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代语境

2018-01-22 06:37柳杨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13期
关键词:理论创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

柳杨

[摘要]从十九世纪的西欧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时代在变化;从马克思主义的缔造者马克思到对马克思主义完善发展的胡锦涛,马克思主义者在前行。新的时代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土壤,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为时代的发展滋润雨水。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博大精深,之所以源远流长在于以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善于与优秀文化相结合和和立足于本国具体国情,他们身居特定时代、分析时代主题、解决时代课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即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各个方面作出合乎特定时代的理论性创造。立足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者面临不同的社会形势,分析新的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不同社会主要矛盾,解放思想、实事就是地提出新的理论去解决新的实际问题。

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随着西欧近代工业的发展,农耕文明受到了工业文明的冲击。资本主义发展到第一个阶段——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无数农民被迫离开世代耕种的土地,踏向了被资本家奴役的工厂,工人的身体受到沉重劳动的摧残,其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与资本主义所倡导的理念大相径庭,而且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所引发的经济危机给整个世界带来了灾难。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社会科学家,他剖析整个人类社会,主要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欧洲经过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洗礼,宗教神学被打下了神坛,这就为资本主义发展在思想上扫清了障碍。然而,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的发展,唯心史观在其意识形态领域占统治地位。为工人阶级被奴役,被压迫提供了天经地义的理论依据。工人阶级是永远被奴役还是翻身当主人?实现社会大众的自由与平等还是少数人的自由与平等?这是值得当时的思想家反思的问题。因此,摆在马克思眼前的主要问题是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世界。马克思提出世界是物质的,自然界和社会领域内物质的根本属性为“客观实在性”,这就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事物其运动都有规律可循,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随着时间的发展事物会向更高层次发展。在历史观领域,马克思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生活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生产和生活的是现实的人,而非虚无缥缈的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变迁,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而掌握生产方式这辆历史大车前行的引擎而是人民群众。这在思想上为无产阶级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来改造世界。

深刻剖析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虽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但其带来的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是经济凋零,资本家压榨着工人的劳动而莺歌燕舞。马克思花费数十年完成了《资本论》,从最基本的劳动人手,通过剩余价值理论发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而且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的秘密,这给了工人阶级强大的理论武器去战胜旧事物,创造新世界。

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什么?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什么?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两大发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神学家把社会发展规律归结为上天的意志;目的论者把社会发展看成某种神秘的合乎目的的存在;黑格尔从绝对精神去看待社会发展规律……而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有其必然的规律,无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阶级斗争等,都是以人的社会实践性为基础。无产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改造世界的重任只能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身上,只有通过革命推翻旧社会,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价值取向为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遵循。

二、帝国主义时代下的列宁主义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于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时代,这一阶段的实质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兴盛,由以往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发展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这一时期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改变游戏规则,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下旧的殖民地势力范围被改变,依靠战争取代自由竞争的时代已经来临,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俄国即将开始历史性的变革。

如何认识发展到垄断时期的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虽然铸造了几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还是却成为了少数压制多数的工具。任何事物都要经过产生、发展和灭亡的三个特定阶段,那么垄断资本主义的前途与命运何在?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或者更确切些说,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具有寄生性,腐朽性,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帝国主义具有发达的社会生產力,在其全部生产关系未影响到生产力发展时,它还未达到灭亡的程度。当其生产关系阻碍到生产力发展时,必定会被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

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国家,无产阶级如何夺权?对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俄国1861年改革后,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一战后俄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革命形势迅速成熟起来,而且分析俄国农村公社的组织形势,具有社会主义的雏形,这就为革命提供了动力。新的时代条件下,如果坚持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俄国则无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在历史的机遇面前,列宁深入研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规律,首先,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战争,极大削弱了各帝国主义阵线力量,俄国成为了帝国主义链条上薄弱的一个环节。其次,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已不堪资产阶级的压迫,对于革命的呼声很高。《一国胜利论》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夺权后如何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俄国二月革命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但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窃取了革命的果实。临时政府继续推行反革命、反人民的政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以及妄图消灭工兵代表苏维埃,这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那么无产阶级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呢?列宁根据俄国的具体情况,指出无产阶级在有利于自身的条件下应当推翻资产阶级,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打下基础。无产阶级如何达到专政?列宁提到:“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非通过暴力革命不可。”简言之,无产阶级以武装的革命推翻武装的反革命,从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endprint

三、战争与革命时代下的毛泽东思想

近代中国的历史可以是一部追求现代化的血泪史,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在内忧外患的处境中发展,其受到最大的就是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的压迫。如何追求国家独立和富强成为了仁人志士的愿望,在这个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下,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解决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等问题。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创造性发展,没有战争与革命这个特定的时代,就无法产生毛泽东思想这一伟大的理论。

东方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夺权?中国共产党早期教条式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俄国的“城市中心论”并没有给中国革命带来预期的胜利。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主要问题是:走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在总结工人运动与革命失败的经验基础之上,并与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运动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提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发展,结合中国具体的国情,将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相结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做到星火燎原。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以农村包围城市,才能夺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夺权后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建立后,如何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是一个重要问题,毛泽东指出:“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变革,相应的社会组织结构以及政治制度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实现了国家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三大改造理论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里树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以其鲜明的实践特色丰富发展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在中国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生产力不发达的国家如何巩固政权,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现代化成为了摆在首要的问题。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毛泽东花了大量时间调查研究,探讨解决中国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重要著作《论十大关系》,其中的五大关系是经济建设方面的关系,另五大关系也与经济建设有密切关系。以后,他又紧密结合中国的经济建设实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理论。毛泽东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制定了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践证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正确的,在当时那个时代里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四、和平与发展时代下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初始于邓小平理论,发展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新于科学发展观,其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总结我国和外国成败经验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创造性发展,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追求远大理想目标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曲折的动乱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然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渐演进的过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首次鲜明地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手段,这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创新。随着实践的深入发展,中共十二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进一步丰富了市场经济理论;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然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阴霾在人们心中挥之不去,摆在人们心中的困惑是姓资还是姓社问题,这一问题不但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关系着社会主义的稳定。为了解除人们心中的困惑,邓小平指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如果说毛泽东时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追求现代化的起步,那么邓小平时代则是追求现代化的大迈步,建设社会主义只能通过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历史的轨迹迈向了江泽民时代,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在中国的进一步深入,旧的社会平衡被打破,而新的社会平衡处于完善过程之中。中产阶层的扩大使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如何引领这一阶层推动社会主義事业的向前发展是一个重大问题。市场经济在释放其优势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矛盾,滋生了贫富差距扩大,特别是贪污腐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新的时代下,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成了重要的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中国共产党吸收了大量热爱祖国、推动祖国发展的新生力量。其先进性的理念显示了党和群众的血肉情深,树立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样发展?新世纪头20年里是发展的关键期,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探索,我国距离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目标越来越近,但是经济发展和政治、社会、精神等文明建设没有亦步亦趋,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没有解决的问题,如何科学发展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呼声。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科学发展观,其倡导的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式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力,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理念,是对共同富裕目标的历史性发展。

结论

通过历史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方向与归宿符合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伟大的时代产生出伟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时代化,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者实事求是地根据时代要求,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凸显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中国作为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给中国带来的巨大改变必然会对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起着重要的借鉴意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论创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电视台新闻播音创作空间的拓展探讨
2015~2016年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热点述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