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君
天津解放在即,毛泽东点名黄克诚接管天津
1948年11月18日,辽沈战役刚刚结束16天,中央军委就决定发起平津战役。11月20日,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请黄克诚以尽快速度结束工作,率干部随东北野战军南下,黄并准备担任天津军管会主任兼天津市委书记。”
此时,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冀察热辽军区政治委员、东北军区前方第二指挥所政治委员黄克诚正在沈阳参加东北局的一个会议。他得知中央决定后很高兴,决心不负重托,悉心准备,迎接崭新的历史使命。会议一结束,他即昼夜兼程返回冀察热辽分局所在地,迅速交代了分局和军区的工作,火速率一批干部入关。
黄克诚这次天津任职,是由毛泽东点将的。在毛泽东心里,打天津主要是东北的部队,选择一名有威望的东北部队的领导干部主持军管会工作,有利于天津地区的稳定和工作开展,黄克诚沉稳、老练,富有开创新局面的经验,是最适当的人选。
1949年1月14日10时许,攻城部队对天津发起总攻。15日15时,战斗胜利结束。16时许,黄克诚率军管干部进入天津,开始对天津进行全面接管。
由于事先准备工作比较充分,加上攻城部队纪律严明,入城后又正确执行“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管”的方针和“避免乱,必须稳”的工作原则,接收工作进展顺利,一周就完成了接收,基本上达到了“完整接收,免遭破坏”的目的。天津很快消除了战争痕迹,全面恢复生产,开始进行城市管理与建设。2月25日,黄克诚给总前委并中共中央写了报告,从进入天津前的准备工作、天津情况与各阶层的动态、接收工作的经过、迅速完成完整接收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和教训等方面作了汇报。
报告体现了黄克诚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風,黄克诚向中央报告经验,也如实反映问题,毛泽东很赞赏这一点。报成绩没什么不好,但报问题、报“忧”更可以提醒中央如何搞好下一步的工作。更重要的,毛泽东认为黄克诚总结的这些经验教训对以后新解放的城市搞好军管很适用,希望了解得更透彻些,遂召他到香山当面汇报。
随着战争的胜利,解放的城市越来越多,全国的工作重心将转向城市。但党的大部分干部长年累月奋战在战场上,都没有管理城市的经验,对怎么搞城市工作是一头雾水。天津先走了一步,有经验,也有教训,都很宝贵,毛泽东请黄克诚来当面汇报,也是想掌握些自己不了解的情况,向这些在第一线的同志讨教。
香山是中共中央于3月25日从西柏坡迁至北平后的临时办公地点。毛泽东住进双清别墅以来,不断地接见各种人物,像陶鲁笳、方志纯、邵式平、陈正人、曾希圣等,都接见过。黄克诚也是非见不可的。
黄克诚一直盼着有当面向毛泽东汇报的机会。接到通知后,他一刻不停地奔往香山。5月的香山美不胜收,黄克诚更是心花怒放。自从参加革命以来,他感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就是毛泽东了。毛泽东那高超的政治智慧与出神入化的军事战略思想,让他打心眼里佩服。虽然他在2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与毛泽东见面的机会并不多,更未曾面对面单独说过话,但毛泽东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毫不夸张地说,他崇拜毛泽东。
毛泽东香山召见黄克诚,命其南下主政新湖南
黄克诚来到双清别墅,紧紧握住毛泽东向他伸过来的大手,激动地说:“主席,您辛苦了,身体好吧?”这是黄克诚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毛泽东,也是第一次和毛泽东面对面谈话,他不仅紧张,还觉得幸福。
“身体还好,就是睡眠有点问题,老毛病了!”毛泽东打量着黄克诚,关切地说,“嗯,你在第一线,百事扰心,更辛苦啊!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我们的辛苦,才换来今天的胜利,值得!”
“主席为全中国操劳,更辛苦啊!”黄克诚慨叹道。
毛泽东摆了摆手:“你莫要谦虚,你们接管天津的工作搞得不错嘛!你的报告我看了,今天再请你来谈谈。我需要向你们在第一线的同志讨教啊!你善于从实际抓工作,又善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很可贵呀!谈完了这个题目,再谈谈你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黄克诚从容沉稳地向毛泽东汇报了接管天津的工作。
毛泽东对他主持接管天津工作大加赞许,并告诉他中央已经决定让他去主持湖南的党政军工作。
“是我点名让你去的。你有天津的经验,又是去我们的家乡,风土人情熟悉,你去我放心。”毛泽东说。
黄克诚深感这是一项新的重要使命,这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对自己的信任。他表决心说:“谢谢党中央和主席对我的信任!我一定在党中央和主席的领导下,带领全省人民建设一个新湖南,让桑梓之地的山山水水变得更美好,让父老乡亲过上幸福日子!”
