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文化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

2018-01-22 09:59夏艳丽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研究

夏艳丽

【摘 要】在小学阶段,将戏曲文化渗透到美术教学中,不仅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进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深入挖掘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相关美术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并积累总结出有效可行的戏曲文化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戏曲文化;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研究

随着现代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所以,将戏曲文化逐渐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提升自身民族文化素养,用发展的眼光,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相关美术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

一、当前小学阶段美术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

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不适合学生发展

从现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学现状来看,美术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在指导思想上着重培养小学生的基础绘画能力。虽然教学改革已经很多年,写生训练不够多,色彩的层层渗入还算比较合理,但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的课程设置递进方面,在每阶段还需进行深入,现在小学美术教材只有六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才有两课关于戏曲的,这不利于地方戏曲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不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如今,我们可以增加民间戏曲艺术的赏析课程,让学生先有戏曲文化的基础,然后再让学生逐渐进入写生的教学环节,这样,学生对于戏曲文化的理解也才能逐步加深,最终落在纸上才能顺理成章。

2.教学形式单一化,教师经验不足

由于教师长期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和定式思维,尤其对戏曲文化渗透到小学美术中的教学经验不足,教学形式依旧出现单一化现象。在课堂上,教师仍采用的示范性教学模式较多,学生只是一味地模仿,而没有进行想象和创作的时间,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不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绘画潜质。

3.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对地方戏曲文化了解不够

在教学中,由于部分学校对于戏曲特色和优势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对新的教学模式还存在探究上的不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缺乏将戏曲、美术理论与当下的美术界发展热点相联系,并且教师对地方戏曲文化的了解也不够,无法进行综合性教学,所以,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方面和戏曲特色方面的研究,阻碍了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地方戏曲文化的传承。

二、现阶段戏曲文化渗透到小学美术中的教学策略

1.合理设置教学课程,挖掘适合学生发展的实践活动资源

在将戏曲文化渗透到小学美术的教学中,首先可以通过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充分挖掘适合学生发展的实践活动资源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这就需要教师严格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发掘适合学生发展的戏曲种类和美术课程,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教学。

例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将戏曲中京剧与小学美术中的脸谱结合起来,进行赏析研究,让学生从戏曲中感受脸谱的种类、色彩、线条、图案、制作方法等,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2.完善教学方法,巧妙地將戏曲文化与美术进行融合

要想实现戏曲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还需要完善教学方法,巧妙地将戏曲文化与美术进行融合。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戏曲——美术实践活动,将我国传统艺术与现代新型文化进行完美的结合,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授传统水墨画的课程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播放经典戏剧《白蛇传》来让学生感受西子湖畔的优美景色,加深学生的印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积极创作,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绘画能力。

3.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性、文化性

在小学阶段,将戏曲文化成功地渗透到美术的教学中,还需要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性、文化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容,通过科学合理地引导,让学生从传统戏曲文化中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进而加强小学美术教学的地方戏曲文化性,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京剧《穆桂英挂帅》,来赏析名家名作,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学会仁义礼智信,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4.戏曲与传统文化结合

戏曲中有很多是体现我们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说《海岛冰轮》、《游园惊梦》,这都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戏曲不仅能够将传统文化再现出来,还能够赋予传统文化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因此,让戏曲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给学生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传统文化。

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看《游园惊梦》这一折戏,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安排学生就在台下对台上人物进行速写练习,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这同时也就是让戏曲融入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戏曲文化,感受传统文化,感受美术与中国传统戏曲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戏曲文化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地方戏曲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将戏曲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地方戏曲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扩展自身的知识储备,深入挖掘适合学生发展的美术实践活动课程,并恰当地在课堂上融入地方戏曲文化特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而在小学美术中传承地方戏曲文化,弘扬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最终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弓晓晶.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2]宗跃风.由近期国务院一份通知引发的思考——戏曲艺术在小学美术课中的教学策略浅析[J].少儿美术,2015(11):22-24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我说你做讲策略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学美术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