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劳动隐形杀

2018-01-22 11:27
当代工人 2018年20期
关键词:空姐活儿体力

小妹刚毕业开始工作,每天回到家都喊着,工作好累啊,啥也没干坐一天感觉都要散架了。我也有类似感受,每天工作内容其实并不算多,也没有繁重的体力活儿要做,可是一天下来整个人疲惫不堪,回到家连说话的力气似乎都没有了。是现在的职场人太脆弱,还是有什么“隐形杀手”在蚕食我们的工作热情啊? 威仔

奕星 心理咨询师:

威仔,你问出了职场人的普遍困惑:每天只是坐着上班,为什么常常比干了一天体力活儿还要苦、还要累?简单地说,我们每天在办公室里除了要付出体力、智力,还要付出情绪上的劳动,这种付出往往对人的损耗更大,也更加不易察觉。

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Hochschild首先提出了“情绪劳动”的概念,她把情绪劳动定义为“管理自己的情感以创造一种公正可见的面部和肢体的表现”。站在公司的立场,就是要求员工在工作时,必须展现某种特定的情绪,达到其完成工作任务的目的。自此之后,情绪劳动成为与智力劳动、体力劳动并列的“第三种劳动”。

说到情绪劳动,最典型的职业可能就是空姐了。在万米高空,无论是醉醺醺的乘客,还是爱哭爱闹的小孩,空姐必须全程微笑,以十二分的精神提供服务。殡葬从业人员也一样,到了工作场合,无论自身心情如何,必须保持悲伤安静的状态。试想,如果家属哭天抢地,殡葬工作人员却一脸笑嘻嘻的表情,不被打才怪呢!

情绪劳动对从业者的要求很高,有时简直就是折磨。在印度,有一名女主播在直播突发车祸消息时,突然发现其中一名死者是自己的丈夫,她一度声音发抖,但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当播完新闻,她痛哭着向前方记者求证。有人说这是一个媒体人的职业素养,但这也是工作中观众对她提供的情绪有所要求。

也许有人认为,我的工作不用直接面对客户,那就没必要付出很多的情绪劳动喽。别高兴得太早,Hochschild 教授后来将情绪劳动的内涵进行了擴大,她指出,不管任何工作,只要涉及人际互动,员工都可能需要进行情绪劳动。

比如说,创意人员面对不懂装懂、指手画脚的客户,要付出“你说的有道理”的情绪劳动;下属面对脾气暴躁粗暴无礼的上司,要付出委曲求全的情绪劳动;工作中面对装腔作势、不愿配合的同事,要付出虚与委蛇的情绪劳动。很多时候,我们不仅要假装开心,有时还要假装不开心——当老板心情不好时,谁敢傻乎乎地表现出高兴的样子?

经济学讲,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职场中当然也没有白干的活儿。那些在工作中,能持续积极付出情绪劳动的员工,很多时候都能使得客户获得较高的满意度,从而提升自己的职场存在感,进而获得更多的报酬,得到更高的职位。

不过,为了情绪劳动而过多地压抑真实情感,会对个人的身心造成伤害。我有一个同学,失恋后在单位掩饰得特别好。对着同事该笑时笑,该严肃时严肃,谁也看不出问题。可是下班后,一坐上地铁她就开始哭,一路哭到家,看到室友后又继续装没事人。一个月后,她精神彻底垮了,只好辞职回家休息。

当坏情绪来了,不要一味隐藏,学会释放和适度表达,不要让情绪劳动成为折磨自己的“隐形杀手”。

猜你喜欢
空姐活儿体力
空姐
空姐
这些家务活儿,你应该学会做哦!
生活
多高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人类的收留
新闻浮世绘
水下作战用啥枪
男子体力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