毛泽东要的就是他这份信心和决心。
“想到就要回到阔别20余年的故乡工作,有一种游子还乡的兴奋。但老实说,天津有天津的情况,湖南有湖南的特点,天津的经验湖南不能照搬,这工作怎么做,还请中央和主席作指示。”
“怎么做?遇到问题多思考多商量,多请示多汇报。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情况执行政策,探一条新路子出来。总之,你只管放心大胆地干!”毛泽东愉快地笑道。黄克诚在天津的工作,令他很是满意。他当初点将黄克诚南下接管天津时,就相信他能在天津做出一番成绩,获取一番经验。黄克诚是一员干将,而又不仅仅是一员干将,他善于总结经验,更善于发现问题,处理棘手的问题时老成持重,放到哪个位置上,都能让人放心。
两个人聊着工作,不知不觉窗外已经晚霞如火。
黄克诚向毛泽东告辞,不料毛泽东却说:“你我革命二三十年,我知道克诚你干工作是把好手,可还从来没有这么面对面谈过话,更不要说坐在一起吃饭了!今天机会难得,我为你设个‘盛宴,你吃完饭再走。”
黄克诚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毛泽东百忙之中留他吃晚饭是关爱,更是荣誉啊!
所谓“盛宴”,就是两个炒菜一个汤,外加一碟霉豆腐。当然,“盛宴”是地道的湖南菜,连菜汤里都放了辣椒。endprint
餐桌上,毛泽东对黄克诚谈及了把他放到湖南去的原因。在毛泽东眼中,黄克诚是开创新局面的一把“刀”。一团乱麻的事情,他很快就能理出个头绪,在新四军三师,在东北给林彪搞战勤,他都能抓住主要矛盾,带动全局。一切从实际出发,抓主要矛盾,这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而黄克诚把他的思想变成了实践!天津是华北最大的城市,黄克诚利刀斩乱麻,4个月就把天津稳住了,确实是一位既能独当一面又能统揽全局的“刀把子”式人物。湖南地处江南腹地,近代有“得湖南以挽天下”之说,但湖南也是近现代革新与守旧、革命与反革命搏斗的主战场,是土匪最多、反动势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如今是我百万大军解放大西南和两广的必经要道,中央当然要把最得力的领导干部放到湖南,把这把“刀”放到湖南。
回到天津,5月28日,黄克诚收到中央发给他和罗荣桓的电报:“华中局已同意中央意见,你们应休息数月。”黄克诚一看电报就知道这是毛泽东为中央起草的。他知道,这是毛泽东让他养精蓄锐,搞好身体,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原来,毛泽东在听取黄克诚汇报时,看到这位爱将身体瘦弱,因此十分关心,一再叮嘱黄克诚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能太劳累。
黄克诚在天津一面养病,一面思考着湖南的新政。9月,他应邀前往北京参加新中国的新政协会议。
9月7日晚,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和许多民主人士共百余人齐聚北京前门火车站,迎接程潜来北京参加会议。程潜、陈明仁率部起义,为湖南的和平解放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义旗昭著”,毛泽东对他礼遇有加。毛泽东点名要黄克诚参加这个欢迎仪式。
一看到黄克诚,毛泽东便向他伸出手,关切地问道:“怎么样?身体好些了吗?看你气色,比5月份见面时好多了……。快养好病,新政协会后,你就去湖南上任了,王首道他们几次来电催你呢!”
“谢谢主席关心!我也很着急!”黄克诚有些激动。
毛泽东又说:“中央已经决定在湖南组建军政委员会,由程潜任主任,你是副主任。怎么样,有意见吗?”
黄克诚回答得很干脆:“没有!”
毛泽东叮嘱黄克诚说:“我们应当摒弃前嫌,广泛团结各界爱国人士,同他们真诚合作,目的只有一个,共同建设新湖南,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黄克诚坚定地说:“我一定尊重颂公(程潜)和子良(陈明仁),搞好团结,请主席放心!”
