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转型

2018-01-22 12:16贺颖
无线互联科技 2017年24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互联网+转型

贺颖

摘 要:“互联网+”时代,冲击效应正持续扩大,进行战略升级转型是图书馆存续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面对着方兴未艾的挑战态势,图书馆升级成本不菲,转型压力巨大。文章从“以读者为中心”的视角,论述了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和匡正办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转型;图书馆数字化

图书馆是高校最重要的教辅单位,20年前,因特网开始兴起,图书馆通过建立镜像站、将馆藏资源数字化等方式,成功地应对了有线互联网的挑战,但面对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冲击,图书馆还表现得比较孱弱和令人担忧,边缘化的趋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在不断扩大。然而,图书馆毕竟是是高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还是学校的知识集散中心和文献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因此,一定要加快高校图书馆的转型,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不过,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任务艰巨,挑战巨大,涉及制度建设、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资源是图书馆存在价值中最核心的要素,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工作,有专家甚至提出资源为王、服务为妃、技术为婢的说法[1]。以下就从资源建设转型中的问题、资源转型的举措建议和风险防范来探讨高校图书馆的转型问题。

1 资源建设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最主要的资源指信息情报资源和空间资源,信息情报资源建设是馆藏建设,空间资源建设主要指馆舍建设。

1.1 馆藏建设中以纸质书购进为主导,电子资源建设的广度、深度、力度较薄弱

“互联网+”时代,技术可以让读者在瞬间获得(秒获)所需的书,可即便是在着力发展商用5G,4G已如此便捷的现在,当读者真正需要图书馆里某本书的全部电子版时,仍然不能顺利获得。例如文献传递,每本书每天只能传一次,每次只能传递文献的20%,有时大多是50页,费时费力,等到整本書能传过来的时候,或许已经失去读完那整本书的兴趣、意义和价值了。这不但使得读者的满意度很低,而且也与“互联网+”时代高速高效的价值相悖离。“互联网+”时代要求图书馆以最快的速度让读者找到、获得所需的图书资源,很多人都知道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但很多人不记得后面还有一句:—“而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才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重要。”灵感特别是创作灵感对于在“互联网+”时代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可灵感其实是容易稍纵即逝的,容易因不能顺畅获得参考书籍而卡壳。目前的高校图书馆,能够被全书浏览的电子图书很少,真正能够整本书都被数字化阅读的仅仅还只是超星、方正等数字图书馆和IT 公司开发的书籍。这些公司开发的大都是畅销书、大众读物,高精尖专的书籍少,像马恩选集、毛泽东选集等发表超过了50年以上没有版权纠纷的书籍是这样,新书就更是如此,还夹带棘手的版权问题!诚然,整本的新书数字化会遇到知识产权的瓶颈,但是这个问题应该被解决,而不是被搁置。现大部分高校仍大量采购纸质图书,量与规模的高速扩张并不会真正扭转图书馆在高校里的边缘化地位。

另外,图书馆对读者的需求关注度不够,重藏轻用问题比较突出,总之,高校的图书资源特别是与教学实际贴合的数字多媒体资源真的很匮乏。某次某高校图书馆在作为先进典型的时候传授经验:每楼层只保留10万册图书,不常用的书存放在底楼层仓储式书库,不仅可以有更多的阅览空间,而且还大量减少了倒架的工作量。其实,一旦图书馆数字化到一定规模后,倒架应该是很小的工作或者说是应被淘汰的工种了。

1.2 馆舍资源建设以规模外延扩张为主

高校图书馆已尝试将更多空间用于建成信息坊、学习共享空间、多媒体电子资源中心、创客中心、休闲阁等,以期为读者提供综合服务、团队讨论、休闲阅读为一体的学习空间。有的图书馆非常重视营造美观、舒适的学习环境;有的图书馆设有室内庭院,通过绿化装饰来建造图书馆优美的环境;有的阅览室、书库等场所设有休闲空间,配有舒适的座椅,风格愈趋休闲化。

2 资源建设转型的建议与举措

2.1 升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规模,加大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力度

当今的阅读的媒介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更,这一变革完全不亚于纸张之于竹简和布帛的影响。高校图书馆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和青年学生,该群体接受新鲜事物容易,在他们阅读的世界里,“无纸化阅读”逐渐上位成为主流,高校图书馆应当顺应这一趋势,狠抓数字化建设。图书馆的数字化工作在未来10年里还应该得到大力加强。图书馆不但要尝试将所有能够数字化的纸质图书数字化,还应当尽可能地扩大数字化的范围。毕竟图书馆是通过提供数字资源和数字服务成功应对有线互联网的挑战,其实应对无线互联网,数字资源应当扩充得更加丰富,数据检索应当更加便捷。

数字图书馆建设不需要汗牛充栋,加大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也能为读者节约时间空间成本,使得读者获取图书资源不受空间时间限制,将他们从往返图书馆实体空间中解放出来;加大数字化建设不需要太多的馆舍支撑,也不需要购置太多纸质实体书,经费总是有限的,毕竟不可能每个图书馆都建成嘉定图书馆、北戴河图书馆、郑大西亚斯,加大数字化馆藏建设还有助于节约资源,低碳环保。各个高校图书馆都已购置了大量的数据库,有的库利用率较高,有的库鲜有问津,这说明在数据库的购买方面不能毫无侧重。

