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东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省委书记娄勤俭在首期省管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轮训班上作专题宣讲报告,为我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指明了方向。结合个人研读领会和我省价格工作实际,谈三点体会。
一、切实在“学懂”上下功夫,准确领会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
“学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前提。具体到当前江苏价格工作的实践,就是要做到“五个深入领会,五个牢牢把握”。
一是深入领会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牢牢把握价格工作的新要求。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重大政治判断。十八大以来,全省价格系统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有效化解了一大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问题,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群众在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还面临不少难题,要逐步解决化解这些矛盾问题,必然会对价格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
二是深入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价格工作的根本目的。人民群众对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生活需要,以及创业发展等更高层次的追求,无一不与价格相关。对于价格工作者而言,要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价格调控、管理、监督和服务的全部工作之中。
三是深入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牢牢把握价格改革的重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必须牢牢抓住价格这一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牛鼻子”,加快价格市场化改革,健全价格监管体系,使价格灵活反映市场供求、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价格行为规范有序,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四是深入领会全面依法治国,牢牢把握价格工作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这对价格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价格法规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完善,还不能很好地解决价格领域内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为此,要积极推动《价格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为规范价格行为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证。
五是深入领会全面从严治党,牢牢把握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凸显了党的政治建设极端重要性。加强价格队伍建设就是要加强党对价格工作的领导,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牢牢巩固政治建设这个“灵魂”和“根基”。
二、努力在“弄通”上见真章,掌握做好新时代价格工作的新方法
“弄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逻辑严密、有机统一的思想理论体系,要把握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用历史思维认清价格工作在当前历史方位中的职能作用。物价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机构几经变迁,职能也在不断变化。我们这一代价格人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切实消除制约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价格机制障碍,研究制定充分体现资源环境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着力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价格收费问题以及建立稳定的民生价格长效机制。
用辩证思维应对当前价格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此次党章修正案在总纲部分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全面推进价格工作必须讲辩证法、两点论,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
用系统思维统筹谋划价格机制改革工作。在深化价格改革的过程中,不但需要统筹推进价格形成机制、调控机制、监管机制、服务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大机制共同发力,更需要价格改革与财政、货币、消费、投资、产业、区域等相关领域改革统筹推进,使多重目标、多种政策、多项改革之间平衡协调联动。
用创新思维培育激发基层的首创精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基层看得最清楚、感受最深。基层的首创精神,是推动改革创新的原动力。对于价格工作的创新发展,要大力推进创新教育,提升价格队伍的创新能力;坚持尊重基层首创,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用底线思维保障价格改革工作蹄疾步稳。当前不断涌现的新业态、新需求、新矛盾给价格调控、监管、服务等方面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只有树立底线思维,守住底线才可能把危险和危机控制在可掌控范围内。
三、持续在“做实”见行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
“做實”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共有14项涉及具体价格工作的要求和任务,是各级价格部门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行动指南和重要遵循。
我省价格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对标十九大报告新任务新要求,紧扣全省价格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总体要求,抓改革、重调控、强监管、优服务。围绕“经济强”,争当改革创新的先行者,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市场化价格改革。围绕“百姓富”,甘当民生福祉的维护者,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价费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围绕“环境美”,勇担保护生态的践行者,创新和完善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价格机制,更好发挥价格杠杆对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的引导作用。围绕“社会文明程度高”,善当市场秩序的维护者,进一步健全市场价格行为规则和监管体系,强化价格诚信体系建设。
深化垄断行业价格改革。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总体思路,对能够放开的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稳步放开由市场调节;保留政府定价的,建立健全以“准许成本+合理收益”为核心的成本监审规则和定价机制。对天然气管道运输、居民供水供气供热等网络型自然垄断行业,加快制定出台分行业定价办法、成本监审办法,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探索建立公平竞争审查考核机制。严格审查增量,逐步清理存量,稳妥有序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
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营造良好价费环境。坚持价格调控目标责任制,强化价格调节资金绩效管理,健全价格监测分析预警机制,着力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全面建立收费目录清单和公示制度,完善促进区域发展的价费政策体系。
完善促进绿色生产和消费的价费政策。调整完善生态补偿价费机制。积极推动排污权市场有偿交易。进一步完善高能耗、高污染、产能过剩等行业的差别电价、水价政策,倒逼落后产能加快淘汰。
加强和创新市场价格监管。充分发挥全国12358价格监管平台作用,完善价格应急处置机制。探索推进“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包容审慎的价格监管。健全价格社会监督网络,对价格违法的失信行为实行联合惩戒。
加快完善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价格机制。加快构建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财政投入与价格调整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育、养老、景区门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等民生领域收费政策。深化医药价格改革,着力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作者系江苏省物价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