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用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而自《指南》颁布后,幼儿园掀起一股批判传统美术范画教学之风,大部分人都认为幼儿“千人一面”的作品就是范画惹的祸。很多教师开始了一段不用范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探索之路。但是,“无示范”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否就真的提高了呢?
一、“无示范”绘画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出现的问题
(一)“无示范”教學行为形式化,重技能的传授
在大班美术活动“城市风景线”中,教师让孩子尝试用几何图形和线条表现武汉城市中的著名景点。在活动中,教师并未出示范画,而是出示了许多城市景点的照片,并带着小朋友逐幅分析每座建筑的外形特点,如黄鹤楼的屋顶是三角形,房间是长方形……教师虽然没有直接示范建筑的画法,但对绘画技能的讲解却几乎占了活动引导环节80%的时间。最后,许多孩子的确画出了这些景点,但画面上除了光秃秃的建筑物基本什么也没有,而且有的画面角度和照片拍摄的角度几乎一模一样。
(二)“无示范”教学方式单一化,重画面的效果
在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森林”中,教师让幼儿用团起来的报纸拓印森林。为了让孩子突破用报纸当拓印工具的这个难点,教师事先拓印好一棵树的形象,并出示纸团,让孩子猜想报纸团拓印的步骤。当个别幼儿猜出结果后,又请两个孩子到黑板上操作示范。即使教师并未当面示范用报纸拓印的方法,但不断出现的拓印“成品”已经成了幼儿的“范画”。最终幼儿进行创作时,画面中的树木形象都是类似教师出示的“蘑菇形”,“无示范”早就没有了意义。
二、从PCK理论看教师“无示范”绘画教学的指导
(一)什么是领域教学知识(PCK)
PCK是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简称,是教师在教学行为中,将教学内容知识、教育对象知识和教学方法知识融为一体时所呈现的知识,它是一种在整合和转化过程中形成的实践性知识。PCK是教师对于学科知识的特殊理解形式,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问题之一。PCK“三要素”为学科内容知识、教育对象知识、教学方法知识。教师的PCK水平是影响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界对PCK 没有统一的译法,比较多见的是“学科教学知识”。 但在学前教育里不提倡“学科”这一概念,替而代之的是“领域”,故对幼儿教师的研究一般都翻译为“领域教学知识”。
(二)PCK理论对“无示范”绘画教学法的指导策略
1. 理解领域核心经验,关注“无示范”的活动重点和目标
学科内容知识即“教什么”,而核心经验就是学科内容知识中的“重要知识点”,是儿童在这一年龄发展阶段中可获得的最基础、最关键的概念和能力,核心经验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了解美术领域的核心经验,教师才能明白“无示范”教学中的目标和重点。
如何理解《指南》艺术领域中的目标所体现的核心经验?细读《指南》,其艺术领域教育核心概括为“两项要求”(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四个目标”和“七条核心教育建议”。《指南》开篇提到:“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感受与欣赏”中,最重要的是感受,欣赏是更深层次的感受;在“表现与创造”中,最基础的是表现,创造是一种更独特的表现。由此可见,幼儿艺术领域的核心经验为: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创造美。所以美术活动的真正教育目的应是让孩子学会表达自我,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示范”的画面效果不如“有示范”的画面效果,但教师示范下的美,不是孩子真正理解的美。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儿童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在大自然和生活中萌发儿童美的天性,激发儿童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所以,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主题的选择方面,教师一定要在幼儿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注重生活与美术的紧密结合,这样幼儿的感知才会更直接与深刻。以“城市风景线”为例,教师不应将其作为单一的美术活动孤立地开展,而应将其作为主题实施中一连串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如开展黄鹤楼的资料调查收集活动,让孩子们了解黄鹤楼的历史。组织集体活动或亲子活动去黄鹤楼参观游览,请孩子们说说参观的经历,发生的故事,站在楼上的感受等。对于幼儿来说,追求美是一种本能,而不是机械的技能练习,感知和表现美也应该是一种享乐,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只有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对黄鹤楼“美”的认同感,才能让孩子言之有物、有“画”可说。
2. 解读儿童年龄特点,理解“无示范”中儿童个体差异
儿童发展知识即教育对象知识,而高质量的教学离不开对儿童的理解。很多“无示范”绘画活动后,教师表示幼儿的画看不懂,还能算会画画吗?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幼儿的画看不懂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时我们就要考虑到教育对象知识——幼儿美术发展的年龄特点。
朱家雄教授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提到:3~6岁儿童处于象征期,即用线条或图形的简单组合来表征事物,作品形象与事物原型相差甚远。5~7岁儿童处于图式期,即写实性表达开始萌芽,用相对固定的图形符号表达稳定的事物,作品形象开始接近事物形象。这几个时期的幼儿对事物的表达会受到自身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身体认知能力等方面发展的影响,所以处在从无意表达到随意表达再到写实性表达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个体差异很大。因此学前儿童会出现“画所知而非画所见”“幼稚的概括和夸张”和“满足于表达的过程”等绘画特点。
儿童绘画是依据自身的想象力,描绘非现实存在的事物,绘画目的性并不明显,创作过程也是随心所欲。儿童在作画时,小手一挥,这就表示他们已经融入内心美好的世界里,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便开始行动起来,结果可能会出现一系列造型古怪,荒唐可笑的作品。但儿童纯真的内心特点使得其作品比成人多了一份感动,这种独有的特色也正是成人绘画作品中所缺乏的,无法超越的。因此,在“无示范”绘画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儿童的不同特点,学会解读儿童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并体会他们进行艺术创造的快乐。
3. 运用教学方法,支持“无示范”中技巧的有效学习
教学方法知识即“怎么教”,教学法知识的运用,旨在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内化所学的新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掌握造型的基本规律,运用自由的表现形式,使用各种艺术材料。不可否认绘画活动涉及一定的技能指导是教育的必然,但幼儿的技能学习是载体而非目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需要技能的支持,他们也有学习绘画技能的兴趣和能力,教师应该为幼儿绘画技能的学习提供适宜的支持与指导。很多教师困惑“无示范”教学活动中,如果孩子的绘画技能不用教,那孩子怎么学?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笔者认为:有些孩子通过探索和思考,自己发现不了的,教师就要大胆地出来教。而有些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的,教师则要创造无示范的情境,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实际上,在探究过程中,已经促进了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仅是孩子美术技能的发展,还有思维想象方面的发展。不为了“教”而“教”,不为了“学”而“学”,让孩子顺其自然,符合天性的选择、创作,教师只给出选择题,而非固定答案。
如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常常会在工具操作上遇到困难,有的教师就采取直接示范的方法。笔者认为,教师应给予孩子探索发现的机会,对于有独特表达的孩子给予肯定,鼓励孩子大胆作画。以“美丽的森林”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孩子自由探索用报纸拓印的方法,然后再根据拓印的图案来进行想象和添画森林。这样一开始探索,孩子可能会出现各种拓印的方式和画面。孩子在自主探索后发现的技能是有价值的,是为其的表达服务的,是能被孩子主动习得的。所以一言概之,幼儿美术的技能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应建立在孩子需求基础上的顺应与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