程潜到达后,毛泽东特地将黄克诚介绍给了他。黄克诚非常敬重程潜,在湖南主政期间,和程潜相处很融洽。
当天晚上7时整,黄克诚参加了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新政协筹备会议。当毛泽东操着高亢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布“占人类总人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会场风雷激荡,掌声一阵高过一阵,经久不息。黄克诚和许多代表一样,眼眶里挂着泪花,激动不已。他相信,中国人民将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将新中国建设成美丽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开国大典后,1949年10月底,黄克诚抵达湖南,开始履职中共湖南省委书记。
黄克诚在湖南主政3年,遵照中央规定的政策,在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生产、调整城乡关系、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同时,完成了剿匪、土改、支援抗美援朝、镇反、“三反”、“五反”等一系列工作,消灭了封建势力,根绝了百年匪患,发展了生产,培养了大批人才,安定了社会。湖南人民安居乐业,一个崭新的湖南,展现在世人面前。
黄克诚,成了新湖南的奠基人!
黄克诚在湖南正干得起劲,毛泽东速调他赴中央军委
就在黄克诚意气风发,准备继续带领家乡人民奋斗若干年,为建设新湖南作出更大的贡献的时候,1952年7月,中共中央电令,要调他到北京担任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这一次,又是毛泽东亲自点将点到他的。
这个调令来得太突然了,黄克诚的心中不由得起了波澜。他不想离开湖南,他舍不得离开湖南啊!
他在房間里踱起步来,一圈又一圈,一圈又一圈……
终于,他接通了毛泽东的电话。
“哈哈,我就晓得你会给我打电话。怎么,想不通?”电话里响起毛泽东爽朗的笑声。
黄克诚直言道:“主席,我不是想不通。我是觉得我比较适合做地方工作……”
话还未说完,毛泽东打断了他的话:“克诚,我明白你在湖南正干得起劲,舍不得离开!剿匪、镇反、搞土改、搞工矿业、团结民主人士,哪一样都很有成绩,确实有干头!可你比较适合做地方工作,不等于你不适合做军队工作嘛!你本就是从军队到地方的,你在湖南,不是也一直兼任着军区司令员和政委嘛!现在军委更需要你!”
“能做军队工作的大有人在嘛!”黄克诚申辩道。
“我老实告诉你呀,现在的总后勤部刚组建不久,是个乱摊子!也是个大摊子,亟需加强领导。”毛泽东的语气明显地严肃起来,“军委一致认为,你是最佳人选。克诚,你就别留恋湖南了,中央已经作出决定。乱摊子不是谁都可以收拾的嘛,现在军委要用人,要用你这个人,是全盘考虑过的,你就莫跟我啰嗦了。”
“既然这样,主席您放心!”黄克诚态度一下子坚决起来,“我现在确实不想离开湖南。但我记得朱老总曾经说过的:‘戏点到谁谁就唱,共产党员嘛!我们都要听党中央的。既然中央作出了决定,我不再坚持个人意见,坚决服从中央决定!”
黄克诚自参加革命以来,20多年里没有回过家乡,在湖南3年了都没回过永兴老家。毛泽东得知后,命他赴任北京之前一定要回老家看看,说“不要像我,现在想回去看看都难了”。黄克诚深深理解毛泽东因操劳国事不能回韶山看看的心情,服从了这个命令。
1952年9月,黄克诚恋恋不舍地离开湖南到北京任职。
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民解放军的后勤保障工作正处于历史性转变时期,集中统一的军队后勤工作正处于初创阶段,面临着后勤体制建设、基础建设和统一供应等一系列新的任务和课题,工作千头万绪,说是个“乱摊子”一点也不为过。endprint
黄克诚了解一番情况后,即正式上班,主持后勤全面工作。10月,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签发命令,正式任命黄克诚为总参谋部第三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1954年10月31日,黄克诚出任军委秘书长。同月,黄克诚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总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6年,在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上,黄克诚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同年,他又增补为中央军委委员。1958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黄克诚接任总参谋长一职。1954年黄克诚出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以后,不再主持总后勤部的日常工作,但直到1957年5月,他一直兼任总后勤部部长、政治委员,后勤工作方面的重大事项仍向他报告,经他批准办理或上报军委批准办理。
黄克诚在中央军委期间,职务越来越重要,工作越来越多。
他主管后勤工作前后5年的时间里,提出和确立了“为国家负责、为部队负责”的指导思想,健全完善后勤工作规章制度,为实现后勤工作向现代化建设的转变,奠定了良好基础。
黄克诚自到总参主持日常工作开始,直到1959年被罢官,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他协助彭德怀、聂荣臻主持军委、总参日常工作,主持大规模精简整编,担负朝鲜前线的战勤保障;在涉及党和军队根本领导制度的争论中,黄克诚抵制苏联一长制,提出“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被认为是对党和军队政治工作的一大贡献;在炮击金门战役中,他深刻领会这是毛泽东精心决策、直接指挥的集政治、军事与外交于一体的重大斗争,并参与了炮击金门作战的组织和指挥,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彭德怀的重要助手;他支持建立新装备,协助彭德怀、聂荣臻领导军队武器装备向现代化发展,并受命直接领导了“两弹”(导弹、原子弹)基地试验场选址和初建工作……总之,黄克诚在中央军委期间,为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堪以彪炳青史。
毛泽东重用黄克诚,缘于对他政治品质的信任
新中国伊始,毛泽东在接管大城市、建设新湖南、建设现代化军队这种需要披荆斩棘式开创新局面的时候,接连3次点将黄克诚,实在是对黄克诚的绝对信任与器重。在这之前,他从来没有与黄克诚有过直接接触,为什么如此信任他?