2.2 提高馆藏品质

高校图书馆的定位是什么?高校图书馆的定位就应当是高大上、专精尖,应该追求雅致与经典,应该符合高端化、专业化、精细化的需要,因此,馆藏品味要提质提档,要升级。正如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邓景康认为,当今我国大学图书馆的使命应该是“收集、组织、保存高品质的研究型学术资源并提供利用,通过知识发现、知识获取与知识创新平台,提供贯穿整个学习周期和研究周期的知识服务;创建温馨的、充满吸引力的学习、研究与协作交流环境,确保对学校知识资产的管理与使用,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学习交流中心、协作创新中心和文化传承中心。”[2]如何做到这些?就是要提高馆藏品质。高校图书馆在转型中建设馆藏原则上不要搞重复建设,别的IT公司已经开发了的书籍就不要开发了,真正满足读者急需,尤其不要开发地摊小说。现在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都跟高校有合作,开有校园书店,推出了一系列的活动,例如读者荐书图书馆买单(在校园书店里选书,办个手续就可以把书店里有但图书馆里没有的书领走一定时间,在一定时间里归还后图书馆就买下这本书的活动),但是许多高校图书馆都规定各类教材、教辅工具书类、考试试题类、贴图类(含字帖、贴纸书、挂图、拼图、儿童贴画、小册子)、非书类(电子产品、音响制品、玩具、文具等)、其他类(线装书、套装书、异装书等)不能借阅,当然这类书需求量大,规定不买这个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是大学图书馆恰恰需要开发的正是这类稀缺资源,每种书可以电子化一本,然后以电子资源的方式提供试读。不但要扩充如教辅教材、考研、考级、出国考试、资格考试、各类课程习题等考试试题类纸质书,还有字典、图集、标准、规范、年鉴等工具书,并且要将这些纸质书数字化。这不仅是电子书阅读上位成为图书馆的“新常态”的要求,也是资源建设重心从纸质转向数字的重要步骤。endprint

2.3 资源体系的建设要从单一走向多元化,特别是要开发特色多媒体资源

过去资源建设就是进行纸质书库建设,现在不仅要进行纸质书馆藏建设,还要善于开发有特色的数据库。由于读者阅读的内容包括图书、杂志、动漫及各类互动资讯等,因此,首先要增加适应移动阅读的资源品种,例如多媒体视频类教学资源、休闲类数字资源、教师的课件讲义、学生的学习笔记等,还有部分已经绝版但却仍有查询价值的教材、教学参考书。高校应当突出自身的特色资源、特色馆藏的发掘与整理工作,例如古籍、珍本、孤本等纸质文献作数字化技术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方位搜索引擎,实现网上轻松阅读和下载。综上,图书馆就是应当尽可能地丰富馆藏,对各种资源进行充分组织和深度挖掘,构成新的数字资源,满足读者的需求。

2.4 馆舍资源建设转型中的偏差匡正

空间一直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这一点在高校图书馆尤为明显。所以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在内部布局方面需注意如下方面:建筑布局的合理性、内部设施的灵活性、馆舍利用的扩展性、室内布置的统一性、读者使用的方便性、文献保护的适应性[3]。青年大学生主要还是经济能力较弱的群体,适宜学习的私人空间较少、较小,图书馆几乎是他们教室、寝室与食堂第一第二第三空间之后的第四空间,并不存在图书馆若是颜值不高,就不愿意付出时间和空间成本去图书馆的问题。把高校图书馆建构成大学生活动的第三空间一直是很多学者所提倡的目标[4]。图书馆馆舍建设升级转型的首要任务就是不能满足于仅仅吸引外地进城、经济水平不高、适宜学习的私人环境较少较小的学习青年群体,应该争取把经济实力较强的拥有独立书房的个体召唤过去,召唤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加强图书馆文化底蕴、文化设施建设。如何用较少的经费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总是大部分图书馆所面临的巨大任务;如何利用有限的图书经费收藏学科种类更加全面的图书资源是各大学图书馆面临的普遍问题。

[参考文献]

[1]程焕文.图书馆的价值与使命[J].图书馆杂志,2013(3):4-8.

[2]邓景康.融入服务支撑体系,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EB/OL].(2016-04-11)[2017-12-20].http://202.117.24.40/emlib4/tools/1-Dengjingkang.Pdf.

[3]倪代川.大学图书馆转型发展中的幾个突出问题[J].情报资料工作,2013(6):10-14.

[4]刘细文,贾平,王保成.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阵地服务的转型探索[J].图书情报工作,2013(9):6-10.

Abstract:“Internet +” era, the impact of the impact is continuing to expand, transforma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libraries to survive and develop. However, in the face of the burgeoning challenges, the library upgrade costs a lot and the innovation pressure is hu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der-center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correction measure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s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Key words: universities library; transformation; library digitization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互联网+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沣芝转型记