆啊!”
对于用人者来说,遇到了人才,能马上有所意识,尤其是遇到了贤才,更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从而能抓住机会,使人才为我所用,这便使自己的事业有了成功的保证。
其次,识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识才,才能发现人才,给优秀人才一个展示才华,为国家、百姓、社会作出贡献的机会。《吕氏春秋》中说:“舜在耕田捕鱼时,他的贤和不贤与后来当天子时是一样的。在机遇未到时,他和他的同伙耕种土地,兴修水利,编织蒲席和渔网,手足长满老茧仍坚持劳作,方能免除冻饿之苦。等他有了机遇当了天子,贤才往他身边聚集,万民称颂他,男女老幼都热烈地拥戴他。”同样是一个舜,在被尧发现和重用前后,其地位和作用竟有天壤之别!不言而喻,“识才”这一环节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
汉代文人邹阳有一次游说梁孝王刘武,一口气列举了从三代至春秋战国的七位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伊尹、姜太公、管仲、百里奚、宁戚、司马喜、范雎。着重说明他们在未被发现重用之前,曾分别是奴隶、贱民、囚徒、车夫、仆役等被人瞧不起的人,有的还受尽侮辱。邹阳最后总结说:“这七位贤士,倘若不遇上圣明的君主,几乎就等于乞丐一类,就像绵软的葛麻一样枯死于旷野而无人问津。”韩愈曾感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名言突显了识才的重要和识才者的宝贵!
最后,识才之所以重要,还因为识才能激发人才的忠诚和奋进,极大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对于人才来说,能否遇上识才者,对于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能遇上懂得自己价值的人是一种机遇,很多优秀人才可能一辈子怀才不遇。所以,很多人把受到赏识和重用看作是用人者对自己的恩德,并为报答“知遇之恩”而竭心尽力,甚至死亦心甘,此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宋代大文豪苏轼任翰林学士时,有一次在皇宫中值班,被召入便殿答话。宣仁太皇太后问苏轼:“你前年担任什么官职?”苏轼说:“臣当时任常州团练副使。”太皇太后又问:“你现在担任什么官职?”苏轼回答:“臣现在担任翰林学士。”太皇太后问:“你为什么这么快就升到这个官职?”苏轼回答:“我遇到了太皇太后、皇帝陛下。”太皇太后说:“不是这样的。”苏轼说:“莫非是大臣们推荐的?”太皇太后说:“也不是。”苏轼惊慌地说:“臣虽做事不够稳当,但也不敢从其他不正当途径获得提拔。”太皇太后说:“这是先帝(宋神宗)的意思。先帝每次读你的文章,必然感叹地说:‘奇才,奇才!’但还没有来得及提拔你,就去世了。”苏轼听到这里,忍不住痛哭失声。不言而喻,这种感动会极大地激发苏轼对宋王朝的忠心,也会激励苏轼在通往最高文学殿堂的道路上不断攀登。
识才的重要性,彰显了识才者的宝贵。识才者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在人才的才能尚未充分表现出来之前,在人才未发达之时,能够透视人才的内质,发现人才的潜能,预测人才的发展。凡属真正的人才,凡是怀珠抱玉者,都希望用人者是识才者,能够慧眼识珠,拔识自己于未显之时。
唐代诗人杨巨源的《城东早春》这样写道:“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那些初露才华的人才好比这初发的柳芽,虽然他们的学问“半未匀”,还不够成熟,却透出一股蒸蒸日上的“新春”气息。发现人才,正当其时,如果等到他们才华毕露“花似锦”时,那人人都会欣赏,大家都成了“看花人”,哪里还显得出用人者的识才慧眼呢?
(摘编自《中国古代用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