1935年9月,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到达了位于岷山脚下的哈达铺。在这里,中央红军按照彭德怀在俄界会议上提出、政治局通过了的整编建议对部队进行了整编:中央红军改称“陕甘支队”,辖3个纵队:第一军改为第一纵队,林彪任司令员,聂荣臻任政委;第三军改称第二纵队,彭德怀兼司令员(10月以后由彭雪枫接任),李富春任政委;軍委纵队改称第三纵队,叶剑英任司令员,邓发任政委。黄克诚所在的红三军团教导营编入第三纵队。营没有了,他的营政治委员也随之免了。
部队开始整编时,上级拟派黄克诚担任第二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因有位领导同志说他反对整顿纪律,历史上一贯右倾,不适宜做领导工作,因而作罢。
其实,黄克诚并不反对整顿纪律,他反对的是以“整顿纪律,审查干部”为由,不顾当时实际情况,采用最严厉的打击甚至处死的手段对待那些违纪的人。黄克诚把自己的意见表达了出来,那位领导因此认为他不可靠,不适宜担任政治工作,更不能带兵。在对黄克诚进行严厉批判之后,安排他担任第二纵队政治部军事裁判所所长。黄克诚自参加革命以来,已数次因提出自己的意见而遭误会被降职免职,这次被如此安排也不在意。但因为他“心慈手软”,裁判所所长的职权很快也被剥夺,凡有关审判、处死刑的事情都不让他管了。这之后,他仅跟着部队行军打仗而已。
10月19日,中共中央和陕甘支队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11月初抵达甘泉地区的下寺湾同红十五军团会师。11月3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王稼祥、聂洪钧、林彪、程子华、郭洪涛为委员(后又增补叶剑英、聂荣臻、刘志丹为委员),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为副主席。同时,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参谋长,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红一方面军下辖2个军团,全军共1万余人。
这次整编中,一开始没有任命黄克诚新的职务。11月30日,毛泽东专门找彭雪枫谈话,了解黄克诚的情况。毛泽东问道:“我听说黄克诚带头反对整顿纪律,有没有这回事?”彭雪枫如实汇报了黄克诚的情况之后,直言不讳地说:“我认为黄克诚同志的意见是正确的,我支持他的意见!但由于黄克诚同志提了意见,领导就认为他不可靠,不宜担任领导工作,更不能带兵,并开会对他批判,那是不对的。”毛泽东听后点点头说:“黄克诚这个人,优点很突出,但缺点也突出,是个敢讲真话的人。”
这次谈话几天之后,黄克诚被任命为军委卫生部长。
下寺湾会师后,毛泽东开始真正关注黄克诚。黄克诚在新四军三师时,刘少奇就对他有了全面的认识,曾经说:我们党对黄克诚这个人和他的工作才能认识得有些晚。毛泽东虽身居中央,却耳听八方,对于黄克诚的政治智慧、战略眼光和领导才能高度认可。毛泽东重用黄克诚,似乎在弥补对黄克诚“认识得晚”的遗憾。黄克诚多次因为坚持正确意见而受到错误的批判、打击、撤职降级,但他始终坚定信念,实事求是,敢讲真话,顾全大局,这种高贵的政治品质,正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